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下場凄慘的宋江究竟是怎麼死的
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
晁蓋死後繼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張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連出征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
蔡京、童貫、高俅、楊戬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後,他們首先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再用毒藥摻入禦酒藥毒死了宋江。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後,李逵必然造反,這樣會壞了自己的忠義之名,于是便騙李逵來喝下毒酒。
擴展資料曆史上的起義是:宋江和起義軍副将吳加亮等人根據海州濱海的特點,決定先在海上建立一個流動根據地,于是直奔海濱,搶奪了大型船隻十餘艘,把擄獲的财物都搬到船上,以便勝則可進,敗則可逃。
然而這一切,都被張叔夜所派的偵探窺視到了。張叔夜招募敢死隊員一千餘人,在近城設伏;然後,再派出小股士卒前往海濱誘戰,同時又将精兵埋伏在海邊。
雙方開戰後,伏兵蜂擁而上,舉火燒毀了宋江的船隻。宋江雖率部勇猛拼殺,給敵人以重創,但見船隻着火、退路已斷,不免有些慌亂。這時,張叔夜又乘勢發動全面進攻,俘虜了吳加亮。宋江在重兵包圍之下,痛感大勢已去,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宋江
宋江是怎麼死的
被高俅等以毒酒毒斃于楚州。
蔡京、童貫、高俅、楊戬4大奸臣待宋江等封官之後,首先設計用水銀害了盧俊義,再用毒藥摻入禦酒藥毒死了宋江。
征方臘後,梁山好漢傷亡慘重,隻剩27人回朝,封官賜爵後,宋江被奸臣蔡京、高俅等下毒所害。他知道了自己中毒後,騙李逵來喝下毒酒,因為他知道,自己死後,李逵必然造反,這樣會壞了自己的忠義之名。兩人死後,宋江給吳用和花榮托夢。
吳用去了宋江托夢給他的蓼兒窪,看到了二人的墳墓,準備在宋江墳墓旁的樹上吊。這時,花榮從船上飛奔到宋江墳前,兩人一驚,二人雙雙懸于樹上,自缢而亡。
擴展資料宋江,江湖人稱“及時雨”,又号“呼保義”。因為他面黑身矮,人又喚他做黑宋江;又且于家大孝,為人仗義疏财,人皆稱他做“孝義黑三郎”。
又且舞刀弄槍。上有父親宋太公在堂,母親早喪,下有一個兄弟,喚做鐵扇子宋清,自和他父親宋太公在村中務農。自幼與同在郓城縣東溪村的晁蓋相熟。
“生辰綱”事發後,觀察何濤得到了消息,前來郓城縣找到了宋江與宋江一起抓捕主犯晁蓋,宋江假意答應,卻偷偷私傳訊息,使晁蓋等人脫險。一天·,被宋江救濟過的閻婆來報答宋江,并在做媒的王婆撺掇下,把女兒閻婆惜嫁給了宋江作小妾。
但宋江并不鐘情于閻婆惜,因此閻婆惜與押司張文遠漸漸勾搭成奸。晁蓋上梁山後,為報宋江之恩,派劉唐攜禮物夜走郓城縣答謝,宋江推辭不成,隻好留下書信和一條黃金,不料被閻婆惜發現,并以此要挾,宋江要信不給,無奈之下,怒殺閻婆惜。
殺了閻婆惜後連夜逃走,期間結交諸多英雄好漢,輾轉周折上了梁山。并曾帶兵征讨祝家莊和高唐州。晁蓋死後繼任梁山第三任寨主,主張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連出征遼國、田虎、王慶、方臘等,屢立戰功,被封為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最後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宋江
中國曆史上梁山好漢是怎麼死的
1、宋江被高俅用毒酒害死
2、盧俊義被高俅用藥酒毒傷,不能騎馬,乘船時失足落水而死
3、吳用聞宋江死後,缢死在宋江墓前
4、公孫勝在宋江受招安後回薊州出家
5、關勝平方臘後,被朝廷封為左将大名府正兵馬總管,酒後落馬而死
6、林沖平方臘後得了中風,留在杭州六和寺養病,由武松照顧,半年後病故
7、秦明在宋江征讨方臘時,被方臘的侄子方傑一戟刺到馬下,死于非命
8、呼延灼平方臘後,朝廷封其為禦營兵馬指揮使,破金時戰死
