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磊落形容哪些人物(光明磊落形容什麼人物)

biang 中華百科 879

本文目錄

  1. 形容人物偉大的成語
  2. 曆史上光明磊落得死的英雄人物的經典事例
  3. 描寫人物品質的成語

形容人物偉大的成語

『壹』形容一個人很偉大的成語

豐功偉績豐:大。偉大的功績。

出處:清·張春帆《宦海》第六回:“這位章制軍在兩廣做了幾年,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

『貳』形容偉大貢獻的人的成語

你好,功勳卓著,功德圓滿,功成名就,功德無量,功高蓋世,功若丘山等都可以形容有過偉大貢獻的人,可以根據自己需求去選擇合适自己的成語。

『叁』形容人物十分偉大的成語

形容人物十來分偉大的成語:豐功偉自績、永垂不朽、彪炳千秋、

1、豐功偉績

【成語】豐功偉績

【全拼】: fēng gōng wěi jì

【釋義】:豐:大。偉大的功績。

【出處】:清·張春帆《宦海》第六回:“這位章制軍在兩廣做了幾年,也沒有什麼豐功偉績。”

【例子】:紀念他在辛亥革命時期,領導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國的~。

2、永垂不朽

【成語】永垂不朽

【全拼】: yǒng chuí bù xiǔ

【釋義】:垂:留傳後世;朽:腐爛,磨滅。指光輝的事迹和偉大的精神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出處】:《魏書·高祖紀下》:“雖不足綱範萬度,永垂不朽,且可釋滞目前,釐整時務。”

【例子】:小将軍丹心忠義,為國捐軀,青史簡篇,~,亦不辜負将軍教養之功。(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七十四回)

3、彪炳千秋

【詞語】:彪炳千秋

【拼音】:biāo bǐng qiān qiū

【解釋】:形容偉大的業績流傳千秋萬代。

【出處】:南朝·梁·鐘嵘《詩品》卷中:“晉弘農太守郭璞詩,憲章潘嶽,文體相輝,彪炳可玩。”

【近義詞】:流芳千古

【反義詞】:遺臭萬年

『肆』形容人很偉大很有才華很有名氣的成語

八鬥之才

辯才無礙

不栉進士

才貌雙全

才氣過人

藏龍卧虎

滄海遺珠

出将入相内

出類拔萃滿腹經綸,上知天文容下知地理,通曉古今,才華橫溢,天資聰穎,心靈手巧,老謀深算,弸中彪外

七步之才

被褐懷玉

千裡之足

強将手下無弱兵

巧同造化

三寸之舌三頭六臂

『伍』形容“女性偉大”的成語有哪些

巾帼英雄[jīn guó yīng xióng]

釋義:比喻勇敢而有英雄氣概的女人。

2.綽約多姿[chāo yuēō zī ]

釋義:柔弱美麗,儀态萬方。

3.秀外慧中[xiù wài huì zhōng]

釋義:外表秀美,内心聰明,常用于形容女子美麗而聰明。

4.女中豪傑[nǚ zhōng háo jié ]

釋義:婦女中傑出人士。

5.鴉巢生鳳[yā cháo shēng fèng ]

釋義:烏鴉窩裡生出鳳凰,比喻笨庸的母親生出靈秀的女兒,也比喻貧窮之人家或地方産生出傑出的人才。

6.惠心纨質[huì xīn wán zhì ]

釋義:纨,潔白的細絹,形容女子姿質美好,心靈純淨。

7.秀色可餐[xiù sè kě cān ]

釋義:美麗的容貌或秀麗的景色可以當飯吃,形容女性容貌美麗動人,讓人入迷忘情。

8.沉魚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

釋義:魚見了沉入水底,雁見了從天上落下。形容女子容貌極美。

9.閉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

釋義:使月亮見也躲避起來,花兒見了也自覺羞愧,一般用來形容女子容貌美麗。

10.國色天香[guó sè tiān xiāng ]

