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二年級語文風娃娃教學設計
教材簡析:
《風娃娃》是課程标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本組教材圍繞“怎樣看問題,想問題”這個專題安排了一些給人以啟迪的課文,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感悟生活的哲理。《風娃娃》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的生動描寫,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讓學生懂得做任何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的道理。故事中美好的人和事與孩子們的純潔的心靈貼近,便于他們借此明辨是非,懂得什麼事該做,應該怎樣做。
設計理念:
風是學生熟悉的自然現象,在日常生活中,風有時給我們帶來快樂,有時給我們造成麻煩,我們可以從中獲得什麼啟示,這就是學習本課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本設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邊讀課文邊展開合理想象,通過對“風娃娃”所做的幾件事情及其後果的對比,體驗做事情既要有好的願望,又要追求好的效果這一生活哲理,從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事物,勤于思考問題的良好習慣。
教學目标:
1、學會12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懂得“做事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的道理。
教具準備:字寶寶樂園活動挂圖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際,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幫助過别人嗎?在得到你的幫助後,别人會對你說些什麼?對,當我們幫助了别人後,總會得到對方的感謝。今天,有這樣一位小娃娃,他熱心幫助人們,做了許多好事,得到了人們的感謝,同時也為一些事情受到責怪,讓他感到很委屈。(課件出示:卡通風娃娃傷心地說:“我一番好心幫人們做事,可他們為什麼還責怪我呢?”)你們想幫他找到答案嗎?那我們就得先走進他的故事。
(闆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年紀雖小,但總愛幫助别人。所以,當他們踴躍說出自己幫助别人做的事後,教師巧妙地通過“幫風娃娃解決疑問”導入課題,激發學生興趣和閱讀期待。)
二、創設情境,遊戲識字
1、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和身邊的同學,讀準字音後,再多讀幾遍。
2、風娃娃帶着大家來到“字寶寶樂園”,這裡有許多可愛的字寶寶,看看你最喜歡哪個寶寶,就上來把它帶回家。(出示“字寶寶樂園”圖。)
3、學生上台摘“字寶寶”,摘下後帶讀字卡上的生字。
4、“字寶寶”的拼音帽子取下後,你還認識他嗎?(搶讀去掉拼音後的生字。)
5、頑皮的'生字寶寶躲到了句子裡,你還認識他嗎?(課件出示帶生字的重點語句,學生重複讀句子。)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要掃清字詞障礙。學生在“字寶寶樂園”這樣特殊的識字環境中識字,提高了識字效率,為讀通課文,理解課文内容做了鋪墊。)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要幫助風娃娃弄明白為什麼自己為人們做了事,還被人們責怪,就要再讀讀課文,想想風娃娃分别做了哪幾件事情。(學生讀課文,彙報。)
教師闆書:吹轉了大風車,吹動了帆船,吹跑了風筝,吹跑了衣服,折斷了小樹。
2、想一想:風娃娃做的這些事中,哪些得到了被幫助者的感謝?哪些卻受到人們的責怪?
3、小組讨論并彙報。
(1)風娃娃做了什麼事情,得到人們的感謝?(吹轉了風車、吹動了帆船。)
他是怎麼做這些事情的?(抓住“來到、看見、深深地吸、使勁吹,又來到、看見、急忙、對着帆船吹”等關鍵詞促進學生理解、感悟。)
假如你就是得到了幫助的小秧苗和纖夫們,你想對風娃娃說些什麼?
(課件出示“說話練習1”)
田野裡,秧苗喝足了水,挺直了腰杆說:“____________________。”
河邊,纖夫們收起了纖繩,看着鼓起風帆的帆船,笑着說:“_______。”
(2)風娃娃熱心幫助人們做事,為什麼受到人們的責怪呢?自由讀,從文中找理由,畫出重點詞句。抓住“看見、趕緊、使勁吹、搖搖擺擺、翻起了跟頭、無影無蹤、傷心極了,他仍然東吹吹、西吹吹、吹跑了、折斷了”等重點詞體會風娃娃的良好願望和好心辦壞事的結果,注意通過有感情地朗讀體會風娃娃的心情。)
風娃娃一片好心,卻辦了壞事。假如你就是那被吹走了風筝的孩子和責怪風娃娃東吹西吹的人們,你又會說些什麼呢?
