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裡的劇毒生物有哪些(海裡的劇毒生物有哪些圖片)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哪些海裡的魚有毒
  2. 海邊常見生物哪些有毒
  3. 世界十大劇毒動物
  4. 海裡哪些魚有毒
  5. 請問這是海裡的什麼生物,據說有劇毒

哪些海裡的魚有毒

美國科學家近日發表報告稱,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毒魚類至少有1200種,而非以前估計的200種。

科學家們介紹說,這些有毒魚類體内的毒素主要分布在脊柱和魚刺之中。盡管這1200種魚類對科學家們來說并不模式,但此前人們一直不知道它們體内含有有毒物質。

在研究過程中,專家們總共分析和比對了233種魚類的DNA系列。

據介紹,大部分的有毒魚類都分布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水域,以及非洲東部和南部、澳大利亞、玻利尼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日本南部等區域的海岸線附近。每年有大約5萬人會成為這些有毒魚類的犧牲品,中毒的主要症狀包括疼痛、昏迷、灼熱感、痙攣和呼吸困難等,最嚴重的還有可能喪命。

專家們指出,魚類體内的這些毒素除了具有防禦功能外,還可殺死隐藏在魚鱗中的細菌。研究顯示,有毒魚類中最危險的當屬石魚--它們的身體上長有一種長刺,可向其他生物體内注入一種劇毒液體。專家們還警告稱,現在的有些寵物魚可能也有一定的毒性,一旦人們的手被它們刺中,很有可能會産生難以忍受的劇痛。

科學家們建議稱,如果被有毒魚類刺傷,最佳的處理方式是将被刺部位放入熱水中并保持30-40分鐘。當然,采取這種方法的目的并非為了清洗掉毒素,而是為了加快它們的分解速度。

1蓑鮋

蓑鮋是珊瑚礁魚類及鮋科魚類中最漂亮的一種,隻有巴掌大小,它美麗的魚鳍棘顔色鮮豔,卻是它最佳攻擊武器。魚鳍棘是蓑鮋的有毒器官,内含毒腺。

2洛氏刺尾魚

通常分布在熱帶至溫帶的岩礁海區,體色華麗,以海草、石灰層為食。尾部兩側的鳍狀如柳葉刀帶有毒性,猛烈擺動尾部時可在對方身上劃出傷口。

3球狀絨鮋

魚身側偏,背、腹輪廓淺弧形,前部高,後部低,頭部很大。具有毒性不能食用,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海域

4毒性肥皂魚

屬于線紋魚科,分布在大西洋。

5副刺尾魚

屬于刺尾魚科,又被稱為藍倒吊,體碧藍色,眼後及體側上半部黑色。栖息于離海底1-2米的礁石區,以藻類為食,帶有毒性,具有觀賞價值。分布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

6毒棘豹蟾魚

主要活動于暗礁和海底岩石之間,外形醜陋,帶有毒性。

7毒鮋

又叫鬼鮋,其外形醜陋無比,喜歡靜伏在海底紋絲不動,看上去就像是一塊岩石或雜亂的海草。如将它從水中撈起,它立即會将背鳍刺高高豎起,張開帶有毒刺的鰓蓋,樣子很恐怖。

8軍刀狀鳚魚

體型小而細長,呈鮮豔黃色,無鱗,帶有毒性。

9毒石魚

外形醜陋,呈灰色,常潛伏于海底,乍看十分像海底岩石。帶有毒性。

10黃蜂魚

該魚背鳍很高,嘴部有毒。

11毒瞻生魚

主要栖息于海底,眼睛長在頭頂上。帶有毒性。

以上為11種鮮為人知的有毒魚類。

海邊常見生物哪些有毒

到海邊常會到海裡遊泳或浮潛,但下面介紹的幾樣看似很鮮豔漂亮的生物真的不要亂伸手碰,後果是非常嚴重的,也盡量離他們遠一點。

1、藍環章魚

藍環章魚

平常藍環章魚并不會主動攻擊人,通常都是遭受威脅時才會将身體轉為藍色,警告威脅者勿接近,如果繼續接近就會噴出有劇毒的墨汁,一般成人接觸到短短幾分鐘就有可能喪命,更别說是小孩,而且它的鋒利嘴能夠将身上的潛水衣勿輕易刺穿,造成更嚴重的傷害,至今醫學界也未找到能夠真正對付這個生物的藥物,所以看到它真的退避三舍才是比護自己最好的方法。

