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鼓用哪些詞語(描寫鼓用哪些詞語表達)

biang 中華百科 638

本文目錄

  1. 鼓組詞語 鼓組詞語有哪些
  2. 描寫孩子敲架子鼓的優美詞語
  3. 描寫賽龍舟鼓聲的詞語
  4. 描寫擊鼓的詞語

鼓組詞語 鼓組詞語有哪些

1、鼓組詞語有:鼓動、鼓舞、鼓勵、擂鼓、鼓噪、銅鼓、腰鼓、鼓角等。

2、鼓(拼音:gǔ)是漢語常用字,此字始見于商代甲骨文及金文。鼓的古字形左部是鼓的象形,左部像一隻手拿着小木槌敲鼓,本義有名、動兩用,作名詞指打擊樂器鼓,作動詞指擊鼓。由本義引申為敲擊或彈奏其他樂器,如“鼓鐘”“鼓琴”“鼓瑟”,進而引申為更寬泛的意義敲、拍,如“鼓刀”“鼓掌”。由本義還引申為振動、搖動,如“鼓舌”。由名詞鼓借代引申為鼓聲,由鼓的形狀特點比拟引申為凸起、漲大,進而引申為激發、鼓動、煽動和用風箱等器具吹風、送風,如現代說“鼓風機”。

描寫孩子敲架子鼓的優美詞語

1.描寫架子鼓的語句

汗水和鼓棒在天空中飛揚,镲片和鼓皮在空氣中震動,輕重緩急的鼓點鼓動着你的心跳!

1,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

2,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3,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急速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它使你從來沒有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

4,慷慨激昂,響徹雲霄,驚天動地,震耳欲聾,響徹天空,排山倒海,氣勢磅礴震天撼地,天摧地塌,嶽撼山崩,雄渾磅礴。

5,細聽,原來是鼓聲。似萬馬奔騰,又似春雷滾滾,帶着滔天的氣勢拔山倒地而來,讓人不禁疑心是不是天兵下凡,不然哪來這般氣勢呢?

6,隆隆隆!那腰鼓的聲音如萬馬奔騰,呼嘯而來,似春雷滾滾,震耳欲聾。如此之大的聲音,恐怕那草,樹,木早就被震撼了吧。

擴展資料

即便有老師教實際上還是死闆的一教一學,個人覺得還是得多聽多看,這是個積累的過程急不得···腦子裡東西多了自然也就能駕馭各種風格各種節奏了,平常可以即興打一些獨奏或給一些歌曲伴奏,不要在意原版的鼓是什麼,自己想怎麼打怎麼打,把自己從各種鼓譜裡脫離出來

2.描寫架子鼓的句子有哪些

(1)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2)這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俯涪碘皇鄢郝碉酮冬捆飛濺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3)他們穿着整齊的衣服,動感的音樂響起來了,那聲音響徹雲霄,像驟雨打在地上一樣。俯涪碘皇鄢郝碉酮冬捆好想全世界都聽到了,敲架子鼓時,那姿勢多帥氣阿,讓人看了之後流連忘返。

(4)萬馬奔騰之氣勢,大珠小珠落盤韻味,朋友,你想打架不,想打架還不如打鼓。不但解氣,而且亢奮.

(5)汗水和鼓棒在天空中飛揚,镲片和鼓皮在空氣中震動,輕重緩急的鼓點鼓動着你的心跳!

(1)架子鼓的介紹:架子鼓(Drum)是爵士樂隊中十分重要的一種無音高打擊樂器,它通常由一個腳踏的低音大鼓(Bass Drum,又稱"底鼓")、一個軍鼓、二個以上嗵嗵鼓(Tom-Tom Drum)、一個或兩個吊镲(Ride Cymbal)和一個帶踏闆的踩镲(Hi-Hat)等部分組成。鼓手用鼓錘擊打各部件使其發聲。爵士樂中常用的鼓錘有兩種,一種是木制的鼓棒,另外一種是由鋼絲制成的鋼絲刷。