(課件出示“說話練習2”)
廣場上,孩子們看着手中斷了的風筝線,再擡起頭看到天空中漸漸遠去的風筝,傷心地說“___________。”
看着傷心哭泣的孩子,看着被吹跑了的衣服,看着被折斷了腰的小樹……人們紛紛皺起眉頭,責怪地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現在你知道風娃娃為什麼高興,又為什麼傷心了吧?誰來說說。
(4)看到傷心的風娃娃,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呢?
(課件出示“說話練習3”)
我想對風娃娃說:“風娃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遇到像風娃娃一樣出于好心卻辦了壞事的情況?舉例說說。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中的說話,促進了學生理解課文;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來體會、感受和思考,有助于學生從故事中受到啟發,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得看是不是真的對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課外延伸,豐富内容
回家以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聽。再想一想,熱心的風娃娃還會去哪裡?還會幫助人們做哪些事情?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一是拓展和豐富了課文内容,二是訓練了學生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并使學生進一步明理。)
怎麼把風娃娃描寫的更可愛
1、風娃娃來到公園,看到孩子們的風筝飛不起來,于是它輕輕揮動自己的翅膀,風筝立馬就飄的很高,放風筝的孩子們也越發開心,風娃娃心裡也感到很快樂。
2、風娃娃來到發電廠,看見風車慢慢地轉動,電力也很少,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向風車吹去。風車一下轉的飛快,電力就越來越多。風娃娃高興極了。
3、風娃娃來到沙漠,看見有幾個人牽着駱駝在往前走,他們還流着汗,他急跑過去,對那些用力吹了口氣,那些人感覺涼快多了,他們一邊拿幹糧吃,一邊向風娃娃表示感謝。
句子擴展:
風娃娃看見天空布滿烏雲,陰沉沉的。風娃娃用力向天空吹去。天空立刻亮了起來,樹木、小草更綠了,花兒挺起了腰,向風娃娃表示感謝。
風娃娃來到山裡,這裡大霧彌漫,小朋友要去上學,可是看不清路,正着急呢,風娃娃連忙跑過去,肋吹了口氣大霧散開,小朋友們高高興興地去上學了,風娃娃開心地笑了。
《風娃娃》優秀說課稿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風娃娃》優秀說課稿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風娃娃》優秀說課稿1一、說教材分析
《風娃娃》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16課,是一篇看圖學文。本文共有三幅圖,八段文字。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生動有趣,層次清楚。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課文結尾留給孩子們一個問題,讓孩子們通過思考明白,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别人有用的道理。
二、說學習内容
本節課教學内容為本課的第二課時。這節課以讀為主,以讀定教,通過學生入情入境地感情朗讀,從而體會文章所蘊涵的道理。課标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的設計力求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實際,以學生的主體活動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以情為基礎,以讀為訓練的主線,讓學生自主發展,主動探究,增強合作意識。采用多種手段感受閱讀的興趣,力求使每位學生都喜歡讀書,能主動地讀書。
三、說學習目标
二年級的學生能借助拼音識記生字,熟讀課文,有簡單的自學能力和合作意識。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同學們已經較好掌握了本課要求會認會寫的字,課文能讀通順,對課文内容有一個大概的印象、整體的了解。知道風娃娃幹過哪些好事,哪些不好的事。在此基礎上,根據新課标所倡導的三維目标特制定第二課時學習目标:
1、知識與能力:複習檢查課後的生字詞,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在個人讀,集體讀、品讀中積累語彙,獲得言語美感。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中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
3、情感态度價值觀: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的道理。
四、說學習重點
感情讀文
五、說學習難點
