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笛聲的成語有哪些(描寫笛聲的成語有哪些四個字)

biang 中華百科 937

本文目錄

  1. 形容形容聲音大的成語有哪些
  2. 描寫笛的詞語
  3. 描寫吹笛的古詞語

形容形容聲音大的成語有哪些

Ⅰ形容巨大的聲響的成語有哪些

震耳欲聾[ zhèněr yù lóng ]

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響徹雲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

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驚天動地[ jīng tiān dòng dì ]

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如雷貫耳[ rú léi guàněr ]

貫:貫穿,進入。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裡。形容人的名聲大。

振聾發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

聩:天生耳聾,引申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鑼鼓喧天[ luó gǔ xuān tiān ]

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後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

聲如洪鐘[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

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鐘似的。

人聲鼎沸[ rén shēng dǐng fèi ]

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像煮開了鍋一樣。

穿雲裂石[ chuān yún liè shí ]

穿破雲天,震裂石頭。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雷霆萬鈞[ léi tíng wàn jūn ]

霆:急雷;鈞:古代重量單位,三十斤為一鈞。形容威力極大,無法阻擋。

響遏行雲[ xiǎngè xíng yún ]

遏:阻止;行雲:飄動的雲彩。形容歌聲嘹亮,高入雲霄,連浮動着的雲彩也被止住了。

Ⅱ形容“聲音很大很有力量”的成語有哪些

震耳欲聾

【拼音】:zhèněr yù lóng

【解釋】: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造句】:忽然傳來了一陣震耳欲聾的鑼鼓聲,隻見街頭上有一條“東方巨龍”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盤旋着,而前面一個叔叔拿着一個大紅球左右上下擺動着,那條龍也跟着追逐。許多男女老少圍觀者,笑啊、跳啊,熱鬧極了。

響徹雲霄

【拼音】:xiǎng chè yún xiāo

【解釋】: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造句】:突然,一聲響徹雲霄的雷聲,把正陶醉在雨點兒們那各種各樣的優美動作的我給吓醒了,我再次仰望天空,天空中的烏雲已經散開去了,蔚藍的天空又給大家展現了出來,朵朵白雲随着微風飄了過來,這是一幅多麼美麗的畫兒啊!

聲振屋瓦

【拼音】:shēng zhèn wū wǎ

【解釋】:聲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動了。形容呼喊的聲音很宏大猛烈。

【造句】:竊思古人讀書有唾壺敲缺之雅事;千載之下,吾複有聲振屋瓦之壯舉乎!且為一詩,聊以解嘲!農曆癸巳年八月初五識。

Ⅲ描寫聲音大的成語都有哪些

形容聲音大的成語

1、人聲鼎沸: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版象煮開了鍋一樣。權

2、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貫耳”。①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3、鼓樂喧天:鼓:彈奏。喧天:聲音大而嘈雜。彈奏着各種樂器,聲響大得直沖雲天。

4、歡聲雷動:歡呼聲像打雷一樣。形容極其熱烈的歡樂氣氛。

5、沸反盈天:沸騰翻滾的聲浪喧天。形容人聲嘈雜喧嚣,亂成一片。

6、驚天動地:驚動天地。形容聲音響亮或聲勢極大。

7、雷霆萬鈞:比喻威力極大,不可抗拒。

8、人聲鼎沸:人聲喧嚷嘈雜,如同水在鼎中沸騰一般。

9、鑼鼓喧天:喧:聲音大。鑼鼓震天響。原指作戰時敲鑼擊鼓指揮進退。後多形容喜慶、歡樂的景象。

10、鼓樂喧天:形容音樂演奏之聲嘈雜熱鬧。

Ⅳ形容聲音大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1、聲如洪鐘 [ shēng rú hóng zhōng ]洪:大。形容說話或歌唱的聲音洪亮,如同敲擊大鐘似的。

出處: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七十二回:“目如閃電,聲如洪鐘。”

