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芈月是秦始皇的什麼人呢
芈月是秦始皇的祖宗,準确來說,她是秦始皇的高祖母。
什麼是高祖母?古人以“孝禮”為道德約束,非常注重長幼有序。因此設定了至親稱謂及字輩,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一種“禮”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祖宗十八代。它們分别是(從小到大):耳、雲、仍、晜(kūn)、來、玄、曾、孫、子、自己、父、祖、曾、高、天、烈、太、遠、鼻。
從文獻記載來看,芈月的孫子是秦始皇的爺爺,所以她比秦始皇高了四輩,因此秦始皇也可稱為芈月的四世孫。
芈月,芈八子芈月,影視劇《芈月傳》中的人物,正史上沒有這号人物,她的曆史原型是秦宣太後,也就是芈八子。
芈八子,楚國宗室女子,秦楚兩國聯姻時,成了秦惠文王的姬妾。公元前325年,芈八子的兒子,公子稷出生,但沒多久就被派往燕國做人質。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病逝,秦武王赢蕩即位。然而秦武王天生神力,是個健身達人,特别喜歡撸鐵。即位四年後,赢蕩率秦軍攻占韓國國都宜陽,聽聞周王朝國都那有傳說的“九鼎”,一下子勾起了他内心想要證明自己,有很大力氣的渴望。
于是赢蕩改道去觐見周天子,順道去舉鼎。結果聚鼎的時候,兩眼都出血了才勉強将鼎動了下,最終力不能支,将雙腿砸斷了,沒多久氣絕身亡,年僅23歲。
國不可一日無君,秦武王又沒有兒子,秦朝宗室們隻能從秦武王的兄弟中選擇國君。當時有兩派,惠文王後一派支持公子壯,另一派秦朝宗室樗裡疾、大将魏冉、芈八子等人因公子稷還在燕國為人質,便支持芈八子的次子公子芾。兩派勢力都差不多,誰也奈何不了誰。
就在此時,趙國的趙武靈王幹涉了秦國内政,堅持讓在燕國的質子公子稷回秦國即位。最終秦國宗室們在綜合考慮下,同意立公子稷為秦王,燕國也派大将樂毅一路護送公子稷回秦。
這裡肯定有人會問為什麼燕趙兩國都支持公子稷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此時的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已經跻身強固。而當時的趙武靈王剛剛引進了胡服騎射,打算攻打中山國。他沒有多少餘力去幹涉秦國内政。為了趙國的安定,倒不如給後來的秦王來個順水人情,隻要赢稷能當儲君,至少不會敵視趙國。再說燕國本身就國弱,幸好有樂毅将軍,燕國才不至于混的太慘。派樂毅護送公子稷,也是希望加深秦燕兩國的聯盟。
秦始皇的祖父:秦昭襄王,赢稷公元前307年,公子稷在衆人的支持下即位,是為秦昭襄王。芈八子也開始了長達四十一年的臨朝稱制,稱宣太後。她堅持改革并繼續執行商鞅變法,讓秦國走出内亂;同時誘滅義渠,秦國在她的手中真正有了無敵的軍事力量。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芈八子,也許就沒有後來秦國的一統天下。
然而芈八子的功績卻将秦昭襄王變得很苦逼,為什麼呢?因為赢稷在位56年,可以稱得上中國曆史上十分高壽的皇帝了。他當上國君時還隻有17歲,由母親芈八子監護代行國政。但讓嬴稷措手不及的是,這一監護權,母親充分行使了足足41年。
面對長壽且強勢的母親,赢稷束手無策,此時從魏國逃亡到秦國的範雎幫了他的大忙。範雎見過秦昭襄王後,故意刺激赢稷:“秦國哪裡有王?秦國隻有太後和穰侯罷了。”這點正好戳中赢稷的煩惱,于是便虛心向範雎請教擺脫的方法。