釋義:原指牡丹花色俱佳,後又指女子才貌出衆。形容女性的美麗。

『陸』形容人物偉大的成語

形容人物偉大的成語有:永垂不朽、彪炳千古、震古铄今、豐功偉績、汗馬功勞。

一、永垂不朽

1、拼音:yǒng chuí bù xiǔ

2、釋義:指姓名、事迹、精神等永遠流傳,不會磨滅。

3、出處:北齊·魏收《魏書·高祖紀下》:雖不足綱範萬度,永垂不朽,且可釋滞目前,厘整時務。

二、彪炳千古

1、拼音:biāo bǐng qiān gǔ

2、釋義:形容偉大的業績流傳千秋萬代。

3、出處:南朝·鐘嵘《詩品》:文體相輝,彪炳可玩。(翻譯:文學很出彩,流傳千秋萬代。)

三、震古铄今

1、拼音:zhèn gǔ shuò jīn

2、釋義:意思是震動古人,顯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偉大。

3、出處:清·譚嗣同《仁學》:稱震古铄今之仁政焉。(翻譯:可以說的上是震動古人,顯耀當世的功績。)

四、豐功偉績

1、拼音:fēng gōng wěi jì

2、釋義:意思是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創造過巨大業績。

3、出處:明·黃绾《明道編》:偉績豐功,籠絡一世。(翻譯: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概括這一輩子。)

五、汗馬功勞

1、拼音:hàn mǎ gōng láo,

2、釋義:戰馬奔馳出汗。指将士立下戰功。後指對事業的辛勤貢獻。

3、出處:戰國·韓非《韓非子·五蠹》:棄私家之事,而必汗馬之勞。(翻譯:抛棄掉自己激勵的私事,一定要立下戰功。)

『柒』形容人物十分偉大的成語

高瞻遠矚運籌帷幄鞠躬盡瘁永垂不朽一心為國奉公克己大公無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毫不利已專門利人利國利民舍己為人舍生忘死舍身忘死彪炳千古震古铄今

『捌』形容一個人偉大的成語

震古爍今 [zhèn gǔ shuò jīn]

[釋義]爍:光亮的樣子。震動古代,顯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非回常偉答大。

[出處]清·譚嗣同《仁學》:“稱震古爍今之仁政焉。”

功若丘山 [gōng ruò qiū shān]

[釋義]功:功績。若:像,如同。功績像山一樣。比喻功績非常大。

功标青史 [gōng biāo qīng shǐ]

基本釋義

标:寫明;青史:古代在竹簡上記事,因稱史書為青史。功勞記在史書上。指建立了巨大功績。

豐功偉業 [fēng gōng wěi yè]

[釋義]豐:大。偉大的功績。

德高望重 [dé gāo wàng zhòng]

[釋義]德:品德;望:聲望。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玖』形容偉大的人物成語

高瞻遠矚運籌帷幄鞠躬盡瘁永垂不朽舍己為人舍生忘死永垂不巧舍身忘死彪炳千古震古铄今

額。。可以了吧!

『拾』一個人很偉大用什麼成語來形容

成語是:大公無私

【解釋】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出自】漢·馬融《忠經·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無私。”

忠就是中,公正到極點,絲毫沒有私心

【示例】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個光明磊落、大公無私的心懷。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狀語;用于歌頌人的品德

【近義詞】光明正大、成仁取義、出以公心、舍己為公、大公至正、克己奉公、公正無私、公而忘私、舍生取義、公耳忘私、堂堂正正、公事公辦、不徇私情、舍身取義、公而無私、舍己為人、舍身求法

【反義詞】見利忘義、損人利己、本位主義、損公肥私、自私自利、徇情枉法、背公營私、徇私舞弊、唯利是圖、利欲熏心、假公濟私

(10)形容人物偉大的成語擴展閱讀

1、大公無私的近義詞

光明正大

【解釋】原指明白不偏邪。現多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出自】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七三:“聖人所說底話,光明正大。”

