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客戶讨價還價怎麼辦
對于産品價格問題,我個人認為客人讨價可以分以下幾種情況:
1、客人對産品很陌生,本能的覺得貴。對于第一種情況,我們應該多跟客人講講産品知識,多跟客人講講産品的市場情況,比如零售價,批發商利潤等。讓客人對産品有個全面的了解的同時,又會對您心存感激,單子九成是您的。
2、客人對産品很熟悉,他之前買的是便宜貨。對于第二種情況,您得去多分析一下他之前買的貨出現的一些問題,把這些問題放大,與客戶産生共鳴:這個貨雖然大客戶從您這走貨,一個月走多少,當然可以誇大一點。這客戶八成也會是您的。
3、客人對比過同行,您價格确實貴一點。對于第三種情況,您可以判斷這個客戶,多跟他溝通交流一下。少聊産品,多聊事業,找到共同點,共同愛好,投其所好。當然價格不能比同行同質量的相差太多。大家聊得好了,都是哥們,稍微高一點客人也會接受。
4、客人的銷售價被壓低了,沒有利潤後再壓價。對于第四種情況,我的态度是有錢大家一起賺,大家賺才是真的賺,客戶真的利潤降下去了,适當降一點也是可以的,一個宗旨,一定要把單子拿下。
分析清楚這四點,我相信客人講價,講的越久,客戶會越忠誠,您對客人的真實想法也會知道的越多。别怕客人講價,堅持自己的底限,迂回戰術,你會成功的。
擴展資料:
銷售技巧:
1、不一樣的開場白
做銷售,并不是要口若懸河,侃侃而談,而是你說的每句話都要有價值,特别是開場白的時候,至關重要,也決定了客戶會不會和你交談下去。
一個好的銷售,會不斷的優化自己的話術,而且對應不同的客戶有不同的版本,比方說,有一分鐘的話術,三分鐘的話術,十分鐘的話術等等,沒時間的客戶就言簡意赅,直接重點,給客戶最深刻的記憶,而如果客戶有時間,那就用十分鐘的版本,慢慢談,一步一步引入話題,而不會導緻沒東西聊了的尴尬局面。
2、時刻掌握銷售主動權
做銷售的,要時刻記住:時刻掌握住銷售的主動權,這也是銷售高手必備的。
一個很棒的小技巧,就是通過提問,來引導客戶,掌握主動權,讓客戶跟着我們的問題走,當然,我們是需要提前準備問題的,也需要讓客戶感覺到舒服。
3、習慣性贊美
每個人都喜歡别人的贊美,連小孩子都不例外,做銷售的就要利用好這個心理,能更容易的獲得客戶的好感。
當然,贊美并不是拍馬屁,而是恰當的實際,恰當的話術,讓客戶感受到你的贊美。
4、站在客戶的角度思考
銷售本身就是利益的交換,但是當銷售人員滿腦子都是自己的利益時,往往就忽略了客戶的需求,也不會真正的幫助客戶解決問題,這樣的銷售自然得不到客戶的歡迎,即使成交了,買賣也隻是一次性的,不會有轉介紹和回頭客,做銷售也隻會越做越累。
5、與客戶發生争執是最低價的錯誤
與客戶發生争執,會讓客戶在思想上産生排斥你産品的想法,成交的難度進一步加大。所以,對于客戶的異議是想辦法去決解,而不是賣弄自己的知識和才能。
6、少說多聽
做銷售的,重要不是你給客戶說了什麼,而是你為客戶做了什麼。
在見客戶的過程中,做到:說三分話,聽七分言,多聽客戶的話,才能了解客戶的需求,我們也才能更有針對性的說服客戶。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銷售技巧
如何對付顧客的讨價還價
對付顧客讨價還價的方法有
1.先談價值,後談價格
2.沒有最貴,隻有更貴,終究是不貴
3.一分錢一分貨才是硬道理
4.不要讓蘋果與梨子比價格
5.把價格除以使用周期之後再來看
6.将服務内容的多少與價格的高低同步
7.把價格換算成客戶經常消費的東西來對比。
①銷售技巧