翻譯:目光如閃電一樣淩厲,聲音如洪鐘一樣響亮。

2、震耳欲聾 [ zhèněr yù lóng ]耳朵都快震聾了,形容聲音很大。

出處: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3、驚天動地 [ jīng tiān dòng dì ]形容聲音特别響亮:~一聲巨響。

出處:唐·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翻譯:埋在這個荒冢裡的屍骸,當年也寫過讓人感歎不已的文章。

4、響徹雲霄 [ xiǎng chè yún xiāo ]響聲直達極高的天空。形容聲音非常響亮。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鸾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翻譯:笛聲直達天際一樣的響亮,酒樓裡的人目不轉睛側耳傾聽,一時沒有了聲響。

5、振聾發聩 [ zhèn lóng fā kuì ]響聲很大,使聾人都能聽見。

出處:茅盾《聯系實際,學習魯迅》:“除了匕首,投槍,也還有~的木铎,有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

Ⅳ形容聲音大的成語有哪些

形容大聲的成語

震耳欲聾、

響徹雲霄、

驚天動地、

如雷貫耳、

振聾發聩、

鑼鼓喧天、

聲如洪鐘、

人聲鼎沸、

穿雲裂石、

雷霆萬鈞、

響遏行雲

Ⅵ形容聲音大的成語有哪些

震天動地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

震耳欲聾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振聾發聩聩:天生耳聾,引伸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

響徹雲霄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天震地駭〖解釋〗震:震動.震動了天地.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聲振屋瓦〖解釋〗聲音把房子上的瓦都振動了.形容呼喊的聲音很宏大猛烈.

如雷灌耳亦作“如雷貫耳”.①形容聲音大(多指語音).②形容人的名聲很大.

Ⅶ形容聲音大的成語有哪些

震耳欲聾、

響徹雲霄、

驚天動地、

如雷貫耳、

振聾發聩、

鑼鼓喧天、

聲如洪鐘、

人聲鼎沸、

穿雲裂石、

雷霆萬鈞、

響遏行雲

Ⅷ形容聲音很大的成語有哪些

人聲鼎沸、響徹雲宵、如雷貫耳、驚天動地、震耳欲聾、鑼鼓喧天、聲如洪鐘、震天動地、振耳發聩、

Ⅸ形容聲音很大的四字成語是什麼

形容聲音很大的四字成語是:震耳欲聾驚天動地人聲鼎沸雷霆萬鈞如雷貫耳掌聲雷動鑼鼓喧天響徹雲霄穿雲裂石響遏行雲響聲雷動

(9)形容形容聲音大的成語有哪些擴展閱讀

1、震耳欲聾

【解釋】: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很大

【近義詞】穿雲裂石、人聲鼎沸、龍吟虎嘯、響遏行雲、振聾發聩

【反義詞】呢喃細語、鴉雀無聲、萬籁無聲、萬籁俱寂

2、驚天動地

【解釋】: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

【出自】:唐·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示例】:比前番在梁山泊上更覺轟轟烈烈,做出驚天動地的事業來,功垂竹帛,世享榮華。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近義詞】石破驚天、震天撼地、石破天驚、震天動地、感天動地

【反義詞】風平浪靜、不知不覺、萬籁俱寂

3、人聲鼎沸

【解釋】:鼎:古代煮食器;沸:沸騰。形容人群的聲音吵吵嚷嚷,就象煮開了鍋一樣。

【出自】: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後,劉方在店中收拾,隻聽得人聲鼎沸。”

【示例】:廣場這時已是一片鑼鼓喧天,人聲鼎沸。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比喻人聲嘈雜

【近義詞】喝五吆六、人山人海、震耳欲聾

【反義詞】人煙稀少、夜闌人靜、萬籁俱寂

4、如雷貫耳

【解釋】:貫:貫穿,進入。響亮得像雷聲傳進耳朵裡。形容人的名聲大。

【出自】:元·無名氏《凍蘇秦》第一折:“久聞先生大名,如雷貫耳。”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定語;用于客套話