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的道理。
六、教與學的方法
教法:情境創設法,圖文結合法,扶放相結法
學法:自學探究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學習法。
七、學習準備
課件
八、學習過程
一、直入課題,巧設情境:
1、直入課題,闆書課題。
2、聽風,出示風娃娃圖片,和風娃娃打招呼
(富于特色的情境教學顯現出了它越來越多的優越性。它以優化的情境為空間,以創設情境為主線,以營造一種富有情境的學習氛圍為手段,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變得鮮活、生動、有趣。它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興趣和能力。所以,在課始,我就用聲音,圖片,言語創設了虛拟的情境,使學生們帶着美好的童話般的想象和期待開始這節課的學習。當學生們對這節課充滿着興趣和喜悅的時候,這節課也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複習檢查、認讀字詞:
1、自由讀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課文下面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
2、認讀課件上出示的12個課後生字。重點:給極和吸組詞,區分字形;再讀駛和示,區别音近字;筝,輕聲。
3、開火車讀12個詞。
(通過指名認,開火車認這兩種方式快速地檢查同學們對12個字詞的掌握情況。将幾個容易出錯的,重點的字,進行強調。如:給“極”和“吸”通過組詞來區分字形,給“示”和“駛”通過比較讀來區分字音,還有“筝”的輕聲讀法。以鞏固學生們的識記。)
三、圖文結合,深入研讀
1、導語:風娃娃們,看來你們已經長大了,聽聽風媽媽會對你們說什麼?
(在深入學文的開始,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風娃娃們,看來你們已經長大了,聽聽風媽媽會對你們說什麼?風媽媽的出現,讓學生們獲得了更真實的角色體驗,風媽媽的話就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由此自然巧妙地過渡到第二自然段的學習中。)
2、重點學習第二自然段。
(在這節課的教法設計當中,第二段是重點指導,重點學習的段落。我設計了幾個層次的朗讀,來幫助學生體會字理行間所表露的感情。像先觀察圖再讀,通過演示實驗來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斷斷續續”來讀句子,這一點符合新課标對于1、2年級的閱讀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就是:“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然後學着風娃娃的樣子做動作讀句子,最後用“高興”和“高興極了”做對比使學生準确體會風娃娃的心情,每一次讀文前,不管是指名讀,還是齊讀,都給學生提出明确的讀的目标,帶着要求讀,帶着問題讀,帶着感情讀,這樣才能讀出效果。将這一段學精,讀透,能保證學生們下面的自學順利的進行。)
3、半扶半放學習第三自然段。
(第三段和第二段有着相同的結構,句子排列,感情變化。所以,這一段的學習就相對簡單,處于半扶半放的狀态了。隻是通過觀察圖片體會纖夫們拉船的辛苦,及需要人幫助的心理,以此襯托風娃娃們在聽到感謝後極其高興的心情。在想象纖夫們會怎樣表達謝意這一點上,學生的思維發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也得到了鍛煉。)
4、提讀第四自然段。疑問:隻要有力氣就行了,是這樣的嗎?
(第四自然段是研學風娃娃做“好事”和“好心辦壞事”這兩個模塊的轉折點,風娃娃的想法也是淺顯易懂的。這一段的最後,設計了一個用關聯詞說話的環節。這是一個随文進行的說話訓練,目的是将知識能力目标滲透在學文中。)
5、自學5、6、7、8四個自然段。
(有了前面兩個自然段學習的基礎,後四個自然段就放手讓學生自已學。自讀自想,自已動筆圈畫,考慮黑闆上的闆書,以提高總結歸納的能力。不會的地方和同桌商量或請教小組内的其它同學,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這一部分的學習集中體現了新課标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索與研究,不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學會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學會了合作,學會了用自己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認識。在第五自然段中,使用了一個省略号,這是課文的留白部分,是最适合學生發揮想象的時機,我讓學生再看看圖,圖上除了大風刮走了風筝,刮跑了衣服,刮斷了小樹,還造成了哪些破壞,圖上沒畫出來的,你能想象到嗎?想象是孩子們的天性,有想象才會有創造。這一環節的設計對學生看圖觀察能力,圖文結合能力,思維創造能力都有訓練。)
四、啟發思考,突破難點:
1、同學們,你們能不能告訴風娃娃,為什麼它想幫人們做好事,可人們卻還要責怪它呢?(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
2、談談生活中,你象風娃娃那樣經常幫助别人嗎?有沒有發生過類似的好心辦壞事的情況?
