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槐花是什麼香味
槐花味道清甜,為多生花,總狀花序,蝶形花冠,盛開時成簇狀,重疊懸垂。小花多皺縮而卷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鐘狀,黃綠色,先端5淺裂;
花瓣5,以黃色或黃白色多見,也有其他顔色如紫紅色,通常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餘4片長圓形;雄蕊10,其中9個基部聯合,花絲細長,雌蕊圓柱形,彎曲
洋槐花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每到花期來臨時,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
擴展資料:播種分株
可采用播種繁殖,也可用根蘖進行分株繁殖。
1、選成熟、飽滿的種子先用70-80℃溫水浸種24小時,撈出摻2-3倍細沙,拌勻,堆放室内,催芽時注意經常翻倒調節上下溫度一緻,以使發芽整齊,需7-10天。
2、于春、秋季條播或穴播,條播法按播幅10-15厘米,覆土2-3厘米,播後鎮壓,每畝種量10-15千克;穴播法按穴距10-15厘米播種,每畝用種量4-5千克。
3、在北方,秋末落葉後,土壤凍結前起苗,假植越冬,挖假植溝,溝寬1-1.2米,深60-70厘米,翌春按株行距60厘米×40厘米栽植,栽後澆水。
槐花的香味怎麼形容
槐花的香味很淡雅,不似金桂的香味甜膩熏人。開花時,槐花樹附近的空氣會充滿陣陣幽香,有種被雨水洗過的味道,又帶有一絲的甜味,屬于很清新的甜,不像糖果那種甜得讓人發膩的味道。
槐花
又名洋槐花,廣義的洋槐花指豆科植物的花及花蕾,但一般将開放的花朵稱為“槐花”,也稱“槐蕊”,花蕾則稱為“槐米”。常植于屋邊、路邊,中國各地普遍栽培,主要在北方,以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為多,一般在每年4、5月開花,花期一般為10-15天左右。洋槐花具有良好的觀賞價值,每到花期來臨時,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溫帶樹種,喜歡光,喜幹冷氣候,但在高溫高濕的華南也能生長。要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石灰性土、中性土及酸性土壤均可生長,在幹燥、貧瘠的低窪處生長不良。能耐煙塵,适應城市環境。深根性,萌芽力不強,生長中速,壽命很長。
又是一年槐花開
洋槐花開了,小區的空氣裡彌漫着洋槐花的味道,每一棵洋槐花樹都被攀折的亂七八糟的,滿樹的槐花都長在了高空,折盡夠得着的枝條,留下的當然是高空的了。
洋槐花的美也隻有更高才能看得到了,因為被折掉的都是吃着剛剛好的,還沒來得及盛開。
盛開的洋槐花是很好看的,白與翠綠的組合,顯眼又養眼,近看才可以看到它精緻的美。
看着飄在高空的洋槐花,隻看到白顔色的花被風吹的蕩着,在翠綠的枝葉間繁茂生長,仰着頭看着白白的花,偶有綠葉加在其間。
兩種幹淨顔色的組合,感官就是一樹風采不減當年,别有一番純淨美麗綻放。
葉子變的越來越少,越到頂上盛開的越多,都是因為人們夠不到它的緣故。
洋槐樹還有一個别的樹沒有的本領,那就是越攀折的厲害,來年樹越茂盛高大。
看着小區的洋槐樹,感覺卻實是那個樣子,一棵棵太高大了,馬上連底下的都夠不着了。
擡眼望望眼前的洋槐樹,可以用高聳入雲來形容了,好高啊!
洋槐樹我們小時候都這麼稱乎它,它開花了就喊它洋槐花,從沒想過為什麼這麼叫,覺得就是老人給它取的名字。
前一階段看了一個網上節目,居然對洋槐花有疑問,問的是這樹生長在本土,為啥叫洋槐樹?
心裡覺得怎麼有這樣的問題,它就叫這個名字,老人給取的呗,這有啥為啥?
