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平城怎麼(劉邦平城之圍用的什麼方法)

biang 中華百科 973

本文目錄

  1. 劉邦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2. 劉邦征匈奴被困平城後是怎麼脫險的
  3. 劉邦白登之圍用陳平計是怎麼回事
  4. 漢曆史:平城之圍、呂後之辱究竟怎麼回事

劉邦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劉邦出身農家,為人豁達大度,不事生産。秦時任沛縣泗水亭長,因釋放刑徒而亡匿于芒砀山中。

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占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任砀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将砀郡兵馬。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

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争前期,屢屢敗北。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谏,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于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于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劉邦生平經曆:

1、早期經曆

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十一月二十四(12月28日),劉邦出生于沛豐邑(今徐州豐縣)中陽裡,和盧绾同年同月同日生,兩家非常要好。幼時和盧绾交好。

長得額頭高高隆起,鬓角和胡須很漂亮,左邊大腿有七十二顆黑痣。寬厚仁愛,性格十分開朗,平時不拘小節。

後來,劉邦做了沛縣泗水的亭長(亭長是管十裡以内的小官),時間長了,和沛縣的官吏們混得很熟,在當地也小有名氣。

劉邦的心胸很大,在一次送服役的人去鹹陽的路上,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遠遠看去,秦始皇坐在裝飾精美華麗的車上威風八面,羨慕得他脫口而出“大丈夫就應該像這樣啊!”

2、沛縣起兵

在公元前209年,秦末農民起義爆發,陳勝、吳廣率領起義軍攻占了陳州以後,陳勝建立了“張楚”政權,和秦朝公開對立。

這時,沛縣令也想響應起義,蕭何和曹參當時為沛縣吏,他們勸縣令将本縣流亡在外的人召集回來,一來可以增加力量,二來也可以杜絕後患。

縣令覺得有理,便讓樊哙去邀請劉邦,劉邦當時已擁數百之衆。然而此時沛令卻又後悔了,害怕劉邦回來不好控制,弄不好還會被他所殺,等于是引狼入室。所以,他命令關閉城門,并準備捉拿蕭何和曹參。

二人聞訊趕忙逃到了城外,劉邦聞此,于是将一封信射進城中,鼓動城中百姓起來殺掉出爾反爾的縣令,大家一起保衛家鄉。

百姓對平時就不太體恤他們的縣令很不滿,殺了縣令後開城門迎進劉邦,蕭何、曹參都是文吏,擔心身家性命,深恐舉事不成,被秦朝誅滅九族,就竭力推舉劉邦。大家推舉他為沛公,領導大家起事。劉邦便順從民意,設祭壇,立赤旗,自稱赤帝子,很快義軍擴充到三千人。

此時,已經是公元前209年10月,劉邦已經48歲了。秦末農民戰争中還有一支強大的力量,就是原來楚國貴族的後代項梁和項羽。他們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兵,兵力很快達到了近萬人。

3、還定三秦

鴻門宴之後,項羽便領兵西進,項籍入鹹陽,燒阿房宮、殺秦王子嬰。又分封各路将軍為王,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今陝西南鄭)。并封秦降将章邯、司馬欣、董翳(意)為雍王、塞王、翟王,領關中地,以扼制劉邦。

同時削減劉邦軍隊至三萬人。項羽自稱西楚霸王,掌握軍隊最高統帥權。楚懷王熊心被尊為義帝。後來項羽把義帝遷到郴縣給殺了。

項羽分封,表面上看去論功行賞,但是實際上卻是對原諸侯勢力進行重新組合,對服從自己的予以分封行賞,并沒有照顧原諸侯在本國的實力與影響。因此從一開始埋下亂源。而且他又拒絕了謀士自王關中的建議,堅決衣錦還鄉。

漢元年二月,諸侯罷戲下,各回國。劉邦隻好忍氣吞聲接受封号,于四月領兵入漢中、并燒毀棧道(用木闆架在懸崖上鋪成的道路),以示再也無意東出,以麻痹項籍。同年五、六月份,齊國貴族後裔田榮不滿分封,趕走齊王,殺膠東王,自立為齊王。

11月,劉邦乘機揮軍東出,拜韓信為大将,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東),重返關中,很快擊敗章邯,迫降司馬欣、董翳,并用計欺騙項籍,使其相信自己取得關中後已心滿意足,再也不會東進了。

項籍放心去攻打田榮,對西邊沒有加強防範。最終則陷入齊地泥潭無法抽身。這樣給了劉邦絕佳的機會。

4、楚漢之争

楚、漢訂盟後,劉邦本想退兵,在張良、陳平提醒下,下令全力追擊楚軍。公元前203年11月,兩軍戰于固陵(今淮陽西北),項羽小勝。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以封賞籠絡韓信、彭越、黥布等,垓下一戰重創楚軍。