2、箱形水母

箱形水母

箱形水母主要分布在熱帶海域,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生物,身上布滿刺絲胞還有觸手,而這些都含有相當多的毒素,皮膚一旦碰到不僅會有灼熱刺痛,毒液還會慢慢況散,對生物細胞造成嚴重的敗壞,如果這時候又用清水沖洗,有可能會刺激到殘留的刺絲囊中的毒液再度射出,造成更嚴重的傷害,這時要用醋沖洗才能緩解疼痛,但前提是要輕微的才有效果,不管有沒有機會,看到它就是先離開才是最好的方法。

3、雞心螺

雞心螺

雞心螺外型因為像雞的心髒,所以被稱做這個名字,主要生長在熱帶海域,珊瑚礁或海灘上很常會看到,它的尖端中有一個隐藏的開口,可以發射出毒液,這種毒液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傳導,讓人失去知覺,進而影響到身體各部位的衰竭,雖然它的外觀很吸引人,但這是為了讓獵物接近再用毒液将獵物緻死才會有的特征,所以要特别注意。

4、刺鳐

刺鳐

刺鳐長得和魟魚非常像,但它身上的鋸齒刺尾可不就那麼和善,在遇到危險時會讓刺尾變得堅硬,就像刀子一樣可以切該物品,将毒液釋放出去,造成緻命傷,連鲨魚也不敢接近這個危險的生物,因為鋒利的刺尾,可以輕易地将肉體切開,靠近它隻會成了它的食物而已,所以在海中遇見它千萬不可靠近,不小心被刺尾割到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5、火珊瑚

火珊瑚

火珊瑚并不是真的珊瑚,是長得很像珊瑚的水母,一般人不容易認出來,以為他又是珊瑚兒接近它,但如果觸碰的它,身上瞬間會有像火在燒的灼熱感,并長滿疹子,導緻淋巴腺腫大,雖然被火珊瑚的毒液觸碰到是有方法可以急救的,但拖過時間還是會造成很嚴重的危害,所以就算看到珊瑚,也不要亂伸手去觸碰,以免讓自己造成傷害。

世界十大劇毒動物

粘貼過來的1、澳洲燈水母如果你在海中遊泳時不幸被燈水母的“武器”(觸角)纏住,就如同被幾十條燒紅的鞭子同時抽打一般,讓你在極其疼痛中,飽受惡心、嘔吐、呼吸困難的摧殘,然後很快斃命。雖然人類必須被至少10米長的觸角纏住,才會被注射能緻命的毒液量,可一隻燈水母就有60隻觸角,而且每隻觸角長達9米,其刺絲囊滿滿地排列在上面,所以人類在海裡一旦被它的觸角粘上,通常是必死無疑。不過,燈水母的刺絲囊隻有在接觸到人類皮膚表面或覆有鱗片的皮膚時才會因化學作用起反應,因此想保住性命,就得在你的皮膚與燈水母之間放置障礙物。于是,足智多謀的澳洲海岸巡邏隊員在巡邏海灘時會在手腳上穿戴女式長筒絲襪。嗬嗬!隻有燈水母才能讓澳洲的男子漢們丢盡男子漢氣概,第一名不是它又能是誰呢?2、澳洲艾基特林海蛇生活在海洋裡的艾基特林海蛇在毒王榜上排名第2。它張着一張大嘴,軀幹略呈圓筒形,體細長,後端及尾側扁平。它的毒性比眼鏡王蛇還要大,如果人被它咬一口,10分鐘内就會死亡。3、藍環章魚隻有巴掌大(身長僅15厘米),體色鮮豔的小章魚一口就能殺死一個人,并且無法搶救,所以它理所當然登上第三名寶座。栖息在太平洋的藍環章魚,腕足上有美麗的藍色環節,遇到危險時,身上和爪上深色的環就會發出耀眼的藍光,向對方發出警告信号。它尖銳的嘴能夠穿透潛水員的潛水衣,同時噴出的劇毒墨汁,足以使一個成年人在幾分鐘内斃命。更可怕的是,目前人類還無法化解來自藍環章魚體内的毒素。4、石頭魚貌不驚人,身長隻有30厘米左右的石頭魚,就躲在海底或岩礁下,将自己僞裝成一塊不起眼的石頭,即使你站在它的身旁,它也一動不動,讓你發現不了。如果不留意踩着了它,它就會毫不客氣地立刻反擊,向外發射出緻命劇毒。它的脊背上那12~14根像針一樣銳利的背刺會輕而易舉地穿透你的鞋底刺入腳掌,使你很快中毒,并一直處于劇烈的疼痛中,直到死亡。5、巴勒斯坦毒蠍地球上毒性最強的蠍子——巴勒斯坦毒蠍,在毒王榜上排名第5。它長長的螯的末尾是帶有很多毒液的螯針,趁你不注意刺你一下,螯針釋放出來的強大毒液讓你極度疼痛、抽搐、癱瘓,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主要生活在以色列和遠東的其他一些地方。6、愛鑽馬桶的漏鬥形蜘蛛排名第6的漏鬥形蜘蛛,生活在澳大利亞悉尼市近郊。它被視為毒性最強的蜘蛛,其毒牙足以穿透人類的指甲。與多數過着甯靜生活的蜘蛛不同,這種小家夥極具侵略性,一旦受到打擾就會擡起後腿,并不斷咬受害者。雖然雄蜘蛛的體型比雌蜘蛛小,但其毒液的毒性是雌蜘蛛的5倍。記住一點:當你在澳洲上廁所時,要小心碰觸馬桶座,因為那是毒蜘蛛最喜歡待的地方。暗器高手———巴勒斯坦毒蠍7、澳洲泰斑蛇第7名澳洲泰斑蛇以及第8名的澳洲褐色網狀蛇,其毒性比起眼鏡王蛇有過之而無不及8、澳洲棕伊蛇坐上第8名寶座的是澳洲棕伊蛇9、眼睛王蛇排名第9、專以吃蛇為生的眼鏡王蛇令衆多蛇類聞風喪膽,它的地盤休想有他蛇生存。一旦它受到驚吓,便兇性大發,身體前部高高立起,吞吐着又細又長、前端分叉的舌頭,頭頸随着獵物靈活轉動,獵物想逃,可沒那麼容易!最可怕的是,即使不惹它,它也會主動發起攻擊。被它咬中後,大量的毒液使人不到1小時就死亡。10、黑曼巴蛇世界十大毒王中排名第10的黑曼巴蛇,是世上毒蛇中體型最長、速度最快、攻擊性最強的殺手。它能以高達19千米的時速追逐獵物,而且隻需兩滴毒液就可以緻人死亡。更可怕的是,不管在任何時候,黑曼巴的毒牙裡都有20滴毒液,人類一旦被它咬到,幾乎百分之百死亡!