(本課的難點是: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的道理。通過前面的深入學文和自學所知,同學們應該可以順利地幫風娃娃解決問題。再用“生活中,你像風娃娃那樣常幫助人嗎?發生過類似的好心辦壞事的情況嗎?”這樣一個問題把學生們帶回到現實生活當中,使同學們跳出課文,回歸自已。通過教師的言語引導和學生們的集體交流,使同學們更加明晰地了解風,了解課文所蘊涵的道理,并将其應用到自已的生活實際中。我想語文的學習有了生活的源泉,才會有生命和活力。課堂是用風媽媽的話開始,又用風娃娃的話結束,這在情境的創設上是完整的,能起到首尾照應的作用。)
五、拓展延伸鞏固積累:
1、總結課文。
2、讀根據這篇課文改編的“三字經”
風娃娃,風娃娃,做好事,大家誇。大風車,轉得歡,秧苗長,樂哈哈,吹帆船,幫大忙,呼啦啦,呼啦啦。風娃娃,風娃娃,做壞事,責怪他。大風筝,翻跟頭,吹衣服,折小樹,出蠻勁,盡惹禍,呼啦啦,呼啦啦。
六、作業:明白道理的風娃娃又會做哪些好事呢?
七、闆書設計:
吹風車
吹船帆做好事笑臉
風娃娃
吹風筝
吹衣服好心辦壞事哭臉
吹小樹
《風娃娃》優秀說課稿2大家好,我今天講的課文是《風娃娃》
說教材:
《風娃娃》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讓學生懂得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的道理。本課時的學習,在課堂上充分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通過讀讀、畫畫、說說、寫寫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嘗試學習、發現,再相機進行引導。同時根據文章第二自然段的語段特點,讓學生感知句子連接的特點,并嘗試遷移。
說學習目标:
根據文本特點及孩子的學情,制定以下教學目标:
1、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記“抽、續、吸、極”等12個,準确書寫“表、夫”“吸、極”兩組字。通過看圖理解、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斷斷續續、纖夫、慢慢轉動”等詞語。
2、通過角色體驗、想象畫面等方式讀好課文的1、2、3自然段,感受風娃娃做了好事後的開心、自豪。
3、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初步感受第2、3段句子連接的特點。
學習重點:學習生字詞,理解詞義;讀好課文,感受句子連接的特點。
說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課文。
師:小朋友坐得真有精神,老師獎勵大家來猜個謎語:抓不住它的身子,看不見它的影子,小時搖動樹枝,大了推動房子。
瞧,風娃娃來了,大大的眼睛,胖乎乎的臉蛋,多可愛呀!
怎麼樣的風娃娃?
師小結:是呀,風娃娃很可愛,常常做好事,風娃娃也很淘氣,會做一些傻事,看看今天我們學的課文《風娃娃》是怎麼來描寫這個可愛又帶點傻氣的風娃娃的。
闆書,親切地叫一聲。
(本環節的設置意在用激勵性的語言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學習生字詞。
師:自由輕輕地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不會讀的字請底下的“小
樹葉”幫忙。
課文讀過了,這些詞語你會讀嗎?