公元前202年1月,劉邦、韓信、劉賈、彭越、英布等各路漢軍約計70萬人與10萬久戰疲勞的楚軍于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展開決戰。漢軍以韓信率軍居中,将軍孔熙為左翼、陳賀為右翼,劉邦率部跟進,将軍周勃斷後。

韓信揮軍進攻,采用誘敵深入戰術,前軍先詐敗,信引兵後退,命左、右翼軍包抄攻擊楚軍後部步軍。楚軍久戰疲勞後軍迎戰不利,漢軍将楚後軍與項羽前軍騎士分割兩半,韓信再指揮全軍反擊,楚軍大敗,陣亡四萬餘,被俘兩萬,被打散兩萬,僅剩不到兩萬傷兵随項羽退回陣中。

後楚軍退入壁壘堅守,被漢軍重重包圍。楚軍兵疲食盡。韓信命漢軍士卒夜唱楚歌,歌雲:“人心都向楚,天下已屬劉;韓信屯垓下,要斬霸王頭!”。

緻使楚軍士卒思鄉厭戰,軍心瓦解,項羽隻有率800人突圍至烏江(今安徽省和縣境),這時項羽身邊隻剩下28騎了,一亭長願帶項羽逃至江東重振霸業,遭項羽拒絕。項羽帶着28騎大戰漢軍,最後全軍覆沒,項羽不願被俘受辱,于是在烏江自刭而死。

劉邦于是還至定陶,馳入韓信軍中,收奪了他的兵權,後改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今江蘇邳州東)。

5、君臨天下

在公元前202年2月,劉邦兌現了先前的諾言,封韓信為楚王,彭越為梁王。受封的韓信和彭越聯合原來的燕王臧荼、趙王張敖以及長沙王吳芮共同上書劉邦,請他即位稱帝。

劉邦開始假意推辭,韓信他們說:“大王雖然出身貧寒,但能率領衆人掃滅暴秦,誅殺不義,安定天下,功勞超過諸王,您稱帝是衆望所歸。”劉邦順水推舟地說:“既然你們大家都這樣看,覺得有利于天下吏民,那就按你們說的辦吧。”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按西漢前期以十月為歲首,同年二月在十月之後),劉邦在山東定陶汜水(今山東曹縣北)之陽舉行登基大典,定國号為漢,是為漢高帝。

劉邦即皇帝位後,王後呂雉改稱皇後,太子劉盈稱皇太子。劉邦根據婁敬建議,定都鹹陽以東的長安(今陝西西安),取長治久安之意。開基肇始,史稱西漢。

擴展資料:

鴻門宴:

項羽在打敗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後,也領兵直奔關中而來。範增勸他趁機除掉劉邦這個對手,項羽就下令準備,要在第二天進攻。這時的劉邦在兵力上無法和強大的項羽相抗衡,他隻有十萬軍隊,不可能戰勝項羽的四十萬精兵。

最後是項羽的叔叔項伯“救”了劉邦: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見項羽要進攻了,便連夜潛入營中找到張良,讓他趕緊走,以免被殺。

張良卻說不能丢下劉邦,就将消息透露給了劉邦。驚慌之下,劉邦趕忙向張良要計策,張良讓劉邦趕緊去見項伯,說明自己沒有野心和項羽争奪王位。

劉邦依計約到項伯,說明自己并無稱王野心,并于項伯約成兒女親家。項伯當天夜裡就返回了軍營,他對項羽說:“因為沛公先行進入關中,為我們掃除了入關的障礙,我們這才能順利地通過函谷關,沛公是有功勞的人,我們不應該猜疑他,應該真誠相待。”項羽聽了,便決定不再進攻劉邦。

第二天,劉邦來到了項羽的軍營,隻帶了樊哙、張良和一百名精銳親兵。到了項羽的大帳鴻門,當面向迎接他的項羽賠禮道歉。

項羽請劉邦入内赴宴,項羽的亞父範增,一直主張殺掉劉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項羽發令,但項羽卻猶豫不決,默然不應。

範增召項莊舞劍為酒宴助興,趁機殺掉劉邦,項伯為保護劉邦,也拔劍起舞,掩護了劉邦,沒有成功。這就是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由來。後來劉邦借故離開,回到了大營。

在鴻門宴上,劉邦表現出了極高的沉着與冷靜。能夠全身而退,除了張良、項伯、樊哙的力保之外,關鍵是劉邦的冷靜與沉着。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劉邦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鴻門宴

