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曆史上的衛子夫是怎麼死的大漢賢後衛子夫結局是什麼
漢武帝的皇後衛子夫給世人留下賢妻良母的形象,她雖然穩穩當當地當了三十幾年的皇後,但最終也沒逃過悲慘的下場。那麼曆史上衛子夫是怎麼死的?
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位皇後是衛子夫.衛子夫出身寒徽。衛子夫的母親衛姐是武帝姊丈平陽侯曹壽家的一位姬妾。衛退秀美風流,曾與外人私通,生有一男三女。而後在平陽侯家,又與侯府中給事鄭季歡好,生下了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大将軍衛青。衛姐先後私通生有三子三女:長子衛長君,次子衛青,三子衛步;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
衛姐的長女衛君璐嫁胡人公孫賀。次女衛少兒先與粗仲孺私通,生一兒子霍去病,後又與陳平垂相的曾孫詹事陳掌拼居。三女衛子夫美豔照人,作為一名歌女在平陽侯家中學習歌舞。武帝到姐姐平陽公主家飲酒,在更衣室中幸過衛子夫以後,衛子夫便被送人武帝的後宮。
後宮的美人實在太多了。衛子夫以為入宮以後,便會獨得恩寵,誰知武帝竟忘了她,而且一忘就是一年多。衛子夫在更衣室一顧挑逗起來的芳心漸漸冷卻了,絕望了。一年以後,後宮作為皇上的一項德政遣散多餘的宮女,衛子夫也在遣散之列。出宮的日子終于到了,武帝作最後的鑒别。衛子夫見到了久違的武帝,想起前番的瘋狂與恩愛,面對未蔔的前程,禁不住悲從中來,掩面而泣,凄凄切切的,越發惹人憐愛。武帝看到了她,猛然記起來了,那不是更衣室的那位嬌嬌美人兒?萬武帝便親自拉過她,留了下來,漸漸寵冠後宮。
武帝的雨露和恩愛,使衛子夫不久便懷孕了。陳皇後阿嬌感到了這是莫大的威脅,便想辦法弄掉她。武帝選衛子夫的兄弟衛青人宮,在建章宮執事。陳皇後的母親館陶長公主拿衛青出氣,派人捉了衛青,囚禁起來,準備殺死。幸得衛青的好友騎郎公孫敖和幾名壯士營救,衛青才得以幸免一死。
衛子夫對長公主的行為很憤概,向寵着她的武帝哭訴,請求武帝賜給衛青官職。武帝召見衛青,見他英武、魁偉,升他為建章宮總管,官拜侍中。随着武帝對衛子夫寵幸有加,離不了這位美人兒,衛子夫的一家兄弟姐妹就漸漸飛黃騰達,顯貴起來。衛子夫的大姐衛君璐嫁胡人大仆公孫賀。二姐衛少兒嫁陳平的曾孫詹事陳掌。衛青自侍中而大中大夫而車騎将軍,領兵一萬,擊敗匈奴,踢爵關内侯。随後十一年間又出擊匈奴十次。衛青的外甥即衛少兒嫁陳掌前與牲仲貓私通的兒子霍去病也随衛青出征北淇,18歲領騎兵八百斬匈奴二千有餘,武帝因此封他為冠軍侯。
接着,衛青賜爵長平侯,官拜大将軍。一時間,這位曾為平陽公主家騎衛随從的衛青薄貴無比。平陽公主的驸馬平陽侯,壽有惡疾,被公主退婚,公主要在列侯中選一位位高面賢能的人再緣,問左右誰可當選?都推大将軍衛青。公主大笑,衛青是我家騎從,選他配我?這不是降尊了?左右說差矣,如今是今非昔比,衛青正當盛年,官拜武取最高的大将軍,又是皇後之弟,舍他其誰?平陽公主就答應了,告知衛皇後,衛皇後轉奏武帝,武帝作媒。要衛青尚姐姐平陽公主。
衛子夫接連生了三個女兒以後,于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生兒子劉據,這年武帝29歲,即位13年。母以子貴,陳皇後已廢,衛子夫便冊為皇後。過了六年,劉據立為太子。太子愛讀書,武帝在太子宮中替太子造了一處博望苑,供太子招納文士。