【近義詞】名滿天下、鼎鼎有名、聞名遐爾、如雷灌耳、聞名遐迩

【反義詞】臭名昭著、無名小卒

5、穿雲裂石

【解釋】:穿破雲天,震裂石頭。形容聲音高亢嘹亮。

【出自】:宋·蘇轼《〈水龍吟〉序》:“善吹鐵笛,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

【示例】:一個小小子走到鮑廷玺身邊站着,拍着手,唱李太白《清平調》。真乃~之聲,引商刻羽之奏。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形容聲音之激越

【近義詞】震耳欲聾

描寫笛的詞語

1.形容笛子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笛子的詞語有:【落紅成陣笛聲脆鳴窗紗弄影煙波甯繞】

描寫笛子的詩句:

1.

常居物外度清時,

牛上橫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綠,

此情不與白雲知。

2.

數萼初含雪,

孤清畫本難。

有香終是别,

雖瘦亦勝寒。

橫笛和愁聽,

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

容易莫吹殘。

3.

牛得自由騎,

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裡,

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而,

無是亦無非。

4.

笛咽離亭斷客魂,

峭帆東望海天昏。

老僧笑指風濤險,

坐看江山不出門。

5.

江店酒初熟,

亭臯鶴未還。

誰家一聲笛,

吹夢落空山。

笛子【拼音】dí zǐ

釋義

我國橫吹的管樂器,也叫橫笛。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氣﹑蒙笛膜和調節發音的孔。

造句

1、他吹奏了一首優美的笛子曲。

2、彼得用笛子吹奏了一支歡快的曲子。

3、夢幻一般,一個男子還在那裡吹着笛子。

4、他的抒情詩中的那種天真活潑的笛子旋律,喚醒了我心中沉睡的田野和林沼之歌。

5、我曾擔任學校樂隊的小提琴(鋼琴、笛子)演奏員。

2.求描寫笛聲的句子和詞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别夢寒。(李叔同:《送别》)

笛聲依約蘆花裡,白鳥成行忽驚起。别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雲寒。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梅花

唐·崔道融

數萼初含雪,孤标畫本難。香中别有韻,清極不知寒。

橫笛和愁聽,斜技依病看。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梅花

宋·陳亮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梅花

元·王冕

三月東風吹雪消,湖南山色翠如澆。一聲羌管無人見,無數梅花落野橋。

梅花落

明·薛暄

檐外雙梅樹,庭前昨夜風。不知何處笛,并起一聲中。

落梅

清·律然

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裡聞。林下積來全是雪,嶺頭飛去半為雲。

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3.笛的詞語有哪些

長笛鄰家、早霞短笛、棚車鼓笛、山陽聞笛、品箫弄笛

一、長笛鄰家

白話釋義:後用“長笛鄰家”為感舊興懷之典。

朝代:晉

作者:向秀

出處:晉向秀《思舊賦序》:“鄰人有吹笛者,發聲寥亮。追思曩昔遊宴之好,感音而歎,故作賦雲。”

翻譯:鄰居有人吹笛者,發出的聲音嘹亮。追懷往昔遊樂的好,感音而歎息,所以作賦說。”

二、早霞短笛

白話釋義:表示富有詩意的場景中表現作者的思想感情。篇幅短小,語言精練,意境深邃。

朝代:現代

作者:柯藍作

出處:《散文詩集》早霞短笛

翻譯:早晨傍晚吹奏着短笛

三、棚車鼓笛

白話釋義:宋真宗鹹平﹑景德間天下升平

朝代:宋

作者:邵伯溫

出處: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三

翻譯:洛中風氣富家每以車載酒食聲樂遊于通衢稱做"棚車鼓笛

四、山陽聞笛

白話釋義:比喻沉痛懷念故友。

朝代:公元272年

作者:向秀

出處:向秀《思舊賦》于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音寥亮。

翻譯:當時太陽薄西山,寒冰凄涼。鄰居有人吹笛者,從聲音嘹亮。

五、品箫弄笛

白話釋義:吹奏洞箫和笛子。

朝代:清

作者:黃小配

出處:清黃小配《大馬扁》第七回:“忽聽得隔壁嗷嗷嘈嘈,有品箫弄笛的,有猜拳行會的,動得自己心癢。”

翻譯:忽聽得隔壁嗷嗷嘈嘈,有吹奏洞箫和笛子的,有猜拳行會的,動得自己心癢

4.描寫笛子的詞,要特别有什麼文采的,最好多來幾首

1.

