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才華用古文怎麼說(沒有才華的詩句)

biang 中華百科 918

本文目錄

  1. 形容沒素質的文言文
  2. 說别人才華好的文言文
  3. 形容人有文采用文言文

形容沒素質的文言文

1.用文言文說一個人沒素質怎麼說

聖人有言,吾十有五而緻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人非能皆效聖賢,但于童稚時,或聞道于師長、或受教于父母,亦能初識禮儀。今有一人,冠冕其外而糟糠其理,俗且鄙也。

其但食粟麥而未入泮學耶?文言文是以古漢語為基礎經過加工的書面語。最早根據口語寫成的書面語中可能就已經有了加工。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春秋戰國時期,用于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事情,就将不重要的字删掉。

後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對白話文而來的,其特征是以文字為基礎來寫作,注重典故、骈骊對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詩、詞、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種文體。

現代書籍中的文言文,為了便于閱讀理解,一般都會對其标注标點符号。文言文的特色有:言文分離、行文簡練。

文言的特點,是相對白話(包括口語和書面語)而言的,主要表現在語法與詞彙兩方面。

2.形容沒文化的文言文

形容“沒文化”的文言文:吳下阿蒙

吳下阿蒙,指三國吳之名将呂蒙,後亦以譏缺少學識、文才者。語出《三國志·吳志·呂蒙傳》“結友而别”裴松之注引晉虞溥《江表傳》:“初權謂蒙及蔣欽曰:‘卿今并當塗掌事,宜學問以自開益。’……蒙始就學,笃志不倦,其所覽見,舊儒不勝。後魯肅上代周瑜,過蒙言議,常欲受屈。肅拊蒙背曰:‘吾謂大弟但有武略耳,至於今者,學識英博,非複吳下阿蒙。’”

1.翻譯:

呂蒙字子明,祖籍汝南富陂。年少時去南方,依附姐夫鄧當。鄧當是孫策手下的将領,多次參加讨伐少數民族政權山越的戰鬥。呂蒙十五六歲時,偷偷跟随鄧當參加戰鬥,鄧當發現以後大吃一驚,大聲指責呂蒙,讓他回去,呂蒙不肯。回去後,鄧當向呂蒙的母親告狀,呂蒙的母親很生氣,要懲罰呂蒙,呂蒙說:“貧困的生活,低賤的地位難以讓人忍受,如果僥幸立功,就可以得到富貴功名。況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探尋老虎的洞穴,怎麼能捉得到老虎的兒子)。”母親十分悲傷,放棄了勸阻兒子的念頭。

魯肅臨時代理周瑜的事務時,正當去陸口時,路過呂蒙屯兵的地方。當時魯肅還是輕視呂蒙的,傳聞魯肅曾對鄧當說:“呂蒙将軍的功名一天天增長,不能拿以前的眼光看待他了,您應該重視這個事情。”魯肅随即去拜訪呂蒙。酒喝得正暢快時,呂蒙問魯肅:“您擔負重任以抵禦關羽方面軍,打算用什麼方法應付突然發生的襲擊?”魯肅輕率地說:“臨時想辦法就行。”呂蒙說:“現在東吳和西蜀是暫時聯盟,關羽畢竟對我們有威脅,怎能不提早做好應對的打算呢?”于是就這個問題,為魯肅想了五種應對的方法。魯肅又佩服又感激,離開席子,坐在呂蒙旁邊,手撫着呂蒙的背,親切地說:“呂蒙,我不知道你的才華謀略竟然到了如此的境地!”