衛皇後中年以後,年老色衰,武帝愛弛。武帝移情于趙夫人、李夫人。到了晚年,武帝喜怒無常,疑心猜忌,無中生有,結果,宮中大興巫蠱案,慘死無數,其中包括武帝女兒陽石公主、諸邑公主、皇後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都死于無辜。
巫蠱是當時盛行宮中和民間的一種巫術,說是用巫術詛咒,并将木偶人埋在地下,就可以害死自己所恨的人,叫做巫蠱.武帝晚年多病,疑心左右巫蠱所緻,便大興巫蠱之禍。
巫蠱禍是從叢相公孫賀開始的。公孫賀的夫人衛君貓是皇後衛子夫的長姐。他們生有一子,名敬聲,敬聲驕奢不法,私用北軍軍費近二千萬,案發後下獄治罪。公孫賀為了給兒子敬聲贖罪,主動請求追捕當時難以捉拿的陽隴大俠朱安世。武帝允準。公孫賀果然捕獲了朱安世。朱安世恨恨不已,便在獄中上書武帝,告公孫賀的兒子與帝女陽石公主私通,并在武帝常常出入的甘泉宮路中埋放木偶人,巫詛武帝。武帝立時大怒,查究治罪。公孫賀父子協死獄中,滅其家族。帝女諸邑公主、陽石公主、衛青子長平侯衛伉也都牽連被誅。
近侍江充曾得罪過太子,猜想武帝日子不多了,一且太子即位,自己的日子肯定會不好過。江充便乘機密告武帝,說宮中有人欲皇上早死,在用巫蠱邪術詛咒作祟。武帝精神恍椒,一直寵信江充,任他為錦衣使者,專伺價察貴戚近臣的種種過失。江充的奏報武帝沒法不信。于是,武帝任江充為專使,查辦巫蠱。
後宮掘地三尺.一旦發現木偶人,便大肆捕捉,酷刑通供,一時間牽連甚衆,達數萬人之多。江充與按道侯韓說、禦史章較越發起勁,竟一直闖到皇後的中宮和太子宮。江充誣陷太子,說在太子宮中所掘木偶人最多,并且木上有字,不堪入目。太子大為恐懼,知道一切無濟于事,便問計少傅石德,一舉殺了江充。接着,太子派人假稱天子使者,進入末央宮告知皇後,調用皇後禦廄車馬和射士,打開長樂宮武庫,集結宮中衛士,大事收捕江充黨羽。一時長安大亂。
江充的黨羽蘇文逃到甘泉宮察報武帝,說太子興兵作亂。武帝開始不信,随後統兵鎮壓叛亂。太子逃出長安。太子少傅石德、太子家屬賓客統統被殺。皇後衛子夫也含恨自盡。
太子逃出長安後,一路東奔,逃到閱鄉一個農家藏老二農家人同情太子,賣草鞋奉養。事機洩露,地方官派兵圍捕,太子無處可逃,隻好閉戶自繳。太子随行的兩個兒子也一同處死。
一年以後,武帝查清了此事經過,知道了太子無辜,後侮不已。高祖的陵廟守吏田千秋越級上書,為太子鳴冤,武帝深以為是,摧田千秋為大鴻妒.随即超遷垂相。武帝追思太子,在長安修思子宮,在閱鄉造望思台,聊寄哀思
漢武帝的一個皇後衛子夫,是怎麼廢的是死 了
衛子夫(?-前91年),名不詳,字子夫。西漢平陽(今山西臨汾)人,漢武帝劉徹的第二任皇後,大司馬大将軍衛青是她的弟弟,大司馬骠騎将軍霍去病是她的外甥,生有一男三女,男為戾太子劉據,女為衛長、諸邑、石邑三位公主。衛子夫建元二年入宮,第二年懷孕後被封為夫人。元朔元年衛子夫生下漢武帝劉徹長子劉據,被立為皇後。在她被立為皇後的第38年,即征和二年(前91年)的巫蠱之禍中,衛子夫母子等人遭江充等人陷害,不能自明,自殺。十八年後漢宣帝劉詢以皇後禮重新厚葬她,追谥号曰“思”。
巫蠱之禍。巫蠱為一種巫術。當時人認為使巫師祠祭或以桐木偶人埋于地下,詛咒所怨者,被詛咒者即有災難。巫蠱之禍特指漢武帝征和二年發生的重大政治事件,牽連者上至皇後太子、下至普通平民,達數十萬人。
漢武帝末年,年老多疑,适有周圍一些心懷奸惡之人,乘機制造事端,挑撥他與太子、大臣之間的關系。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群臣寬厚長者皆附太子,而深酷用法者皆毀之。邪臣多黨與,故太子譽少而毀多。衛青薨後,臣下無複外家為據,競欲構太子。”(群臣中,為人寬厚的都依附太子。而用法嚴苛的則都诋毀太子。由于奸邪的臣子大多結黨,所以為太子說好話的少,說壞話的多。衛青去世後,那些臣子認為太子不再有母親娘家的靠山,便競相陷害太子。)