常居物外度清時,

牛上橫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綠,

此情不與白雲知。

2.

數萼初含雪,

孤清畫本難。

有香終是别,

雖瘦亦勝寒。

橫笛和愁聽,

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

容易莫吹殘。

3.

牛得自由騎,

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裡,

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而,

無是亦無非。

4.

笛咽離亭斷客魂,

峭帆東望海天昏。

老僧笑指風濤險,

坐看江山不出門。

5.

江店酒初熟,

亭臯鶴未還。

誰家一聲笛,

吹夢落空山。

6.

和風和雨點苔紋,

漠漠殘香靜裡聞。

林下積來全似雪,

嶺頭飛去半為雲。

不須橫管吹江郭,

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

霜禽粉蝶任紛紛。

7.

茅屋千峰裡,

人居圖畫中。

石苔鹦鹉綠,

山果杜鵑紅。

弄影花篩月,

飛香幔過風。

倚欄無個事,

吹笛供山翁。

8.

數家煙樹裡,

竹湛最佳名。

茅屋經秋補,

山田隔歲耕。

殘陽歸牧笛,

零露咽蟲聲。

更遇村翁說,

平生未入城。

9.

偶為看山出,

孤舟向晚停。

野梅含白水,

漁火逗煙青。

寒嶼融殘雪,

春潭浴亂星。

何人吹鐵笛,

清響破空冥。

10.

弱不禁風素自憐,

黃昏細雨斷疏煙。

樓頭指冷誰吹笛,

塞上身單欲寄綿。

一任啼鳥翻子夜,

直須飛雪送殘年。

攀枝信墜英雄淚,

殘陽蕭條灞水邊。

11.

山房無一事,

西日送殘曛。

飯去胡麻煮,

香将柏子焚。

草坡聞牧笛,

松圬響樵斤。

怪底總昏黑,

檐前一片雲。

12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3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5.描寫笛聲的成語有哪些

洋洋盈耳、宛轉悠揚、餘音缭繞、繞梁之音、餘音袅袅等。

1、洋洋盈耳

【解釋】:洋洋:衆多;盈:充滿。指宏亮而優美的聲音充滿雙耳。形容講話、讀書的聲音悅耳動聽。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泰伯》:“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譯文】:老師真摯的開始,《關雎》的時候,洋洋嗎,充滿了嗎?

2、宛轉悠揚

【解釋】:委宛曲折,也指聲音悠揚動聽。

【出自】:現代·魯迅《社戲》:"那聲音大概是橫笛,宛轉,悠揚。"

3、餘音缭繞

【解釋】:優美動聽的音樂長久地回蕩。形容悅耳的歌聲或樂曲使人聽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出自】:周·列子《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匮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

【譯文】:以前韓國的娥東面的齊國,沒有糧食,經過雍門,靠賣唱吃,離開後,餘音繞梁,三日不停,左右的人把那人就走了。

4、繞梁之音

【解釋】:形容歌聲美妙動聽,長久留在人們耳中。參見“餘音繞梁”。

【出自】:晉·陸機《演連珠》:“臣聞應物有方,居難則易。……是以充堂之芳,非幽蘭所難,繞梁之音,實萦弦所思。”

【譯文】:我聽說韋應物有方,在不那麼容易。……因此充堂的芳香,不是蘭花所難,繞梁的聲音,實際纏繞弦所想。

5、餘音袅袅

【解釋】:形容音樂悅耳動聽,令人沉醉。

【出自】:宋·蘇轼《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袅袅,不絕如縷。”

【譯文】:那箫聲嗚嗚地響着,如怨如仰慕,如泣如訴;尾聲婉轉悠長,像綿綿不斷的細絲在耳際缭繞。

6.帶有“笛”字的成語

品箫弄笛(pǐn xiāo nòng dí)