這是一個銷售為赢的時代。銷售已大大超出原來職業的含義,而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貫穿和滲透于各種活動中的生活理念。銷售能搞定客戶是生存,讓客戶追随自己是發展。
銷售中可運用的戰術也是變幻無常,但“心理戰術”卻是隐藏在所有戰術背後的最根本力量。人人都想在銷售這場殘酷的戰争中赢得滾滾财源,但是并非每個人都能真正懂得商戰謀略。
銷售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每個人腦海中都有銷售的清晰畫面。銷售就是介紹商品提供的利益,以滿足客戶特定需求的過程。
商品當然包括着有形的商品及無形的服務,滿足客戶特定的需求是指客戶特定的欲望被滿足,或者客戶特定的問題被解決。能夠滿足客戶這種的,唯有靠商品提供的特别利益。也就是一種交易滿足大家的共同的需求。
②五條金律
認為如果客戶提的問題太多就不能完成這次銷售,還有些銷售人員不能很好的處理客戶疑問,導緻不能成交,下面是我總結的銷售技巧培訓的五條金律,希望能對各位有所幫助。
1.在不能了解客戶的真實問題時,盡量讓客戶說話
多打聽一些問題,帶着一種好奇的心态,發揮刨根問底的精神,讓客戶多發發牢騷,多提提問題,了解客戶的真實需求。
2.同意客戶的感受
當客戶說完後,不要直接回答問題,要感性回避,比如說我感到您。
這樣可以降低客戶的戒備心理,讓客戶感覺到你是和他站在同一個戰線上。
3.把握關鍵問題,讓客戶具體闡述
“複述”一下客戶的具體異議,詳細了解客戶需求,讓客戶在關鍵問題處盡量詳細的說明原因。
4.确認客戶問題,并且重複回答客戶疑問
你要做的是重複你所聽到的話,這個叫做先跟,了解并且跟從客戶和自己相互認同的部分,這個是最終成交的通道,因為這樣做可以了解你的客戶是否知道你的産品的益處,這為你引導客戶走向最後的成功奠定基礎。
5.讓客戶了解自己異議背後的真正動機
當客戶看到了背後的動機,銷售就可以從此處入手,想到并且說出客戶需要的價值,那麼彼此之間的隔閡就會消除,隻有這樣才能和客戶建立起真正的相互信任的關系。
如何回複顧客說太貴了
在服裝店鋪經營中導購經常會遇到顧客覺得店内的服裝太貴,但其實價格已經很合理了,那麼面對顧客說貴了的情況,我們的導購該怎麼樣才能合理解決呢?今天女裝網小編就來分享六種解決方案讓顧客成交。
第一部分:基本方法
太貴了是每一個顧客的口頭禅,不會解除價格問題的銷售人員,是永遠無法成交。
判斷是真是假:顧客先生,這是您今天唯一不能跟我購買的原因嗎?
确認他是唯一真正的抗拒點:換句話說,要不是這個原因,你就會跟我購買嗎?
一、價值法:(價值是指它能為你帶來的利益)
價值>價格
價值=長期的最大利益
價格=暫時所投資的金額
客戶先生,我很高興你能這樣關注價格,因為那正是我們最能吸引人的優點。你會不會同意,一件産品真正的價值是它能為你做什麼,而不是您要為它付出多錢這才是産品有價值的地方。如果您在荒漠裡,走了兩公裡,快要渴死了,一瓶水可值一百萬,因為這瓶水讓您重獲走回家所需要的力氣,這是這瓶水的價值。如果有一個賣水的人過來,一瓶水賣您十塊錢,我保證您不會跟他讨價還價,如果您剛好有錢,您一定會買這瓶水,您說是嗎?
二、代價法:
代價>價格
代價=長期最大的損失
學習很貴,不學習更貴;培訓很貴,不培訓更貴;買很貴,不買更貴。
客戶先生,讓我跟您說明,您隻是一時在意這個價格,也就是在您買的時候。但是整個産品的使用期間,您就會在意這個産品的品質。(降低聲音,直視雙眼)難道您不同意,甯可投資比原計劃的額度多一點點,也不要投資比您應該要花的錢少一點點嘛!您知道使用次級産品,到頭來您會為它付出更大的代價的,想想眼前省了小錢,反而長期損失了更多冤枉錢,難道您舍得嗎?
