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奏拼音怎麼寫的拼音(合奏的拼音怎樣寫)

biang 中華百科 832

本文目錄

  1. 奏的拼音怎麼寫的
  2. 琴的拼音怎麼寫
  3. 琴拼音怎麼寫
  4. 合奏的拼音
  5. 柳樹怎樣拼音怎麼寫

奏的拼音怎麼寫的

奏拼音:zòu部首:大筆畫: 9

基本釋義

1.作樂(yuèㄩㄝˋ),依照曲調吹彈樂器:演~。~國歌。~鳴曲。

2.封建時代臣子對皇帝陳述意見或說明事情:啟~。~議。~疏。~折。~本。~對。

3.呈現,取得:~效。~功。~捷(取得勝利)。大~奇功。

相關組詞

演奏節奏奏章奏效齊奏獨奏奏折奏凱奏疏前奏奏捷變奏合奏彈奏更多

百科釋義

奏,中國漢字,其讀音:zòu,從夲從廾從屮。大公義(夲 tao)公舉(廾 gong)上進(屮 cao)也。進也,薦也;依照曲調吹彈樂器。

琴的拼音怎麼寫

琴的拼音是:qín

琴簡體部首:王部,五筆:GGWN,倉颉:MGOIN

鄭碼:CCSX,四角:11207,結構:上下

電碼:3830,區位:3957

統一碼:7434

釋義:某些樂器的統稱:鋼琴。月琴。胡琴。

擴展資料

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綠琴[lǜ qín]

綠绮琴之省稱。泛指琴。

2、洋琴[yáng qín]

揚琴。

3、琴阮[qín ruǎn]

即阮琴。相傳阮鹹所制。形似月琴。

4、軋琴[zhá qín]

軋琴,又名軋筝琴,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傳統拉弦樂器,大約在唐代出現。

5、鳴琴[míng qín]

彈琴。

琴拼音怎麼寫

琴的拼音是qín,是一種樂器,屬于弦樂器家族。它具有寬廣的音域和深情的音質,能夠表達出各種情感和音樂風格。相關知識如下:

1、關于琴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和曆史記載。據史書記載,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的古代。在古代,琴被視為一種高雅的樂器,常被用于宮廷音樂和文人音樂的演奏。随着時間的推移,琴逐漸普及到民間,成為了中國民族音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2、琴的種類繁多,有古琴、筝、琵琶、二胡等,其中古琴是中國傳統樂器中最具代表性的之一。古琴的音色悠揚宛轉,有着獨特的韻味和表現力。在古代,琴被視為一種修身養性的樂器,很多文人雅士都擅長彈奏古琴。

3、除了中國外,琴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也有着廣泛的影響。在歐洲,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是一種重要的鍵盤樂器。在亞洲國家如日本、韓國等也有類似于琴的樂器,如日本的筝和韓國的伽倻琴。

弦樂器的相關知識

1、弦樂器是一類樂器,它們通過弦的振動來發聲。弦樂器可以分為弓弦樂器和彈撥樂器。弓弦樂器如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通過弓擦弦發聲;彈撥樂器如吉他、琵琶、古筝等,通過手指或撥子撥動弦發聲。

2、構造:弦樂器的構造包括琴身、琴頸、琴頭和弦等部分。琴身是樂器的主體,琴頸和琴頭是用來持琴的。弦是用來發聲的,不同的弦産生不同的音高。

3、音域:弦樂器的音域很廣,可以涵蓋低音到高音的整個音域。不同的弦樂器有不同的音域特點,例如小提琴的音域主要在中高音區,吉他的音域則較寬廣。

4、演奏技巧:弦樂器的演奏技巧非常豐富,包括擦弦、撥弦、滑音、泛音等多種技巧。不同的技巧可以産生不同的音色和表現力。

5、應用場景:弦樂器被廣泛應用于各種音樂類型中,如古典音樂、流行音樂、民族音樂等。它們既可以獨奏也可以合奏,還可以與其他樂器進行配樂。

合奏的拼音

【詞語】合奏

【拼音】hé zòu

【解釋】幾種樂器或按種類分成的幾組樂器,分别擔任某些聲部,演奏同一樂曲,如管樂合奏。

合奏造句:

1、家是一曲婉轉的合奏,隻有共同努力,才能譜出和諧的旋律。

2、蝈蝈兒的嘴邊有兩像鉗子似的牙齒,吃食物的時候,它就用這鉗子一夾,食物就碎了。蝈蝈兒們扇動着背上的鞍翅,得得叫個不停,像個不大不小的樂班,合奏着一支悅耳的曲兒。

3、這首樂曲利用中西樂器合奏,新穎奇特,别開生面。

4、你的歌聲抒發了我美好的理想,我的琴音凝集了你無限的向往。願我們合奏一首幸福曲。

5、教室裡不時傳來老師的講課聲和同學琅琅的讀書聲,好似一支和諧的合奏樂曲。

6、要說學習吉他還是先學習民謠,這個可以獨奏也可以合奏。而且吉他分為兩種,一種是木吉他,一種是電吉他。可以學學木吉他,然後向電吉他進軍,電吉他能彈木吉他不能彈得,而木吉他能談的,電吉他一般也都能談。

柳樹怎樣拼音怎麼寫

拼音:chuí liǔ

意思:落葉喬木。小枝細長下垂。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邊緣有鋸齒。早春先葉開花,雌雄異株。種子小,有白絲狀長毛,俗稱柳絮。水邊習見,栽培很廣。

詳細釋義:

柳樹。因枝條下垂,故稱。

艾蕪《鞍鋼啊,我回來了》:“街燈燦然,垂柳袅袅,高樓栉比,馬路廣闊。”

示例:晨風吹拂着垂柳。

擴展資料

柳的基本釋義:

1、落葉喬木或灌木。種類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葉狹長,種子有毛。枝條柔韌,可供編織。

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詞語解釋:

1、杞柳

[qǐ liǔ]落葉灌木,葉子長橢圓形,花暗紫綠色,柔荑花序,雌雄異株,生在水邊,枝條可用來編器物。

2、柳體

[liǔ tǐ]唐代柳公權所寫的一種書法體式。筆畫勁拔,結構緊湊,骨力遒健,尤以楷書知名。流

3、柳編

[liǔ biān]用柳條編制的工藝品,如果籃、提籃、食品筐等。

4、柳琴

[liǔ qín]撥弦樂器。形似琵琶而較小。原為二弦七品,戴假指套撥彈。現經改革增至三或四弦二十四品,改用撥子彈。發音清脆爽朗。是柳琴戲、泗州戲的主要伴奏樂器,現也用于獨奏及合奏。

5、膩柳

[nì liǔ]指北宋詞人柳永。其作品多描繪歌妓生活,文情旖旎,音律諧婉,故有此稱。

6、柳床

[liǔ chuáng]以柳木做的胡床。

7、柳黃

[liǔ huáng]指春柳嫩條。因柳芽初生為嫩黃色,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