3.形容沒關系的文言文有哪些

不妨事、不礙、譬如閑。

1.不妨事[bù fáng shì]:出自《西遊記》第六七回:”三藏道:‘決不妨事,我們出去看看。’“

造句:如果需要做手術,不妨事先與醫生多溝通。

2.不礙[búài]:出自《兒女英雄傳》第三回:事體卻不小,幸喜還不礙。

造句:當作者遊曆全國或做其他事情時,少睡兩天不礙什麼事。

3.譬如閑[pì rú xián]:出自宋柳永《錦堂春》詞:認得這疏狂意下,向人诮譬如閑。把芳容整頓,恁地輕孤,争忍心安。

4.形容"素質不好"的古詩有哪些

1、《七步詩》

兩漢: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一)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菽一作:豉)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版本二)

2、《氓》

作者:佚名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将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複關。不見複關,泣涕漣漣。既見複關,載笑載言。爾蔔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鸠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相鼠》

作者:佚名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4、《碩鼠》

先秦:佚名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将去女,适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将去女,适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号?(女通汝)

5、《代白頭吟》

南北朝:鮑照

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何慚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賤恩舊,世義逐衰興。毫發一為瑕,丘山不可勝。

食苗實碩鼠,點白信蒼蠅。凫鹄遠成美,薪刍前見淩。

申黜褒女進,班去趙姬升。周王日淪惑,漢帝益嗟稱。

心賞猶難恃,貌恭豈易憑。古來共如此,非君獨撫膺。

說别人才華好的文言文

1.怎麼用文言文誇獎一個人“有才華”

怎麼用文言文誇獎一個人“有才華”:

1、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南朝·謝靈運

2.惠施多方,其書五車。——《莊子·天下》

3.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清·曾國藩

4.夫士大夫登朝之後,大都為世事牽挽,一二有性情者,方能以文采風流、友朋意氣相尚。——清·恽敬

5.吾聞老聃博古知今——《孔子家語·觀周》

6.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孫醜上》

7.還是大家寶眷,見多識廣,比男子漢眼力到勝十倍。——明·馮夢龍

2.誇别人有文采,用文言文怎麼說

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出處——南朝·謝靈運

釋義:天下的文學之才總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獨占了八鬥,我的才學占一鬥,天下其他人共分一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才高八鬥的由來,可見曹植的才華與名氣。從此以後,謝靈運的這句“才高八鬥”就成了才學出衆的代名詞了。

二、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出處——《莊子·天下》

釋義:是說惠施的方法和本領都很大,在惠施家中所讀過查閱的書籍都要依靠五個車子才能夠拉的動。這個典故就是用來形容惠施的才能非常的大。惠施的學問十分廣博,他所讀過擁有的書多達五車。

三、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清·曾國藩

才華:表現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文藝書畫方面而言。很有才華;或充滿了才華。

四、吾聞老聃博古知今——《孔子家語·觀周》

釋義:意思是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五、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出處——《孟子·公孫醜上》

釋義:他們産生在這個人群中,但遠遠超出了他們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們那一群。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3.有一句古文說的是,有才華,朋友自然會來,是怎麼說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

見賢思齊焉,出自《論語》:“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内自省也。”意思是說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齊。

解釋

孔子說:“看到有德行有才能的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在其中和他看齊;見到沒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内心反省自我的缺點。”

【出處】:《論語·裡仁》

【注釋】:見:動詞,看見

賢: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齊:向······看齊,與······平等。

“焉”:代詞,意為“他

【近義詞】:力争上遊、取法乎上、見德思齊

【反義詞】:不思進取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追求進步

相近意思的一句話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形容“一個人文采好”的文言文有哪些

進士及第、博學、制策連登三科唐白居易——《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譯文:考上進士,博學多才,制定策略連續升三級。

博學沖素金蔡松年——《水龍吟餘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譯文:博學多才又沖淡純樸。博學能文元仆散汝弼——《風流子金石萃編卷一百五十八載溫泉風流子》譯文:博學多才擅長文科。

多聞博學元李道純——《沁園春·身處玄門》譯文:博學多才有見聞。博學似劉子政宋黃庭堅——《和東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韻五首》譯文:像劉子政一樣博學多才。

先進博學漢蔡邕——《答對元式詩》譯文:博學開明。博學果何謂宋方回——《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韻賦十詩送趙然然》譯文:果然是博學多才。