海裡哪些魚有毒

有毒的海魚種類包括:

1.石斑魚

解釋:石斑魚是熱帶海域的常見魚類,某些種類的石斑魚體内可能含有雪卡毒素。這種毒素在高溫下也不易分解,當人攝入含此毒素的石斑魚時,會出現中毒症狀,如惡心、嘔吐等。其中有毒種類以鲈科石斑魚較為常見。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石斑魚都有毒,隻有部分種類需要警惕。此外,雪卡毒素對溫度較為敏感,冷凍可降低其毒性。

2.河豚魚

解釋:河豚魚是生活在海淡水交界處的魚類,多數種類有劇毒。其體内含有的河豚毒素毒性極強,隻要極小劑量即可緻人死亡。是已知毒性最強的海洋生物之一。一旦中毒尚無有效救治方法,且一旦發作就極其緻命。對于這類劇毒河豚魚類通常要自覺拒絕食用以防萬一。通常其在江浙地區以及日韓國家會有加工去毒的做法以适應消費習慣而存在特别制作的飯店美食店。但在其他地區一般直接拒絕食用以避免中毒風險。普通消費者應該遠離此類高風險食物。因此出于安全考慮不推薦嘗試食用河豚魚除非在非常了解且可靠的條件下進行加工處理。

以上兩種魚類是較為常見的有毒魚類代表,海洋中的有毒魚類還包括其他一些種類,如某些種類的蓑鲉也可能具有毒性,但是以石斑魚和河豚魚的毒性較為顯著和重要,需要特别注意。同時強調對于不熟悉的海魚品種應當保持警惕并避免食用以防止潛在的風險。對于海魚是否有毒建議在食用前進行詳細了解和妥善處理以保障個人安全。

請問這是海裡的什麼生物,據說有劇毒

棘冠海星

棘冠海星(學名:Acanthaster planci):個體大,從體盤輻射的腕對稱,成體輻徑250至350毫米,最大超過700毫米。腕8-21個,一般13-15個。反口面骨闆間隔很寬,各闆有一個長棘,棘下部有柄,棘上端十分尖銳。腕外端棘特别發達,長可達45-50毫米。篩闆6-8個。[1]

生活在淺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栖息于印度洋-西太平洋區熱帶珊瑚礁環境,主要食物是珊瑚,偶有時會以貝類或其他海參為食。棘冠海星的毒棘有毒胞,為神經毒素。棘冠海星是從浮遊生物開始,然後依序為:初齡幼體→二齡幼體→三齡幼體→(沉海底)→終齡幼體→成體。成齡的棘冠海星幾乎沒有天敵,除了大法螺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