聖人所說的話,光明正大。

【示例】好人做事光明正大,隻有壞人才搞陰謀詭計。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褒義

2、大公無私的反義詞

見利忘義

【解釋】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出自】東漢·班固《漢書·樊郦滕灌傅靳周傳》:“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

出賣朋友的人,見到有利可圖就不顧道義。

【示例】我們要坦坦蕩蕩的做人,不要做見利忘義的小人。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曆史上光明磊落得死的英雄人物的經典事例

張自忠(1891.8.11-1940.5.16),字荩忱,漢族,山東臨清唐園村人。中華民國陸軍中将加上将銜,犧牲後追授為陸軍二級上将軍銜,著名抗日将領,民族英雄。同時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同盟國犧牲的最高将領。1930年中原大戰後,馮玉祥軍事集團被瓦解,張自忠所部被蔣介石收編。1931年後,張自忠曾任第29軍第38師師長、第59軍軍長、第33集團軍總司令兼第5戰區右翼兵團司令等職。1937年,上海、南京相繼淪陷後,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鋒直指徐州,志在奪取這一戰略要地。1938年3月,日軍投入七八萬兵力,分兩路向徐州東北的台兒莊進發。待至臨沂、滕縣時,同中國軍隊發生了激烈的戰鬥。當時守衛臨沂的是龐炳勳的第3軍團。由于實力過于懸殊,傷亡慘重,龐部急待援軍。張自忠奉調率第59軍以一晝夜180裡的速度及時趕來增援。張自忠與龐炳勳原是宿仇,但他以國家、民族利益為重,擯棄個人恩怨,率部與龐部協力作戰。敵軍在飛機大炮掩護下,配合坦克、裝甲車向茶葉山陣地發起進攻。張自忠以“拼死殺敵”“報祖國于萬一”的決心,與敵激戰,反複肉搏。茶葉山下崖頭,劉家湖陣地失而複得達三四次,戰況極其慘烈。經過數天鏖戰,敵軍受到重創,節節敗退。中國軍隊相繼收複蒙陰、莒縣,共殲敵4000餘人。不久,日軍再派坂本旅團向臨沂、三官廟發起攻勢,妄圖有所突破。張自忠和龐炳勳部兩軍奮力拼殺,經徹夜激戰,日軍受到沉重打擊,其向台兒莊前線增援的戰略企圖被完全粉碎,保證了台兒莊大戰的勝利。

一九三八年的臨沂戰役中,五十九軍與敵鏖戰七晝夜,卒将日軍号稱“鐵軍”的闆垣師團擊潰,取得了振奮人心的勝利,自己也付出了重大的犧牲。經過這次戰役,人們對張自忠的看法有了很大變化。不久之後,張自忠又率部參加了武漢會戰,重創日寇于河南潢川,随即又被晉升為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進駐鄂西荊門縣一帶,在漢水兩岸與日寇展開了周旋。

1940年5月,日軍為了控制長江交通、切斷通往重慶運輸線,集結30萬大軍發動棗宜會戰。當時中國軍隊的第33集團軍隻有兩個團駐守襄河西岸。張自忠作為集團軍總司令,本來可以不必親自率領部隊出擊作戰,但他不顧部下的再三勸阻,堅持由副總司令留守, 5月6日晚緻書副總司令兼77軍軍長馮治安一函:

“仰之吾弟如晤:因為戰區全面戰争之關系,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于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到河東後,如能與38師,179師取得聯絡,即率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若與179師,38師取不上聯絡,即帶馬師之三個團,奔着我們最終之目标(死)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後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後或暫别,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他自己親自率領2000多人渡河作戰。

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部隊、各将領:“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隻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至亡于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張自忠率2000多人東渡襄河後,一路奮勇進攻,将日軍第13師攔腰斬斷。日軍随後以優勢兵力對張自忠所部實施包圍夾攻。張自忠毫不畏縮,指揮部隊向人數比他們多出一倍半的敵人沖殺10多次。日軍傷亡慘重。

