描寫走在後面的詞有哪些(走在後面的成語)

biang 中華百科 915

本文目錄

  1. 描寫走的詞有哪些
  2. 描寫一直走不停下來的詞語
  3. 描寫動詞的有哪些詞語有哪些

描寫走的詞有哪些

描寫走的詞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詞彙:

1.走:這是最基本的詞彙,表示人或者動物移動位置。

2.步行:指通過雙腳交替移動前進的動作,通常用于描述人類。

3.奔跑:表示快速且步伐較大的行走,帶有一種急促的感覺。

4.疾走:形容行走速度非常快,步伐急促。

5.踱步:表示緩慢而有節奏地行走,一般用于描述思考或沉思時的行走。

6.蹒跚:形容步伐不穩,多用來描述小孩或老年人的行走。

7.跋涉:表示在艱難的地形上行走,如山地或雪地。

8.飛奔:形容速度極快的奔跑,帶有一種急切的心情。

9.漫遊:表示無目的或為了娛樂而随意行走。

10.踱:緩慢地行走,多用于形容老年人的步态。

這些詞彙根據不同的情境和動作特征,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表達來描繪“走”這一概念。從緩慢踱步到快速奔跑,從日常步行到跋山涉水的旅途,這些詞彙都可以精确表達不同的行走方式和情境。

“走”是最基本的詞彙,用來描述人和動物的基本動作。

而“步行”則更多地用于描述人類的行走,尤其是比較日常、普通的行走。

“奔跑”、“疾走”等詞彙則強調了行走的速度和節奏。

“踱步”、“蹒跚”等則更多地用于描繪特定的步态或情境。

此外,“跋涉”更多地用于描述在困難地形上的行走,而“漫遊”則強調無目的的随意行走。

這些詞彙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為我們的語言交流提供了豐富的選擇。

描寫一直走不停下來的詞語

1.不停下腳步一直走用成語表示

【成語】:馬不停蹄

【拼音】: mǎ bù tíng tí

【解釋】: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出處】: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赢的他急難措手,打的他馬不停蹄。”

【舉例造句】:馬不停蹄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遠,方始勒住馬。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

【拼音代碼】: mbtt

【近義詞】:夜以繼日、再接再厲、快馬加鞭

【反義詞】:虛度光陰、歲月蹉跎、裹足不前

【歇後語】:草原上比賽

【燈謎】:奔騰急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不間斷

【英文】: without a stop

2.形容"說話一直不停"的成語有哪些

成語:喋喋不休、口若懸河、滔滔不竭、侈侈不休、娓娓而談。

1、喋喋不休 [ dié dié bù xiū ]

解釋:喋喋:形容說話多;休:停止。唠唠叨叨,說個沒完沒了。

出處:近代沙汀《呼嚎》:廖二嫂還滿腹悶氣,喋喋不休。

2、口若懸河 [ kǒu ruò xuán hé ]

解釋:若:好像;懸河:激流傾瀉。講起話來滔滔不絕,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傾瀉。形容能說會辨,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知縣見他說的~,又是本朝确切賊,不由得不信。

3、滔滔不竭 [ tāo tāo bù jié ]

解釋:滔滔:形容流水不斷。像流水那樣毫不間斷。指話很多,說起來沒個完。

出處:五代後周·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走丸之辯》:“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經旨,滔滔不竭。”

4、侈侈不休 [ chǐ chǐ bù xiū ]

解釋:說話沒完沒了;唠叨。

出處:近代沙汀《闖關》一:“左嘉很快就把問題拉在自己身上去了,侈侈不休的辯解起來,直到好一陣才把話頭牽開。”

5、娓娓而談 [ wěi wěiér tán ]

解釋:連續不倦地談論着。

出處:近代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然而他并不“拙笨”,卻也不矯揉造作,隻如熟人相對,娓娓而談。”

3.描寫走的成語

急緩的:

○兼程并進:兼:兩倍的;并:合并。加快步伐,一天走兩天的路程。

○馬不停蹄: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長驅直入:長驅:不停頓地策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長距離不停頓的快速行進。形容進軍迅猛,不可阻擋。

○昂首闊步:昂:仰,高擡。擡起頭邁開大步向前。形容精神抖擻,意氣風發。

○姗姗來遲:姗姗:形容走得緩慢從容。慢騰騰地來晚了。

○鵝行鴨步:步:走。象鵝和鴨子那樣的走路。比喻步行緩慢。

艱辛的:

○翻山越嶺:翻:翻過;越:過;嶺:山嶺。翻越不少山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跋山涉水:跋山:翻過山嶺;涉水:用腳趟着水渡過大河。翻山越嶺,趟水過河。形容走遠路的艱苦。

○草行露宿:走在野草裡,睡在露天下。形容走遠路的人艱苦和匆忙的情形。

○餐風露宿:風裡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餐風飲露: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風餐露宿:風裡吃飯,露天睡覺。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露宿風餐:在露天過夜,在風口吃飯。形容行旅生活的辛苦。

○栉風沐雨:栉:梳頭發;沐:洗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顧風雨地辛苦奔波。

○沐雨栉風:沐:洗頭發;栉:梳頭發。風梳發,雨洗頭。形容人經常在外面不避風雨地辛苦奔波。

○步履維艱: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

○風塵仆仆:風塵: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勞累的樣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勞累。

○疲于奔命:原指因受命奔走而搞得很累。後也指忙于奔走應付,弄得非常疲乏。

○披星戴月:身披星星,頭戴月亮。形容連夜奔波或早出晚歸,十分辛苦。

○戴月披星:身披星星,頭頂月亮。形容早出晚歸,辛勤勞動,或日夜趕路,旅途辛苦。

○車殆馬煩:殆:通“怠”,疲乏;煩:煩躁。形容旅途勞頓。

其他: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輕裝簡從:行裝簡便,随從人少。

○一琴一鶴:原指宋朝趙\去四川做官,随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隻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銜尾相屬:銜:馬嚼子;尾:馬尾巴。馬嚼子接着馬尾巴。形容一個緊跟着一個,成單行前進。

○信馬由缰:信、由:聽任。騎着馬無目的地閑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無主見,随外力而轉移。

○遊山玩水:遊覽、玩賞山水景物。

○遠走高飛:指象野獸遠遠跑掉,象鳥兒遠遠飛走。比喻人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多指擺脫困境去尋找出路。

○揚長而去:大模大樣地徑自走了。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輕裝簡從:行裝簡便,随從人少。

○一琴一鶴:原指宋朝趙\去四川做官,随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隻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銜尾相屬:銜:馬嚼子;尾:馬尾巴。馬嚼子接着馬尾巴。形容一個緊跟着一個,成單行前進。

○信馬由缰:信、由:聽任。騎着馬無目的地閑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無主見,随外力而轉移。

○遊山玩水:遊覽、玩賞山水景物。

○遠走高飛:指象野獸遠遠跑掉,象鳥兒遠遠飛走。比喻人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多指擺脫困境去尋找出路。

○揚長而去:大模大樣地徑自走了。

○安步當車: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輕裝簡從:行裝簡便,随從人少。

○一琴一鶴:原指宋朝趙\去四川做官,随身攜帶的東西僅有一張琴和一隻鶴。形容行裝簡少,也比喻為官清廉。

○銜尾相屬:銜:馬嚼子;尾:馬尾巴。馬嚼子接着馬尾巴。形容一個緊跟着一個,成單行前進。

○信馬由缰:信、由:聽任。騎着馬無目的地閑逛。比喻随便走走。也比喻無主見,随外力而轉移。

○遊山玩水:遊覽、玩賞山水景物。

○遠走高飛:指象野獸遠遠跑掉,象鳥兒遠遠飛走。比喻人跑到很遠的地方去。多指擺脫困境去尋找出路。

○揚長而去:大模大樣地徑自走了。

○捏手捏腳:形容輕手輕腳地走。也形容輕薄的舉動。

○蹑手蹑腳:形容放輕腳步走的樣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樣子。

4.形容“走來走去”的詞語有哪些

溜達、遊蕩、蹒跚、閑逛、徘徊。

一、溜達

白話釋義:散步,閑走,走來走去。

朝代:近代

出處:《柳屯的》:“本來不想聽戲,我就離開戲台,到‘地’裡去溜達。”