三、品質法
方法一:
客戶先生,我完全同意您的意見,我想您一定聽過,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吧?身為一家公司我們面臨一個抉擇,我們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設計這個産品,使它的功能減到最低,或者我們也可以花額外的投資在研發上,使您擁有這個産品時獲得最大的利益,讓産品為您發揮最大的功效,也把您要做的事情做到最好的程度。所以産品會比較貴一點點,但是所投的錢可以分攤到保用一輩子的時間,所以你每天的收益是不可計量的。客戶先生,我認為您應該一開始就是用投資最好的産品,否則到頭來您的為那次級的産品付出代價!不是嗎?所以您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選擇最好的呢?
方法二:
客戶先生,大多數的人包括你我,都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好東西不便宜,便宜的東西也很少有好的。客戶有很多事可以提,但大多數的人都會忘記價格,然而他們絕對不會忘記差勁的品質和差勁的服務,要是那件産品很差勁的話,您說不是嗎?
方法三:
客戶先生,您也知道,在很多年前,我們公司就做了一個抉擇,我們認為一時為價錢解釋是很容易的,然而事後為品質道歉卻是永久的,您應該為我們的抉擇感到高興才對,不是嗎?一時為價錢解釋,真的要比事後為品質道歉容易多了,你說是嗎?
方法四:
客戶先生,我們公司的産品的确很貴,着正是我們最驕傲自豪的地方,因為隻有最好公司才能銷售最好的産品,隻有最好的産品才能賣到最好的價錢。當然,也隻有最好的人才,才能進入最好的公司。我以代表市場上最好的公司為榮為傲。我們都知道好貨不便宜,便宜沒好貨,其實最好的産品往往也是最便宜的,因為您第一次就把東西買對了,您說是嗎?您為什麼要買那種勉強過得去的産品呢?如果是長期使用的話,好東西的成本會比較低,您同意嗎?
四、分解法:
1)貴多少?
2)計算此産品使用的年份。
3)算出平均每年的價格。
4)算得的數字除以52。
5)算出平均每周的價格。
6)若是辦公室使用則除以5,若家中使用則除以7。
7)算出平均每天多貴了多少
五、如果法:
客戶先生,如果價格低一點點,那麼今天您能做出決定嗎?
六、明确思考法:
1)跟什麼比?
2)為什麼呢?
第二部分:實景模拟
●在銷售過中,我們往往會遇到以下的幾種情境:
1、你們的産品價格太貴了;
2、今天不買,過些天再買;
3、我再轉轉,看看再說;
4、别講太多了,你多少錢能賣吧;
5、今天不買,等你們做活動的時候再買;
6、價格已經到底限了,但客戶還在拼命殺價;
遇到這些情況,我們又應該怎樣去應對呢?通過長期的收集與整理,為銷售同仁,特别是門店銷售同仁提供了如下,關于六種情境的處理方案。包括錯誤處理的方法、問題診斷、銷售策略、話術模版等等。
一、銷售情境1:你的價格太貴了
●錯誤應對:
1、價格好商量……
2、對不起,我們是品牌,不還價
●問題診斷:
客戶買東西時都會想要便宜點,這是客戶的一個正常的消費心理,并不是決定他買不買的主要問題。銷售人員在接待客戶的時候,會面對客戶成百上千的問題,但這些問題歸納分類後其實隻有兩種問題:真問題和假問題。我們的很多銷售人員并不知道客戶的問題中大多數都是假問題。客戶問“能不能便宜點”就是一個典型的假問題,“能不能便宜點”隻是所有消費者的一個習慣用語,作為一個老練的銷售人員根本沒有必要就“能不能便宜點”開始讨價還價,而是應該在客戶關心價格的時候引導他關注價值。本案中的第一種回答是一種不戰自潰的消極銷售行為;第二種回答則是一廂情願,強迫消費者意願的武斷行為,消費者很難接受。
●營銷策略:
當消費者關心價格的時候,銷售人員應當因勢利導,讓客戶關注商品的使用價值。把客戶關心貴不貴改變為,值不值!
●營銷語言模闆
銷售人員:先生,買東西不能隻考慮便宜問題。您以前有沒有用過同類的商品?那種便宜的商品可能用段時間就開始出現質量問題,比方說自行車,那種便宜的自行車騎兩三個月就開始到處生鏽,鍊條經常掉,腳踏也經常掉,騎起來很費力,除了鈴铛不響,上下哪裡都響。但是要是買一輛好的自行車比如捷安特,你騎兩年都不用讓你操任何心,騎起來又輕松。其實我們的東西和自行車一樣,都是一等價錢一等貨。買東西我覺得耐用性和安全性才是最重要的,您說呢?