5月7日拂曉,張自忠東渡襄河,率部北進。在日軍集結重兵南下時,我方主力本應暫時規避,尋機集中力量分别圍殲來犯之敵。但是,蔣介石被日方的假情報迷惑,錯誤判斷形勢,下令第五戰區部隊同時圍殲南北兩路日軍。雖然張自忠在河東的部隊隻有五個師、二萬餘人,兵力僅及對方一半,但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他立即根據自身情況調整部署。然而不幸的是,張自忠的電報密碼被日軍截獲破譯,他的軍事部署已完全被敵方掌握。日軍當即調集兩個師團另加四個大隊奔襲而來。14日,雙方發生遭遇戰。

15日,張自忠率領的1500餘人被近6000名日寇包圍在南瓜店以北的溝沿裡村。當日上午,日軍發動進攻。敵我力量極其懸殊,戰鬥異常慘烈。至下午三時,張自忠身邊士兵已大部陣亡,他本人也被炮彈炸傷右腿。此時,他已撤至杏仁山,與剩下的十幾名衛士奮勇抵抗,竟将蜂擁而至的日軍阻于山下達兩個多小時。激戰到16日佛曉,張自忠部被迫退入南瓜店十裡長山。日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中國軍隊的陣地發起猛攻。一晝夜發動9次沖鋒。張自忠所部傷亡人員急劇上升,戰況空前激烈。

5月16日一天之内,張自忠自晨至午,一直疾呼督戰,午時他左臂中彈仍堅持指揮作戰。到下午2時,張自忠手下隻剩下數百官兵,他将自己的衛隊悉數調去前方增援,身邊隻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

不久,大群日兵已沖到面前。根據日方資料,日軍第四隊一等兵藤岡是第一個沖到近前的。突然,從血泊中站起來一個身材高大的軍官,他那威嚴的目光竟然使藤岡立即止步,驚愕地愣在那裡。沖在後面的第三中隊長堂野随即開槍,子彈打中了那軍官的頭部,但他仍然沒有倒下!清醒過來的藤岡端起刺刀,拚盡全身力氣猛然刺去,那軍官的高大身軀終于轟然倒地。這時是1940年5月16日下午4時。

張自忠戰死後,日本人發現張将軍遺體,審認無訛,一起膜拜,用上好木盛殓,并豎木牌。并全軍向他行禮,甚至在他的遺體運回後方之時,日軍收到消息便下令停止空軍的空襲一日,避免傷到張自忠的忠骸。可見,張自忠将軍在對日抗戰所展現軍人武德,連當時崇尚軍國主義的日軍都為之感動。

當天深夜,日軍設在漢口的廣播電台中斷正常廣播,插播了張自忠陣亡的消息,并稱:“我皇軍第三十九師團官兵在荒涼的戰場上,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将,奉上了最虔誠的崇敬的默禱,并将遺骸莊重收殓入棺,拟用專機運送漢口。”

日軍對張自忠将軍表現了極大的崇敬,由軍醫用酒精仔細清洗遺體,并包紮好傷口,鄭重裝殓,放進趕制的棺材裡。此棺被葬于一處山坡上,并立墓碑,上書:“支那大将張自忠之墓”。

事隔十六年之後,1956年岡村甯次在日本東京與來訪的何應欽曾談到了張自忠之死,岡村甯次說:“我們成了冤家對頭,不過這種冤家對頭其妙無比。您也許知道,我以前在北平認識了張自忠司令官,而在進攻漢口之後,不幸得很,我們在漢水(即襄河)東岸之戰兩相對峙下來。那個時候戰事爆發,張先生勇往直前,揮兵渡河,進入我方陣地,惟遇我方因戰略關系向前進擊,他竟沖至我軍後面戰死。他之死令我感慨無量,因我本身也随時有陣亡的危險。”

描寫人物品質的成語

○仁人志士: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志士仁人:原指仁愛而有節操,能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現在泛指愛國而為革命事業出力的人。