結果很讓人吃驚,這洋槐樹果真有不是本土的樹,從小就看到它,不能接受它是由别的國家那裡引進的。
事實勝于雄辯,洋槐樹地曆史被網上扒出來,唐朝許多詩人的詩詞中都有槐花的記載,“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虛。”——唐.韓愈,槐樹與榆樹都是春天的饋贈。
我們叫它洋槐花也有原因,原來洋槐花也有是引進的,網上說原産北美,19世紀末引入中國,黃河、淮河流域廣泛栽培。
“公元1877年後引入中國,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的《涿縣志》、《高陽縣志》、《懷安縣志》都有引進刺槐的記載。”
唐離我們比清朝離我們遙遠,清朝的時候人們種的就是引進的刺槐樹,所以我們今天都叫它洋槐樹,其實早在唐朝我們這就有槐花樹了,而且顔色是多樣的。
記得回家的時候看到,白顔色的洋槐花在我們那已很少見了,聽我們家的老鄰居說:“這周圍隻有你家一棵洋槐樹,洋槐花開了,很多人都來攀折。”
看着緊靠着牆的一棵洋槐花樹,我嫌棄它小,還沒有母親在我屋後種的洋槐樹高壯,母親很不高興的說,把它砍了吧。
我趕緊阻止,提醒母親你不是說,洋槐花樹越攀折長的越高大嗎?,留下吧,又不礙事,誰吃誰來攀折,幹啥那麼小氣,結果母親才沒有堅持砍去它,今年的它一定高大了不少吧。
後來才知道村裡人不是不喜愛洋槐花樹,而是種了一種更好看的洋槐花樹,因為我在别人的路邊看到了,剛看到還蠻稀罕的,在城裡沒看見過。
這個時候我才知道,原來洋槐花樹是有色彩的,大家都換上了桃紅的洋槐花樹。
正當我覺得這麼好看的樹,城裡怎麼不栽呢?結果我在姐姐家的小區看到了一棵,當時的感覺就是偶遇,得來全不費工夫。
家鄉周邊山村,有一個山村的風景樹就是洋槐花,隻是它們沒有白顔色的槐花樹高大,它們普遍都滿矮的,估計到如今也沒有白顔色的洋槐花樹高大。
時至今日,我已經看到過三種顔色的洋槐花樹,白顔色,桃紅顔色,綠顔色。
洋槐花做風景樹真的滿美的,秀氣清雅,豔麗多姿,據說哪個顔色的都能吃,我隻吃過白顔色的。
看着被攀折的洋槐樹,我趕緊走到樓後面,去看看我種的洋槐樹。
想不到的是,年年隻有我敢攀折的洋槐花樹,今年卻面目全非了,一大枝樹枝耷拉着,上面還有沒有攀折下來的洋槐花。
心裡滿失望的,天天不在這住,偶爾來一回,就被别人攀折去了。
看看高大的洋槐樹,這才栽有四,五年,可能是因為我刨的坑不深,當中它被風吹歪了,就是有些歪也沒耽誤它長的高大。
伸出手裡拿着的半自動剪枝器,十幾米長依然夠不到底下的,隻有放棄。
心想明年再忙也要先關注這槐花樹,早些剪一些花枝,就不要向現在一樣,有花也折不到枝了。
怅然若失走出屋後的樹林,擡頭看到對面的洋槐花樹,比我們家的矮很了,底下的枝條也被攀折的厲害。
趕緊走過去,這時候手中的剪枝器派上用場了,咔嚓,咔嚓一通剪,直到都夠不着才停下來。
看看這夠吃的了,洋槐花樹就是一種大衆的東西,你栽了不一定是你的。
誰折是誰的,沒人會計較,如果有人計較會被笑話的吧,從這可以知道洋槐花有多茂盛了吧,人們笑稱越攀折越有,不是亂說的吧。
捋一捋還不少,我自己當然吃不完,夠三個人吃的了,拿回家剛剛好,還綽綽有餘。
因為母親到二姐家去了,才去兩天,這個口福她就沒有了,疫情的原因,兒子在單位回不來,他也别想吃了,就隻有父親和我,這可以吃兩次呢。
拎着槐花一路上是琢磨着怎麼吃好,包餃子,做餅子,炖五花肉,蒸着吃……
吃法太多了,哪種吃法保證吃的都是美味,因為洋槐花是一種适口性很強的花菜,所以吃的人特别多。
到了槐花開的季節,可以說是家家都在吃,因為它太普遍了,也很容易吃,生活日新月異,萬物皆在變,如今洋槐花也由貧賤菜,變成了富貴菜。
瞅着我捋的這些有一二斤的樣子,就目前市場價一斤七元,這就有十四元錢的,還是蠻貴的,弄一些就當今年吃過了,半道又聽說疫情來了,明天又要檢測核酸了,洋槐花帶來的喜悅多少打了折扣,不由的歎息一聲,這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形容槐花好吃的句子
中午,光斑點點,蜜蜂穿梭花間,槐花更加燦爛地開放在枝頭,微風吹過,宛如山泉潺潺流淌;傍晚,曠野一片肅穆,偶有牛羊在田野裡怡然吃草,啼鳥飛倦歸林,槐花更顯幽遠多情,淡淡地點綴着雅緻的鄉村風情。
從遠處我就聞到了槐花的香氣,滿院都彌漫着沁人心肺的清香。那一簇簇槐花在微風中推搡着,擁擠着,交頭接耳。
槐花飄香的時候,那一串串槐花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真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它點綴着春天的美麗,讓人更加陶醉在這随風飄送的春天氣息裡,勾起了那點點滴滴美好的回想。
第1句:據說槐花蜜是蜂蜜中的極品,能潤腸通便,潤肺止咳,解毒、醫瘡、止痛,還能益氣養顔呢。滿山的槐花看上去白茫茫的一片,淡淡素雅的清香在和煦的春風裡乳動。
樹樹槐花沁韻翔,芬芳四溢滿城香。清香陣陣撲鼻醉,馥郁醇濃浸袖彰。院後門前次第開,群芳謝盡獨登台。能穿玉串妝村舍,可采鮮花作食材。雪色凝脂迎日月,嬌姿含露淨塵埃。
每到感夏花期來臨時,一串串潔白的槐花綴滿樹枝,空氣中彌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在老家大人們用槐花做美食,美食有槐花餅子,蒸槐花面、槐花包子、槐花湯、涼拌槐花、肉末炒槐花總之槐花好吃,想怎吃就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