解釋: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長音樂。

出處:

示例:她嫁了個會~的男人。

更多相關内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山陽笛聲(shān yáng dí shēng)

解釋:形容懷念老朋友。

出處:北周·庾信《傷王司徒褒》:“唯有山陽笛,凄餘《思舊篇》。”

示例:

更多相關内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山陽聞笛(shān yáng wén dí)

解釋:比喻沉痛懷念故友。

出處:北周·庾信《傷王司徒褒》:“唯有山陽笛,凄餘《思舊篇》。”

示例:念中、前村皆餘同年也,書此不勝~之感雲。清·秦朝釪《消寒詩話》十五

更多相關内容(同義詞、反義詞、歇後語、典故、成語故事、英文、日文等。。)

7.描寫笛子的句子

笛聲在空中繼續飄蕩,我跳進了這音符的海洋,當那種優美的韻律在耳邊蔓延開來時——高亢、低回;悠揚、激昂——心也随之動蕩。

笛子獨特的音色在室内彌漫開來,像一首田園詩歌,和雅清淡,恬靜悠遠;如一彎淙淙的溪流,婉轉清脆,輕吟淺唱;又像一道故鄉的原風景,沒有鉛華雕飾,清新自然。

獨立在船頭,一曲橫笛在暮色中飛揚,悠揚的笛聲逗弄天上的紅雲,錯落的笛音舞起兩岸的蘆葦。

孤獨的夜晚,是誰的笛聲撥弄風弦,宛若彼岸的花香跳着優雅的舞步,一起一伏,或抑或揚,由遠至近輕輕飄過耳際,漫溢心間。

忽傳來一陣優美笛聲,仿佛置身于美麗的夢境,讓人陶醉,仿佛霎時間鮮花開遍我整個心田,讓人興奮。仿佛整個世界都在聆聽,讓人沉迷。

忽然笛音變得活潑而富有情趣,反複回旋,優美的旋律層層下落,而且速度逐次加快,确有“唱晚”之趣。

那靜夜的笛聲,卻是來自敞開的心扉,悠揚飄蕩、綿延回響,萦繞着無限的遐思與牽念,緩緩地飛升。

一首千古的樂音百轉回腸,漾起千層漣漪;一支悠揚的笛曲如泣如訴,婉轉成海水的曲線。

優美典雅的笛聲在耳邊萦繞,仿佛在眼前平鋪了一幅幅寫意的畫面。

不得不歎服,這笛聲簡直是天籁之音——那麼優美、那麼動聽、那麼令人向往的笛聲,音符撥動了我一個個神經,怎能不讓人為之一顫,為之贊揚?

當天邊被夕陽染成胭脂色的時候,嘹亮,悠揚,激越的笛聲,在靜靜的甬道街蕩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盡頭。

笛聲漸漸舒緩變小,漁舟泊岸而眠,我的心也随着節奏沉浸在如歌的旋律中,随之高亢,随之平靜,随之悠遠……

笛聲漸遠,淡淡的憂傷裡我回到了自己天真的童年,勾勒起自己對過往的無限懷念。

笛聲将蒙蒙煙雨中的暮景渲染得詩意迷茫,讓人想到賈平凹小說中來自古城牆的埙聲。

笛聲升到那有着星辰與皎月的深空裡,和着雲絲曼妙輕舞,如同天上人間的喧嘩化作一片絢爛織錦,一幅無聲的靈動畫卷,一曲清新的玄妙天籁。

8.笛組詞有哪些詞語

笛的組詞有汽笛、鳴笛、警笛、羌笛、長笛、笛膜、風笛、短笛、笛子、橫笛、擪笛、笛材、鼻笛、樵笛等。

一、鳴笛

[míng dí]

為引起注意而拉汽笛、按汽車喇叭等:第二天一早,他被一搜正向小島駛近的船隻的鳴笛聲吵醒,那是來救他的。

二、羌笛

[qiāng dí]

