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呂雉是怎麼死的他的兒子結局怎麼樣有何記載
呂雉呂太後在漢高祖劉邦逝世後,憑借着積攢的勢力掌握了漢朝朝政,對漢朝後來的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她的兒子漢惠帝劉盈在位期間并沒有什麼很大的作為,基本上都是呂雉在把持朝政。那麼,這兩人的結局是什麼呢?根據《史記·呂太後本紀》記載,呂雉是病死的,而劉盈可以說是抑郁而死的。呂雉在劉邦還是個亭長的時候就被其父親做主嫁給了他,然而呂雉并不是劉邦心中所愛,這可以從呂雉後來被項羽抓捕,劉邦卻不為所動看出。呂雉又是怎樣對待丈夫劉邦的呢?呂雉嫁給劉邦之後,堅守妻子的本分,支撐着整個家庭,甚至還要為劉邦處理爛攤子,可以說是個賢惠的妻子了。但是這樣的呂雉,劉邦并不珍惜,他嫌棄呂雉年老色衰,連把呂雉立為皇後也是形勢所迫,不得已的行為。這種對比,就導緻了呂雉為了自己和為了孩子開啟了掌握權力的行動,而等到劉邦死後,呂雉的兒子劉盈順利繼位,呂雉也順利成為了皇太後,掌握朝政大權。司馬遷的《史記》對呂雉的評價是很高的,因為呂雉掌政的确促進了漢朝的發展,百姓也過着不錯的生活。漢惠帝劉盈死在了呂雉的前面,而他的逝世是和呂雉有關。劉盈這個人本就不是什麼英勇的男子,他的性格是有些軟弱的,而且他也害怕他的母親呂雉。呂雉有個情敵叫作戚夫人,當時劉邦差點因為戚夫人廢了劉盈的太子之位,所以呂雉是狠毒了戚夫人,于是等到劉邦死後,呂雉便下令将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這樣行為實屬殘酷,而且呂雉還讓劉盈過來觀看,這就給劉盈造成了心理陰影。有了心理陰影,劉盈便用酒緩解,身體也吃不消了,他就這樣抑郁而死了。劉盈逝世八年後,呂雉也因病逝世。
西漢的呂後是怎麼死的
西漢的呂後是病死的。
1、公元前180年(高後八年),呂雉病重,她臨終前仍沒有忘記鞏固呂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時,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将軍,統領北軍;呂産統領南軍。并且告誡他們:“高帝平定天下以後,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現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宮殿,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八月一日,呂雉病死,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
2、呂後崩後留下诏賜給各諸侯黃金千斤,将、相、列侯、郎、吏都按官階賜給黃金。大赦天下。讓呂王呂産擔任相國。讓呂祿的女兒做皇後。由于呂後在政時期培植起一個呂氏外戚集團,從而加劇了漢統治階級内部的矛盾,因此在她死後,馬上就釀成了劉氏皇族集團與呂氏外戚集團的流血鬥争。呂太後沒有完成她的政治計劃就去世了。
3、漢統治階級内部矛盾驟然激化,袒劉之軍蜂起。齊王劉襄發難于外,陳平、周勃響應于内,劉氏諸王,遂群起而殺諸呂,劉氏皇族集團與呂氏外戚集團的一場流血鬥争,以皇族集團的勝利而告終。誅滅呂氏勢力後,大臣認為呂雉所立的兩位少帝和另外兩個劉盈庶子均不是劉盈親生,于是先廢後殺少帝劉弘,并在劉姓皇族選擇皇位繼承人。考慮的重點就是其母親,必不能有一個勢力強大的娘家,于是迎立當時封為代王的劉恒繼承帝位,是為漢文帝。
4、呂雉統治期間實行黃老之術與民休息的政策,廢除挾書律,下令鼓勵民間藏書、獻書,恢複舊典。為後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司馬遷在《史記·呂後本紀》中對她的評價是"政不出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穑,衣食滋殖。"給予呂後施政極大的肯定。
擴展資料:
一、人物簡介: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稱呂後,或稱漢高後、呂太後等等。單父(今山東單縣)人。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同時呂雉也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實行皇帝制度之後,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被司馬遷列入記錄皇帝政事的本紀,後來班固作漢書仍然沿用。她開漢代外戚專權的先河。
二、人物評價:
“呂後真而主矣。”(劉邦評)
”高帝與呂後共定天下。“(郦寄評)