(2)架子鼓的樂器地位:在樂隊中鼓手掌握着樂曲的速度和節奏等重要環節,尤其是在爵士樂中,鼓手特别需要與其他樂手保持良好的合作狀态,比如"切奏"時鼓手的幹淨利落就在其中起着很大的決定作用。另外在爵士樂中,鼓音色的控制、力度的控制以及速度的控制都是體現鼓手技巧的重要因素。

3.敲架子鼓激烈的成語

唇槍舌劍舌如劍,唇象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大風大浪指巨大的風浪。比喻社會的大動蕩、大變化。也比喻尖銳、複雜、激烈、艱苦的鬥争。

大浪淘沙淘:用水沖洗。去掉雜質。在大浪中洗淨沙石。比喻在激烈的鬥争中經受考驗、篩選。

地動山搖地震發生時大地顫動,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鬥争激烈。

急風暴雨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鬥争。

金鼓齊鳴金鐘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鬥氣氛緊張激烈。

驚濤駭浪洶湧吓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争。

4.敲架子鼓激烈的成語

唇槍舌劍舌如劍,唇象槍。

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大風大浪指巨大的風浪。

比喻社會的大動蕩、大變化。也比喻尖銳、複雜、激烈、艱苦的鬥争。

大浪淘沙淘:用水沖洗。去掉雜質。

在大浪中洗淨沙石。比喻在激烈的鬥争中經受考驗、篩選。

地動山搖地震發生時大地顫動,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鬥争激烈。

急風暴雨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

比喻迅猛激烈的鬥争。金鼓齊鳴金鐘戰鼓一齊響起。

形容戰鬥氣氛緊張激烈。驚濤駭浪洶湧吓人的浪濤。

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鬥争。

描寫賽龍舟鼓聲的詞語

1.描寫賽龍舟時鼓手的句子或段落

賽龍舟的龍舟約20——30米,鼓手2個,水手要20個左右。在沒有開始比賽前,湖岸兩側挂着紅色的橫幅,兩邊彩旗迎風飄揚;湖面上的龍舟形象逼真、活靈活現;湖水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波光粼粼。岸邊涼風習習,吹得柳樹“沙沙”作響;選手們個個手拿木槳,威風凜凜地坐在龍舟上準備好一切;岸上四周人頭湧動,圍得水洩不通。

突然,聽見一聲鼓響,賽龍舟終于開始了。觀衆與選手呼喊聲彙成了一片,他們心中都充滿了鬥志。一排排整齊的龍舟像一支支離弦的箭,拼力向前沖,個個不相上下,選手們用力地持着木槳快速劃行,鼓手中也持着鼓棒,有力而急速地搏擊着大紅鼓,他們把全身之力聚集在鼓點上,大紅鼓被擊得“咚咚”作響。選手們随着鼓聲更加快地劃着,他們的肌肉隆起來了,龍舟在叫喊和歡呼聲中劈波斬浪,你追我趕,好不熱鬧。

漸漸地,漸漸地,每一條龍舟越劃越快、越劃越有勁了。隻剩下40米。。30米。。3号龍舟遙遙領先,可後面的龍舟要追上來了,5号也不甘示弱,以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發力沖上前,那其他5條龍舟遠遠地甩開了。最後剩3米,5号的選手們身子向前一仰,手奮力一劃,終于沖過了終點,他們擁抱着同伴,共同傳遞心中的喜悅與勝利。

2.形容龍舟的詞語

【龍舟競渡】:龍舟競渡又稱賽龍舟、劃龍船、龍船賽會等,是中國曆史上一種具有濃郁的漢族民俗文化色彩的群衆性娛樂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有利于增強人民體質,培養勇往直前、堅毅果敢精神的體育運動。

