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地震感想怎麼寫作文
1.怎麼寫地震作文的感言
一場突襲巴蜀的7.8級大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牽動了整個神州。
這些天,我們無不為抗災一線奮不顧身的幹部群衆子弟兵所感動,我們無不為來自四面八方的踴躍捐助而欣慰,我們無不為深處困境積極自救互助的災區人民所震撼。在強震中,災區人民雖然有失去家園、親人的痛苦和淚水,但他們更有與無情天災抗衡拼搏、與苦難同胞共度難關的堅毅和真情。
在我們向災區人民表達關切慰問、行使救援義舉時,讓我們向災區人民表達我們最崇高的敬意。所謂震災無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災區人民身體力行湧現出的一幕幕鏡頭,讓我們深受感動,充滿敬意,熱淚盈眶。
——500多次餘震把400多萬成都市民逼上了街頭,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卻是個充滿溫情和關愛的特别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靜,沒有人大聲喧嘩,更沒有人吵鬧。
當晚深夜,前來武侯區林蔭街獻血屋獻血的人排隊站滿整條街。——“我們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黨和***各種救災物資才能到來。”
元茨頭村,是甘肅重災區文縣境内受破壞最嚴重的村莊之一。震災後,村民相互幫助搭起各種臨時避難棚;上至60多歲的老人下至10多歲的孩子,都扛着鐵鍬镢頭到村口搶修山路。
——“隻要人在就有希望,我還是會在***的幫助下自救,開展生産。” 13日中午,面對被巨石砸爛、房頂坍塌的民房,水富縣複興村村民老楊如是說。
水富縣是雲南省受震災最為嚴重的縣城,鄉村道路路基塌方、牆體斷裂、涵洞受損、泥石流頻發。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了災區人民臨危不亂、平穩有序、從容樂觀的精神狀态,也看到了他們積極主動自救抗災、為國分憂為***解難的拼搏熱情。
災難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喪親之痛難以自拔,怕的是飽受苦難之後無法振作(來自公文有約),怕的是迷茫于驚吓之中慌亂以對。面對嚴重的災情,災區人民沒有被吓跨倒下,沒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們正擦幹淚水用自己的雙手創造明天。
中華民族自強不惜、頑強拼搏的精神在這裡又一次得到了升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向這些純樸、勤勞、勇敢的災區人民表達敬意呢?——“以後你要好好報答你爸爸哦,沒有他你可能就完了。”12日晚10時左右,都江堰聚源中學學生王克出現在成都市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
王克父親當日不顧自己安危,雙腿跪地,經過4小時的努力,用雙手狠命地從夷為平地的教學樓裡挖出了兒子。——“我不行了,你快離開這裡!照顧好孩子,好好生活下去。”
“老公,不要放棄,馬上就會有人來救你!”13日上午,都江堰金鳳鄉***家屬區裡,朱芙蓉流着淚朝廢墟裡呼喊,鼓勵丈夫譚剛義堅持下去。地震發生20小時後,譚剛義被武警官兵從廢墟中刨了出來。
——“我們會不會死?”“不會。”“我們要盡量活下去。
肯定有人來救我們的。”12日地震後,被埋在廢墟中的都江堰聚源中學初三一班學生黃月,在黑暗中拉住了同學張楊的手,互相鼓勵,兩隻手緊握在一起,直到下午6點左右被救出來。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讓我們深深體會了災區人民身邊親情、愛情、友情的真摯溫暖和巨大力量,因為有“情”,我們義無反顧,挺身而出;因為有“情”,我們真心依靠,共度難關;因為有“情”,我們互相勉勵,生死相連。毫無華麗辭藻的話語,毫無驚天動地的壯舉,一個“情”字卻讓我們潸然淚下,讓我們由衷地敬佩衆多災區人民展現出的人性光輝。
“不抛棄、不放棄”,這句曾在熱播電視劇《士兵突擊》中被億萬中國人熟知的經典語錄,我們在此刻是否有更深的體會和感觸呢?——“我意識到可能是地震,準備出門看看。”12日下午,家住重慶合川南津街書園的21歲木工劉世偉,在地震發生的七、八分鐘之内,主動将樓内近10名退休老職工背下樓逃生。
——“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着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地護着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活了!” 13日22時12分,四川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師譚千秋的遺體從廢墟中扒出來,這雙曾傳播無數知識的手臂,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從死神手中奪回了四個年輕的生命。——“病人在,我們在!”12日下午2時36分左右,第一波震感過去,川大華西醫院第一住院部11樓重症監護室(ICU)病房恢複安甯,該科30多名護士、10多名醫生立下誓言。
強震中,這樣的鏡頭則讓我們看到了災區内鄰裡、師生、醫患之間關系的和諧,沒有鄰裡間的小肚雞腸,有的是尊老愛老救(來自gw9080公文有約)人危難的熱心扶助;沒有對無良師德的拷問,有的是大愛無聲的永恒記憶;沒有醫患關系的緊張,有的是以病患安危為中心的高度責任感。強震突襲,災區人民用行動讓和諧的真谛更加完美真實,用行動讓善良品德和職業操守熠熠生輝。
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這患難之中見真情的和諧,有什麼理由不為災區人民危難之中顯現出的人格魅力而傾倒呢?在5·12汶川大地震中,類似的鏡頭還有很多很多,催人淚下的故事也有很多很多。衆多的災區人民正在用自己的真情實舉,書寫一部展現中華民族人性光芒、與災害鬥争的抗争史。
“房子裂了、塌了,我們還可以再修。隻要人在,我們就一定能夠度過難關,戰勝這場重大自然。
2. 5.12地震感想怎麼寫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情牽十幾億人的視線,強震抗災中,誰是最可愛的人?