作者:老舍

二、遊蕩

白話釋義:閑遊;閑逛:獨自一人在大街上~。

朝代:宋

出處:《車螯》詩之二:“豁然從所如,遊蕩四海滣。”

作者:王安石

翻譯:似乎一下子得到了真理,遂遊蕩四海。

三、蹒跚

白話釋義: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也可标識走來走去不靈活。

朝代:宋

出處:《戲作野興》詩之四:“客散茅檐寂,蹒跚自閉門。”

翻譯:客人散了之後,茅屋的屋檐顯得十分寂寞,随即便獨自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去關門。

作者:陸遊

四、閑逛

白話釋義:閑暇時到外面随便走走,走來走去;遊逛:工作太忙,沒有工夫~。節日期間到公園~了一天。

朝代:近代

引證:《香稻米》第一幕:“今天我們幾個弟兄,沒事下鄉來閑逛。”

作者:洪深

五、徘徊

白話釋義:在一個地方來回地走:他獨自在江邊~。

朝代:近代

引證:《人生哲學的一課》:“在這條街漫步徘徊,忽然發現了通俗閱報社的招牌。”

作者:艾蕪

描寫動詞的有哪些詞語有哪些

描寫動詞的有哪些詞語有哪些

1.寫動詞的詞語有哪些表示動作行為:說、看、走、聽、笑、拿、飛翔、跑、吃、唱、喝、敲、坐、吆喝、盯、踢、聞、摸、批評、宣傳、保衛、學習、研究、進行、開始、停止、禁止表示存在變化消失:在、死、有、等于、發生、演變、發展、生長、死亡、存在、消滅表示心理活動:想、愛、恨、伯、想念、打算、喜歡、希望、害伯、擔心、讨厭、覺的、思考表示判斷:是、為、乃表示可能意願必要(助動詞):能、能夠、會、可以、願、願意、肯、敢、要、應當、應該、配、值得、甯可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上、下、進、出、回、開、過、起、來、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開來、過來、起來、去、上去、下去、進去、出主、回去,開去、過去表示發展動詞:如生長、枯萎、發芽、結果、産卵;。

2.表示看的動詞詞語有哪些詞語表示看的詞語:

01.表示一般地看的:見、瞧、視、睹

02.表示已看到的:看見、見到、看到

03.表示向遠處看的:眺望、瞭望、遙望,極目遠眺

04.表示向上看的:仰望、仰視

05.表示向下看的:俯視、鳥瞰、俯瞰

06.表示向周圍看的:張望、環視、巡視,環顧

07.表示看全身的:打量

08.表示偷看的:窺、窺視、窺測、窺探

09.表示親自看的:目睹、目擊、目測

10.表示集中精力看的:盯、注視、凝視、凝望,端詳,目不轉睛

11.表示斜着眼看的:瞟、斜視

12.表示憤怒地看的:瞪、怒視、怒目

13.表示略微看的:瞄、一瞥、浏覽、走馬觀花

14.表示仔細看的:端詳、察、察看、觀察、檢查、查看

15.表示恭敬地看的:瞻仰

16.表示上級看下級的:檢閱、視察

17.表示到處看的:左顧右盼、瞻前顧後、東張西望

18..表示盼望地看:望穿秋水

19.表示回過頭看::回首、回眸

20.表示看不起地看:輕視蔑視

21.表示照應地看:看護照看

22.表示不值得地看:不屑一顧

3.語文動詞有哪些抓·拿·拽·等

動詞表示人或事物的動作、行為、發展、變化。

1、有的動詞表示一般的動作,如"來、去、說、走、跑、吼、叫、學習、起飛、審查、認識"等。

2、有的動詞表示心理活動,如"想、重視、注重、尊敬、了解、相信、佩服、惦念"等,這樣的動詞前面往往可以加上"很、十分"。

3、有的動詞表示能夠、願意這些意思,叫做"能願動詞",它們是"能、要、應、肯、敢、得(dei)、能夠、應該、應當、願意、可以、可能、必須",這些能願動詞常常用在一般的動詞前面,如"得去、能夠做、可以考慮、願意學習、應該說明、可能發展"。