最終範雎在外交方針上提出了“遠交近攻”,同時恐吓赢稷,大緻意思是:你舅舅魏冉是李兌(餓死主父)、淖齒(殺了齊王)那樣的篡臣,這一下子打通了赢稷的任督二脈。昭襄王四十一年,赢稷便果斷廢了宣太後,驅逐四貴,由此才開始真正的掌權。
一年後,芈八子病逝。同年安國君赢柱,也就是秦始皇的爺爺被立為太子,他将兒子秦異人當成人質送往趙國。
昭王聞之大懼,曰:“善。”於是廢太後,逐穰侯、高陵、華陽、泾陽君於關外。秦王乃拜範雎為相。收穰侯之印,使歸陶。
之後赢稷命白起攻打趙國,最終長平之戰坑死了40萬趙國降卒,這種戰績令六國嘩然。但是赢稷也是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之後的邯鄲遭遇滑鐵盧,秦軍慘敗,之後便一直比較安穩,暗中積蓄力量。然而赢稷等不到滅趙那一天了,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公元前251年,秦昭襄王帶着遺憾離開人世。
秦始皇的爺爺:秦孝文王,赢柱赢稷死後,做了15年的太子的安國君赢柱終于熬死了老爹,當上了秦朝的國君,是為秦孝文王。其實赢柱上位當太子也是在機緣巧合下,因為他排行老二,上面還有個大哥嬴悼太子。要知道那個年代人的壽命本來就不長,可是他老爸秦昭襄王太能活了,在位56年,活了74歲,大哥被老爸給熬死了,死在了魏國。嬴悼太子死後,赢柱才當上了太子。
《史記》:(秦昭襄王)四十年,悼太子死魏。四十二年,安國君為太子。
令人可惜的是,赢柱以53歲的高齡從秦昭襄王手中接過大秦江山,正當他想意氣風發,作一番大事業時。公元前250年,僅僅做了三天國君的赢柱便病逝了,實在是令人惋惜。而他也成了中國曆史上,以最高齡(53歲)的太子即位、又是最短命的君王。
秦始皇的父親:秦莊襄王,赢異人(子楚)赢柱死後,秦始皇的老爹秦異人即位,是為秦莊襄王。而秦異人之所以能做秦王,呂不韋功不可沒,也就是“奇貨可居”的典故。
話說剛開始秦異人和生母夏姬十分不讨還是安國君的赢柱的喜歡,而且赢柱有兒子二十多個。就在芈八子病逝那年,秦異人被安排前往趙國當人質。當時正值秦國是不是就攻打趙國,秦趙兩國關系十分惡劣,所以異人在趙國的生活十分困難。
《史記》:安國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愛。子楚為秦質子於趙。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
異人心裡也清楚,自己對于安國君來說,本身就是可有可無的,但是自己一旦有性命之憂,那麼秦國便有正當理由攻打趙國,所以他一直過的窮困潦倒。就在他在趙國當人質的時候,認識了趙姬,沒多久便生下了嬴政。
然而他的身份引起了衛國商人呂不韋的關注,而且他也知道遠在秦國的安國君跟華陽夫人一直都沒有嫡子,所以他認為異人有可能能成為秦王,到時候他呂不韋便能獲取高額回報。于是他進行了一番破釜沉舟的謀劃,最終說通了華陽夫人,收異人當義子。
赢柱當上太子後,立最愛的華陽夫人為正夫人,而且他對于華陽夫人也可謂是言聽計從。華陽夫人哭哭啼啼的跟赢柱說:“我雖然能得到夫君你的寵愛,但是我們一直都沒有孩子,到老了也沒有個子女侍奉左右,很是難過。”
赢柱一聽華陽夫人哭,心中也是十分難受,就問她想怎麼辦。華陽夫人一聽差不多了,便告訴赢柱:“你的孩子赢異人在趙國當人質,聽說他非常有才能,而且當人質,對大秦來說,本身就是大功啊,要不就立他為繼承人,将來我也有個依靠。”最終赢柱決定立赢異人為繼承人。
後來秦昭襄王率軍攻打趙國,趙孝成王氣不過,便向殺了赢異人。異人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逃出趙國,趙姬因為本身就是趙國的富家千金,所以帶着嬴政藏起來了,也免了一死。