胡母博學誇宏橅宋歐陽光祖——《贈篆書吳全仲古風》譯文:胡母誇宏橅非常博學多才。博學精微先賢播宋宋太宗——《緣識》譯文:博學多才精巧的與先賢相遇。

大哉博學稱夫子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譯文:非常博學多才稱之為夫子。

5.形容有學問的古文,形容一個人滿腹經綸很有才華的詩詞

一、《國風·衛風·淇奧》

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谖兮。

瞻彼淇奧,綠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終不可谖兮。

瞻彼淇奧,綠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寬兮綽兮,猗重較兮。善戲谑兮,不為虐兮。

二、《留誨曹師等詩》

萬物有醜好,各一姿狀分。

唯人即不爾,學與不學論。

學非探其花,要自拔其根。

孝友與誠實,而不忘爾言。

根本既深實,柯葉自滋繁。

念爾無忽此,期以慶吾門。

三、《劍客》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四、《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五、《寄興》

長願人人意,一生無别離。

妾當年少日,花似半開時。

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

求人不求備,妾願老君家。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國風·衛風·淇奧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留誨曹師等詩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劍客

形容人有文采用文言文

1.誇别人有文采,用文言文怎麼說

一、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鬥,我得一鬥,天下共分一鬥。

出處——南朝·謝靈運

釋義:天下的文學之才總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獨占了八鬥,我的才學占一鬥,天下其他人共分一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才高八鬥的由來,可見曹植的才華與名氣。從此以後,謝靈運的這句“才高八鬥”就成了才學出衆的代名詞了。

二、惠施多方,其書五車。

出處——《莊子·天下》

釋義:是說惠施的方法和本領都很大,在惠施家中所讀過查閱的書籍都要依靠五個車子才能夠拉的動。這個典故就是用來形容惠施的才能非常的大。惠施的學問十分廣博,他所讀過擁有的書多達五車。

三、溫弟時文已才華橫溢,長安諸友多稱賞之。——清·曾國藩

才華:表現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學文藝書畫方面而言。很有才華;或充滿了才華。

四、吾聞老聃博古知今——《孔子家語·觀周》

釋義:意思是對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曉現代的事情,形容知識淵博。

五、出于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于孔子也。

出處——《孟子·公孫醜上》

釋義:他們産生在這個人群中,但遠遠超出了他們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們那一群。自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更偉大的人了。

2.形容“一個人文采好”的文言文有哪些

1.進士及第、博學、制策連登三科唐白居易——《寄獻北都留守裴令公》

譯文:考上進士,博學多才,制定策略連續升三級。

2.博學沖素金蔡松年——《水龍吟餘始年二十馀,歲在丁未,與故人東》

譯文:博學多才又沖淡純樸。

3.博學能文元仆散汝弼——《風流子金石萃編卷一百五十八載溫泉風流子》

譯文:博學多才擅長文科。

4.多聞博學元李道純——《沁園春·身處玄門》

譯文:博學多才有見聞。

5.博學似劉子政宋黃庭堅——《和東坡送仲天贶王元直六言韻五首》

譯文:像劉子政一樣博學多才。

6.先進博學漢蔡邕——《答對元式詩》

譯文:博學開明。

7.博學果何謂宋方回——《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韻賦十詩送趙然然》

譯文:果然是博學多才。

8.胡母博學誇宏橅宋歐陽光祖——《贈篆書吳全仲古風》

譯文:胡母誇宏橅非常博學多才。

9.博學精微先賢播宋宋太宗——《緣識》

譯文:博學多才精巧的與先賢相遇。

10.大哉博學稱夫子宋張九成——《論語絕句一百首》

譯文:非常博學多才稱之為夫子。

3.描寫一個人的古文經典句子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轉盼多情,語言常笑。天然一段***,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寶玉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兩靥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姣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心較比幹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黛玉

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臉若銀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語,人謂藏愚,安分随時,自雲守拙————寶钗