9、花榮,宋江被毒死後,花榮到楚州看視,和吳用一起上吊死在宋江、李逵墓前
10、柴進為免受奸臣之辱,推稱風疾病患,納還官诰,回滄州為民,無疾而終
11、李應受招安後,李應被封為中山府郓城都統制
12、朱仝受招安後,被封為保定府都統制
13、魯智深平方臘時擒得方臘大将夏侯成,并親手抓獲方臘,後焚香打座圓寂而逝
14、武松攻打方臘時失去左臂,留在六和寺照看林沖,後出家成僧,到八十歲死去
15、董平攻打方臘時被炮火傷了左臂,為救張清,被方臘部将張韬一刀剁成兩段
16、張清征讨方臘時攻打獨松關,被厲天閏一槍刺中腹部而死
17、楊志征讨方臘時在途中病故
18、徐甯征讨方臘時,兵馬走到杭州城東新橋時,徐甯去救郝思文被毒箭射死
19、索超征讨方臘時,攻打杭州城,被南軍元帥石寶一錘打落馬下死于非命
20、戴宗受招安後被封兖州府都統制,戴宗不接受,到泰安嶽廟陪堂,了此一生
21、劉唐征讨方臘時在攻打杭州的戰鬥中陣亡
22、李逵受招安後被封為鎮江潤州都統制,宋江中毒後想到自己死後李逵肯定要聚衆造反,怕壞了梁山泊的忠義名聲,便讓李逵也喝毒酒一塊兒被毒死了
23、史進受招安後随大軍南攻方臘,于睦州昱嶺關死于小養由基龐萬春之箭下
24、穆弘征讨方臘時在途中病死
25、雷橫征讨方臘時戰亡
26、李俊征讨方臘得勝回京途經蘇州城外時假裝中風,随後投奔了暹羅國
27、阮小二征讨方臘時遭南軍火排襲擊被挂鈎搭住,他不願受辱,自刎而亡
28、張橫征讨方臘時在途中病故
29、阮小五征讨方臘時戰死
30、張順攻打方臘時被滾石和擂木砸死在湖底
31、阮小七受招安後被封為蓋天軍都統制,因穿着龍袍戲耍被削職為民,阮小七就和老母親回梁山泊石碣村打魚去了
32、楊雄在征讨方臘的途中病死
33、石秀征讨方臘時戰死
34、解珍攻打方臘南軍時被南軍撓鈎搭住發髻,解珍割斷發髻墜崖身亡
35、解寶征讨方臘時,哥哥解珍墜崖身亡,解寶見狀,急退下山去,不料山上滾石亂箭齊下,解寶被活活砸死在亂山叢中
36、燕青受招安後,預感跟盧俊義前去受封沒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
37、朱武受招安後,随宋江征讨方臘,為生還的十五員偏将之一,被封為武奕郎兼諸路都統領
38、黃信受招安後,在征讨方臘的戰鬥中建功立業,後被授武奕郎
39、孫立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
40、宣贊征讨方臘時陣亡
41、郝思文征讨方臘攻打杭州城時,忽被繩索套住,拖進城斬首
42、韓滔征讨方臘攻打常州城時,不幸被南軍冷箭射死
43、彭玘 44、單廷珪 45、魏定國征讨方臘時陣亡
46、蕭讓(文官)宋江征讨方臘時,蕭讓未出征,留在京師
47、裴宣受招安後被授武奕郎兼都統領
48、歐鵬 49、鄧飛 50、燕順在征讨方臘時戰死
51、楊林 52、淩振 53、蔣敬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
54、呂方 55、郭盛征讨方臘時,被南軍滾石砸死
56、安道全(神醫)宋江征讨方臘時,皇帝诏安道全進宮治病未能出征,梁山好漢因未能及時救治而傷亡嚴重
57、皇甫端(治馬的獸醫)征讨方臘時,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
58、王英 59、扈三娘 60、鮑旭征讨方臘時陣亡
61、樊瑞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兼都統領,後拜公孫勝為師,學習道法修成正果
62、孔明征讨方臘時病死途中 63、孔亮 64、項充 65、李衮征讨方臘時陣亡
66、金大堅(文官)在征讨方臘時被聖旨召回禦前聽用
67、馬麟征讨方臘時陣亡
68、童威 69、童猛跟随宋江征讨方臘返回時,因不願做官,同李俊一起,從太倉港乘船到日本國去了
70、孟康 71、侯健 72、陳達 73、楊春 74、鄭天壽 75、陶宗旺征讨方臘時陣亡
76、宋清(宋江弟弟)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
77、樂和宋江征讨方臘正要出征,樂和被五都尉指名要走,留守京都
78、龔旺在征讨方臘時陣亡
79、丁得孫在征讨方臘時在山路草中,被毒蛇咬了腳,毒氣入腹而死
80、穆春 81、曹正 82、宋萬 83、杜遷 84、薛永 85、施恩86、周通 87、李忠在征讨方臘時陣亡
88、杜興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