銷售人員:您如果覺得這款商品的價格不合适,我給您介紹另一款性價比更好的……
二、銷售情景 2:我今天不買,過兩天再買
●錯誤應對:
1、今天不買,過兩天就沒了。
2、反正遲早都要買的,不如今天買就算了。
●問題診斷:
客戶說“我今天不買,過兩天再買”一定是有原因的。而本案中的兩種回答,都顯得有點一廂情願,難以引起客戶的共鳴。
●營銷策略:
銷售人員隻有找到客戶不買的真實原因并加以正确引導,才能夠讓客戶回心轉意。
●營銷語言模闆:
銷售人員:今天買不買沒關系呀,我可以先為您介紹一些我們産品的基本知識,等您過兩天想買的時候,您就可以心中有數了嘛……
銷售人員:好的,沒關系。過兩天您想買什麼樣的,是豪華款的還是簡易款的?
三、銷售情景3:我先去轉轉看再說
●錯誤應對:
1、轉哪家不都一樣嗎?
2、不要轉了,你要誠心想買,我給你便宜點。
●問題診斷:
“轉哪家不都一樣嗎”強留客戶的理由太簡單,無法打動客戶。“不要轉了,你要誠心想買,我給你便宜點”雖然能起到一定的挽留客戶的作用,但是給客戶讨價還價留下了伏筆,使接下來的銷售人員陷入了被動。
●營銷策略:
客戶說“我出去轉轉”,這可能是一種心理戰術,也可能是客戶沒有找到中意的,銷售人員首先要判斷客戶是哪種情況,然後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營銷語言模闆:
銷售人員:先生,是不是對我的服務不滿意?
〈客戶一般會回答:不是,是你們的東西太貴了〉
銷售人員:先生剛才最看中的是哪款商品?您買到一款自己喜歡商品不容易,我發展一個客戶也不容易。您有什麼要求,請直接告訴我,我會一定讓您滿意的。
〈如果客戶回答:不是,是沒有我喜歡的款〉
銷售人員:請您等一下再走好嗎?您最喜歡的款是什麼樣子的?
〈等客戶說完,把他帶到相似的商品前……〉
四、銷售情景4:你不要講那麼多,你就說最低多少錢能賣吧
●錯誤應對:
1、最多隻能讓您20塊錢,不能再讓了。
2、那就270塊錢吧,這是最低價了。(報價298元,第一次還價到280元)
●問題診斷:
客戶說“你不要講那麼多,你就說最低多少錢能賣吧”,恰好證明客戶想買這款商品,這時候的銷售人員應當着重介紹這款商品有哪些适合客戶的地方和介紹這款商品的優越性,而不是一味地消極讓價。
●營銷策略:
客戶永遠關心的是價格,而銷售人員永遠要演繹的是商品的價值。要讓客戶看到價值大于價格,讓客戶感受到物超所值,客戶才不會也不敢一味地追求低價格。
●營銷語言模闆:
銷售人員:先生,價錢不是最主要的。您買一款商品至少要用幾年時間,我完整給您介紹這款商品最多三分鐘。您聽我用兩三分鐘講完再決定買不買也不遲,要是銷售人員三言兩語就叫您買,那是對您不負責任,您買回家萬一後悔了,她們會把錢退給您嗎?