○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紀大,品德好。

○懷瑾握瑜:懷:懷藏;握:手握;瑾、瑜:美玉,比喻美德。比喻人具有純潔高尚的品德。

○麟鳳龜龍:此四種神靈動物,象征吉兆。比喻稀有珍貴的東西。也比喻品格高尚、受人敬仰的人。

○光風霁月:光風:雨後初晴時的風;霁:雨雪停止。形容雨過天晴時萬物明淨的景象。也比喻開闊的胸襟和心地。

○璞玉渾金: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渾金璞玉: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高山景行: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卓爾不群:卓爾:特出的樣子;不群:與衆不同。指才德超出尋常,與衆不同。

○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助人為樂:幫助人就是快樂。

○與人為善:與:贊許,贊助;為:做;善:好事。指贊成人學好。現指善意幫助人。

○舍己救人:舍己:犧牲自己。不惜犧牲自己去救别人。

○舍己為人:舍棄自己的利益去幫助别人。

○救死扶傷:扶:扶助,照料。搶救生命垂危的人,照顧受傷的人。現形容醫務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扶老攜幼:攜:拉着,帶領。攙着老人,領着小孩。

○扶危濟困:扶:幫助;濟:搭救,拯救。扶助有危難的人,救濟困苦的人。

○排難解紛:原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糾紛。今指調停雙方争執。

○劫富濟貧:劫:強取;濟:救濟。奪取富人的财産,救濟窮人。

○仗義疏财:仗義:講義氣;疏财:分散家财。舊指講義氣,拿出自己的錢财來幫助别人。

○解囊相助:囊:口袋。拿出财物幫助别人。

○解衣推食:推:讓。把穿着的衣服脫下給别人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讓别人吃。形容對人熱情關懷。

○絕少分甘:好吃的東西讓給人家,不多的東西與人共享。形容自己刻苦,待人優厚。

○雪中送炭: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雲行雨施:施:施布。比喻廣泛施行恩澤。

○豁達大度:豁達:胸襟開闊;大度:試題大。形容人寬宏開通,能容人。

○寬宏大量:形容度量大,能容人。

○寬大為懷:對人抱着寬大的胸懷。

○不念舊惡:念:記在心上。不計較過去的怨仇。

○既往不咎:咎:責怪。原指已經做完或做過的事,就不必再責怪了。現指對以往的過錯不再責備。

○不咎既往:咎:責怪。對以往的錯誤或罪責不再追究。

○網開一面: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隻留一面。比喻采取寬大态度,給人一條出路。

○網開三面:把捕禽的網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寬大态度,給人一條出路。

○以直報怨: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對待自己怨恨的人。

○以德報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記别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

○溫柔敦厚:溫柔:溫和柔順;敦厚:厚道。原指态度溫和,樸實厚道。後也泛指待人溫和寬厚。

○棄瑕錄用:原諒過去的過失,重新錄用。

○仁至義盡:至:極,最;盡:全部用出。竭盡仁義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幫助已經做到了最大限度。

○犯而不校:犯:觸犯;校:計較。受到别人的觸犯或無禮也不計較。

○有口無心:嘴上說了,心裡可沒那樣想。指不是有心說的。

○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急公好義:急:急于。熱心公益,見義勇為。

○舍生取義:舍:舍棄;身:生命;取:求取;義;正義。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殺身成仁:成:成全;仁:仁愛,儒家道德的最高标準。指為正義而犧牲生命。後泛指為了維護正義事業而舍棄自己的生命。

○成仁取義:成仁:殺身以成仁德;取義:舍棄生命以取得正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

○大義滅親:大義:正義,正道;親:親屬。為了維護正義,對犯罪的親屬不循私情,使受到應得的懲罰。

○毀家纾難:毀:破壞,毀壞;纾:緩和,解除。捐獻所有家産,幫助國家減輕困難。

○大公無私:指辦事公正,沒有私心。現多指從集體利益出發,毫無個人打算。

○公正無私:辦事公正,沒有私心。

○鐵面無私:形容公正嚴明,不怕權勢,不講情面。

○南鹞北鷹:鹞、鷹:兩種猛禽。在南為鹞子,在北為老鷹。比喻性格嚴峻的人。

○堂堂正正:堂堂:盛大的樣子;正正:整齊的樣子。原形容強大整齊的樣子,現也形容光明正大。也形容身材威武,儀表出衆。

○光明磊落:磊落:心地光明坦白。胸懷坦白,正大光明。

○光明正大:原指明白不偏邪。現多指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正大光明:心懷坦白,言行正派。