(1)抽水表示行駛風筝——讀準翹舌音
吸氣纖夫流汗責怪——通過畫面了解纖夫
(2)慢慢轉動斷斷續續無影無蹤傷心極了——多音字轉
(3)整體感知課文内容。
師:風娃娃長大了,有一天媽媽對它說:“到田野裡去吧,在那裡,你可以幫人們做許多好事。”風娃娃都做了哪些事?請你到課文中依次地去找一找。
(通過指名讀,開火車認讀這兩種方式快速地檢查同學們對字詞的掌握情況。将幾個容易出錯的,重點的字,進行強調。如:動作幫助理解慢慢轉動“轉”這個多音字的意思,畫面了解“纖夫”,把詞語放入句子中讀,由點到面進行訓練)
三、品讀感悟,指導朗讀,感受句子的連接方式。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我們來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風娃娃做的第一件好事。
出示第一句,指名讀。
師:看,風娃娃看見這兒的水,一會有,一會兒(沒有)課文裡用了個什麼詞來表示?(斷斷續續)指導感情朗讀
師:水為什麼會流得斷斷續續的——大風車慢慢轉動。講述:這是風力水車,借助風的力量轉動水車,這架大風車轉得快,水就流得快,大風車轉得慢,水就流得慢。現在誰斷斷續續的,禾苗喝不足水,耷拉着腦袋,多麼需要風娃娃來幫忙啊!風娃娃看見了,心情怎麼樣?它是怎麼做的。
出示第二句,指名讀。哪些詞讓我們感受到風娃娃很賣力。指導朗讀。
誰來讀剩下的句子。
師:在風娃娃的幫助下,本來轉得很慢的風車一下子—————轉得飛快!原來抽上來的水斷斷續續地流着,現在——————奔跑着,向田野流去。小秧苗喝足了水,正感謝風娃娃呢!風娃娃是什麼心情啊?(高興、開心、欣慰)那你能帶着這些感情讀一讀嗎?(指名讀,齊讀。)
2、(出示這段話)小結學法:
課文是怎樣把風娃娃做的第一件好事一步一步寫清楚的?這段話先寫風娃娃來到什麼地方看見了什麼,接着寫它怎麼做,最後寫結果怎樣,(帶着孩子一起劃一劃)寫得多清楚啊!
(在這節課的教法設計當中,第二段是重點指導,重點學習的段落。我設計了幾個層次的朗讀,來幫助學生體會字理行間所表露的感情。像通過老師叙說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斷斷續續”,學着風娃娃的樣子做動作讀句子,通過畫面感受使學生準确體會風娃娃的心情。整個過程用朗讀貫穿始終,層層遞進,将這一段學精,讀透,能保證學生們下面的自學順利的進行。)
3、我們來看看風娃娃做的第二件好事,遷移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風娃娃又來到了哪裡,他看見了什麼?怎麼做的?結果怎樣
用橫線劃出寫風娃娃來到哪裡,看見了什麼的句子。
用波浪線劃出寫風娃娃怎麼做的句子。
用括号把結果怎樣的句子括起來。
指導朗讀:他們彎着腰,流着汗,喊着号子,船卻走得很慢。
理解号子:纖夫們彎着腰,流着汗,拉着纖繩,不由自主地發出了怎樣的聲音。
指導朗讀
同桌合作讀
(第三段和第二段有着相同的結構,句子排列,感情變化。所以,這一段的學習就相對簡單,處于半扶半放的狀态了。隻是通過觀察圖片體會纖夫們拉船的辛苦,及需要人幫助的心理,以此襯托風娃娃們在聽到感謝後極其高興的心情。)
3、設懸:風娃娃幫助人們做了好事,得到了贊揚,心裡不僅高興甚至還有些得意了呢!你聽聽他的心裡話:幫助人麼做好事真容易,隻要有力氣就行。這是這樣的嗎?我們下節課再來學。
四、學寫生字:夫、表、吸、極
1、夫表(寫好上下結構的字,前者注意撇捺的舒展,後者注意三橫緊湊,上緊下松)
師範寫,生練寫,反饋
2、吸極(寫好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窄右寬,筆畫的穿插)
闆書設計:
風娃娃
好事傻事
吹動風車吹翻風筝
吹動船帆吹跑衣服
吹斷小樹
《風娃娃》優秀說課稿3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風娃娃是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課文以小學生喜愛的故事形式出現,通過風娃娃既乖得可愛,又“傻”得可愛,生動形象地向學生介紹了“風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和壞處,讓學生懂得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的道理。
2、教學目标
根據新課程标準的要求,本課教材的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标: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3、懂得“做事情光有好的願望不行,還要看是不是對别人有用”的道理。
3、教學重難點
通過理解課文,體會風娃娃的好心和傻氣,并懂得“做好事要看是不是真的對别人有用”的道理。
4、教具準備
1、識字小魔方 2、多媒體課件 3、圖片
5、課時安排
