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科學聲音是哪些詞彙(描寫聲音的科學詞語)

biang 中華百科 936

本文目錄

  1. 與“聲音”有關的詞彙是什麼
  2. 描述聲音的詞彙有哪些
  3. 聲音的詞彙有哪些
  4. 描寫男主聲音的詞彙句子
  5. 表示聲音的詞彙有哪些

與“聲音”有關的詞彙是什麼

啪、嘩、吱、嗡這幾個字與(聲音)有關。

一、啪

拼音:pā

釋義:形容放槍、拍掌或東西撞擊等聲音:鞭子甩得~~地響。

二、嘩

huá:喧嘩;喧鬧:~然;~笑;~變;寂靜無~。

huā:形容撞擊、水流等的聲音:鐵門~的一聲拉上了;流水~~地響。

三、吱

zī:多形容小動物的叫聲:老鼠~~地叫。

zhī:形容某些尖細的聲音:嘎~;咯~;車~的一聲停住了。

四、嗡

拼音:wēng

釋義:拟聲詞。蜜蜂、蒼蠅等飛動的聲音:蜜蜂~~地飛。

吱的相關組詞

1、咯吱[gē zhī]

形容竹、木等器物受擠壓發出的聲音:扁擔壓得~~地直響。

2、嘎吱[gā zhī]

形容物件受壓力而發出的聲音(多重疊用):他挑着行李,扁擔壓得~~地響。

3、吱吱[zhī zhī]

象聲詞。多形容尖細的聲音。

4、吱喳[zī zhā]

象聲詞。形容鳥兒雜亂細碎的叫聲。

5、格吱[gé zī]

用手撓人胳肢窩使人笑。

6、吱溜[zī liū]

象聲詞。形容迅速滑動或移動的聲音。

7、吱唔[zhī wú]

支吾。用話搪塞;說話含糊躲閃。

8、喀吱[kā zhī]

最新最潮的網絡用語。

9、吱哇[zī wā]

象聲詞。形容喊叫聲、哭聲。

描述聲音的詞彙有哪些

描述聲音的詞彙如下:

1、響亮:形容聲音清晰宏亮。

2、洪亮:形容聲音非常響亮。

3、嘹亮:形容聲音清澈高亢。

4、嗡嗡聲:形容像蚊蟲一樣細小而雜亂的聲音。

5、呼嘯:形容風吹過樹木、山丘或其他物體發出的聲音。

6、喧嘩:形容聲音嘈雜、吵鬧。

7、轟鳴:形容聲音非常大,有如雷鳴。

8、嘶啞:形容聲音沙啞、不清晰。

9、嘀嗒聲:形容鐘表或其他器具的持續而有節奏的響聲。

10、噼裡啪啦:形容物體撞擊或移動時發出的連續響聲。

11、腳步聲:形容走路時發出的聲音。

12、竊竊私語:形容小聲說話的聲音。

13、嘈雜聲:形容多種聲音混雜在一起的聲音。

14、尖叫:形容聲音高亢刺耳。

15、咕哝:小聲說話或喃喃自語的聲音。

16、歌聲:唱歌時發出的聲音,通常指悅耳動聽的聲音。

17、摩擦聲:形容物體摩擦時發出的聲音。

18、唧筒聲:形容類似唧筒連續擊打時發出的聲音。

19、叮當作響:形容金屬等撞擊或搖動時發出的清脆響聲。

20、滴水聲:水滴下落時發出的聲音。

描述聲音的句子

1、風過樹林,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低語着什麼。

2、清晨的鳥鳴聲此起彼伏,像是大自然的交響樂。

3、雨滴打在窗戶上,嘀嗒聲不絕于耳,像是自然的搖籃曲。

4、孩子們的歡笑聲回蕩在校園裡,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5、深夜的蟋蟀聲像是寂靜的守護者,讓夜晚不再孤獨。

6、火車駛過,鐵軌發出隆隆聲響,宣告着它的到來。

7、商場裡的喧嚣聲此起彼伏,讓人感到城市的繁華。

8、風吹過麥田,麥穗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音,像是海浪的輕撫。

9、泉水叮咚,猶如大自然的豎琴在演奏美妙的樂章。

10、雷聲隆隆,像是天公發怒,卻又伴随着閃電的劃過,讓人心生敬畏。

這些句子中的聲音各有特色,有的是大自然的聲音,有的是人群的聲音,有的則是物體的聲音。通過這些聲音,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氛圍和情感。例如,孩子們的歡笑聲讓人感到青春的活力和快樂;深夜的蟋蟀聲讓人感到甯靜和安全。這些聲音不僅能夠豐富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周圍的世界。

聲音的詞彙有哪些

一、巨大

很大。

引證解釋:謝覺哉《不惑集·團結、謙虛、進步》:“因此須要有團結的核心,象巨大的地心引力一樣,吸引住一切勞動人民和一切進步力量。”

二、急促

(時間)短促。

引證解釋:柔石《二月》二十:“我看你近來的态度太急促,像這樣的辦事要失敗的。”

三、奇怪

感到出乎意料,難以理解。

引證解釋:老舍《不成問題的問題》:“那個女的不甚好看。可是,眼睛很奇怪,奇怪得使人沒法不注意她。”

四、刺耳

聲音尖銳、雜亂或言語尖酸刻薄,使人聽着不舒服。

引證解釋:吳晗《行動比文字更重要》:“盡管有人不喜歡聯合政府這一名詞,盡管以為刺耳,然而多黨政府畢竟非成立不可!”