肌膚微豐,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迎春

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彩精華,見之忘俗————探春

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王熙鳳

兩個墜子卻似打秋千一般,燈光之下,越顯得柳眉籠翠霧,檀口點丹砂.本是一雙秋水眼,再吃了酒,又添了饧澀***————尤三姐

較寶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隻是怯怯羞羞,有女兒之态,腼腆含糊————秦鐘

細挑身材,容長臉面,穿着銀紅襖兒,青緞背心,白绫細折裙————襲人唯一細緻外貌

隻見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纖,袅袅婷婷,大有

林黛玉之态————齡官

穿着半新的藕合色的绫襖,青緞掐牙背心,下面水綠裙子.蜂腰削背,鴨蛋臉面,烏油頭發,高高的鼻子,兩邊腮上微微的幾點雀斑————鴛鴦

水蛇腰,削肩膀,眉眼有點像你林妹妹

钗軃鬓松,衫垂帶褪,有春睡捧心之遺風————晴雯

4.用文言文形容一個人很厲害怎麼寫

1.原文: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鬥,我得一鬥,自古及今共分一鬥。

翻譯:天下的人才數量不過一石,曹子建一個人占了八鬥,我分得一鬥,從古至今其他人分一鬥。

意思:形容人才華橫溢,特别是文學方面特别厲害。

出處:《南史·謝靈運傳》

例句:鄭兄果然是才高八鬥,刹那間想出來這麼多辦法。

2.原文:睢園綠竹,氣淩彭澤之樽;邺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翻譯:像睢園竹林的聚會,這裡善飲的人,酒量超過彭澤縣令陶淵明。像邺水贊詠蓮花,這裡詩人的文采,勝過臨川内史謝靈運。

意思:前句形容人酒量豪放,後句形容人富有文采。

出處:《滕王閣序》

例句:我還真是小看了你的酒量,沒想到你也是氣淩彭澤之樽的人呢。

3.原文:勸君不用镌頑石,路上行人口似碑。

翻譯:你用不着帶着銘刻功勞的石頭,路上的行人全都是你的口碑。

意思:誇獎對方功勞大,口碑好。

出處:《五燈會元》

例句:田局長,你也是有口皆碑的人物了,犯不着這麼鋪張浪費吧。

4.原句:出于其類,拔乎其萃

翻譯:在同類人中表現突出,比聚集在一起的人更高一籌。

意思:誇獎對方某方面十分傑出,非同尋常。

出處:《孟子》

例句:你看看人家小明小紅,哪個不是出類拔萃的人物?

5.原文:經天緯地之才,氣吞山河之志

翻譯:擁有洞悉管理天下的才能,胸懷吞沒山河的豪氣。

意思:形容一個人才華卓越,志向遠大。

例句:聽說江天玩放棄創業了,開始還自吹自擂說有氣吞山河的志向呢,真是滑稽。

5.我想做這種人用古文怎麼形容

用古詩文形容一個人,古人太有才了這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隻要長得好看,做什麼都容易被原諒。

然而有人的長相卻不盡如人意。論吐槽一個人醜,古人一上場可就真沒我們現代人什麼事了,既委婉又有文采,令人拍案叫絕!一起學語文未出庭院三五步,額頭已到畫堂前。

——蘇東坡這是蘇轼用來和妹妹蘇小妹開玩笑的一句詩,意思是說:蘇小妹還差幾步未走出門庭,她的額頭就先到畫堂前了。用來誇張地暗指蘇小妹前額突出,譏笑她長得醜。

去年一點相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蘇小妹蘇轼兄妹經常互相作詩調侃對方嬉戲,這句詩就是蘇小妹用來回敬蘇轼的。

蘇小妹是有名的才女,才情絲毫不遜色,說蘇轼去年流出的淚水如今都未流到耳腮邊,嘲笑他臉長,可謂是非常形象了。醜女來效颦,還家驚四鄰。

——李白《古風》西施宜笑複宜颦,醜女效之徒累身。——李白《玉壺吟》美女西施捂住心口的樣子楚楚可憐,十分吸引人,東施羨慕她,就效仿她捂心口,可惜東施貌醜,反而把其他人都吓走了,真是弄巧成拙。