五、銷售情景5:今天不買,等過兩天你們搞促銷活動時再買
●錯誤應對:
1、促銷活動不是人人都能有機會的。
2、(無言以對)
●問題診斷:
本案的第一種回答,雖然比較真實,但缺少策略,無法讓客戶回心轉意。而第二種情況則比較消極。
●營銷策略:
每次促消活動都有個特點:活動期限内的銷量會有所增加或明顯增加,但活動之前和活動過後的一段時間内,銷量會很不景氣,原因是活動之前的廣告和宣傳會使得消費者持币待購,而活動期間積聚的人氣和銷量也透支了活動過後相當一段時間内的銷售。作為一名職業的終端銷售人員最主要的職責之一就是引導每一個進店客戶的正确選擇和及時消費。
●營銷語言模闆:
銷售人員:可以的,大哥。您是怎麼知道我們過兩天有活動的?(等客戶回答過後)哦,大哥看中了我們的哪款商品?(我想買你們搞促銷活動時的那款商品)哦,大哥那您買這款商品的主要用途是什麼呢?每天用到的時間是不是比較多?(一番問答之後,盡可能利用客戶的生活需求否定客戶購買促銷商品的想法)哦,大哥我剛聽您說了您對商品的使用需求,我負責任的告訴大哥,我們搞活動的商品并不适合您生活當中的需要。比如說商場裡的某件服裝打折,價格很是誘人,但是,促銷的是男裝,而且您家裡人根本也不喜歡這種款型,您還需要買嗎?所以搞活動的商品不一定是您需要的商品。不論花錢多少最重要的是買到适合自己的東西,大哥,你說對不對?其實,根據大哥剛才的介紹,我覺得這款商品才是大哥真正所需要的……
銷售人員:您知道我們搞促銷的活動規則嗎?(等客戶回答後)哦,大哥您知道我們搞活動的是哪款商品嗎?(等客戶回答後)哦,看樣子大哥對我們的活動還不是很了解。為了對大哥負責,我現在向您了解幾個問題,大哥那您買這款商品的主要用途是什麼呢?每天用到的時間是不是比較多?(一番問答之後,盡可能利用客戶的生活需求否定客戶購買促銷商品的想法)哦,大哥我剛聽您說了您對商品的使用需求,我負責任的告訴大哥,我們搞活動的商品并不适合您生活當中的需要。比如說商場裡的某件服裝打折,價格很是誘人,但是,促銷的是男裝,而且您家裡人根本也不喜歡這種款型,您還需要買嗎?所以搞活動的商品不一定是您需要的商品。不論花錢多少最重要的是買到适合自己的東西,大哥,你說對不對?其實,根據大哥剛才的介紹,我覺得這款商品才是大哥真正所需要的……
六、銷售情景6:價格已經到底線了,但客戶還是狠命殺價
●錯誤應對:
1、價錢我們已經讓到位了,不能再讓了
2、再讓我們就沒錢賺了
3、我銷售人員隻有這個權限給您這個價了
●問題診斷:
有時不是客戶不相信價格,而是找不到“買單”的台階。本案中銷售人員的三種回答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直白而且對立的話語容易使銷售人員和客戶雙方都陷入不肯讓步的死胡同。
●營銷策略:
一個優秀的銷售人員除了了解客戶外在的需求更要了解客戶的内在需求。客戶需要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這是每個銷售人員者明白的常識,但是客戶除了有花最少錢買最好東西的需求外,還有渴望被尊重、被表揚,渴望安全感的需求卻不是每個銷售人員都能領悟的。本案中的銷售人員激發和滿足客戶的潛在需求是本案成功的關鍵。
例如:去年十月份我在安徽蕪湖培訓期間,一家服裝賣場,有一對年輕夫妻想買一款衣服,但是因20塊錢讨價還價相持不下,一直到晚上六點鐘都沒有成交。這時候我聽到那位女士輕聲地自言自語地說道:就20塊錢,讓掉算了,天都黑了,肚子都餓死了。當時的我聽到這句話後,就立即吩咐另一位店員到旁邊小店去買一袋餅幹,我親手将餅幹遞給那位女士,對她說:價錢不是最重要的,健康更重要,别把胃餓壞了,先吃點餅幹再說。當那位女士吃了三片餅幹後,就再也沒有堅持讨價還價了,三分鐘之内順利成交。
本案真實地說明了,客戶表面上是在讨價還價,實際上他是想通過讨價還價來證明自己是聰明的消費者并通過這種行為尋找一種安全感。通過尋找一個公平的價格來悍衛自己應有的被尊重的地位。而我在恰當的時候,給了他關心和尊重,當客戶得到了這種需求後,20塊錢的讨價還價就瞬間顯得不重要了。