【敲鑼打鼓】:①指歡慶祝賀。②形容大造聲勢,大肆進行輿論宣揚。

【同舟共濟】舟:船;濟:渡,過河。意思:坐一條船比喻在困難時,大家同心協力,共同渡過難關。也作“同舟而濟”。

【戮力同心】勠力:并力,合力;同心:思想一緻,很齊心。指齊心合力,團結一緻。

【逆水行舟】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

【齊心協力】形容認識一緻,共同努力。齊心,同心;協,共同合作。

3.描寫賽龍舟場面的文章

曾經不止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過賽龍舟的情形:彩繪的龍舟,整齊的着裝,如潮的人群,那熱烈的場面實在令人悠然神往。今年有幸能在塘口親眼目睹一次久違的賽龍舟。

端午節那天,我起了個大早,興緻勃勃地來到塘口,小河兩岸早已經是人山人海了。老人們從家裡搬出靠椅,端坐着靜靜地等待。姑娘們如同參加一次盛會,各各穿着利落的新裝,唧唧喳喳地探讨着這次比賽誰會是赢家。青年小夥雖然沒有能親身參加賽龍舟,卻也是熱情不減,臉上充滿了歡喜。小孩子們更是興奮,在人群中鑽來鑽去,有一些調皮的男孩甚至爬到河邊的高樹上,占據着好位置,居高臨下地往河中眺望。而河中早已浮着四隻最美麗的龍舟,船隻狹而長,船舷上描繪着朱紅的線條。

比賽在人們的翹首以待中終于開始了。青年桡手們意氣風發,頭上腰上各纏着一束紅布,在朝陽的光線下熠熠生輝。鼓聲響起,龍舟便如一支離弦的箭,在平靜無波的塘河上來去如飛。兩岸看龍舟的人都大聲呐喊,有的還把家中的鑼鼓都拿出來,重重敲打助威,更有好事的年輕人把事先準備好的“連環響”鞭炮挂到樹上點燃。一時間,呐喊聲、鑼鼓聲、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交彙在一處,在河面上回蕩,震耳欲聾。

我擠上前去觀看。青年桡手們奮勇揮槳,動作整齊劃一,堅實的肌肉随着動作一起一伏,額上布滿汗珠兀自反射着太陽的光輝。擊鼓的人更是興奮異常,縱身一躍,雙槌齊下,恨不得把全身的力氣都使上去,讓人擔心那鼓會不會被敲破。賽到緊張處,更是精彩異常,兩隻龍舟齊頭并進,争先恐後,岸上的呼聲一陣蓋過一陣,待到分出勝負,又是一陣的歡呼聲夾雜幾聲懊喪的歎息聲。

接近中午,太陽光逐漸猛烈起來了。岸上的人們都禁不住太陽光的熱情,有的在尋找陰涼的地方,有的就幹脆轉回家去吃午飯了。河面上的幾隻龍舟也都靠岸休息。岸上早搭好了的涼棚,擺上了酒席,看來青年桡手們還未盡興,要在這熱烈的陽光下再玩上幾個來回。我實在有點佩服他們的熱情了。

近幾年來塘下鎮的經濟飛速發展,良好的環境吸引了衆多的國内外投資者和内地打工者,高樓大廈林立,城市建設加快了步伐。我想:這一切和人們的建設熱情是分不開的。人們把對賽龍舟的精神移用到經濟建設上,你追我趕,奮勇向前,才有了今天驕人的業績。

我也要學習這種賽龍舟的精神,讓我在學習上有一個新的突破。

再給你一篇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钗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标将近,兩龍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挂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标,後船失勢空揮撓。”聽了唐代詩人張建封的《競渡歌》你會想到端午的龍船競渡嗎的情景嗎?

“五月裡,端陽到。汨羅橋上好熱鬧,好熱鬧。鼓兒咚咚,旗兒搖,龍船比賽開始了,開始了!铿冬铿,铿冬铿……”四面八方的龍舟伴着有節奏的鑼鼓聲争相而來。紅面黑須的洪聖神龍,嬌豔無須的天後神龍,童面稚氣的哪吒飛龍更有100多年前初一皇姑命名“奉聘金龍”的“黃蒲特”飛龍……東江龍舟,除了龍頭按其村莊古時供奉的神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外,大緻都船長七丈四尺,首尾尖而翹高,中間粗而低橢,前有威武龍頭,後有旌旗長鞘。船分二十七欄,大鼓置于正中,兩鑼鼓聲統一着五十四位劃船健兒的桡拍,在指揮的率領下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使龍舟在浩瀚的江中疾速前進。賽龍,是龍船節裡最激動人心的時刻。号令一發,傾刻喧天鑼鼓如春雷滾動,漫天水花似春雨飄灑。這種龍舟競渡,是意志的角逐,是毅力的較量,是團結合力的大比拼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于古時楚國人因舍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劃船追趕拯救。他們争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迹。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劃龍舟以紀念之。借劃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于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4.描寫鼓聲的成語