太子素行寬仁,與愛好使用酷吏的武帝有分歧。在後宮,宦官蘇文在勾弋之子出生後,頻頻誣陷劉據。當時,因有一些胡人巫婆作俑,詛咒武帝死亡的事被發覺;于是漢武帝在朝廷内外大加搜索,受牽連的人很多。當時,漢武帝年事已高,身體不好,在甘泉宮休養,外間人懷疑他是否還在人世。專門主持處理此事的是素與太子不和的酷吏江充,擔心武帝死後劉據對其不利,于是提前下手,想除掉太子。他得到漢武帝的命令調查,便故意帶着桐木人在衛皇後和太子劉據居住的地方掘地搜索,假意将早已準備好的桐木人拿出構陷太子,即把巫蠱之事加在了太子頭上。
征和二年(公元前91),丞相公孫賀之子公孫敬聲被人告發為巫蠱咒武帝,與陽石公主奸,賀父子下獄死,諸邑公主與陽石公主、衛青之子長平侯衛伉皆坐誅。江充奉命查巫蠱案,用酷刑和栽贓迫使人認罪,大臣百姓驚恐之下胡亂指認他人犯罪,數萬人因此而死。江充遂趁機陷害太子,并與案道侯韓說、宦官蘇文等四人誣陷太子。太子劉據起初并無懼怕,認為沒有做過不怕江充誣陷,打算去向武帝解釋。但車馬被江充攔下。劉據惟恐不得自明,就請教他的師傅石德,石德以扶蘇的例子警示他,懷疑武帝是否像秦始皇一樣已經死亡被小人操縱。于是劉據決定先殺掉江充絕不做第二個扶蘇。但太子能指揮到的車馬有限,劉據在決定起兵後報母親衛子夫,動用了皇後宮的車架,并以武帝已死奸臣作亂的名義征兵,與江充等人在長安城中展開激戰,終于殺死了江充。他起兵後,一度得到民衆的支持。但後來調兵不利,護北軍使者任安接受了太子的符節卻沒有出兵,漢武帝派去了解情況的使臣不敢入京,謊報太子造反。武帝派丞相劉屈髦讨伐并親臨前線證明自己尚在人世,太子兵敗後逃到湖縣隐藏。後行迹被發現于是自缢而死。衛皇後因不能自明也自盡身亡。
太子逃亡時期,壺關三老和田千秋等人上書訟太子冤。事後武帝查出太子受人誣陷,怒極,于是族滅江充,蘇文被綁在橋上活活燒死,去追捕太子的人也被武帝滅族。深表後悔的武帝建思子宮,于太子被害的湖縣造“歸來望思”之台,以志哀思。
曆史上衛子夫怎麼死的,衛子夫母子慘死是什麼情況
衛子夫是自缢身亡,衛子夫的兒子劉據也是自殺了,因為巫盅之案,衛子夫和兒子劉據不能自證清白,隻是想先抓捕宦官江充,于是發動兵變,卻被漢武帝誤會是篡位謀反。
江充和太子劉據一直不和,江充害怕漢武帝死後,等太子劉據登上皇位,自己小命不保。于是江充利用漢武帝特别迷信巫盅之術的這個弱點,先是在宮中處理了一些巫盅之案,讓漢武帝徹底相信的确有巫盅之事,等到時機成熟,又設計陷害劉據。江充命人在劉據的宮中挖出人偶。劉據知道這是誣陷,但是目前有理也說不清,此時漢武帝在甘泉療養生息,劉據想向漢武帝自證清白,可是甘泉這個地方離宮中甚遠,時間上也來不及了。于是劉據想先下手為強,先把江充抓起來再說,就發動了兵變。
兒子都是母親的心頭肉,況且衛子夫就這麼一個兒子,衛子夫當然要保護兒子的性命。曆史上記載衛子夫為人性格溫柔賢惠,也曾多次勸告兒子劉據要聽漢武帝的話,不可以和漢武帝對立。劉據性格更是敦厚,提倡寬容執政。估計是迫不得已,劉據才起兵反抗,而衛子夫在那樣情況緊急下,也别無選擇,兒子的命要緊,隻能支持兒子的做法。于是動用自己位居皇後的權利,參與兵變。漢武帝誤信太子劉據是為了篡位造反已成,就糾集全部兵力,圍殲劉據。之後劉據兵敗,自知已無路可逃,便自殺了。衛子夫知道兒子已死,經此一事,覺得再和漢武帝解釋什麼,都已毫無用處,之後衛子夫便自谥身亡了。
西漢曆史上著名的巫盅之案,害死了太多人,連太子劉據和皇後衛子夫也不能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