●營銷語言模闆:
銷售人員:先生,我非常理解您!我也是消費者,我知道消費者掙錢也不容易,最怕就是買到一個根本不值那麼多錢的東西。先生您放心,如果您買回家發現這款商品我們給您的價格比别人貴了,我們雙倍把錢退給您!如果先生還是不信的話,我可以寫個證明給您。好啦,買賣雙方相互信任才是最重要的,先生,您到這邊來,我先教您填三包卡。
銷售人員:看得出來先生您是個特别會當家過日子的人。買東西也好,生活也好,就應該像先生一樣,每分錢都該花在刀口上。如果給您的價格還有一分錢可以商量的餘地,我一定不會讓先生為難的。也請先生能理解我們,其實現在我們賺錢也不容易,競争越來越激烈,利潤越來越薄。可能先生沒有想到我們在這裡賣東西也是有經營成本的,去掉一大堆的成本和費用,我們能掙到的錢可以說是真正意義上的薄利多銷了,最關鍵的是我們還要承擔先生這一件商品以後的售後服務,三包期内好多項目都是免費的,但對我們來說都是有成本的。所以先生您買的不是一件商品而是一種信任,好啦,您跟我到這邊來一下,我先教您填下三包卡,這樣以後售後就有保障了。
●做銷售時的成交常見問題:
1.客戶很有意向購買我們的産品,然而我們的銷售人員還在喋喋不休,等到嘗試成交的時候客戶再說:我在考慮.考慮.。結果是客戶一去不複返。
2.客戶的要求很明确,我們的産品他也滿意。在成交那一瞬間,因為價格問題,無法達成一緻,不了了之。
3.客戶對我們提供的方案沒有大的問題,唯獨提出一些瑕疵,而談到價格問題,或者刁難銷售人員,銷售人員要麼被顧客引導,或者我所是從,導緻該成交卻沒有成交。
4.客戶對我們的品牌和産品很喜歡,而且已經決定購買,但是對價格不滿意想要便宜,而我們的銷售人員沒有把握好自己,價格放的太快,讓顧客沒感覺占到便宜,導緻成交後顧客到驗收産品時雞蛋裡挑骨頭,為售後服務埋下隐患。
●怎麼辦呢??
在公司,“今天你簽單嗎?”這是很多銷售員見面時相互問候的一句口頭禅,很多銷售員朋友知道未成交一切等于零,成交高于一切,然而成交後和客戶的關系比成交前更好這是所以銷售員的終極目的。但是很多銷售員不清楚這些簡單的道理,要麼沒有成交,要麼成交後沒有和客戶的關系變好,導緻很多售後服務,更不用說以後的再成交。很多朋友就開始問了,那如何做到成交,如何做到和客戶快樂成交呢?
●筆者在六年的門店終端銷售中總結出來的快樂成交法,或許能對一線的銷售員朋友們有少許幫助。
1⑴、如何逼單(假定成交)在什麼情況下假定成交?
可能這個時候有導購朋友開始問我,在什麼時候假定成交呢?我的回答是:當我站在一個即将聽我推薦産品的顧客前,我就假定自己會做成這筆生意。我甚至假設最初讓我碰釘子的客戶,将來會變成我的重要客戶。我們身邊有很多假定成交的例子:例如你到酒店吃飯,服務員通常會問你是喝啤酒還是白酒呢?這個問題有兩個假設:第一,你要喝酒;第二,你要喝他們酒店的酒。
●假定、假定、再假定
你不能像初入行新手一樣,到了要簽單的時候才假定這筆生意會成功。而是在每次談判中,你要一遍一遍地假定你會成交,客戶也會開始假定他将要購買你的産品。更重要大家知道中國的消費者,不喜歡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告訴銷售員。而我們的銷售人員隻有知道顧客的真實想法,才能對症下藥,解決顧客的異議,最終完成交易。根據我終端一線八年工作經驗,我喜歡用逼單的方法來逼出顧客的真實異議,最後解決他的問題完成成交。可怕的是很多銷售員朋友,單沒有簽下來,而且不知道顧客為什麼拒接他。
2⑵、逼單(假定成交)常用語;
在逼單時,銷售員朋友可以運用一些話語。以下這幾則正确和錯誤話語,供朋友們對比參考:
●正确的說法。
“請把名字簽在這裡。”
“你同意後。請在這裡簽字,寫用力一點,因為裡面有三份複寫紙。”
“麻煩你确認一下”
“我要恭喜你做了明智的決定”
“麻煩你過來辦一下手續”
“你是刷卡還是現金付賬”
●錯誤的說法;
“你今天能訂嗎?”