這些身影我們難以忘記――
親臨一線的總理。哪裡有災難,總能看到溫總理的身影,仿佛44小時後又回到凍災現場的總理話音仍在耳畔,卻又已奔赴強震災區,一線指揮。有網友說難以忘懷這個花甲老人的身影,在他身上,肩負的是人民的重托,肩負的是大國責任。
我們的子弟兵。危急時刻,都會有子弟兵迎難而上,“官兵徒步前行”牽動人心,有網友留言說“我們的戰士們,請你們快一點抵達災區。”這一份急切中,又有着多少的溫情和期待。子弟兵一線抗災,讓我們看到堅忍不拔的前行,看到與死神之間進行的不屈較量。
廣大的醫護人員。5月12号是護士節,然而地震給這個本來應該溫暖的節日帶來了顫抖,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搶救傷員,是在用危難面前的救死扶傷來捍衛自己的職業操守。
生命的色彩,在地震中不僅僅有“天使白”和“橄榄綠”,還能看到――
自發投入救援的鄉親。我們看到當房屋倒塌時,當孩子被壓在倒塌的教學樓下,鄉親們自發投入了救援,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沒有什麼複雜動機,其實這個時候,他們想的可能隻有兩個字“救人”,樸素的東西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獻血的大學生和群衆。“也許,我獻的血就能救一個人”,中國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似乎總能應驗并能深切的讓人感到溫暖和隽永,新聞聯播中那一張張青春和無私的面孔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诠釋對祖國和人民的愛。
獻出愛心的每一個人、各個戰線上奮戰的每一個人……正是這樣的衆志成城,才能讓我們與死神的較量中,跑赢時間。
“不忍心看那些圖片”、“真希望傷亡人數那個數字不要再變了”。其實這幾天,我們這群“離新聞事實最近”的人,在新聞戰線抗震之時,也在飽嘗艱辛,帶着牽挂、揪心、痛苦,緊張工作,或許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大家能少一分牽挂、揪心、痛苦。
3.日本地震感想作文怎麼寫在3月11日13時46分,當我們還在上課時,我國的鄰國——日本仙台發生了8.9級大地震,這是迄今為止日本發生的第一大地震,也是世界第五大地震。
這次地震分不同個層次,最大的地震并不是發生在日本島上,而是發生在宮城縣(日本的一個縣城)以東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約二十公裡,由于這次地震的震級太大,所以由此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吞沒了包括仙台在内的幾個縣,日本氣象局發布高級别海嘯警報。
據說海嘯會在3月11日17時17時13分前後到達我國台灣東部沿海,波高為50到100厘米于21時前後到達浙江、福建沿海,波高為30到60厘米左右;于22時前後到達廣東東部沿海,波高為40厘米以内;于12日淩晨2時前後到達江蘇、上海沿海,波高為30厘米左右。
該次地震發生後,日本股市大幅下跌,目前已知有數人受傷,至少2人被埋壓。當地電視畫面顯示,由于地震引發強烈海嘯,日本岩手港出現4。2米高浪,水中漂浮着數十輛汽車,距離震中最近的日本宮本縣已宣布出現“嚴重傷亡”。日本共同社最新消息稱,當地時間11日下午3點25分,停靠在日本橫須賀海港基地的所有海自艦艇已受命駛往宮城縣附近海域,馳援震區。此外,宮城縣知事村井嘉浩下午3時許向陸上自衛隊提出派遣赈災人員的要求。
唉,日本,你們那邊發生了海嘯,我深表同情,但是你們以前殺了我們那麼多無辜的同胞們,我深表痛恨,但是一情勝一仇,我還是同情你們,我本來可以給你們捐款或捐物,但是還沒有這樣的活動,所以我隻能默默等待。啊,我為日本人祈禱,祝願他們平安無事!
4.日本地震感想作文怎麼寫你聽得見嗎?海嘯到來時的恐慌與尖叫,核電站爆炸的聲響,車與房屋碰撞的聲音,飛機撞破機場玻璃的聲音……都聽不見。
轉瞬的幾分鐘,那個原本平靜的島嶼就浸滿了悲傷。我們都想去給予那些身處災難中的人們一點點溫暖。
但是我們卻怕濕潤了眼眶。日本,加油!全世界都在關注着你,都在想盡辦法幫助你。
可是,我們周圍仍有這麼一群人。對于日本的災難而幸災樂禍。
我不能否定你們的思想,但是我想說,在天災面前,人都是渺小的。我們都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分子,我們都是平等的小生命。
生命都是脆弱的。我們該換位思考思考,倘若今天遭遇災難的是你抑或是你的親人,你會是什麼感受???核電站處在危險之中,核輻射成了人們的另一個讨論的話題。
是,每個人都怕。同時也在為進出福島核電站的士兵揪心。
他們完全把自己的生命交付給了自己的國家。可是,在中國,卻莫名其妙地掀起一股碘鹽熱。
至今專家已經多次出來辟謠。但是誰都無法預料這場狂熱會持續多久,也不好對此多做什麼評論。
靜觀其變吧。
逝者安息,生者堅強。
健康樂觀地過好每一天。能不能不要再有戰争?!能不能不要再有地震?!!能不能不要再有海嘯或者任何天災?!!!展開。
5.地震過後寫感想的作文(400字左右)急用看完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新聞後,讓我覺得非常揪心,我希望大家能獻出愛心,拯救四川人的家園吧!下面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篇報道,如果你看了後肯定會非常擔心四川人民:
前日(12日,下同)下午2點28分,都江堰聚源中學1800餘名師生正在教室裡上課,突然學校一棟高三層的教學樓轟然坍塌,近千名師生被埋在了廢墟中,情況十分危急!數百名武警官兵連夜趕往出事地點進行救援。
截至昨晚7時,距事發已接近30小時,現場的救援工作仍在緊張進行之中……
現場千人關注師生安危
昨日上午11時,距事發地不遠的聚源鎮上人來人往,不時有參與救援的官兵趕往聚源中學。
在學校大門處,10多輛120急救車整齊排開。在大門口幾米遠就是一個操場,密密麻麻擠滿了上千名等待消息的學生家長和附近群衆,所有人的目光都凝望着正在施救的廢墟。
此時,3台大型吊車原地待命,數十名救援官兵正神情專注地在瓦礫堆上用鐵鍬挖,用手刨……前來參加救援的官兵連夜參與搶救,一整夜都沒有合眼,其他救援人員也整夜守護在現場,一刻都沒有離開過。鏡頭二
刨出遇難學生親人淚水喚不回
“快讓開,快讓開!”上午11點10分,救援人員從廢墟中挖出一名女生,經醫生診斷她已經死亡,4名救援官兵用木闆擡着女生的遺體迅速跑向操場。人群開始出現騷動,外圍的人群開始跟着跑。最後,這名女生被擡到操場的一塊空地上,很多還沒有見到孩子的家長一下子圍了過來。“女兒啊,怎麼會是你啊?”一名30多歲的女子突然沖上前,撲到該女生身上嚎啕大哭起來,旁邊的另一名婦女趕忙上前安慰,圍觀的其他家長都忍不住跟着流淚。“我能理解她的感受!那天聽到侄女兒死亡,我傷心得差點暈倒了。”楊國英說,前天她和家人一直站在現場等候消息,突然一名女孩的屍體被擡出,她跑過去一看,正是侄女程婕。當時她簡直不敢相信,一下子癱倒在地哭了起來。這樣的場景已多次在她眼前上演,似乎連心都傷得麻木了,但每次看到别人哭,她也忍不住會掉淚。驚魂回憶!