○浩然之氣:浩:盛大、剛直的樣子;氣:指精神。指浩大剛正的精神。

○守正不阿:正:公正;阿:偏袒。處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講情面。

○來去分明:形容手續清楚或為人在财物方面不含糊。

○危言危行:危:正直。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

○直道而行:直道:正路。沿着直的道路走。比喻辦事公正。

○襟懷坦白:襟懷:胸懷;坦白:正直無私。形容心地純潔,光明正大。

○不偏不倚:倚:偏。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中立或公正。

○無偏無黨:偏:不公正;黨:偏私。形容處事公正,沒有偏向。

○一視同仁:原指聖人對百姓一樣看待,同施仁愛。後多表示對人同樣看待,不分厚薄。

○任人唯賢:賢:有德有才的人。指用人隻選有德有才的人。

○公事公辦:公事按公事的原則辦,不講私人情面。

○不愧不怍:愧、怍:慚愧。形容光明正大,問心無愧。

○仰不愧天:擡頭仰望,對天無愧。指沒有做過壞事,問心無愧。

○相忍為國:為了國家的利益而作一定的讓步。

○愛憎分明:憎:恨。愛和恨的立場和态度十分鮮明。

○明辨是非:分清楚是和非、正确和錯誤。

○賞罰分明:該賞的賞,該罰的罰。形容處理事情嚴格而公正。

○信賞必罰:信:真實不欺。有功勞的一定獎賞,有罪過的一定懲罰。形容賞罰嚴明。

○彰善瘅惡:彰:表明、顯揚;瘅:憎恨。表揚好的,斥責惡的。

○發奸擿伏:發、擿:揭發;奸:奸臣,壞人;伏:指隐瞞壞事。揭發隐秘的壞人壞事。

○疾惡如仇:疾:憎恨;惡:指壞人壞事。憎恨壞人壞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樣。

○善善惡惡:稱贊善事,憎惡壞事。形容人區别善惡,愛憎分明。

○打抱不平:遇見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幫助受欺負的一方。

○不平則鳴:鳴:發出聲音,指有所抒發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壓迫就要發出不滿和反抗的呼聲。

○為民請命:請命:請示保全生命。泛指有相當地位的人代表百姓向當權者陳述困難,提出要求。

○吊民伐罪:吊:慰問;伐:讨伐。慰問受苦的人民,讨伐有罪的統治者。

○排難解紛:原指為人排除危難,解決糾紛。今指調停雙方争執。

○除暴安良:暴:暴徒;良:善良的人。鏟除強暴,安撫善良的人民。

○鋤強扶弱:鏟除強暴,扶助弱者。

○扶弱抑強:扶助弱小,壓制強暴。

○舍生忘死:不把個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視死如歸: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樣平常。形容不怕犧牲生命。

○萬死不辭:萬死:死一萬次,形容冒生命危險。萬一萬次也不推辭。表示願意拼死效勞。

○臨危不懼:臨:遇到;危:危險;懼:怕。遇到危難的時候,一點也不怕。

○斷頭将軍:比喻堅決抵抗,甯死不屈的将領。

○從容就義:就義:為正義而死。無所畏懼地為正義事業而犧牲。

○見危授命:授命:獻出生命。在危急關頭勇于獻出自己的生命。

○銳不可當:銳:銳氣;當:抵擋。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勇冠三軍:冠:位居第一;三軍:軍隊的統稱。指勇敢或勇猛是全軍第一。