整課計劃3課時完成,第1課時初讀課文,認識生字,學習課文1自然段。第2課時講讀二至八自然段并指導朗讀,總結全文,激發學生閱讀課外讀物的興趣。第3課時,識記生字的形,指導書寫,完成課後練習。
二、說教法、學法: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學習。
三、說教學程序: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們年紀小,愛猜謎語,因而我用猜謎為切入點,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導入新課。
(二)初讀感知,檢測生字、新詞
1、提出自讀要求: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認識的字求助于帶拼音的小樹葉。明确了讀的要求,對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十分必要,使他們有事可做。這樣可認提高讀書的效率,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2、認讀課文中12個生字,先通過指名認讀、全班齊讀等方式加以檢查、正音,接着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識記這些生字的,在此基礎上,我适時采用了玩“識字小魔方”的遊戲,讓學生主動參與,以小組比賽的形式認讀,讀得全對的小組能得到老師的獎勵。然後老師也參與其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高,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和競争意識。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課标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為了讓學生對課文内容建立“框架結構”的認識,訓練學生的整體思維能力。從全局出發了解全貌,把握文章的脈絡,我首先就提出了2個主要問題:
①風娃娃為人們做了哪幾件事情?
②這幾件事中,哪些是他做的好事,哪此是他做的壞事呢?這裡我是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動手擺一擺圖片,這樣很快就把文章的脈絡梳理好了。
2、對于課文内容我是從兩大闆塊來教的:
第一闆塊:研讀“做好事”闆塊。這一闆塊我是采用“導學”的方法,風娃娃為什麼要幫人們做好事?它是怎樣做的?結果怎樣?(選擇重點句子讀一讀,想一想。)在邊教的同時,邊放出有趣的課件動畫,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這樣通過媒體的輔助,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有助于理解課文内容,還能夠讓學生在此基礎上悟出感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風娃娃做了兩件好事後,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一句話。從他心裡想的,你體會到了什麼?感受怎麼樣?(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自身感受。)
第二闆塊:研讀“做壞事”闆塊。這一闆塊我是采用學生“自讀自悟”的方法,先讓學生看課文插圖,創設情境:讓某個學生說說自己都看到了哪些糟糕的現象,并問:當你碰到了風娃娃,你會怎樣責怪風娃娃呢?你會對它說些什麼?由另一個同學扮演風娃娃,這樣學生很容易進入到情境中來,與作者産生共鳴。
風娃娃聽了人們的責怪,是怎樣想的?讀一讀這句話。由該句話引導學生去幫風娃娃找尋答案,學生很自然地就總結出了課文想要說明的道理:幫别人做好事,光有好的願望還不行,還得看你做的事情是否對别人有用。因勢利導,從風娃娃的故事中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總結全文,擴散思維。
(1)指着高興、傷心的兩個風娃娃問:你喜歡哪個風娃娃,說說理由,有的說:喜歡高興的風娃娃是因為它很可愛,樂于助人。而有的說:喜歡傷心的風娃娃是因為它有錯就改,是個好孩子。
(2)讓學生說說風對我們還有哪些好處和壞處?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促使學生的學習延伸到課外,激活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五)寫字指導,加強訓練
1、重點指導“吸”和“極”。
2、練習書寫。
3、同桌欣賞、評價。
4、學生再練寫。
(六)闆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