羌族管樂器,雙管并在一起,每管各有六個音孔,上端裝有竹簧口哨,豎着吹: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三、長笛

[cháng dí]

吹孔氣鳴樂器。管身呈細圓柱形,為木質或金屬管,屬于木管樂器。管身有孔,孔上有鍵。高音區音色清澈、明亮,穿透力強。用于獨奏、重奏及軍樂、管弦樂合奏:有很多選擇,前面我想吹黑管,長笛和打架子鼓。

四、橫笛

[héng dí]

笛子。即今七孔橫吹之笛,與古笛之直吹者相對而言:弟弟每天早上都會去公園練習吹橫笛。

五、牧笛

[mù dí]

牧童或牧民所吹的笛子。亦借指牧笛聲:洞蕭牧笛的絲竹音樂,我們固然喜歡,但我們更喜歡黃鐘大呂的交響音樂。

9.關于笛子的成語

關于笛子的成語有:品箫弄笛、埙篪相應、山陽聞笛

一、品箫弄笛

讀音:pǐn xiāo nòng dí

解釋:吹奏洞箫和笛子。

出處:清黃小配《大馬扁》第七回:“忽聽得隔壁嗷嗷嘈嘈,有品箫弄笛的,有猜拳行會的,動得自己心癢。”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用于音樂等。

例句:她嫁了個會品箫弄笛的男人。

二、埙篪相應

拼音:xūn chí xiāng yìng

解釋:埙的樂聲和篪的樂聲互相應和。比喻兄弟或朋友間密切配合,相互呼應。埙:土制樂器,形如雞蛋,有六孔;篪:竹管樂器,像笛子,有八孔。

出處:宋·陳瓘《論蔡京》:“兄弟同朝,埙篪相應,事無異議。”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兄弟間。

例句:他們兄弟倆埙篪相應,被街坊領居稱贊。

三、山陽聞笛

讀音:shān yáng wén dí

解釋:比喻沉痛懷念故友。

出處:魏晉向秀《思舊賦》。

例句:“山陽聞笛”漸漸成了一種傳統:每當詩人追悼亡友之時,便會有悠揚的笛聲緩緩而起。

聲緩緩而起。

擴展資料

關于笛子的詩句:

1、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唐代高适的《塞上聽吹笛》

譯文: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回蕩在戍樓間。

2、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裡愁。——唐代王昌齡的《從軍行七首》

譯文:此時又傳來一陣幽怨的羌笛聲,吹奏的是《關山月》的調子,無奈着笛聲更增添了對萬裡之外的妻子的相思之情。

3、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唐代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譯文:回來物是人非,我像爛柯之人,隻能吹笛賦詩,空自惆怅不已。

4、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代王之渙的《涼州詞》

譯文: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5、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唐代呂岩的《牧童》

譯文::遼闊的草原像被鋪在地上一樣,四處都是草地。晚風中隐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

描寫吹笛的古詞語

1.關于吹笛的詩句

1.

常居物外度清時,

牛上橫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綠,

此情不與白雲知.

2.

數萼初含雪,

孤清畫本難.

有香終是别,

雖瘦亦勝寒.

橫笛和愁聽,

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

容易莫吹殘.

3.

牛得自由騎,

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裡,

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

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而,

無是亦無非.

4.

笛咽離亭斷客魂,

峭帆東望海天昏.

老僧笑指風濤險,

坐看江山不出門.

5.

江店酒初熟,

亭臯鶴未還.

誰家一聲笛,

吹夢落空山.