看完了這篇報道,我都***動落淚,我無法忍受這樣***的大地震威脅着四川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希望大家能夠嫌出愛心,為四川人民出份力!!!
6.地震感想作文300字左右有愛就有希望——汶州,雄起!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北緯31度,東經103.4度,地震來襲,四川汶州強烈地震,震感達7.8級,死亡人數不斷遞增,無法預計……
還記得2005年11月26日8時49分38.6秒,江西九江瑞昌間發生5.7級地震。那時還在讀小學,對具體事件也都記不太清,隻記得我們臨市也有餘震,是哪天的晚上自家的床在震,開始以為是夢境,第二天才曉得原來地震了,這也是我第一次親臨地震吧。雖然吉安市餘震強度并不大,但是後來才得知餘震波及南昌、宜春等縣市地區,湖北、安徽、湖南、江蘇、浙江等省區有震感。截至27日11時緻13人死亡:其中九江死亡5人;瑞昌死亡7人;湖北1人死亡。對于我而言這是多麼恐怖的數據,包括現在!此地震後,從不少省份都為九江送來樂問候與救助。生命對一個人而言是再寶貴不過的了,但也就是在莫名的瞬間,一個個生命飛向了另一個世界……時間過去了兩年多,大地又開始了它的憤怒,它又迸發出了那股強烈的力量,使四川省遭受突如其來的災難。
5月15日,在湖南衛視的《我們都是一家人》赈災晚會中,我還尤記汪涵的一句話“大家都應該還記得在那場冰雪災害的時候,有很多兄弟省份給我們湖南送來溫暖,其中有包括我們兄弟省份四川”不知你們聽了這句話有什麼感受,但當我聽了這句話,我心中一振麻。當它方有難,我們總會伸出援助之手,但真正自己有難時,我們最需要的也是他人關懷。俗話說之恩圖報,即使沒有得到恩懷,我們同樣要盡己所能,更何況我們曾共同患難共同見證過真情呢!看着網上,電視上,一幅幅圖片,看着那些受難的人們,我不知該說些什麼,我想這發生再近些該多好啊,至少我還能趕去當個志願者幫助他們,但我知道我是錯的,或許這還會危及到我自己的生命,或許我趕去還會制造更多的麻煩,或許我買了一張車票就會使另一個救援人員沒能抵達救災地區,或許……
每一幕都是我們感動,落淚,控制不住傷感隻能用淚來緩解悲感。有這樣一個圖片11歲的張吉萬背着3歲半的妹妹張韓,非常吃力地走着.同行的爺爺、奶奶已經老了,父母在外打工,小吉萬就勇敢地擔負起小男子漢的責任。早上5點出發,已經走了12個小時了。小吉萬說,他很愛妹妹。感動,一個11歲的小男子漢,一個3歲不懂事的小丫頭,雖然隻是8歲的年齡差異,但付出的卻是連成人都難以做到勇敢和堅持。都說患難見真情,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一幕,也正是最好的體現:災難突如其來,在綿竹北方中心小學的建築殘骸中,一個幸運的孩子從死神的魔掌中逃出,二賜予她第二次生命的,不是别人,正是用雙手不停挖了3個小時的父親。其實感動的不止這些,還有那些救援官兵們:成都空軍徒手刨遍銀廠溝救出8000餘災民……
天地無情人有情,而我們,我們這些異地他鄉的人又能做什麼呢?災難面前,我們要共同面對,我們到不了救災第一線,但至少我們能捐出自己手頭上一分一毫,就像我們同學所說的“錢不在多,有愛就行”,其實我們每個人捐的就像是一滴水,海納百川,當全國人民共同的力量彙聚在一起,那希望就是無窮,因為有愛就有希望!讓我們共同見證:汶州,雄起;四川,雄起!
7.六年級作文關于地震的讀後感怎麼寫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7.8級地震,全國許多省區市均有震感。
強烈的地震已經奪走了一萬多同胞的寶貴生命,摧毀了數萬人的美好家園和安定生活。這場地震,威力之猛、破壞之大,為我國幾十年來所罕見。
我們的民族正在遭遇巨大的自然災難!國家遭此劫難,同胞遭此巨痛。我們雖遠離災區,未受波及,但我們都是一家人,災民受災悲慘之狀猶如就在我們眼前,骨肉同胞之痛猶如自身之痛。
看着無數無家可歸的人們,看着不斷攀升的傷亡數字,看着受災現場的殘垣斷壁,每個人的心中都會湧起無限的哀思和捶歎。震區屋倒牆塌,生命瞬間隐沒于廢墟。
災害突如其來,震撼着全國億萬同胞的心靈。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在如此猛烈的自然災害面前,災區人民需要我們的救助,需要我們伸出溫暖的雙手。
災害無情人有情,博愛之心無地域。雖然我們遠在天津,但是熱情和愛心卻不曾遠離我們受災的同胞。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朋友們,請伸出你的援助之手,獻出自己的一片真情吧!讓我們發揚炎黃子孫團結友愛的互助精神,奉獻我們的愛心,用愛心傳遞我們的溫暖,用愛心撫慰災區同胞的創傷。
能力不論大小,捐款不論多少,重在參與,貴在真情。你的一顆愛心就可能救助一位處于風雨之中的四川同胞,讓他們看到生的希望。
滴水彙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島。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攜手并肩,同舟共濟,抵禦災害,共同救災,讓我們将中華民族的互助精神發揮到無限大,用我們彙聚的力量使災難的破壞降到最低。
朋友們,讓我們用責任和愛心與災區同胞共度難關,盡我們微薄之力去幫助災區人民恢複生産,重建家園!最後,向在四川汶川縣地震中遭遇不幸的罹難者表示深切的哀悼,向受災人民緻以誠摯的問候!我們相信四川汶川縣人民一定會戰勝這次地震帶來的困難,重新建立美好的家園。
8.誰知道地震感想怎樣寫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災害,打亂了我們的生活節奏,情牽十幾億人的視線,強震抗災中,誰是最可愛的人?
