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馬超的武力值究竟怎麼樣,真的是“一呂二馬”嗎
衆所周知,在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以後,蜀國麾下數得上名字的,共有五位大将。分别是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而這五人又被人稱之為"五虎上将"。而既然能坐到五虎上将的位子,這五人的實力與武功肯定都不會很差。
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為何馬超的排名是在第三呢?況且若是單純的按照五虎上将排名來看,關羽張飛實力應在其實力之上。但又為什麼演義中會有"一呂二馬"的說法呢?而馬超此人的真正實力又究竟是高是低呢?以下便是個人的觀點。
第一、分析馬超此人的實力與戰績。在《三國演義》之中,馬超的武藝可以說是非常的高超了。也正是如此,當時的民間才會有"一呂二馬"的說法,其中的"呂"自然指的是三國的頂級武将——呂布,但馬超能夠力排三國衆将,在武将排名中位居第二,也可見其的實力不俗。
而在《三國演義》中,曹操面對馬超的不俗表現,曾稱贊其"不減呂布之勇"。而據正史《三國志·馬超傳》記載:
楊阜說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若大軍還,不嚴為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
由此也可見馬超之實力。而除此之外,馬超的戰績也是一種分析其能力的辦法。
馬超作為西涼名将,自然曾與衆多名将對戰過。而我們現在僅僅挑選比較重要的幾次對陣來分析。其一便是惡戰許褚。當時馬超對敵曹操,因覺天色已晚,馬超便打消了追擊曹操的念頭。而曹操麾下的許褚因為馬超這樣的舉動,覺得馬超這是怕了自己,就下了戰書,點名挑戰馬超。二人相鬥一百餘合,勝負不分。馬匹困乏,換馬再戰,又鬥一百多合,仍是平局。最後直逼得許褚裸衣戰馬超,最後兩軍混殺一團,曹軍大敗。
而馬超的另一個重要戰績,便是曾夜戰張飛。當然馬超尚未歸降蜀漢,劉備派張飛與馬超對敵。二槍并舉,二人戰約百餘合,仍不分勝負。後張飛再出陣前,搦馬超決戰,二人又鬥百餘合,皆是愈戰愈勇,精神倍加。直戰到天色已晚。二人仍是勝負未分。最後劉玄德都不得不感歎馬超"真虎将也!"由此可見,馬超的實力不俗,戰績更是一流。
第二,分析關羽張飛趙雲三人的實力與戰績。衆所周知,關羽與張飛皆是蜀漢中處于頂層的武将,而他們二人的"萬人敵"稱号也不是白來的。關羽身為蜀漢五虎上将之首,其實力自然不俗。而據史料記載:"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衆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将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
而此次戰役,也可以說是關羽的成名之戰了。其策馬萬軍之中取河北第一名将顔良首級,并全身而退,之後更是有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将。這樣的戰績,可是實實在在稱得上是勇猛無敵了。而由此我們也不難知曉,後世為何稱其為"武聖"了。除此之外,陳壽更是如此評價關羽"羽報效曹公,飛義釋嚴顔,并有國士之風。"可見關羽之實力。
而與關羽同有"萬人敵"之稱的張飛,其實力也同樣不可小觑。在大興山之戰中,張飛對陣黃巾軍将領鄧茂,張飛手起處,一矛刺中了鄧茂的心窩,鄧茂翻身落馬,僅一合,勝負已分。曲陽之戰,張飛對陣張寶副将高升,不數合,便将高升挑落馬下。而在虎牢關之戰中,即使是對陣可堪第一的呂布,張飛同樣與其酣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而當徐州被夜襲時,張飛正喝得大醉,其在醉中被喚醒作戰,出府正遇見呂布。但即便張飛叮咛大醉,不能力戰,呂布還是看在張飛素來的勇猛,不敢緊逼。而到了下邳之戰時,張飛對陣高順,高順不能取勝。對陣紀靈,戰不十合,張飛大喝一聲,一矛将紀靈挑落于馬下。當陽橋一聲大喝,驚死夏侯傑。葫蘆口伏擊戰,張飛獨戰騎無鞍馬的許禇和張遼、徐晃三将。諸多戰績,足可見張飛之實力。
至于說趙雲的戰績,不得不提的便是其在長坂坡之戰中,七進七出,保護甘夫人與阿鬥得免于難。據史料記載:"先主以雲嚴重,必能整齊,特任掌内事。"而之後的漢水之戰中,這也算得上是趙雲生涯中最輝煌的時刻了。也是在這一戰中,趙雲得到了劉備"子龍一身都是膽也。"的評價。