4、還有一些動詞表示趨向,叫做"趨向動詞",如"來、去、上、下、進、出、上來、上去、下來、下去、過來、過去、起;,它們往往用在一般動詞後面表示趨向,如"跳起來、走下去、擡上來、跑過去"。

5、"是""有"也是動詞,跟動詞的用法一樣,“是”也成為判斷動詞。

4.描寫神态的詞語有哪些一1.牙齒咬得“格格”作響,眼裡閃着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2.仇恨,像怪獸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飲食,坐立不安。3.辛辣味嗆得我直翻白眼,恨得牙根直發麻,手指骨節癢,想揍他一頓。

4.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這聲音像沉雷一樣滾動着,傳得很遠很遠。5.看着這景象,憤怒的人群如同漲滿河槽的洪水,突然崩開了堤口,咆哮着,勢不可擋地湧進了大廳二他吓得面色如土,舌頭僵住了,說不出話來冷若冰霜,令人生畏窘得面臉通紅,不知如何是好聚精會神地苦苦思索興奮得面臉通紅隻見他的臉憋得通紅,雙眉擰成疙瘩,就連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老師看到題後,皺着眉頭,習慣地把左手的大拇指放在嘴唇下面來回移動,思考着。他習慣地用雙手捶着朐,像人猿泰山似的嗷嗷叫幾聲,才出去玩兒。

他的臉慘白慘白的,吓得眼睛瞪得大大的。她笑了,圓圓的臉就像一盤盛開的金葵花.(1)描寫人物外貌的詞語虎頭虎腦眉清目秀面紅耳赤白淨柔嫩滿面紅光滿頭銀發目光炯炯雙目如潭火眼金睛濃眉大眼慈眉善目氣宇軒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體(2)描寫人物表情的詞語眉開眼笑破涕為笑捧腹大笑笑逐顔開滿面春風洋洋得意和顔悅色悠然自得容光煥發神采飛揚氣勢洶洶神情沮喪愁眉苦臉沒精打采淚流滿面(3)描寫人物心情的詞語心花怒放滿心歡喜歸心似箭心曠神怡心潮起伏心悅誠服心事重重憂心忡忡心如刀絞悲痛欲絕怒火中燒心驚膽戰心慌意亂心急如焚心灰意冷興奮和激動如同決了堤的洪水,浩浩蕩蕩,嘩嘩啦啦地從他的心理傾瀉了出來,他再也無法隐藏他的那份斯文了.奔跑,奔跑,奔跑!他的心激動着,他的痛快已經不能用淺薄的語言來表述,似乎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動的歡暢描寫人物動作,最重要的是注意觀察。

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留心,觀察周圍各種人形形色色的行為動作,特别要注意不同的人的動作特征,抓住特征仔細地反複地進行觀察。如下面例段:小麗抿着嘴,弓着腰,蹑手蹑腳地,一步一步慢慢地靠近它。

靠近了,靠近了,又見她悄悄地将右手伸向蝴蝶,張開的兩個手指一合,夾住了粉蝶的翅膀。小麗高興得又蹦又跳。

他彎着腰,籃球在他的手下前後左右不停地拍着,兩眼溜溜地轉動,尋找“突圍”的機會。突然他加快了步伐,一會左拐,一會右拐,沖過了兩層防線,來到籃下,一個虎跳,轉身投籃,籃球在空中劃了一條漂亮的弧線後,不偏不倚地落在筐内。