這些身影我們難以忘記――
親臨一線的總理。哪裡有災難,總能看到溫總理的身影,仿佛44小時後又回到凍災現場的總理話音仍在耳畔,卻又已奔赴強震災區,一線指揮。有網友說難以忘懷這個花甲老人的身影,在他身上,肩負的是人民的重托,肩負的是大國責任。
我們的子弟兵。危急時刻,都會有子弟兵迎難而上,“官兵徒步前行”牽動人心,有網友留言說“我們的戰士們,請你們快一點抵達災區。”這一份急切中,又有着多少的溫情和期待。子弟兵一線抗災,讓我們看到堅忍不拔的前行,看到與死神之間進行的不屈較量。
廣大的醫護人員。5月12号是護士節,然而地震給這個本來應該溫暖的節日帶來了顫抖,白衣天使們恪盡職守,搶救傷員,是在用危難面前的救死扶傷來捍衛自己的職業操守。
生命的色彩,在地震中不僅僅有“天使白”和“橄榄綠”,還能看到――
自發投入救援的鄉親。我們看到當房屋倒塌時,當孩子被壓在倒塌的教學樓下,鄉親們自發投入了救援,沒有什麼豪言壯語,沒有什麼複雜動機,其實這個時候,他們想的可能隻有兩個字“救人”,樸素的東西往往最能打動人心。
獻血的大學生和群衆。“也許,我獻的血就能救一個人”,中國那句老話“患難見真情”似乎總能應驗并能深切的讓人感到溫暖和隽永,新聞聯播中那一張張青春和無私的面孔在用他們的實際行動诠釋對祖國和人民的愛。
獻出愛心的每一個人、各個戰線上奮戰的每一個人……正是這樣的衆志成城,才能讓我們與死神的較量中,跑赢時間。
“不忍心看那些圖片”、“真希望傷亡人數那個數字不要再變了”。其實這幾天,我們這群“離新聞事實最近”的人,在新聞戰線抗震之時,也在飽嘗艱辛,帶着牽挂、揪心、痛苦,緊張工作,或許就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能讓大家能少一分牽挂、揪心、痛苦。
9.急求對地震感想的作文一篇強勁的08年四川滿分作文,雖然汶川大地震已接近尾聲,但這篇佳作無不讓人驚歎!!!
題記:下面是網絡中今天曝光的四川08年高考滿分作文:《悲中行》。從這篇文章中中,三峽在線看到:作者用了一首藏頭詩。把5.12大地震中這些地方的名字全部寫了出來,同時,作者寫出了他的真實感受與情感。讓我們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文采。下面讓我一起來看看這篇強悍的文章吧:
悲中行
戊子歲,四月初八。川靜其波,鳥罷其鳴。一場無情的天災襲來,舉國恸哭。在災難面前,我們選擇堅強;在悲痛中,我們選擇堅強。汶川堅強,四川堅強,中國堅強!因為堅強,我們不怕災難;因為堅強,我們明天更美好!
————序
汶水東流不複西,神仙難改地震襲。
川蜀兒女多苦難,一片荒城盡眼底。
映現當年唐山景,盡是殘垣與斷壁。
秀麗河山浩劫後,昨日今朝各兩異。
都道零八年歲好,為何災難緊相逼。
江山如畫景色美,怎奈蒼天生妒忌。
北國剛受冰凍災,天府又遭夷平地。
川靜其波鳥罷鳴,齊哀滿目皆瘡痍。
江天五月漸陰沉,滿腔悲痛灰色彌。
油綠麥田無人收,萬千蒼生宿路隅。
平生有淚不輕彈,今朝聞此淚如泥。
武候諸葛若有知,不堪目視亦掩泣。
彭祖壽延八百載,可知人命僅須臾。
州州郡郡華夏土,一磚一瓦似金玉。
金玉散去不足惜,金玉怎比萬事吉。
花兒凋謝來年開,來年風景更旖旎。
茂年男兒體健壯,安能袖手聞羌笛。
理會百姓疾與苦,血汗合流同舟濟。
綿薄微力不足道,奇迹因愛八方聚。
竹絲管弦為君鳴,可敬可贊可歌泣。
卧薪含悲建家園,蜀山青青蜀水碧。
龍的傳人誰可勝,隻手亦有撐天力。
漢羌一家愛無疆,我齒你唇永相依。
旺興歲月定輪回,紅霞當空雄雞啼。
紅燭數盞列堂前,潛心默祈哀思寄。
白雲蒼狗命難料,生者奮進逝者息。
青史銘刻五一二,永記今朝萬人罹。
川蜀兒女多堅強,還把災難視蝼蟻。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遠方。惟見山河齊悲兮,黯然神傷。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眺望遠方。還看萬衆一心兮,不屈脊梁。
立我于高山之上兮,展望悲中奮起兮。多難興邦,中華堅強!
10.誰可以給我個關于地震感想的作文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四川汶川縣發生7.8級大地震。據四川省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最新進展情況通報,截止5月13日下午16點,四川省内災情為:死亡已超過12000人,受傷26206人,被埋9404人,損害房屋346萬間。
從昨日到今日,時間一點一點的消逝,每一分鐘,都有着不少災區人民因搶救官兵與醫生的資源不夠,而面臨着死亡的危險。在網上,最新的消息和圖片以及視頻不斷傳來,而其中一則視頻,更讓我難以忘懷:視頻的第一畫面,是一座已經坍塌的樓房,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座美麗的校園。在坍塌的瓦礫堆中,一張稚嫩的小臉出現在眼前。那是一個一二年級左右的小女孩。經過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臉由于過度饑餓和缺氧,原本紅潤的小臉已經變成了黑黃黑黃了。在她的臉上,依稀可以看見哭過的淚痕,還有那淡淡的絕望。小女孩的嘴巴還在一張一合,可是在視頻中卻聽不到她的聲音,想來小女孩在被廢墟掩埋時曾經哭喊、求救,嗓子已經變啞了。看到這個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導緻數以萬計的人民圍困在廢墟中。他們和這位小女孩一樣,在瓦礫堆之中無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時搶救他們,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壓迫。這時,隻聽一陣大喊:“這裡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來,激動地實施搶救工作。小女孩的臉上頓時充滿了喜悅,大聲叫着:“快來救我!”一位官兵低下頭,對小女孩說道:“小妹妹,我們正在救你。你不要講話,好好待着,耐心等我們!”小女孩聽話地不講話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們。由于小女孩在廢墟的裡層,如果動用一些搶救的機器,可能會使廢墟再度坍塌,危機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動用機器,官兵們就圍成一個圈,趴下來用手來刨着瓦礫。此時已是淩晨一點,這些官兵們已搶救了多個坍塌地點,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隻要自己松懈一秒,那麼困在廢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臨死亡的危險!為了受災人民,自己苦點、累點,根本不算什麼。官兵們就是秉着“早進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間斷地搶救着受災人民。這時,小女孩周圍的瓦礫終于被官兵們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來。