鑼鼓喧天

【出處】元·尚仲賢《單鞭奪槊》第四折:"早來到北邙前面,猛聽的鑼鼓喧天,那軍不到三千,擁出個将一員,雄赳赳威風武藝顯。"

【示例】周庸佑一一回發,賞封五塊銀子,各人稱謝。少時,~,笙箫徹耳。◎清·黃小配《廿載繁華夢》第二十二回

【近義詞】敲鑼打鼓、吹吹打打

【反義詞】啞然失聲、萬籁俱寂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造句】購物中心開業那天,店門前鑼鼓喧天,熱鬧非凡。

【英文】May sound

5.描寫賽龍舟的詩句有哪些

1、《念奴嬌》——宋代張榘

龍舟争渡,搴旗捶鼓驕劣。

譯文:龍舟争相競賽,高舉旗幟,奮擂擊鼓,一争高下。

2、《競渡歌》——唐代張建封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标将近,兩龍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挂虹霓暈。

譯文:船槳劃水,上下翻飛,及其迅速,鼓聲既響又急。鼓聲越來越急,目标即将接近,兩龍望向目标眼球不停眨動。形容坡上觀衆喊聲突發,驚天動地,旗杆上挂着的錦标五彩缤紛,令人五花缭亂。

3、《賀新郎·端午》——宋代劉克莊

兒女紛紛誇結束,新樣钗符艾虎。早已有、遊人觀渡。

老大逢場慵作戲,任陌頭、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

譯文:青年們紛紛炫耀自己的節日裝束,頭上插着钗頭彩符,身上佩着艾草紮成的老虎。争先恐後的來渡口觀看賽龍船。我年紀大了,不願再去與人擁擠,隻是站在遠處觀看。任憑那些年輕人搖旗擂鼓呐喊,船漿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飛舞。

4、《競渡詩》——唐代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驿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隐隐,獸頭淩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争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标歸。

譯文:在石溪住久了開始思念端午時節的場景,在驿館樓前觀看開始行動的時機。鼙鼓初擊時似雷聲,獸頭吐威,萬人沖破齊聲呼喊,跳躍着的浪花與飛鳥争先恐後。多條船像龍一樣的向前沖去,果然獲得了錦标歸來。

5、《午日觀競渡》——明代邊貢

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

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譯文:在端午節這天,圍在岸上的人們,驚怕地觀看着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

描寫擊鼓的詞語

1.描寫炮竹的打鼓的詞

霹靂啪啦,震耳欲聾【晨鐘暮鼓】:暮:傍晚。

佛教規矩,寺裡晚上打鼓,晚上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打退堂鼓】: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時打鼓。現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縮。

【桴鼓相應】:桴:鼓槌。用鼓槌打鼓,鼓就響起來。

比喻相互應和,配合得很緊密。【擂鼓篩鑼】:擂鼓:急擊鼓。

篩鑼:敲鑼。敲鑼打鼓。

形容大聲吵鬧。也比喻竭力把事情誇大。

【暮鼓晨鐘】:佛教規矩,寺裡晚上打鼓,早晨敲鐘。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

【篩鑼擂鼓】:敲鑼打鼓。形容大聲吵鬧。

也比喻竭力把事情誇大。【揚鑼搗鼓】:猶揚鈴打鼓。

比喻喧嘩吵鬧。【搖鑼打鼓】:又敲鑼,又打鼓。

比喻大聲張揚。【自吹自擂】:擂:打鼓。

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