2.關于吹笛的詩句

吹笛

作者:杜甫

吹笛秋山風月清,誰家巧作斷腸聲。

風飄律呂相和切,月傍關山幾處明。

胡騎中宵堪北走,武陵一曲想南征。

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

帶有笛的詩句如下:

一、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1、原詩: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2、譯文:

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随着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二、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黃鶴樓聞笛》李白

1、原詩: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2、譯文:

一旦成為貶滴之人,就像賈誼到了長沙,日日西望,望不見長安,也望不見家。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聲聲《梅花落》的笛聲,使這五月的江城又見到紛落的梅花。

三、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塞上聽吹笛》高适

1、原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2、譯文:

譯文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回蕩在戍樓間。試問飽含離情的《梅花曲》飄向何處?它仿佛像梅花一樣随風落滿了關山。

四、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春夜聞笛》李益

1、原詩:

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

洞庭一夜無窮雁,不待天明盡北飛。

2、譯文:

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谪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無數大雁,還沒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飛。

3.形容吹笛的成語

不絕如縷

bù jué rú lǚ

[釋義]絕:斷;縷:細線。似斷未斷;像隻有一根細絲維系着。比喻情勢危急。後也比喻技藝等方面繼承人稀少;也形容聲音微弱;但未中斷。原作“不絕若線”。

[語出]唐·柳宗元《寄許享兆孟容書》:“以是嗣續之重;不絕如縷。”

[正音]縷;不能讀作“lóu”。

[辨形]絕;不能寫作“決”。

[近義]危如累卵岌岌可危

[反義]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用法]多用于聲音;也用于書信、情緒等。一般作謂語、定語。

[結構]偏正式。

[例句]

①許多古老的民間藝術;代代有傳人;~。

②箫聲袅袅;~。

4.關于“吹笛”的詩句有哪些

1、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釋義: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随着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2、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李白《黃鶴樓聞笛》

釋義:黃鶴樓上傳來了一聲聲《梅花落》的笛聲,使這五月的江城又見到紛落的梅花。

3、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高适《塞上聽吹笛》

釋義:冰雪融盡,入侵的胡兵已經悄然返還。月光皎潔,悠揚的笛聲回蕩在戍樓間。

4、寒山吹笛喚春歸,遷客相看淚滿衣。——李益《春夜聞笛》

釋義:在寒山吹着笛子呼喚春回大地,被谪遷的人彼此對望不禁淚濕衣。

5、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釋義: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谪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6、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裡愁。——王昌齡《從軍行》

釋義:羌笛吹奏《關山月》的樂曲被秋風從遠處帶來,無論如何也消除不了我對萬裡之外的妻子的思念。

7、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涼州詞》

釋義: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遲不來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啊。

8、草鋪橫野六七裡,笛弄晚風三四聲。——呂岩《牧童》

釋義:綠草如茵,廣闊的原野,一望無垠。笛聲在晚風中斷斷續續地傳來,悠揚悅耳。

9、萬裡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黃庭堅《登快閣》

釋義:還真不如找隻船坐上去吹着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裡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豈不是更好的歸宿。

10、離情被橫笛,吹過亂山東。——王安石《江上》

釋義:離别之情讓遠去的笛聲吹送,并随秋風吹到亂山的東面

5.描寫古代女子吹笛的句子有哪些

1、楚山修竹如雲,異材秀出千林表。龍須半翦,鳳膺微漲,玉肌勻繞。木落淮南,雨睛雲夢,月明風袅。自中郎不見,桓伊去後,知孤負、秋多少。

2、聞道嶺南太守,後堂深、綠珠嬌小。绮窗學弄,梁州初遍,霓裳未了。嚼徵含宮,泛商流羽,一聲雲杪。為使君洗盡,蠻風瘴雨,作霜天曉。

3、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4、江國,正寂寂,歎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又片片、吹盡也,幾時見得?

5、餘與嵇康、呂安居止接近,其人并有不羁之才。然嵇志遠而疏,呂心曠而放,其後各以事見法。嵇博綜技藝,于絲竹特妙。臨當就命,顧視日影,索琴而彈之。餘逝将西邁,經其舊廬。于時日薄虞淵,寒冰凄然。鄰人有吹笛者,發音寥亮。

6、八月十七日,同諸生步自永安城樓,過張寬夫園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衆客。客有孫彥立,善吹笛。援筆作樂府長短句,文不加點。

