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馬來西亞雨林裡有什麼無毒蛇種
馬來西亞是一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地區,有許多種類的野生蛇。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馬來西亞野生蛇中無毒的種類:
拟錦蛇(Red-tailed Racer):這種蛇通常生活在樹上,身體呈纖細而長的形狀,背部有鮮明的紅色尾巴。它們主要以齧齒動物為食,對人類無害。
馬來齧齒蛇(Malayan Keelback):這種蛇身體呈扁平形狀,常見于水域附近,如河流和湖泊。它們以兩栖動物和其他小型爬行動物為食,對人類無害。
紅環蛇(Red-necked Keelback):這種蛇身體呈扁平形狀,背部通常呈綠色或褐色,頸部有鮮明的紅色環。它們主要以兩栖動物為食,對人類無害。
馬來眼鏡蛇(Malayan Eyelash Viper):這種蛇雖然屬于眼鏡蛇家族,但是大部分的個體無毒。它們通常生活在樹上,以小型爬行動物和鳥類為食。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上述蛇類一般被認為是無毒的,但是在與任何野生動物接觸時,仍需保持謹慎,并避免觸摸或激怒它們。如果你不确定蛇的種類或行為,最好遠離并避免接近它們。
馬來西亞有哪些國寶動物
蘭花、巨猿、蝴蝶被譽為馬三大珍寶。
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瀕于絕迹的異獸珍禽,如善飛的狐猴、長肢棕毛的巨猿、白犀牛和猩猩等等,鳥類、蛇類、鳄魚、昆蟲等野生動物數量也很多。
馬來西亞境内自然資源豐富。橡膠、棕油和胡椒的産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曾是世界産錫大國,因過度開采,産量逐年減少。石油儲量豐富,此外還有鐵、金、鎢、煤、鋁土、錳等礦産。盛産熱帶硬木。
擴展資料:
馬來西亞的曆史沿革
從7世紀到14世紀,三佛齊的影響力也延伸至馬來半島和婆羅洲的大部分地區。直到14-15世紀,三佛齊覆滅後不久,10世紀傳入的伊斯蘭教才在馬來半島奠定根基。
16世紀末以後,歐洲商人在馬來西亞發現發現了不同的資源,如錫礦、胡椒和金礦等,歐洲殖民勢力繼續在這個區域擴張。各蘇丹國國勢虛弱為從其它地區人民移入這些馬來故土創造了條件。
18世紀,第一批外來移民湧入馬來西亞,包括阿拉伯人、印度人、華人。
1942年至1945年,馬來亞被日本占領,激起地區的反殖民民族主義。1945年日本投降後,馬共開始轉為進行反英殖民活動,進行罷工、罷課,與英殖民政府關系日益緊張。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馬來西亞
世界上哪個國家蛇最多
世界上最多的蛇是哪個國家
亞馬遜森蚺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十公尺,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但一般森蚺長度在五公尺半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有時甚至吞吃長達兩公尺半的凱門鳄。森蚺會把凱門鳄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以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盡管成年森蚺是極可怕的獵食動物,但是幼蚺出生時,長不過七百六十公厘。幼蚺是胎生的,有時一胎達七十條左右。許多幼蚺被凱門鳄吃掉。幸存的長大後,就反過來吞食凱門鳄~!他們被認為是世界最重的蛇。喜歡生活在沼澤、淺溪和靜止的河川中,是秦水性最大的巨蛇。森蚺大部份在夜間活動,但也常在大白天看到它在曬太陽.印度尼西亞捕獲一條長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這條大蛇是在印尼西部蘇門答臘島的一個原始森林中被發現的,當地人将它捕獲後賣給了公園,公園的管理人員将這條大蛇取名為“桂花”。雖然名字聽起來比較溫柔,但據說“桂花”的大口一旦張開非常吓人,可以很輕松地吞下整整一個人。印尼當地媒體報道說,印尼的國家科學研究所、農業研究所等學術機構都對這條蛇進行了檢驗,确認了其身長、體重以及品種。很多動物學家都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這麼長的蛇。據說,要制服這麼大的蛇,至少需要8到10個壯年男子。此前,吉尼斯世界記錄中所記載和公認的世界最長蛇是一條身上花紋呈網狀的大蟒,身長10米,已于1912年在印尼被射殺。研究所的動物學家還透露說,此次發現的這條世界上最長的蛇是東南亞的“土著蛇”,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都比較常見,但一般都沒有這麼長
世界上那個國家毒蛇最多?