逃回秦國的異人,在呂不韋的建議下,穿着楚服去見了華陽夫人。原來這華陽夫人是楚國人,她也一直想念着楚國,最終她給異人改為子楚。而趙姬跟赢政也在赢柱當上國君後,由趙國親自護送回來,以示友好。
一個女人的枕邊風,莫名其妙的立了子楚為儲君,卻陰差陽錯的為大秦加速了一統天下的腳步,讓秦國更加興盛,因為子楚的兒子赢政,就是後來的秦始皇。所以單從六國統一的角度,華陽夫人對于中國大一統有着非常大的貢獻。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病逝,13歲的嬴政即位,是為秦始皇,最後秦國一統天下,立下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偉大功績。當然秦始皇最應該感謝的祖宗就是芈八子,因為是她奠定了秦朝一統天下的基礎。
至此,芈月和秦始皇的關系便也一清二楚了。他們的關系就是:秦始皇—秦莊襄王(父)—秦孝文王(祖)—秦昭襄王(曾祖)—芈月(高祖母)。
芈月已經被發配到燕國,是怎麼又成為太後的呢
看過《芈月傳》的小夥伴對這個問題肯定不陌生,芈月母子發配到燕國,在燕國也是受盡苦楚,如果沒有貴人幫助,或許真的就命喪燕國了,也有人說這是主角光環,我們且來讨論一下。
芈月在秦惠文王死後,沒有了最大的靠山,肯定危機重重,第一道危機便是皇後要求芈月殉葬,美其名說是秦惠文王生前泰國寵愛與她,希望她能夠到地下陪伴先王,為的就是将芈月弄死。後來實在沒有辦法,莒姬自殺去問先王要不要芈月陪葬,這才使芈月母子躲過一劫。皇後不甘心,還是将芈月發配到了燕國,在燕國,芈月母子差點被凍死,餓死,燕國的相國夫人芈茵處心積慮地想要芈月死,後來也是相國以大局為重,殺死芈茵,保護了芈月母子。
在芈月母子燕國為質期間,秦武王當政,重用武夫,殘暴治國,最後竟然跑去周天子的國都,舉鼎身亡,死的一點也不像個君王。這下秦國沒有君王了,一下子亂成一鍋粥,皇後芈姝一手遮天,她心狠手辣,一點都沒有治國之才,将秦國管理的已經是千瘡百孔,雖然秦國在秦惠文王當政期間,一度成為最為強大的國家,但經曆了秦武王,以及後面的動蕩,已經是脆弱不堪,如果再沒有新王出現,秦國便岌岌可危,這時,秦國大臣想到了芈月母子,千裡迢迢趕去燕國,拜求芈月帶其子赢稷回到秦國,奉赢稷為王。這時,秦國在芈月和其子的管理下蒸蒸日上,秦國再度成為強國。芈月改稱号為太後,由此,史上第一位太後就出現了。
逆境走出來的人,都有着堅強的意志和信念,芈月就是憑着自身的遠見和勇敢,一步步走向曆史舞台。
統一六國的秦王是芈月的什麼人
統一六國的秦王是芈月的玄孫。
宣太後,芈(mǐ)姓,出生地楚國丹陽,又稱芈八子、秦宣太後,中國曆史上第一位太後[1]。戰國時期秦國王太後,秦惠文王之妾,秦昭襄王之母。秦昭襄王即位之初,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執政期間,攻滅義渠國,一舉滅亡了秦國的西部大患。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公元前265年)十月,宣太後去世,葬于芷陽骊山。
擴展資料:
早年經曆
宣太後本是楚國人,後成為秦惠文王的姬妾,稱芈八子。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因舉鼎而死。因秦武王無子,他的弟弟們争奪王位。趙武靈王派代郡郡相趙固将在燕國作為人質的公子稷送回秦國。在宣太後異父弟魏冉的幫助下,公子稷繼位,即秦昭襄王。
魏冉随後平定了王室内部争奪君位的動亂,誅殺惠文後及公子壯、公子雍,将秦武王後驅逐至魏國,肅清了與秦昭襄王不和的諸公子。因秦昭襄王年幼,由宣太後以太後之位主政,魏冉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