7、瞎王留引定火喬男婦,胡踢蹬吹笛擂鼓。見一颩人馬到莊門,匹頭裡幾面旗舒。一面旗白胡闌套住個迎霜兔,一面旗紅曲連打着個畢月烏。一面旗雞學舞,一面旗狗生雙翅,一面旗蛇纏葫蘆。

8、金谷樓中人在,兩點眉颦綠。叫雲穿月,橫吹楚山竹。怨斷憂憶因誰,坐中有客,猶記在、平陽宿。淚盈目。百轉千聲相續。停杯聽難足。謾誇天海風濤舊時曲。夜深煙慘雲愁,倩君沈醉,明日看、梅梢玉。

9、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10、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6.描寫“女子吹笛”的詩詞有哪些

描寫“女子吹笛”的詩詞有

1.《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遊》

年代:宋作者: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裡,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2.《寄揚州韓綽判官》

年代:唐作者: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箫。

3.《臨頓兒》

年代:清作者:吳偉業

臨頓誰家兒?生小矜白皙。

阿爺負官錢,棄置何倉卒!

贻我适誰家,朱門臨廣陌。

囑侬且好住,跳弄無知識。

獨怪臨去時,摩首如憐惜。

三年教歌舞,萬裡離親戚。

絕技逢侯王,寵異施恩澤。

高堂紅氍毹,華燈布瑤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錦縫我衣,珍珠裝我額。

瑟瑟珊瑚枝,曲罷恣狼藉。

我本貧家子,邂逅道抛擲。

一身被驅使,兩口無消息。

縱賞千萬金,莫救餓死骨。

歡樂居他鄉,骨肉誠何益!

4.《臨江仙·秦樓不見吹箫女》

年代:唐作者:李煜

秦樓不見吹箫女,

空馀上苑風光。

粉英含蕊自低昂,

東風惱我,才發一衿香。

瓊窗夢□留殘月,

當年得恨何長。

碧闌幹外映垂楊,

暫時想見,如夢懶思量。

5.《虞美人·玉箫吹遍煙花路》

年代:宋作者:晏幾道

玉箫吹遍煙花路,小謝經年去。

更教誰畫遠山眉,

又是陌頭風細、惱人時。

時光不解年年好,葉上秋聲早。

可憐蝴蝶易分飛,

隻有杏梁雙燕、每來歸。

7.求描寫笛子或笛音的古詩詞

1.常居物外度清時,牛上橫将竹笛吹。

一曲自幽山自綠,此情不與白雲知。 2.數萼初含雪,孤清畫本難。

有香終是别,雖瘦亦勝寒。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吹殘。 3.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

青山青草裡,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

何人得似而,無是亦無非。 4.笛咽離亭斷客魂,峭帆東望海天昏。

老僧笑指風濤險,坐看江山不出門。 5.江店酒初熟,亭臯鶴未還。

誰家一聲笛,吹夢落空山。 6.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裡聞。

林下積來全似雪,嶺頭飛去半為雲。不須橫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

回首孤山山下路,霜禽粉蝶任紛紛。 7.茅屋千峰裡,人居圖畫中。

石苔鹦鹉綠,山果杜鵑紅。弄影花篩月,飛香幔過風。

倚欄無個事,吹笛供山翁。 8.數家煙樹裡,竹湛最佳名。

茅屋經秋補,山田隔歲耕。殘陽歸牧笛,零露咽蟲聲。

更遇村翁說,平生未入城。 9.偶為看山出,孤舟向晚停。

野梅含白水,漁火逗煙青。寒嶼融殘雪,春潭浴亂星。

何人吹鐵笛,清響破空冥。 10.弱不禁風素自憐,黃昏細雨斷疏煙。

樓頭指冷誰吹笛,塞上身單欲寄綿。一任啼鳥翻子夜,直須飛雪送殘年。

攀枝信墜英雄淚,殘陽蕭條灞水邊。 11.山房無一事,西日送殘曛。

飯去胡麻煮,香将柏子焚。草坡聞牧笛,松圬響樵斤。

怪底總昏黑,檐前一片雲。 12春夜洛城聞笛(唐)李白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3涼州詞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