四川7.8級地震驚動了世界,災區人民的命運也牽動着13億中國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已啟動一級預案。由中國地震局12人、北京軍區某部工兵團150人和武警總醫院22人組成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陸續奔赴汶川災區,負責搜索、營救和醫療救護任務。中國空軍今天派出二十二架軍用運輸機,向四川地震災區空運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揮車,執行綿竹、安縣、北川地區的抗震救災任務。民政部也緊急調撥25000頂救災帳篷支援四川災區,其他救災物資正在調集運輸中。而社會各界人士、中國多家企業公司、中國紅十字會,也在援助四川。
面對災難,團結就是力量。當13億中國人肩并肩,手挽手,心連心的時候,任何困難都是暫時的,任何災難都是可以戰勝的!四川地震的感想作文
應急救援心得體會
2021應急救援心得體會(精選5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2021應急救援心得體會(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應急救援心得體會1昨天一天都和家人一起守候在電視機前,關注山西王家嶺煤礦的救援消息。一個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傳來:9個,24個,42個,63個,70個……115個!看到這樣的救援奇迹,确實令人感動。老爸老媽不斷發出歡呼,和激動的評論。
這次救援行動,可以說是“舉全國之力”,轟動了國内外。場面之壯觀,到場領導人規格之高,動員的救援和醫療力量之強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也可以說是一種“中國特色”。堅持8天8夜之後兩個巷道的工人全部存活并安全升井,不能不說是一種生命的奇迹。看到遇險工人在井下靠“挂壁”,靠吃樹皮、喝尿,靠聚在一起收集“希望之光”礦燈、講獲救故事,頑強地堅持下來直至獲救,不由不從心底裡佩服人的生命意志,佩服人類互相依存的愛的力量。
願這樣的力量繼續支撐另一個巷道還未獲救的38名工人,願他們也像115名兄弟一樣,重返光明的人間。
但感動之餘也有思考:為什麼讓全國人民如此揪心的礦難屢屢發生?從小煤窯發展到大煤礦?難道經濟發展一定要付出這樣慘痛的代價?據說此次透水事故與過分強調趕工期,忽視了安全論證有關。希望救援行動的輝煌不要淹沒災後的反思,和真切的安全措施。畢竟再輝煌的救援,也比不上根本不用救援。
應急救援心得體會2按照《關于舉辦煤礦應急救援專項培訓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有幸參加了晉能集團晉城公司煤礦應急管理專項培訓班。本次培訓主要分救援理論、現場實操兩大模塊,其中包含應急救援理念、事故救援案例分析、綜合救援基礎技能等方面的講解和現場實操演練。本次培訓期間的收獲和感想如下:
上午學習了理論知識,我重新認識到應急救援知識學習的必要性,深刻體會到了“應急救援”對于煤礦來說意義非凡。老師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煤礦事故發生後應急救援的實例,應急救援可以加強對煤礦事故的處理能力,根據預先制定的應急處理的方法和措施,一旦重大事故發生,做到臨變不亂,高效、迅速做出應急反應,減小事故後果對生命、财産和環境造成的危害。
下午老師講解了心肺複蘇術和壓縮氧自救器的使用方法等綜合救援基礎技能,利用假人模拟實際,我也操作了一下,感受深刻,重點是學到了很多平時學不到的知識。當心髒停止的4分鐘内,如果正确的施予心肺複蘇術,有一半的患者可以複蘇,随着時間的增加,複蘇概率會相應降低,耽誤 0分鐘後基本沒有希望。如果我們掌握了心肺複蘇急救手段,如發生事故傷員搶救及時,就可以會有一半的人可以從死神手裡逃脫。
一天的課程培訓時間雖短,但學到的内容能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巨大的幫助,可以運用所學的救護知識和技能,在災害和突發事件到來的第一時間、第一地點正确及時采取有效的救護措施,自救互救,挽回生命。所有參加培訓人員都感覺受益匪淺,一緻認為應急救護這些知識和技能很實用,對自己、對家人都很有好處。
我被選為應急救援宣傳員,感到責任重大。想到能在今後的工作中為全礦幹部職工宣傳普及應急救援知識工作盡力,感到無比的自豪和榮幸。
應急救援心得體會3随着石化企業的不斷發展,消防應急救援工作不斷加大,中心及隊領導結合隊伍滅火救援能力素質的實際情況,堅持從提高隊伍應急救援能力為出發點,精心組織,統籌安排,聘請中石油消防專家積極組織全隊開展了為期三天的以“滅火與防火基本知識、滅火搶險救援組織與指揮、重點部位滅火預案制作及各類石油化工火災事故救援案例”等為主要内容的消防知識講座。教員通過自己紮實的消防知識基礎、豐富的化工火災滅火經驗和驚心動魄、生動的火災事故案例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講解了化工火災的特點及滅火救援的戰術戰法和“攻防并舉、固移結合”的滅火作戰原則,使我感觸頗深,作為一名指揮員,讓我感到自己距離滅火搶險救援中指揮員應具備素質還有很大的差距。通過此次培訓,自身積累了豐富的滅火搶險救援經驗,深入了解掌握了石油化工火災事故救援的特點,提高了自身的消防知識理論水平和滅火搶險救援組織指揮能力,為我今後更好地抓好隊伍的戰訓工作落實指明了方向,為做好消防應急救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一是拓展了自身的消防理論知識面,提高了自身的理論水平。
此次消防救援知識培訓,消防專家利用各種實例,通過自身多年來的石油化工火災救援的工作經驗,就“滅火與防火基礎知識”進行系統的、全面的講解,尤其是化工火災滅火救援的方法和防火的要求、化工産品的理化性質對滅火搶險救援的影響、以及石油化工火災現場的突發性、不确定性的危害,使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作為一名消防員特别是指揮員自身消防理論知識水平對滅火搶險救援的重要性。通過學習培訓,使我自身的消防理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針對不同化工産品的滅火方法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為今後更好地做好防火及滅火搶險救援工作打下了基礎。同時還讓我深刻感覺到作為一名指揮員自身理論水平的局限性,距撲救石油化工火災事故所必須具備的理論素質還有很大差距。為今後自身乃至隊伍消防理論知識學習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
二是積累了豐富的滅火救援經驗,提高了自身滅火救援組織指揮能力。
