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體型怎麼能那麼大(恐龍體型巨大的原因)

biang 中華百科 858

本文目錄

  1. 食素恐龍嘴那麼小,為什麼能體型長那麼大
  2. 恐龍一開始體型就那麼大嗎
  3. 體型最大的恐龍是什麼龍

食素恐龍嘴那麼小,為什麼能體型長那麼大

體型龐大是有3個因素決定的,空氣裡的含氧量,基因遺傳及環境的适應度。

恐龍最值得懷念的一條特征——它們的巨大個頭——也是一條最神秘的特征。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上,這些動物會如此巨大?高含氧量的空氣,給巨大動物一個足夠的動力支持,基因的遺傳使得一代比一代巨大,食物環境的競争使得它們的體型需要大,更大,從而能輕易捕殺比自己弱小的恐龍。

任何解釋都不得不從“軍備競賽”理論開始:某些種類的恐龍進化到較大的體形,主要是為了能夠逃避掠食動物的威脅并且在生存中獲取競争優勢。如果你是一隻掠食動物,你大概不喜歡經常和那些能夠把你像一隻臭蟲一樣踩在腳下的生物混在一起。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的科學家格裡戈·埃裡克森和其他一些科學家通過對于恐龍骨化石的生長年輪研究表明幼恐龍是以令人眩目的速度生長發育的。它們破殼而出之後,一隻活蹦亂跳的小雷龍(Apatosaur)便能夠在以後的20年中成長為重約30噸的巨獸。而能如此迅速的長大,歸功于空氣中45%到63%的含氧量和陸地上覆蓋67%的綠色植物。

暴龍科恐龍(Tyrannosaurs)是統治白垩紀後期的食肉類恐龍,在其“青少年”時期一直穩定的成長,之後進入成長爆發期,在以後的7年間便長到原來的5倍之大。這意味着一個物種擁有兩種足以讓其它物種緻命的體形——中等體形和巨型體形——能夠有效的統治兩種不同的生态環境。年輕的霸王龍(Tyrannosaurus Rex)吞食小型動物,而到了做父親年齡的大型霸王龍每餐則要以超大型來形容。但是對于“大就是好”的解釋還存在一個問題——那便是大多是恐龍的個頭并不巨大。小型骨骼化石不好保存,因此我們現在見到的化石(包括博物館中的陳列)過多呈現出巨獸的形态。實際上存在很多與狗甚至和雞一樣大恐龍,其中有一類恐龍比鴿子還要小,我們稱之為“小盜龍”(Microraptor),那可真是個令人恐懼的家夥。

巨型恐龍并沒有永遠發展下去。許多巨型恐龍發現它們的成員在某些方面變“瘦”了,它們的生存空間在很大程度上也被那些體态隻有它們一半的生物所取代。這就好像向着“大”的方向進化的獎賞已經告一段落——畢竟賬單也有到期的時候。

恐龍一開始體型就那麼大嗎

不是,早期的恐龍體型并不大。

最早的恐龍出現在三疊紀,三疊紀指的是2.5億年前到2億年前之間的5000萬年,這時候地球溫暖幹燥,環境适宜,各種動物都很繁榮,爬行動物尤其突出,出現了很多新物種。

↑三疊紀晚期大陸分布圖:二疊紀晚期,地球上的大陸聚集到一起,形成了一片非常遼闊的盤古大陸,到了三疊紀晚期,盤古大陸又逐漸分裂了

三疊紀物種繁盛,已經出現了原始的哺乳動物和早期恐龍,而且這時候的恐龍種類已經比較多了,所以被稱作是“恐龍時代前的黎明”。

↑最早的恐龍之一:始盜龍

最早的恐龍之一是始盜龍,生活在2.34億年前,也就是三疊紀中期。始盜龍是雜食性恐龍,被推測是所有恐龍的祖先。它的體型不像後來的恐龍那麼巨大,身長隻有1米。

↑最早的肉食性恐龍:埃雷拉龍

埃雷拉龍是生活在2.31億到2.28億年前的肉食性恐龍,也是最早最原始的恐龍之一。這種龍的體型較大,身長在5米左右,主要吃其他的小型爬行動物。科學家們在埃雷拉龍的頭部骨骼化石中發現了聽小骨,可見這種恐龍擁有敏銳的聽覺。

↑最早的植食性恐龍:始奔龍

始奔龍是生活在大約2.1億年前的植食性恐龍。“始奔”的意思就是最開始的奔跑者,始奔龍的身長也是1米。

——以上内容參考米萊童書《生命簡史》

體型最大的恐龍是什麼龍

它也被稱之為“南方巨獸龍”或者“超帝龍”,雖然名字聽起來非常的中二,但是他的體型也确實配得上它的名字。

1993年

,人們在阿根廷的沙漠中,發現了巨獸龍的化石。根據化石,人們大概推測出了巨獸龍的體型。

巨獸龍

史前巨獸

巨獸龍的體長在

14.3米

左右,而體重大概是在

10.52噸

左右,我們對比一下目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鲸。最大的藍鲸體長約為

34米

,重量約為

170噸

左右。相比之下巨獸龍顯得也不是那麼巨大。

不過巨獸龍有些數據還是比較離譜的,比如,最長的牙齒全長為

32厘米

,而頭顱的長度可達到2米,你們可以想象一下,還是相當恐怖的。下一位大小和巨獸龍相差無幾,它就是棘龍。據推測,他的體長會比巨獸龍稍長一點,在

15米

左右。

但是他們的體重就比巨獸龍小得多,不過,棘龍是可以在水中生存的恐龍,而且主要食物是一些中小型魚和腐肉,因此棘龍也不需要太重的身體。棘龍的特征也非常明顯,其背部長有吊橋狀的脊。接下來登場的就是腕龍,腕龍的長相就比較像我們如今的“長頸鹿”。