○一馬當先:原指作戰時策馬沖鋒在前。形容領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衆前面,積極帶頭。

○一往直前: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同“一往無前”。

○一往無前:一往:一直向前;無前:前面什麼也擋不住。一直往前,無所阻擋。形容勇猛無畏地前進。

○勇往直前: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一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渾身是膽:形容膽量大,無所畏懼。

○身先士卒:作戰時将領親自帶頭,沖在士兵前面。現在也用來比喻領導帶頭,走在群衆前面。

○奮不顧身:奮勇向前,不考慮個人安危。

○開路先鋒:原指古代軍隊中先行開路和打頭陣的将領。現比喻進行某項工作的先遣人員。

○沖鋒陷陣:陷:攻破,深入。不顧一切,攻入敵人陣地。形容作戰勇猛。

○赴湯蹈火:赴:走往;湯:熱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艱險,奮勇向前。

○履險如夷:履:踩踏;夷:平坦。走在危險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樣。比喻平安地渡過困境。

○前赴後繼:前面的沖上去了,後面的緊跟上來。形容不斷投入戰鬥,奮勇沖殺向前。

○前仆後繼:仆:倒下;繼:接着,跟上。前面的倒下了,後面的緊跟上去。形容鬥争的英勇壯烈。

○揭竿而起: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挺身而出:挺身:撐直身體。挺直身體站出來。形容面對着艱難或危險的事情,勇敢地站出來。

○毛遂自薦: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自告奮勇:告:稱說,表示。主動要求擔任某項艱巨的任務。

○一鼓作氣: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餘勇可賈:馀勇:剩下來的勇力;賈:賣。原意是說,我還有馀力可賣,誰要就可以來買。表示還有力量沒有用完。

○見義勇為:看到正義的事,就勇敢地去做。

○義無反顧:義:道義;反顧:向後看。從道義上隻有勇往直前,不能猶豫回顧。

○破釜沉舟:比喻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排除萬難:掃除重重障礙,克服各種困難。

○無所畏懼:畏懼:害怕。什麼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馬革裹屍:馬革:馬皮。用馬皮把屍體裹起來。指英勇犧牲在戰場。

○降龍伏虎: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龍虎。後比喻有極大的能力,能夠戰勝很強的對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難。

○浴血奮戰:形容頑強地拼死戰鬥。

○殺敵緻果:緻:使得到;果:果敢除敵。勇敢殺敵,建立戰功。

○群威群膽:形容大家團結一緻英勇戰鬥時表現出來的力量和勇敢精神。

○萬夫莫當:形容非常勇敢。同“萬夫不當之勇”。

○披荊斬棘:劈開叢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創業過程中或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

○過五關,斬六将:過了五個關口,斬了六員大将。比喻英勇無比。也比喻克服重重困難。

○縱橫馳騁:縱:南北方向;橫:東西方向;馳騁:縱馬疾馳。不受阻擋地往來奔馳。形容英勇戰鬥,所向無敵。也比喻寫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筆随。

○不甘示弱:示:顯示,表現。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較量一下,比個高低。

○中流砥柱:比喻堅強而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同“中流砥柱”。

○埋頭苦幹:專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戰天鬥地:戰、鬥:泛指鬥争。形容征服和改造大自然的英雄氣慨。

○手不停揮:手不停頓地揮寫。形容不停地寫作。

○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學會的,自己做一百次,學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趕上别人。

○十年讀書:指長期努力于學業。

○十年寒窗:形容長年刻苦讀書。

○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口誦心惟:誦:朗讀;惟:思考。口中朗誦,心裡思考。

○磨穿鐵硯:把鐵鑄的硯台都磨穿了。比喻讀書用功,有恒心。

○磨杵成針: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隻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鐵杵成針:比喻隻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投袂而起:投袂:揮動袖子。形容精神振作,立即行動起來的神态。

○聞雞起舞:聞:聽到。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夙興夜寐:夙:早;興:起來;寐:睡。早起晚睡。形容勤奮。