“孝惠皇帝高後之時,黎民得離戰亂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稀,民務稼穑,衣食滋殖。”(司馬遷評)
”高祖猶微,呂氏作妃。及正軒掖,潛用福威。志懷安忍,性挾猜疑。置鸩齊悼,殘彘戚姬。孝惠崩殒,其哭不悲。諸呂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菹醢,支孽芟夷。禍盈斯驗,蒼狗為菑。“(司馬貞評)
“呂後、惠、文,乘天下初定,與民休息,深持柔仁不拔之德。”(何去非評)
“呂後最有貢獻,畢竟是她和他的兒子在稱制的這15年之間,保持了社會的穩定,為即将到來的文景之治打下了基礎。所以在秦王朝十幾的參照通知,四年的楚漢戰争以後,呂後給了老百姓喘息的機會,還廢秦變法。”(王立群評)
“關于婦人之道,呂後相夫賣力,教子有成,可基本上肯定;但她強制聯姻,大封諸呂,乃婦人之識、裙帶之風。關于為人之道,為人處世,應重情義。呂後對待功臣或老将張良、陳平、周勃、灌嬰等還是可以的;而對異己分分子或政敵則很厲害,手段卑劣而毒辣。關于為政之道,呂後掌皇權15年,用人得當,為政平穩,與民休息,社會安定,很值得稱道。她在政治上基本上成功。隻是晚年重用呂祿、呂産為呂氏遺下後患。”(施丁評)
“呂後克制住自己,不作自行宣布為女皇的安排。她的做法在後漢時期和以後中國的王朝幾次被一個皇後所把持時被人仿效。可是她擁有無可争辯的權力。”(《劍橋中國秦漢史》評)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呂後
呂後到底是怎麼死的
病死的。
高後八年(前180年),呂雉病重,她臨終前仍沒有忘記鞏固呂氏天下。在她病危之時,下令任命侄子趙王呂祿為上将軍,統領北軍;呂産統領南軍。
并且告誡他們:“高帝平定天下以後,與大臣訂立盟約:不是劉氏宗族稱王的,天下共誅之。現在呂氏稱王,劉氏和大臣憤憤不平,我很快就死了,皇帝年輕,大臣們可能發生兵變。所以你們要牢牢掌握軍隊,守衛宮殿,千萬不要離開皇宮為我送葬,不要被人扼制”。
八月一日,呂雉病死,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
擴展資料:
呂雉(前241年-前180年),漢高祖劉邦的皇後(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後,被尊為皇太後(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國曆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皇後和皇太後。又稱為漢高後、呂後、呂太後。
同時呂雉也是封建王朝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子,掌握漢朝政權長達十六年。呂後早年其父為避仇遷居沛縣,在一次宴會上欣賞劉邦非凡的氣度,劉邦任亭長時呂雉嫁給了他,婚後數年下田勞作、持家,生下一兒一女。
公元前205年,劉邦為項羽所敗,呂雉和劉邦的父母被俘,做了兩年的人質,前203年秋,呂雉歸漢後,留守關中。劉邦稱帝後,呂雉被立為皇後,子劉盈為太子,女兒封魯元公主,嫁趙王張敖為妻,生女張嫣後來成為漢惠帝劉盈的皇後。
呂後為人有謀略,漢初,呂後助劉邦殺韓信,彭越等異姓王,消滅分裂勢力鞏固統一的局面。前195年,劉邦駕崩,太子劉盈繼位,史稱漢惠帝,尊呂後為皇太後,惠帝仁弱,實際朝政由呂後掌政。
前188年,惠帝崩,呂雉立劉盈子(其實并非劉盈之子,而是一宮女之子)為少帝,臨朝稱制八年,少帝因其生母為呂後所殺,所以有怨言。呂後遂殺少帝,立常山王劉義為帝。“号令皆出太後”,呂後先後掌權達十六年。
是中國曆史上三大女性統治者(呂後、武則天、慈禧太後)中的第一個。
呂後當政時,繼續推行休養生息、無為而治的政策。劉邦臨終前,呂後問劉邦身後的安排。她問蕭何相國後誰可繼任,劉邦囑曹參可繼任;曹參後有王陵、陳平,但不能獨任;周勃忠誠老實,文化不高,劉家天下如有危機,安劉氏天下的必是周勃,可任太尉。
呂後雖實際掌握大權,但她是遵守劉邦臨終前所作的重要人事安排遺囑的,相繼重用蕭何,曹參,王陵,陳平,周勃等開國功臣。而這些大臣們都以無為而治,從民之欲,從不勞民。
在經濟上,實行輕賦稅。對工商實行自由政策。在呂後統治時期,不論政治,法制,經濟和思想文化各個領域,均全面為“文景之治”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呂後晚年,因沒有子孫,怕高祖的子孫欺淩呂氏,故大封外戚諸呂為侯。前180年,呂後崩,終年六十二,與漢高祖合葬長陵。諸呂欲為亂,周勃、陳平等誅平。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呂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