五、清脆

清楚悅耳。

引證解釋:巴金《秋》二:“他們走進欄杆,便聽見清脆的水聲。”

描寫男主聲音的詞彙句子

描寫男主聲音的詞彙句子

常用詞彙

低沉、暗啞、陰莺,陰戾,病态,陰測、狠戾、慵懶、懶散、清冷、溫潤、清潤、低醇、清緩、柔聲、沙啞、低啞、磁性、渾厚、陰沉、陰郁、冷寂、魔怔、誘惑、魅惑、清河、冷傲、孤清、森森、森冷、嗜血、駭人、攝人、暴戾、邪佞、凜然、凜冽、兇悍、妖治、涼薄、森寒、邪魅、一、溫潤、溫柔

1、一個溫柔的男聲從奶茶店裡飄來,帶着空氣裡漸漸蘇醒的夏日塵埃,一同融進她的耳膜。

2、耳畔傳來好聽的男中音,“嗯?”聲音有點低沉,尾音上揚。在這樣寂靜的夜晚,聽起來别樣地溫柔。讓她無端覺得安心。

3、最後那個音節,清冽的男聲微微上揚,溫柔了原本冰冷的手機電波。

4、他的尾音勾着笑意,聲線幹淨溫柔,像一根羽毛輕輕在她心上撓。

二、低沉、清冷

1、低沉的男聲,像貼着耳朵灌入,漸漸分明。

2、收斂了笑意的聲線裡,倏然多了幾分低沉清冷。

3、他說話的語速很快,吐字卻極清晰,聲線十分清冷。

4、他的聲線和他的人一樣,冷厲帶着幾分嚴謹。

5、他一字一句的啟唇,嗓音如沁入冰水般透徹。

6、那聲音仿佛是從牙齒縫裡發出來的,并不像他平時的嗓音,相反聽起來還異常的冰冷森寒。

三、沙啞、懶散

1、他站在她身後,聲音帶着一股被砂礫蹭過的低啞,低啞卻不堅硬,又帶着一點溫柔的音調。

2、他的聲質清冽,還帶着些許的沙啞,仿佛羽毛輕掃過心間,酥麻麻的。

3、他的聲線低啞的,像是砂石在心間碾磨而過,有些許磨人。

4、他刻意咬着字音,聲音更稠更嘶啞,似笑似....誘哄。

5、他聲音極其沉定,除了略微有一點沙啞之外,聽不出任何情緒起伏。

6、他尾音拉長,懶散的聲調似笑非笑。

7、他的聲線低沉硬朗,帶着雄性氣息渾厚的磁性,但天生又有種漫不經心的味道。

四、病态,瘋魔

1、他低啞的聲音充滿了病态、暴戾的占有欲。

2、他的黑眸燃燒着病嬌的烈火,暗啞的嗓音克制着體内熱潮的湧動。

3、暗啞的嗓音克制着體内熱潮的湧動。

4、他瞳孔微沉,晦澀不明。低沉暗啞的話語,似乎禁锢着一頭野獸。

5、低沉的聲音中,蘊含着極度危險的信号。宛若一頭嗜血的野獸,在尋找着獵物,給人極大壓迫力。

6、低沉暗啞的呢喃聲,瞬間消逝在黑暗中,仿佛從來沒有存在過一般。

表示聲音的詞彙有哪些

表示聲音的像“嘩啦啦”這樣的詞還有:呼噜噜,淅瀝瀝,叮鈴鈴,叮鈴鈴,呼啦啦、轟隆隆、哼唧唧、當啷啷、撲通通、滴答答。

聲音:

定義: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産生,正在發聲的物體叫聲源。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傳播。聲音隻是聲波通過固體或液體、氣體傳播形成的運動。聲波振動内耳的聽小骨,這些振動被轉化為微小的電子腦波,它就是我們覺察到的聲音。内耳采用的原理與麥克風捕獲聲波或揚聲器的發音一樣,它是移動的機械部分與氣壓波之間的關系。自然,在聲波音調低、移動緩慢并足夠大時,我們實際上可以“感覺”到氣壓波振動身體。因此我們用混合的身體部分覺察到聲音。

釋義:1.指由物體振動而發生的聲波通過聽覺所産生的印象。出自《禮記·樂記》:“樂必發於聲音,形於動靜,人之道也。”南朝宋鮑照《拟<行路難>》詩之七:“聲音哀苦鳴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清李漁《巧團圓·默訂》:“你看卧房門啟,想是曹小姐聽見聲音,知道小生在此,又出來探望了。”沈從文《從文自傳·我讀一本小書同時又讀一本大書》:“若在四月落了點小雨,山地裡田塍上各處全是蟋蟀聲音,真使人心花怒放。”2.古指音樂、詩歌。出自《禮記·樂記》:“聲音之通,與政通矣。”晉葛洪《抱樸子·勖學》:“沉鱗可動之以聲音,機石可感之以精誠。”唐柳宗元《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裴公﹞喜博弈,知聲音。”明顧起綸《國雅品·釋品》:“魯山,秦人也,喜儒,嗜聲音。”3.指說話的聲氣和口音。出自《孟子·告子下》:“訑訑之聲音顔色距人於千裡之外。”唐姚揆《秋日江東晚行》詩:“路岐滋味猶如舊,鄉曲聲音漸不同。”宋蘇轼《東坡志林·辨附語》:“世有附語者,多婢妾賤人,否則衰病不久當死者也,其聲音舉止,皆類死者。”《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瑞虹在艙中,聽得船頭說話,是淮安聲音,與賊頭陳小四一般無二。”4.比喻意見、論調。出自毛澤東《關于正确處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八:“這是因為一個黨同一個人一樣,耳邊很需要聽到不同的聲音。”魏巍《壯行集·幸福的花為勇士而開》:“這不是有閑階級、士大夫之流的聲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