當然也隻有脖子比較像,腕龍當他們正常站立,身高有15米左右,但是他們的體長已經到達了

26米

,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脖子,就有将近6米的長度,另外腕龍還是恐龍中的幹飯王,一天都要幹上一噸的飯。

腕龍

不過,看似如此兇猛的腕龍,事實上是一名食草動物,也就是說,每天腕龍都要吃下去一噸的植物,是不是突然明白了恐龍為什麼會滅絕了?當然和接下來的恐龍相比,還是小的太多了。

泰坦“巨”龍

你知道人們已知的恐龍中,最大的體型是多少?雖然也是一種草食性恐龍,可是它卻屬于泰坦巨龍的一個屬。南極龍并不是生活在南極的龍,因為這種龍是用埃古希臘文化命名的。

南極龍

而在古希臘文化中,南極卻是北方的意思,南極龍的體型和腕龍比較相似,當然這裡指的還是脖子,不過腕龍的脖子比起南極龍,那可是短太多了。據推測,南極龍僅僅是脖子的長度就能達到

14米

,是腕龍的兩倍還要多。

而我們介紹的第一位巨獸龍,體長也僅僅隻有14米,也就差不多和南極龍的脖子一樣了。當然,如此恐怖的脖長,也讓南極龍的體長達到了驚人的

30米

左右。不過,遺憾的是,這些數據都是人類推測的,因為至今為止人們也沒有發現南極龍的完整化石。

除了南極龍外,波塞冬龍也一樣沒有完整的化石。波塞東龍又可以叫做“海神龍”,外表與腕龍非常相似,因此人們也認為波塞冬龍與腕龍有着很近的血緣關系。波塞冬龍的站立身高大概有17米。

可能是人們已知最高的恐龍,但是因為缺乏完整的化石,也隻是可能了。他們雖然是腕龍的近親,但是無論是身長還是體重,都要比腕龍大上許多。體長最長可達到

34米

左右,而體重則是能達到恐怖的

60噸

接下來登場的恐龍就大有來頭了,那就是被稱之為“地震龍”的梁龍了,有這種稱呼也是因為梁龍的身形太過巨大。梁龍也有着長長的脖子,和細長的尾巴,但是與腕龍不一樣,梁龍的頭并不能擡得很高。

梁龍

一般都是平行于身體,而他們的尾巴就有将近14米的程度,他們的體長在30米之上,許多年前,梁龍一度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恐龍。不過這些恐龍距離體型最大的,還差點意思,接下來登場的才是恐龍界真正的強者。

地球霸主

恐龍作為地球曾經的霸主,體型的極限是多少,能否比藍鲸還要大呢?首先向藍鲸發起挑戰的是超龍,超龍又可以被稱為“超級龍”,因為它的體型确實超級大,據推測他的體長約有35米,而體重至少能達到

68噸

不過超龍也沒有完整的化石,所以有些人推斷,超龍的極限應該不止如此,體重甚至可以超過92公斤,但盡管如此,面對藍鲸

170噸

的噸位,還是差些意思。我們還是有請第二名挑戰者吧。

第二個登場挑戰的叫做馬門溪龍,如果你是第一次見到馬門溪龍,你一定會被它的脖子感到震驚,因為的脖子足足占了體長的一半,足足有15米長。而馬門溪龍的體長在

30米

左右,而推算的最大體重也隻有

60噸

馬門溪龍

不過馬門溪龍,是在中國被發現的,當時四川正在建設高速公路,結果就在工地裡發現了恐龍的化石。不過這樣的體型連超龍都不如,更别說藍鲸了,如果是比賽脖子的長度,馬門溪龍還有争冠的資本。

我們直接來看第三位挑戰者,這位聽名字就非常厲害,叫做巴塔哥泰坦龍,既然被稱作泰坦龍,那證明它确實非常的巨大,它的體長在

36米

左右,體重約為

57噸

,但是因為人們通過化石認為,巴塔哥泰坦龍還有生長的空間。

并認為它是已知陸地的最大動物,不過許多人對這種說法不太認同,畢竟這些都是經過推測得來的數據,目前公認的最大恐龍為“阿根廷龍”,而我們的最後一位挑戰者,正是阿根廷龍。

阿根廷龍

據推測,阿根廷龍的體長最高能達到

43米

,而體重則是能達到

88噸

。雖然在體長上,已經超過藍鲸許多,但是在噸位上,也僅僅是藍鲸的一半多一點。看來就算是恐龍,在藍鲸面前還是不值得一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