“在這邊來交錢吧?”(在成交時特别提醒銷售員朋友們不要說“錢”這個字。)
“謝謝你的購買”
“你買回去絕對好看,好用”
●在你運用這些正确的逼單的話語時有三種情況發生:
第一;顧客馬上成交;
第二;顧客找一些借口馬上離開專賣店;
第三;顧客說出他真實的想法,例如:顧客會說:”我覺得貴了”或者說:我要和我的**商量一下”,“我還要到别處比較一下”等等。
成交其實很簡單,記住這一句話:要求,要求,再要求。要求就是成交的關鍵。大多數人在結束銷售的時候根本不敢要求,你想想看你做銷售的時候每一次都有要求嗎?沒有。我要求你每一次銷售結束的時候都必須要求顧客成交。每一次,要求一次還不行,還要第二次。他說no還不行。還要第三次。他一定會說no的,我跟你保證。你還要有第四次第五次以後才有可能拿到生意
第三部分:實用小技巧
顧客進門就喊貴,我們的銷售人員該如何處理呢?對于這個問題,我覺得“嫌貨才是買貨人”這句話同樣适用,很多顧客如果真的覺得你家的價格太貴,他通常會偷偷地看一下你的價格标簽,如果産品标價過高達不到他的心理預期的話,他根本連價格都不問掉頭就走,因為這樣的顧客根本就不是你的目标客戶,他不具備這樣的購買力。
重點來了:凡是願意說貴的顧客,雖然嘴上說貴,實際上卻有一定的購買力,因此門店銷售人員要有足夠的自信來處理這樣的問題。那麼,在門店銷售的過程中,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輕松化解這個異議呢?
一、轉移話題法
是的,先生,我也覺得有點貴,可是話說回來了,您一輩子能裝幾回修選幾回家具呢?所以,您得先看看産品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東西不喜歡的話,白送給您您也不要啊。
這樣的處理方法是在把顧客從對價格的關注上轉移到對産品的關注上,然後用價值塑造的方法告訴顧客我們的産品貴在哪裡,為什麼貴。
二、借力打力法
是的,先生,确實挺貴的,正是因為貴您才需要了解一下,這樣您才知道它為什麼貴,就算您不買的話,也方便您出去比較産品啊。
對于您産品的購買來說,或許顧客并不是很懂(很可能他隻是在網上單純的比了價格),所以在便宜和貴之間,顧客并沒有真正的概念,這時候講出産品的“賣點”、優點或者店面自己能提供給客戶的服務。客戶明白後,極大可能有一點能打動客戶,讓産品賣一個高價。
三、霧裡看花法
先生,是這樣的,我們的這款産品是800*800的價格是450元,同樣的産品600*600的隻要430元,得看您家客廳要鋪多少磚,鋪多大規格的。
那英曾經唱過一首歌,歌詞中寫道“借我一雙慧眼吧”不要“霧裡看花水中望月”,作為銷售人員在這裡其實并沒有直接回答顧客的問題,而是給顧客遮上了慧眼采取了“模糊報價”的策略,因為顧客剛剛進門就說“貴”,可能就是随口一說,我們的銷售人員沒必要過于糾結,當你用模糊報價時,顧客有點暈了,也就跟着你看産品去了。
四、順勢而為法
先生,你是說我們的這款産品貴嗎?我們家的産品高、中、低端都有,不知道您是想看個什麼樣的産品?
顧客說貴很多時候是一種習慣,特别是剛進門的顧客,可是這位銷售人員可沒把顧客的一句口頭禅當成玩笑,而是認真地跟顧客讨論您要什麼樣的産品,我們家高、中、低端都有,這樣的說法反而讓顧客有點不好意思了,因為他就是随便一說,店員卻當成真的了。
五、隐喻回應法
是的,先生,确實我們的價格挺貴的,不過您不可能用一台QQ的價格買一輛寶馬車回去啊?
這個是我比較喜歡的處理方法之一,面對客戶進門就喊貴,用隐喻的方法告訴顧客,影響産品的因素有很多,即使同樣的款式、同樣的産品質量,可是光品牌的差異就可能相差好幾倍,你要買的是産品使用功能還是産品情感功能呢,如果是使用功能的話我們确實沒有優勢,但是要是講品牌我們倒是可以讨論一下了。
六、直接反駁法
貴嗎?您覺得我們的産品哪裡貴呢?您了解我們的産品嗎?
這樣的直接反問法适用于那些比較資深的導購員,因為一旦顧客對您的競争對手有所了解,張嘴說出了你們家和别人比為什麼貴了,你得有應對的方法,如果你對對手的情況一無所知的話,這樣的反問顯然會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