○夜以繼日:晚上連着白天。形容加緊工作或學習。

○焚膏繼晷: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探赜索隐:探:尋求,探測;赜:幽深玄妙;索:搜求;隐:隐秘。探究深奧的道理,搜索隐秘的事情。

○鈎深緻遠:緻:招緻。探取深處的,使遠處的到來。比喻探讨深奧的道理。

○學而不厭: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含英咀華:咀:細嚼,引伸為體味;英、華:這裡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懸梁刺股:形容刻苦學習。

○映雪讀書:利用雪的反光讀書。形容讀書刻苦。

○鑿壁偷光:原指西漢匡衡鑿穿牆壁引鄰舍之燭光讀書。後用來形容家貧而讀書刻苦。

○宵衣旰食:宵:夜間;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來,時間晚了才吃飯。形容為處理國事而辛勤地工作。

○锲而不舍:锲:镂刻;舍:停止。不斷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摩頂放踵:從頭頂到腳跟都擦傷了。形容不辭勞苦,不顧身體。

○嘔心瀝血:嘔:吐;瀝:一滴一滴。比喻用盡心思。多形容為事業、工作、文藝創作等用心的艱苦。

○冥行擿埴:冥:昏暗;冥行:夜間行路;擿:點;埴:地。夜間摸黑走路,如同盲人拿着手杖點地而行。比喻研求學問,不識門徑,暗中探索。

○苦心孤詣:指苦心鑽研,到了别人所達不到的地步。也指為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而煞費苦心。

○暗中摸索:摸索:尋求,探索。在黑暗中尋找。後比喻沒有人指導,獨自鑽研。

○廢寝忘食:廢:停止。顧不得睡覺,忘記了吃飯。形容專心努力。

○如饑似渴: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餓了急着要吃飯,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樣。

○兢兢業業:兢兢:形容小心謹慎;業業:畏懼的樣子。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全力以赴:赴:前往。把全部力量都投入進去。

○不敢旁骛:形容全力做一件事,不敢分心到别的事裡面去。

○朝乾夕惕:乾:乾乾,即自強不息;惕:小心謹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

○不遺餘力:遺:留;馀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不保留。

○良工心苦:良工:手藝高明的工匠。形容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都費盡心思。

○精益求精: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仰屋著書:仰:臉向上;着:寫。形容一心放在着作上。

○質疑問難:質疑:請人解答疑難;癌難:對于疑問反複讨論、分析或辯論。提出疑難,請教别人或一起讨論。

○先難後獲:難:艱難,勞苦;獲:收獲。先付出勞動然後再取得收獲。比喻不坐享其成。

○堅定不移:移:改變,變動。穩定堅強,毫不動搖。

○心堅石穿:意志堅決,能将石頭穿透。比喻隻要意志堅定,事情就能成功。

○雷打不動:形容态度堅定,不可動搖。也形容嚴格遵守規定,決不變更。

○堅韌不拔:韌:有韌性;拔:動搖,改變。形容意志堅定,毫不動搖

○堅持不渝:渝:改變。堅守約章或諾言,決不改變。

○始終不懈:自始自終一直不松懈。

○堅持不懈:懈:松懈。堅持到底,一點不忪懈。

○持之以恒:持:堅持;恒:恒心。長久堅持下去。

○不屈不撓:屈:屈服;撓:彎曲。比喻在壓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現十分頑強。

○百折不撓:折:挫折;撓:彎曲。比喻意志堅強,無論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動搖退縮。

○全神貫注:貫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點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專心緻志:緻:盡,極;志:意志。把心思全放在上面。形容一心一意,聚精會神。

○專心一志: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一心一意:隻有一個心眼兒,沒有别的考慮。

○心無二用:指做事要專心,注意力必須集中。

○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一點沒有保留。

○聚精會神:會:集中。原指君臣協力,集思廣益。後形容精神高度集中。

○目不轉睛:眼珠子一動不動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集中。

○目不窺園:形容專心緻志,埋頭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