指揮員過硬的滅火搶險救援組織指揮能力和豐富的火場經驗是完成滅火搶險救援任務的關鍵所在。為期三天的培訓過程中,培訓教員利用理論講解的方式,深入細緻系統地闡述了石油化工火災滅火搶險救援組織與指揮,并通過化工火災的事故案例明确指出了指揮員必須具備的指揮素質。另外還不斷結合各類石油化工火災案例,運用視頻的方式,充分剖析火災案例好的滅火搶險救援經驗,從中吸取教訓。特别是液化氣洩露滅火救援案例中,由于指揮員的失誤,導緻數名消防員葬身火場,使我深深感到作為一名指揮員肩負的責任重大。通過案例分析和理論講解,使豐富的滅火救援經驗得到了積累,從而提高了自身滅火搶險救援的組織指揮能力素質,明确了作為一名指揮員必須具備冷靜勇敢,堅決果斷的意志。在今後的工作學習中,要不斷加強火災事故案例,特别是石油化工類火災案例的學習剖析,從而豐富自身滅火搶險救援經驗,拓展知識面,提高自身的組織指揮能力。
三是找到了自身差距,明确了隊伍戰訓工作方向。
為期三天的滅火搶險救援知識培訓,消防專家從基礎的滅火、防火知識開始,到石油化工火災救援組織與指揮,再到各類化工火災案例的經驗分享和教訓總結,以及重點部位滅火預案的制作和戰術戰法的運用。使我從中找到了自身理論知識水平的差距、組織指揮和滅火搶險救援的差距,以及隊伍戰訓工作落實上的差距。這些都是在滅火搶險救援工作所必須具備的素質,是影響搶險救援行動的關鍵因素。通過培訓,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多方面的素質,同時,為今後建設一支“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消防應急隊伍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在今後的戰訓工作中,我們将以實戰需要為出發點,不斷加強現場訓練和演習演練,,不斷提高自身乃至整個隊伍的理論水平,提高班組長等指揮員的組織指揮能力,了解掌握豐富的火場救援經驗和化工火災瞬息萬變的特點,為今後更好地完成消防應急救援任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之,通過三天的培訓,使我受益匪淺,不僅明确了作為一名指揮員火場指揮的責任和重要性,而且提高了自身的組織指揮能力、消防理論水平,掌握了豐富的化工火災救援經驗,為今後應對瞬息萬變的化工火災事故救援積蓄了力量。
應急救援心得體會4電影《緊急救援》取材自真實事件,因而塑造的是一群你我身邊的平民英雄。他們在出勤時,是将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救援隊員,但卸下隊服,他們也隻是普通的丈夫、兒子、父親。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承擔着不同的家庭和社會責任。
這其中有難舍的親情、有鐵血的兄弟情,也有美好的愛情。正是這些情感的羁絆,讓影片能夠更加觸動人心,同時也更好地诠釋了“熱血”的另一面,引得觀衆們沉浸其中,淚流滿面。
影片的三分之二都是哭着的,彭于晏這次的角色跟以往都不一樣,很勇敢,有父愛,這是一部“讓人激動又感動”的電影,“既有緊張刺激的視覺盛宴卻又不失溫情與感動”。
此外,這種強烈的情感共鳴也來自于影片所蘊藏的“真實的力量”。據說不少一線的消防人員、救援人員,看完影片之後無不感同身受。我一個在廈門東海救助局的救撈員的朋友,看完影片後久久不能釋懷,直言“在電影中看到了我們真實的'工作狀态,那是一種相依為命、唇亡齒寒的感覺。”
當然,也正是因為《緊急救援》的存在,讓大部分觀衆認識到還有這樣一群可愛又可敬的人存在。有一位朋友看完影片後說,“感謝主創讓我知道救撈人員這個職業,我用百分之百守護你萬分之一,但我希望永遠不需要他們,因為我希望他們百分之百安全!”
在電影預告片中,飾演救援隊隊長的彭于晏問絞車手王彥霖:“為什麼我們隊可以合作這麼多年?”王彥霖一臉笃定地回答:“因為大家相信你”。
彭于晏平靜糾正說:“因為我恐懼”。回答後如釋重負,一臉坦然。
看過太多關于救援英雄的電影,《緊急救援》這一次把英雄還原成人。這樣的人,熟悉有溫度,熟悉到仿佛就是人群中的你,仿佛是你我身邊的朋友。
就是這樣一群跟你我一樣,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人,海難發生之時,第一時間抵達,站在水火咆哮的最前面,守在危險撤離的最後邊,把生的希望送給别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
辛芷蕾飾演的救援隊女機長,方宇淩成為了《緊急救援》的萬綠叢中的那點紅。低空盤桓、逆風而行、劈波斬浪,每一個千鈞一發中的臨危不亂,每一個驚濤駭浪中的九死一生,都自帶一股堅毅的硬核之美。
女人一旦“剛”起來,眉宇間的英氣,舉手投足間的行雲流水,都有着令人過目難忘的魔力。隻是在國内所有救援題材中卻鮮少有活躍于救援一線的女性形象,而辛芷蕾自帶的疏冷和倔強無疑是最契合林超賢電影中那種淩厲的美感,如此一來,對她飾演的女機長的期待頓時又添了一分。
影片《緊急救援》不僅具有大制作、大場面,能在視效上滿足大家的感官娛樂享受;同時,也注重和觀衆情感的共振,以人物個性和真實的力量打動人心,做到以情動人,是一部有血有肉有情有料的商業大片。
應急救援心得體會5消防部隊肩負着撲救火災和搶險救援的重任,在滅火救援中,往往會遇到許多危險情況,如危險化學品爆炸、可燃氣體洩漏爆炸燃燒、毒氣擴散、建(構)築物倒塌等,時有造成人員傷亡,尤其是随着消防部隊一警多能和消防社會化的發展,勤務日益增多,情況複雜多變,撲滅火災、搶險救援,險情叢生,如不能實施有力的組織指揮和管理,加強安全防事故工作,極易出現事故。據資料統計,過去幾年間,消防部隊平均每年有20多名官兵因公或滅火救援英勇犧牲,光榮負傷的就更多。因此,加強滅火救援中安全防事故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愚者用鮮血換取教訓,智者用教訓避免鮮血”,是的,事後總結,很大一部分滅火救援中的傷亡事故,是可以避免或減少的。如何既能完成好滅火救援任務,又能有效避免人員傷亡,是我們消防部隊亟待探讨的問題。
一、指揮員素質提高是保障
消防戰士按照指揮員的命令而行動,保證消防隊員的安全則是指揮員的重要任務和責任。指揮員要有預測能力,充分估計可能存在的危險,要掌握有關的安全防範知識,無論何時,在下達命令時都必須考慮安全因素,任何僥幸猜測都是冒險和不負責任的。指揮員下達命令後,要及時掌握災情變化情況,适時調整部署,增強布兵排練的靈活性,保證一旦發生險情能迅速作出反應。要堅決杜絕下達命令的盲目性,指揮員在部署力量時,要預先了解掌握屬下各隊員的行動能力,要根據隊員的體能、業務心理等素質分配任務,不能超限制能力下達作戰任務,否則,不但完不成任務,還會出現險情。對于危險作業,指揮員應嚴格執行行動準則,充分做好救援的相關準備工作,以防萬一。指揮員還要學會借鑒以往滅火救援中的經驗做法,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要積極開動腦筋,探索新形勢下的滅火救援工作,針對新情況,摸索新對策,确保滅火救援成功,防止事故發生。
二、安全意識增強是基礎