長得漂亮怎樣都好看,可是面容醜陋再模仿也隻能白費力氣,适得其反。醜婦競簪花,花多映愈醜。

——司空圖《效拾遺陳子昂》這句詩可謂非常直白,寫一醜婦為了變美,頭上插了許多花,可是花朵的嬌豔襯得她越發醜陋,令人覺得又同情又好笑。貌醜不妩媚,坐穩無颠覆。

——王炎《腳婆》相貌醜陋也就罷了,還沒有女子該有的妩媚,這得有多醜啊!此外,還有兩句網絡流行的“詩句”,也可以用來形容人醜,一起來看看。其文醜,其顔甚之。

文章寫得差勁就算了,臉居然比文采還難看,這人也真是夠倒黴的了。人醜就要多讀書,外表是天生的,無法改變,還是好好修煉一下内在,努力寫好文章吧!吾視之面容,欲刃之。

居然有人能醜到這種地步!别人看到他的臉就想給他一刀,這個人一定是醜到人神共憤了吧!看完這些你是不是也開始佩服古人了?豎子也。

很多小說中都會有,其賤也如此!***不死,污濁不止。

吾未嘗見***若此者,此乃造物之敗筆也!蒼天無眼,禽獸橫向。***當道,不得安甯。

吾觀世間萬物,閱人無數,而未見***如此人者。今竟遇此禽獸,嗚呼哀哉!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出處】明·劉基《賣柑者言》:“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賞析】這些人一個個身居高位,住着華美的房舍,吃着山珍海味,喝着瓊漿玉液,騎着高頭駿馬,哪一個不是裝得道貌岸然、一本正經的樣子?又有哪一個不是表面上如金如玉,内中卻像是破舊的棉絮呢?”【示例】難怪人說長皮不長肉,中看不中吃!這才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呢!(歐陽山《三家巷》一)【近義詞】華而不實狼心狗肺之徒,皆食祿于廟堂,奴顔婢膝之輩,均垂紳于殿閣。幸皇天不絕漢嗣,昭烈皇帝,親承漢統,踐位西川,吾今奉幼主之命,興師前來讨賊。

你既為叛逆之臣,就該藏頭縮首,怎麼你還敢在這行伍之前講什麼天數!我把你這皓首匹夫,蒼髯老賊,罪孽深重,惡貫滿盈,神鬼之所共怒,天地之所不容,又道是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天下之人,恨不得食爾之肉也!一代武侯,其情,蒼天可表;其義,大地為之動容;其智慧,千百流傳;其忠誠,為後世人所景仰,可謂:一縷清魂天上逝,留得清白在人間!嗟夫天!隕乎西原!渭濱風起,風起恸錦官。玉陛失顔色,朱紫多茫然。

金沙九曲九九環,南中涕泗走瘴山。猿鶴襄陽不能語,崩鳴竹濤意闌珊。

二十七年白鬓發,乃知英雄事有不可為。東有猾孫旌旗之遊動,北有賊曹兵戈之眈眈,枯叟懷漿相約籌筆,水流八陣琴身斷!文卷真砌砌,秃去狼毫盈筐箧。

成灰蠟炬還遺亮,皆因未至天明時。伏龍崗内輕諸侯,曾問何日還田畝。

少年長笑嗤功名,豈料功名喚忠武。秋葉零零稱謹慎,二更鼓。

渭濱風起,風起恸錦官。可憐蠶女停機織,漂向江中俱素絲。

樂府更弦按箜篌,不作宮商隻作雨。有鳥收羽赴水死,其恸也如此。

嗚呼長天夜為流墜熒星也,三投往複能忍去?不去而何?曷此其極!齊腔殷殷意,再報黔首恩。日呼望帝,夜喚杜鵑。

君血化碧,我淚成泉。縱逞返旗計,甯得一書生。

渭濱風起,風起恸錦官。舞影斜陽千載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