捉蝴蝶、打籃球,都是常見的活動,有的甚至是同學們親自參加過的。但寫起來卻不具體。

上述兩段描寫,由于作者觀察仔細,把捉蝴蝶,打籃球的動作、神态寫得栩栩如生。二、是要抓住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動作描寫。

請看下列例段:他50多歲了。戴着一副高度近視眼鏡。

他戰戰兢兢取下眼鏡,用衣服的下擺随手擦了擦鏡片。“嗯嗯……”他剛要講話,忽然想起了什麼,手忙腳亂地在盤子裡找了找,又匆匆往口袋裡掏了掏,掏出了一盒火柴,這才放心地又“嗯嗯”兩聲,站直身子,用特别響亮的聲音說:“現在開始看老師做實驗!”教室裡打得烏煙瘴氣。

毛老師氣咻咻地站在門口,他頭上冒着熱氣,鼻子尖上綴着幾顆亮晶晶的汗珠,眉毛怒氣沖沖地向上挑着,嘴卻向下咧着。看見,他驚愕地眨了眨眼睛,臉上的肌肉一下子僵住了,紋絲不動,就像電影中的“定格”。

幾個也都像木頭一樣,釘在那裡了。老人的雙手很靈巧。

一個泥人在他手裡誕生,隻要幾分鐘。看他又拿起一團泥,先捏成圓形,再用手輕輕揉搓,使它變得柔軟起來,光滑起來。

接着,又在上面揉搓,漸漸分出了人的頭、身和腿。他左手托住這個泥人,右手在頭上面擺弄着,不一會兒,泥人戴上了一頂偏偏的帽子。

上述三段都抓住了最能突出人物特點的動作。例一寫的是一位高度近視的老教師。

通過“用衣服的下擺擦鏡片”、“手忙腳亂地在盤子裡找”、“匆匆地往口袋裡掏”等動作的描寫,寫出了一個高度近視、動作不利索且有點“糊塗”的老教師的特點;例二,主要抓住性格暴躁的人生氣時,面部表情動作的特點來描寫的。如:“氣咻咻地站在門口”、“頭上冒着熱氣”、“眉毛怒氣沖沖向上挑”、“嘴向下咧着”、“肌肉紋絲不動”等,把生氣時的面部表情寫得生動而逼真。

例三則是抓住捏泥人的動作特點,寫出了一位心靈手巧的老藝人形象。三、是要準确而恰當地運用動詞。

讀讀下列例段,看看各段中帶點的詞的作用。說時遲,那時快。

那個摔倒在地上的運動員,手一撐,腳一踮,猛地爬了起來。左腳尖頂住起跑線,膝蓋一彎,穩穩地蹲着。

兩手就像兩根木柱插在地上,整個身體微微前傾,那架勢,就像一隻起飛的雄鷹。這短短的幾句話中,用了“摔、撐、踮、爬、頂、彎、蹲、插、傾、飛等”10個動詞,把賽場上運動員起跑的預備姿式描寫得準确而逼真。

她擠進大門,把擔子撂下地;走上前去,将地上的草攬好,用膝頭壓着,俯下身,雙手使勁勒緊草腰子,提起來,扔到院牆角落。段中帶點的這些動詞用得非常貼切。

寫出了一個能幹、利索、有力氣,幹活熟練的農村姑娘的形象。她看見奶奶站起來,雙手抓着鍋。

5.含有動詞的詩句有哪些1、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____戚繼光《馬上作》

2、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____李賀《雁門太守行》

3、林暗草驚風,将軍夜引弓。____盧綸《和張仆射塞下曲·其二》

4、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____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5、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____李颀《古從軍行》

6、客子過壕追野馬,将軍韬箭射天狼。____李夢陽《秋望》

7、天山雪後海風寒,橫笛偏吹行路難。____李益《從軍北征》

8、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鹹陽。____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9、突營射殺呼延将,獨領殘兵千騎歸。____李白《從軍行》

10、霾兩輪兮絷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____屈原《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