由此可知,從實力與戰績來看,雖然馬超的實力較強,但也并不在三人之上。
趙雲和馬超相比,誰的武功要更高一些
在正史上極少有武将單挑,所以既然是比較趙雲和馬超誰的武功更強,應該按照《三國演義》來回答。而在演義中,趙雲和馬超的水平差不多,真的打起來很可能幾百個回合都是難分高下。
益州之戰劉備奪取雒城以後,劉璋遣使向張魯求援。張魯命馬超帶了兩萬兵馬攻打葭萌關,抄襲劉備後路。劉備慌忙和諸葛亮商議應對之策,諸葛亮認為馬超骁勇,隻有張飛、趙雲可以與之匹敵。
不過此時趙雲還在外執行命令尚未回來,最終劉備決定讓張飛去葭萌關對戰馬超。而等到趙雲帶兵回來,馬超已經歸降了劉備,他們最後都沒有機會在戰場上一較高低。
但是趙雲、馬超有兩個共同的對手,就是許褚和張郃,我們可以由此間接比較一下趙雲、馬超的武藝高低。
首先我們來看許褚。
許褚和趙雲共交手兩次,都是在穰山之戰。劉備趁曹操和袁紹在倉亭大戰時,從汝南起兵乘虛攻打許昌。曹操得到消息以後緊急率軍趕回,和劉備在穰山相遇。兩軍對壘,曹操命許褚出馬,趙雲上前敵住,兩人戰了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此時關羽、張飛引軍從兩翼沖殺過來,曹軍抵擋不住,大敗而走,許褚跟着退走。
之後曹操用計擊敗劉備,趙雲保護着劉備連夜突圍時,許褚和于禁、李典從後面趕來。趙雲毫不畏懼,一人敵住三将,掩護劉備成功脫身,最後自己也全身而退。
許褚和馬超隻單挑過一次,是在馬超反西涼時。這一戰馬超和許褚先是鬥了一百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各自回去換了戰馬以後又戰一百餘合還是難分高下。最後許褚殺得性起,脫了盔甲赤膊上陣來戰馬超。戰到三十幾個回合時,馬超一槍刺來,許褚來不及招架,棄刀奪槍,兩人将槍拗斷,各拿半根槍杆亂打,直到兩邊軍馬上前接應這才罷手。
從和許褚交手結果看,趙雲一人可以擋住許褚、于禁、李典三人,最後還可以安全退走,顯然他的武藝要比許褚略強一些。而許褚赤膊上陣,拼命狀态下不過和馬超打平,他的武藝比馬超也是要差了少許。
所以趙雲和馬超都要比許褚略微強一些,但是強的有限。
接着我們來看張郃。
張郃和趙雲單挑了兩次,第一次也是在穰山之戰。劉備趁趙雲纏住許褚等人的機會,從小路先行逃走,不想半路又被張郃、高覽前後截住。劉備正在慌亂,趙雲已經擺脫三将糾纏,追趕上來,先槍挑了高覽,又三十幾個回合殺敗張郃,救下了劉備。
張郃和趙雲第二次交手則是在長坂坡之戰。趙雲懷抱阿鬥突圍時和張郃相遇,兩人戰了十幾個回合以後,趙雲不敢戀戰,主動退走。
張郃和馬超交手隻有一次,是在反西涼的潼關之戰。此戰馬超先是八九個回合擊敗了于禁,張郃随後出馬,戰了二十個回合也是不敵敗走。
單從和張郃交手最後的結果來看,趙雲第一次擊敗張郃用了三十幾個回合,比馬超二十個回合就擊敗張郃多花了不少時間,第二次更是沒能殺敗張郃,反而自己先行退走,馬超表現确實要好一些。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馬超和張郃交手前,不過和于禁打了八九個回合而已,體力完好。而趙雲第一次戰張郃時,已經和許褚、李典、于禁大戰一場,體力損耗不少,第二次則是因為帶着阿鬥,周圍又都是曹軍,急于脫身,這才不敢久戰。正常情況下,趙雲擊敗張郃應該也不用那麼長時間。
所以趙雲、馬超和張郃交手的結果其實也沒什麼實質上的差别。
綜合看,趙雲和馬超在對戰許褚、張郃時表現都差不多,他們的武藝水平應該非常接近。而在演義中,兩個武将如果武藝差不多,那麼常常打上幾百個回合都未必能分出勝負。因此趙雲和馬超在戰場上相遇的話,很可能打成平手,分不出高下。
三國演義裡,趙雲和馬超誰的武功高
從演義上邊說,趙雲沒有戰勝過名将,赤壁徐晃張颌同戰趙雲沒有說結果,隻是說趙雲不追趕搶奪旗幟。唯一一個張颌還因為阿鬥敗退了,其他斬殺的人都是說不上名字的了,最有名的一個應該就是高覽了。馬超就不同了,與許褚和張飛都大戰幾百回合。關羽怎麼樣?說張飛比自己牛多了,那馬超和張飛劃等号吧。龐德怎麼樣?和關羽打平手還甘心做馬超手下,肯定是打不過啊。再看馬超手下敗将,徐晃,張颌,李通,于禁,曹洪等等。起碼都是叫的上名的人。
正史上邊說的話将軍職位最高就是前後左右四将軍,蜀國分别是關張馬黃。趙雲隻是個雜号将軍。甚至在世的時候連個侯爵都沒混上,死了才封的侯。
所以怎麼看都是馬超比趙雲強。當然了,隻是武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