劉邦征匈奴被困平城後是怎麼脫險的

獻美女圖解白登之圍漢朝新建,忙于安撫國内,無暇顧及塞外。這時,長城北面的匈奴就乘機南下。公元前200年冬,警報雪片似地飛入關中,劉邦統率大軍二十餘萬親征。劉邦向北行進到平城(今山西大同市東北)時,被匈奴冒頓單于率四十萬精銳騎兵包圍于白登山(今大同市東面),并且派大兵,分紮在各個重要路口,截住漢兵的後援。高祖登上山頭向四面眺望,隻見四面八方都有匈奴的騎兵屯駐把守。當時正值天氣嚴寒,連日雨雪不斷。高祖劉邦和将士們都凍得手腳發僵。在被圍了3天後,糧食也快吃完了,漢軍饑寒交迫,危在旦夕。被圍到第7天,陳平忽然又生妙計。他看到冒頓單于對新得的YU氏(單于的王後)十分寵愛,朝夕不離。這次在山下紮營,經常和YU氏一起騎馬出出進進,淺笑低語,情深意笃。于是想到冒頓雖能出奇制勝,可也不免被婦人美女所惑,于是就想從YU氏身上打主意。他派遣使臣,乘霧下山。這位YU氏聽說有漢軍的使者,就悄悄地走到帳蓬外面,屏退了左右,召見漢使。漢使向YU氏獻上了許多的金銀珠寶,并且說是漢皇帝送給YU氏的,另取出一幅圖畫,說是漢帝請YU氏轉給冒頓單于的。 YU氏畢竟是女流之輩,一見到黃金和珠寶,就目眩心迷,愛不釋手,便收下了。再打開圖畫,隻見畫上繪着一個絕色的美女,不禁起了妒意,便問:“這幅美人圖是幹什麼用的?”漢使裝出一副虔誠的樣子,回答說:“漢帝被單于包圍,非常願意罷兵言和。所以把金銀珠寶送給您,再請您代他向單于求情,可又怕單于不答應,就準備把國中的第一美人獻給單于。因為美人現在不在軍中,所以先把她的畫像呈上。” YU氏微怒地說。“這個用不着,趕快拿回去吧!”漢使說:“漢帝也覺得把美人獻給單于,怕會奪了單于對您的寵愛。可是事出無奈;隻好如此。如果您能解得了我們的圍,那我們當然不會把美人獻給單于了,情願給您多送點兒金銀珠寶。”YU氏說:“請你回去告訴漢帝,盡管放心好了。”說完,将圖畫交還給使者後,使者就回去了。 YU氏細想,如果漢帝不能突圍,就會把美女獻給單于,那時我就要受冷落了。于是,她回到後營,就對單于說:“軍中得到消息說,漢朝有幾十萬大軍前來救援,隻怕明天就會趕到了。”單于問:“有這樣的事?” YU氏回答說:“漢、匈兩主不應該互相逼迫得太厲害,現在漢朝皇帝被困在山上,漢人怎麼肯就此罷休?自然會拼命相救的。就算你打敗了漢人,奪取了他們的城地,也可能會因水土不服,無法長住。萬一滅不了漢帝,等救兵一到,内外夾攻,那樣我們就不能共享安樂了。”說到這裡,YU氏淚如雨下,嗚咽得連話都說不出來了。單于一時也不知怎麼辦才好了,于是問:“那怎麼辦呢?” YU氏說:“漢帝被圍了7天,軍中沒有什麼慌亂,想必是有神靈在相助,雖有危險但最終會平安無事的。你又何必違背天命,非得将他趕盡殺絕呢?不如放他一條生路,以免以後有什麼災難降臨到咱們頭上。”單于将信将疑,可是又怕惹YU氏不高興,便在第二天,傳令把圍兵撤走了。陳平用這一妙計,使匈奴退兵,劉邦逃出重圍,一場大難消于無形之中。

劉邦白登之圍用陳平計是怎麼回事

劉邦被冒頓圍困于白登,陳平用計解圍:

1。陳平用黃金珠寶賄賂單于妻子阏氏,并且讓畫家畫了一張美人像,派人送給阏氏,并對她說:漢朝有一個美女,長得如同所畫的一樣美。現在皇帝被圍,漢朝準備把她獻給冒頓,以作為解圍的條件。阏氏嫉妒心很強,她害怕冒頓得到美女後自己失寵,就說服單于收兵

2。阏氏為了不失寵,絞盡腦汁想了如下話對單于說:劉邦是真龍天子,我們殺不了他,即使殺了他,我們也不能統治中原。不如放他一條生路。

3。當時有一支軍隊與單于約好了,合擊漢軍,但此時,卻遲遲未見動靜,單于擔心他們與漢軍聯合,合擊自己。

4。漢軍援軍對單于威脅越來越大。

5。劉邦雖被圍,但戰鬥力還是不小的,冒頓想吃掉漢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于是單于網開一面,于是白登之圍被解。

漢曆史:平城之圍、呂後之辱究竟怎麼回事

平城之圍:又叫白登之圍,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于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系。後來,劉邦采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于的阏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白登之圍”後,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手段解決與匈奴的争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後的相當一段時期裡,采取“和親”政策便成為籠絡匈奴、維護邊境安甯的主要手段。

呂後之辱:漢朝呂後當政時期,匈奴單于寫信來,言辭極度侮辱,呂後為保大局隻好忍下,并送禮寫信陪着笑臉送去。後世用來形容當朝者的軟弱。

擴展資料:

呂雉是漢高祖劉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後,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帝王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啟了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