搞好安全教育,是增強官兵預防事故自覺性,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礎。對于消防官兵而言,必須熟練掌握各種器材裝備的性能,特點和操作規程,按章辦事。要經常開展安全教育,工作訓練前後、節假日、重大勤務等的安全教育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要時時抓,處處抓。要利用事故案例和防事故先進典型,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教育,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提出防範和加強安全管理的新要求。隻有在官兵牢固樹立了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指導方針,才能克服麻痹思想,警鐘長鳴,自覺防範各類事故的發生。
三、安全制度落實是措施
實踐證明,健全安全制度,并認真貫徹落實,是抓好安全管理,防止事故、保證滅火救援順利進行的有效措施。
要健全安全制度與組織。部隊制定了幾十項的安全制度,我們制定的制度都是實踐中總結甚至用血的代價換來的,要求每位官兵嚴格遵守,在制定各種安全制度的同時,還要健全各種安全組織,使安全工作得到組織上的保證。滅火救援中,安全組織也要充分發揮作用,當好參謀,不能硬拼蠻幹。
要落實安全責任制。發生了事故,要層層追究責任,不能包庇了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滅火救援中,違反操作規程,不執行命令造成人員傷亡、财産損毀的,要嚴肅處理,隻有這樣,才能增強領導人員做好安全工作的自覺性,增強官兵防範事故的自覺性。
要搞好安全預測。對于滅火救援中可能出現的情況問題,要先知先覺,一旦事發,能沉着應對,不緻慌了手腳,亂了陣法。
要搞好檢查評比。檢查評比有利于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消除隐患。
四、防護器材完好是前提
防護裝備是消防員在滅火救援中進行危險作業,用于保護自身安全的必備裝備,是部隊提高滅火救援作戰能力,處置現代條件下各種複雜火災和化學災害事故,抵禦危險情況的重要武器。消防部隊要投入必要的資金,購置配備好消防員防護裝備,如空氣呼吸器、防火隔熱服、防化服、呼救器、照明燈具等。消防員要熟練操作消防器材裝備,不管在什麼場合都要能運用自如,要達到人與裝備的完美結合,發揮出最佳效益。消防人員要加強對器材裝備的維護保養,經常檢查測試,發現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處置,避免因器材裝備缺陷而發生事故。要加強裝備器材的訓練,不能怕損壞貴重器材而不練,把器材當成一種擺設,到了關鍵時刻卡殼。
要克服或減少滅火救援中事故頻發的現象,需要消防部隊全體官兵齊心協力,共同探索,不斷總結經驗做法,防止重蹈覆轍,避免新生事故。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有效預防的目的,實現安全的目标。
急救常識記心中體會
1.急救講座觀後感
急救知識講座感想當今世界,科技日新月異,交通也是一天比一天發達,而當我們直面由于随之而來的大量事故而造成的傷亡時,我們該怎麼辦,同樣,當我們直面由于溺水,電擊,重摔等事故而昏死過去的病人時,我們又該怎麼做?顯然,作為k中學生的我們是不應該束手無策的,但是,現實卻是很多人恰恰很缺乏這方面的技能。
X月XX日,一場精彩的急救知識講座為我們補上了這一課。當我12:30趕到禮堂,裡面已經來了不少人了。
很快,講座就開始了。這場急救知識講座主要是講心髒複蘇和人工呼吸兩大方面,是由經驗豐富的市三院外科專家主講的。
整個講座由理論講解和實踐操作組成。主講人是一個很年輕的女醫生,開始我還懷疑這麼年輕女醫生給我們做講座可能經驗不足。
但是,很快,我就打消了這個想法。主講醫生借助電腦幻燈片,給我們将得清晰明了,還不失幽默。
大家都把這次講座看成是一次學習急救知識的好機會,聽地格外認真,還時不時的有人提出問題。以前總以為人工呼吸是很簡單的事,但再聽了主講醫生的講解後才知道人工呼吸裡面還有大學問呢,當我們面隊呼吸暫停的病人時,首先我們應該判斷對病人宜不宜做人工呼吸,對于有些頸椎受傷的病人來說是不宜做人工呼吸的;其次。
當我們确定要給病人做人工呼吸之前,要先檢查病人通氣與否,判斷病人脈搏;另外,還要對病人輔以胸腔敲擊,以幫助病人心髒複蘇。
在主講醫生一番詳細的講解後,同學們都躍躍欲試了。于是,主講醫生便首先在一個人體模型上給我們做了一整套的心髒複蘇和人工呼吸演示,接着,她便讓同學們都上來試試。
雖然,面對的隻是一個模型,但畢竟也是一次實際操作,能讓人親身體會一下如何實施對病人的救助,同學們對此的興緻倒是出乎意料的高,模型被圍得水洩不通,大家争先恐後地試者去完成剛學會的一整套急救措施。
這是一個簡短但精彩的急救知識講座,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畢竟生命是寶貴的,平時同學們都不會談到生命這個話題,因為它太沉重了,但是面對現實,當我們突然直面某一個生命的凋敝時,我們是無法逃避的。
感謝這次精彩的急救知識講座,我想我可以更坦然的面對“生命”了。
2.應急知識早掌握,公衆安全記心中的1000字作文觀後感怎麼寫
人讓車,讓出一片溫情,讓出一片秩序;車讓人,讓出一片安全,讓出一片理解。
在這個世界上,隻有人與車互相謙讓,才能盡可能地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減少死亡的人數,珍愛寶貴的生命。生命是惟一的,是寶貴的,世界因為有了生命而變的精彩。
您的生命,您珍惜嗎?要想生命得到保障,那就請您遵守交通規則,維護交通秩序。珍惜生命安全出行我們每天都要出門,去上學、上班、買菜……。
當我們走在馬路上,交通安全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問“大熱天不系安全帶行不行?”“賣瓜農用車咋不讓上高速?”有關人員解釋:熱天上高速也必須系安全帶?一些咨詢的司機說大熱天上高速系安全帶更熱,能不能不系?據統計,發生交通事故後,前排司乘人員如系安全帶可有效減少70%的傷亡。
安全帶是為車輛發生意外後專門保護前排乘坐人的生命免受傷害而設計的,能有效地保護前排乘坐人避免二次碰撞。目前天氣炎熱,一些人在行車時圖一時涼快不系安全帶,實際上是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
賣瓜農用車為啥不讓上高速?據《高速公路交通管理辦法》第四條明确規定,行人、非機動車、拖拉機、農用運輸車、電瓶車、輪式專用機械車、全挂牽引車以及設計最高時速低于70公裡的機動車輛,不得進入高速公路。農用運輸車、兩輪摩托車因安全系數低,防護措施差,極易釀成惡***通事故,所以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駛。