據統計,我國的毒蛇有48種,其中危害較大的有以下種類,眼鏡蛇科的眼鏡蛇、眼鏡王蛇、金環蛇、銀環蛇;螲蛇科的螲蛇、尖吻蝮(五步蛇)、烙鐵頭(龜殼花蛇)、竹葉青、蝮蛇;以及海蛇科的十多種蛇類。這些毒蛇多數分布于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湖南、湖北、雲南、江西、浙江、江蘇、貴州、四川等省、自治區。長江以北毒蛇種類較少,以蝮蛇常見;海蛇分布于我國東南沿海。頭尖,脖子很細的,而且有兩排牙齒,頭呈三角形,嘴裡兩端的牙齒易噴出毒液,膚色比較鮮豔的蛇一般有毒但蛇不是全都有毒我可明确地告訴你,蛇類85%的蛇都是無毒的,隻有一小部分有毒,可那一小部分有毒的蛇又是不願接觸人類的,所以不要見了蛇就以為有毒,更不要殺死它,畢竟它也是個生命。要分辨蛇是否有毒,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蛇的頭型,從其上方看,是三角形的為有毒,橢圓形的為無毒。當然從顔色上也可辨出,顔色越豔麗毒性越強。簡單對不對。最後我要說:保護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人人有責。世界上最毒的十種蛇 NO。1最毒:Inland Taipan中名:兇猛太攀蛇學名:Oxyuranus Microlepidotus分布:澳洲中部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于幹燥平原、草原,以蛙、蟾蜍、小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NO。2第二名:King BrownSnake中名:棕伊澳蛇學名:Pseudechis Australis分布:澳洲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于樹林、沙漠,以蛙、蟾蜍、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NO。3第三名:Taipan Snake中名:太攀蛇學名:OxyuranusScutellatus分布:分布于澳洲北部、新幾内亞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于樹林、林地,以小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NO。4第四名:Eastern Tiger Snake中名:東方虎蛇學名:Notechis。sp分布:澳洲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于樹林、草原,以鳥類、小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NO。6第六名:Giant BandedSe Krait中名:巨環海蛇學名:Laticauda colubrina分布:澳洲東北部 other:體長約兩公尺。栖息于海洋,食物以魚類為主,卵生第七名:Tiger Snake中名:另一種虎蛇學名:NotechisScutatus分布:澳洲東部 other:體長約1。2公尺。栖息于樹林、草原,以兩栖類為食,胎生。 NO。8第八名:Black Tiger Snake中名:黑虎蛇學名:NotechisAter分布:澳洲東南部-塔斯梅尼亞島 other:體長約1。2公尺。栖息于沙丘、海灘、草叢等地,以兩栖類、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NO。9第九名:Death Adder中名:死亡蝮蛇學名:Acanthophis Antarcticus分布:澳洲 other:體長約50公分。栖息于幹燥多石的灌木林,以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胎生。 NO。10第十名:WesternBrownSnake中名:西部拟眼鏡蛇學名:Pseudonaja Nuchalis分布:澳洲 other:體長約1。5公尺。栖息于樹林、草原、沙漠等地,以小型爬蟲類和小型哺乳動物為食,卵生
記得采納啊
世界蛇有哪些種類?哪個國家的最多?
蛇爬行動物。現在世界上已知的蛇有3000多種,它們的體形大小相差懸殊。最大的蟒蛇長達10多米,體重可達幾百公斤。最小的盲蛇,體長隻有十幾厘米,體重才幾克。蛇的全身覆蓋著鱗片,鱗片、肋皮肌、肋骨和脊椎骨的協同作用使蛇能夠迅速地蜿蜒爬行。據說其毒蛇約占37%.馬來西亞的蛇是非常多的.
世界最多的蛇是哪個國家?
貌似泰國的蛇多,在一個隐藏地圖裡,好長時間沒去了,不記得了,建議你查查泰國地圖。
采納哦
世界上最大的蛇排名
澳大利亞的荒原内陸生存著毒蛇王國中毒性最大的蛇——澳洲内陸大班蛇,“大班”是“富商”的意思。大班蛇位之所以被稱為毒蛇王國中毒性最大的蛇,是因為澳洲内陸大班蛇釋放的毒液可以殺死50萬隻老鼠或100個人,就連大班幼蛇也是危險殺手。大班蛇移動迅速,白天在人口稠密的地區捕食。而且它是極少數為了保護自身而主動進攻的蛇類之一。它的牙很長一直伸到下颌外邊。人和其他動物被這種蛇咬傷之後會在片刻昏迷,很快死亡。
蛇大部分分布在哪些國家
亞馬遜森蚺亞馬遜森蚺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長可達十公尺,重達二百二十五公斤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軀幹;但一般森蚺長度在五公尺半以下。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淺水中,捕食水鳥、龜、水豚、貘等,有時甚至吞吃長達兩公尺半的凱門鳄。森蚺會把凱門鳄緊緊纏繞,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後整條吞下去,以後幾個星期,不用進食。盡管成年森蚺是極可怕的獵食動物,但是幼蚺出生時,長不過七百六十公厘。幼蚺是胎生的,有時一胎達七十條左右。許多幼蚺被凱門鳄吃掉。幸存的長大後,就反過來吞食凱門鳄~!他們被認為是世界最重的蛇。喜歡生活在沼澤、淺溪和靜止的河川中,是秦水性最大的巨蛇。森蚺大部份在夜間活動,但也常在大白天看到它在曬太陽.印度尼西亞捕獲一條長14.85米,重447公斤的巨蟒。到目前為止,這條蟒蛇是世界上最大的蟒蛇.這條大蛇是在印尼西部蘇門答臘島的一個原始森林中被發現的,當地人将它捕獲後賣給了公園,公園的管理人員将這條大蛇取名為“桂花”。雖然名字聽起來比較溫柔,但據說“桂花”的大口一旦張開非常吓人,可以很輕松地吞下整整一個人。印尼當地媒體報道說,印尼的國家科學研究所、農業研究所等學術機構都對這條蛇進行了檢驗,确認了其身長、體重以及品種。很多動物學家都表示,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這麼長的蛇。據說,要制服這麼大的蛇,至少需要8到10個壯年男子。此前,吉尼斯世界記錄中所記載和公認的世界最長蛇是一條身上花紋呈網狀的大蟒,身長10米,已于1912年在印尼被射殺。研究所的動物學家還透露說,此次發現的這條世界上最長的蛇是東南亞的“土著蛇”,在印尼、菲律賓等國家都比較常見,但一般都沒有這麼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