89、湯隆征讨方臘時陣亡
90、鄒潤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弟弟 91、鄒淵陣亡
92、朱富征讨方臘時病死途中,弟弟 93、朱貴陣亡
94、蔡福征讨方臘時陣亡,弟弟 95、蔡慶征方臘後返鄉為民
96、李立 97、李雲 98、焦挺 99、石勇征讨方臘時陣亡
100、孫新受招安後被封為武奕郎,孫新妻
101、顧大嫂受招安後被封為東源縣君
102、張青
103、孫二娘征讨方臘時陣亡
104、王定六征讨方臘時陣亡
105、郁保四征讨方臘時陣亡
106、白勝征讨方臘時病死途中
107、時遷征讨方臘時病死途中
108、段景住征讨方臘時陣亡
晁蓋攻打曾頭市時中史文恭毒箭而死(不包括在108将之内)
《水浒傳》中宋江是怎麼死的曆史上的宋江結局如何
宋江作為梁山好漢中的一哥,形象自然是被人們所熟知的,但是對于後續的發展,可能有些人不是很明了。梁山被招安之後,宋江就帶領着衆人去往朝廷,而在在路上還立下了很多功勞。本來覺得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卻不幸被高俅給害了。宋江知道自己已經喝了毒酒之後,也給李逵了一杯毒酒,所以倆人就一起死了。但是在真實的曆史上,宋江的死卻是有争議的。
一、《水浒傳》中宋江是被高俅毒死的。話說朝廷準備對梁山好漢進行招安,宋江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是同意了這個提議,畢竟不招安也躲不過被朝廷剿滅的命運。于是宋江就帶着自己的隊伍去投奔朝廷了。後來在北上抗遼的時候,還大獲全勝,然後又讨伐王慶,田虎等人,都取得了勝利。正當宋江的前途一片光明的時候,卻被高俅的一杯毒酒給毒死了。英雄的宋江,就這麼嗝屁了。
二、宋江遇害死亡。曆史上對宋江死亡是有争議的。關于宋江的記載,有三段,分别是
本紀二十二徽宗四,宣和三年有“二月庚午,……癸巳,赦天下。是月,方臘陷處州。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将讨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江接受了招安,但是對于宋江接受招安之後所幹的一些事情,史學界是存在争議的。争議的主要焦點就是宋江到底有沒有去讨伐方臘。
一說是宋江沒有去讨伐方臘,折可存征讨方臘勝利之後逮住了宋江,最後宋江遇害身亡了。二是說宋江并沒有投降張叔夜,他們後來都被埋在了白虎山下,就是傳說中的“好漢茔”。但是真實的宋江是怎麼死的,還是要等史學界發聲了。
宋江怎麼死的
宋江被高俅等奸臣設計用毒酒害死。宋江接受招安後,帶領梁山人馬攻打遼國,平定田虎、方臘,在征方臘結束後,被朝廷封官後,遭蔡京、童貫、高俅陷害,用毒藥摻入禦酒藥毒死了宋江。
宋江,字公明,綽号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小說《水浒傳》中的角色。《水浒傳》裡的宋江有其曆史原型,曆史上的宋江,生卒年月不詳,但根據記載,宋江是淮南盜,手下有三十六個頭領,曾在北方特别是山東境内縱橫,數萬官軍無法将他剿滅,曾發動宋江起義。他投降朝廷則有兩種說法:一是皇帝接受侯蒙建議招降了他;二是他被張叔夜打敗投降。宋江被招安後,參加了征方臘。宋江的故事在民間演化成傳說、戲劇舞台演出等,後由施耐庵、羅貫中對其故事整理加工,塑造出文學形象。
擴展資料
人物形象:
宋江的一生是複雜、矛盾的。他于小說第十八回出場,第四十回上梁山,并死于最後一回。他的一生,以梁山為界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階段。
前半生,身在官府,心在江湖。宋江刀筆精通,吏道純熟,更兼愛習Q棒,學得武藝多般。可謂能文能武,是個全才。
然而官場并不屬于宋江,他雖然每天處理案牍,心思卻全然不再官府上,當朝廷下令捉拿晁蓋等人的時候,他卻放走了朝廷要犯。宋江平日裡把精力都用在了江湖上,他好結識江湖好漢,濟人貧苦,扶人之困。
後半生,身在江湖,心在朝廷。自宋江在江州被劫不得已上了梁山後,就是江湖之人了,然而他卻把心放在了朝廷上,一心想着招安,還把聚義堂改名為忠義堂。
在招安之後,又主動請命攘外安内,想朝廷之所想,急朝廷之所急。從宋江前後半生的身心錯位可見其複雜矛盾的人生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