孩子是社會未來的接班人,他們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民族的興衰和社會的進步。育人不僅要進行智力教育,還要進行道德、紀律教育。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從幼兒學生抓起,使學生從小就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教育,達到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養成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良好習慣,是能達到一代人和一個社會的良好秩序的百年大計。新學期一開始,為确保學校師生上放學的道路交通安全,維護校園的教學、生活秩序,與學校一道一方面加強對校園内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另一方面加大學校“綠色通道”的建設和學校周邊交通環境的整治。
以進一步增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提高他們的自防自護能力,遏制交通事故的發生。據了解,每年因各種事故,數以萬計天真無邪的兒童少年死于非命,而因交通意識缺乏和淡薄引發的交通傷亡事故,在中小學生傷亡事故中占有較大的比例。
中小學生的交通安全牽涉到千萬個家庭的幸福,需要交警、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負責,齊抓共管。交通法規規定,做到行車安全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是無牌無證的車輛不能上路,二是年滿18歲并考取了相關駕照才有資格駕駛車輛。
然而,交警在上路巡邏執勤時發現,有相當部分的車輛“三證”不齊,一些還不符合法定年齡的學生也騎車上街。看來,學生交通安全教育問題任重道遠,如何讓中小學生平平安安上學,高高興興回家呢?我建議定期或不定期選派民警或教師勸導員在交通複雜的學校門口或路口維持上、放學高峰的交通秩序,保障“綠色通道”安全暢通。
同時将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列入學校管理的内容,每所中小學平時就必須按照驗收考評标準抓工作,并将交通安全教育納入素質教育督導評估的内容之一。建議小學生上放學實行“排路隊”和戴“小黃帽”的方法,把同路、同方向的學生編排成隊,由教師護送過馬路,保證學生走路安全;在組織學生外出集體活動或組織春、秋遊時,嚴格規範審批手續,把好審批關,堅決制止病車、超載車運送學生,保證學校師生的交通安全。
同時,加強了對學校及周邊交通環境的整治,堅決取締校園門口擺攤設點、占道為市等妨礙學校師生通行的違章行為。為廣大師生創造了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
說了這麼多,我想大家應該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了。那麼,就請大家“保護生命,拒絕違章”,珍惜自己的生命吧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啬的,他隻賜予每個人一次生命,所以我們必須珍惜。
生活中交通安全與我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們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們的身邊,教育我們,勸戒我們。
3.急救知識作文600字
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有了生命才是一個完整的“人”,有了生命才能活出精彩。可是,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在病魔面前根本不堪一擊。幸運的是,我們人類憑借着智慧的大腦與敢于創新的精神,得出了許多能把人從死神邊拉回來的辦法,造福于世界。
當今世界上,猝死是最嚴重也是最可怕的。平均每年我國有55萬人,平均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猝死是指非預料中的因病死亡,絕大部分是因心髒原因引起。著名相聲演員侯耀文與著名笑星高秀敏都因此去世。事實上,發病人員隻要能得到及時的救治,還是有生還的可能。不過,不能太指望急救中心的幫助。要知道,通常急救車到達現場需10分鐘左右,而往往發病10分鐘後的搶救率隻有0。因此,救人與自救是至關重要的。
當發現發病人員時,應首先撥打急救電話120,再采用心肺複蘇術救助,直到醫務人員到達。這條生命鍊關系到人的性命,所以可以說發病人員的性命就在你的手中。在撥打急救電話時必須保持冷靜,詳細說明地址并講清楚病人病情,從而能使救護人員有充分的準備。
心肺複蘇術是目前國際公認的最有效的急救方式,簡單易操作。心肺複蘇是針對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傷病者所采取的急救措施,即通過胸外按壓成暫時的人工循環,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心肺複蘇一般有三步:胸外按壓,開放氣道和人工呼吸。經如此循環救助可有效使發病人員病情減輕。
除了猝死,人身意外傷害也是“防不勝防”。火災,溺水等看似與我們“幸福生活”遙不可及,事實上卻就隐藏在我們身邊。所以,不能因過度留戀于美好生活而忘卻安全隐患。
總的來說,我們對于意外是無法阻止的,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猝死雖然可怖,但總是源于自己虛弱的身體。多鍛煉,多運動,把身體變得強壯,健康,就可以與病魔隔絕,自然不會生病。換句話說,人的性命長短都是靠自己去改變。人們向往長壽,但不懂得如何長壽。人們與其在得病時把生的希望托付給救護人員,還不如在得病前就把生的希望交給自己。
4.小學五年級作文“急救知識現場體驗”的範文
急救知識
今天,是我們每個月一次的外出探究活動,我們去的是青少年活動中心。教我們知識的是章老師。在這裡我們學到了許多課外知識。
上午,章老師教我們的是人體結構,下午,章老師教我們的是應急救護。最讓我感興趣的就是應急救護中的心肺複蘇。
章老師先把心肺複蘇的要點和我們說了一下,比如說:要先聽患者有沒有呼吸、心跳,沒有的話要做人工呼吸和心肺複蘇等等,還把在做人工呼吸時和心肺複蘇時的注事項提醒了我們,還叫大學生老師給我們示範了一遍。最後,章老師說讓我們自己嘗試一下,這令我興奮不已,終于可以自己動手試一下了。我和沈夏昕來到假人旁,先是沈夏昕來幫假人做心肺複蘇,我做她的助手。她在做的時候,有許多錯誤的地方,老師幫她改正,我在一旁認真的學習。終于輪到我了,我吸取了沈夏昕的不足之處,沈夏昕把假人的呼吸道打開,我把假人的頭擡起來,捏住他的鼻子,深吸一口氣,對着假人的嘴巴剛吸的氣慢慢吐出來,重複兩次。做完人工呼吸後,我要幫假人做心肺複蘇,雖然沒有一次完成,但我還是很開心。
這次外出探究活動,使我了解了人體結構和應急救護。我會發揮今天的知識,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