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重寶和通寶有什麼區别啊
重寶和通寶,通寶是小平錢版式;重寶是大錢版式;崇甯重寶、元到通寶、永寬通寶分别是宋代的、清代的錢币品種;真品有一定市場潛力的。
貨币稱寶是有其社會意義的,這就是貨币的威力增大了。專家總結了曆代錢币中錢文稱為通寶的有“宋元、太平、天禧、皇宋、至和、嘉佑、治平、熙甯、元豐、元佑、元符、建國、聖宋、崇甯、大觀、政和、重和、宣和、靖康”等等。
拓展資料:
1、大觀通寶
大觀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在大觀年間(公元1107年至1110年)所鑄造的年号錢。它有小平、折二、折三、折十等多種版式。
這枚“大”字一捺特别長的當十大觀通寶,錢徑40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38毫米略大;厚3毫米,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略厚;重18.2克,也比普通當十大觀通寶重一些;制作精緻美觀,地章平整,面文和緣深峻。
宋代錢币在錢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今天人們觀賞、收藏的豐富寶藏。針對北宋錢币而言,宋朝建立以後,在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鑄造了“宋元通寶”錢。
2、崇甯通寶
崇甯通寶是北宋徽宗趙佶崇甯年間(1102-1106年)始鑄,年号錢。有崇甯通寶、崇甯重寶和崇甯元寶三種。崇甯通寶當十型,錢文為徽宗親書,所以又其為禦書錢。
該錢文書法清秀骨瘦,鐵劃銀鈎,是徽宗趙佶瘦金書體存留世間的真實顯現。宋徽宗更因鑄錢精絕,當時官造成色在96%-96.7%,高于崇甯重寶、崇甯元寶,而與王莽并稱“錢法二聖”,是現在青銅錢中價值最高的兩種錢币之一。
右圖錢體厚重,青銅質,鏽色古舊,開門的老生坑。之所以謂之大字版,是因此品錢文四字飽滿,寄廓接緣。
“寶、甯”二字冠點長且向左傾;長點“崇”,斜丁“甯”,高走“通”等,與被公認的各譜均載的大字“崇甯通寶”雷同。除錢徑略小外,輪廓寬窄、穿孔大小、成色亦基本一緻。
3、皇宋通寶
皇宋通寶,古代錢币之一。北宋仁宗趙祯,寶元二年至皇_末年(公元1039年~公元1053年)鑄,非年号錢。錢文有篆書,楷書對錢,光背。有小平、折二兩種,有鐵錢。篆書中另有九疊篆者,極其罕有,為古泉大珍。
九疊篆盛行于唐、宋、元、明,一直延續至今。将這種“九疊篆”用于錢文,在數千種古錢币中,“皇宋通寶”僅為孤例,故被曆代收藏家視為稀世珍品。關于皇宋通寶九疊篆的鑄造背景,現今錢币學家一般認為該錢币為“置樣錢”,或“開爐錢”,應不是正用品流通錢币。
鹹豐重寶和鹹豐通寶有什麼不同嗎同樣是寶蘇局的當五
鹹豐通寶
鹹豐通寶,清鹹豐三年福建寶福局當十型試鑄錢。青銅質直徑3.9厘米,穿孔0.7厘米,重16克,因其“鹹”字兩側有“大清”國号
鹹豐通寶
“鹹豐”是清文宗的年号,鹹豐年間正值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高潮時期。此時民怨沸騰,清政府為了苟延殘喘,在錢币鑄行上大做文章,将财政危機轉嫁到老百姓身上。相繼推出“鹹豐通寶”、“鹹豐重寶”、“鹹豐元寶”種類繁多的錢币。
鹹豐元年首先準備開鑄“鹹豐通寶”制錢。由于鴉片戰争、列強的掠奪和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發生,錢局鑄造制錢已很難正常進行,很多省錢局實際上處于停頓狀态,即使開鑄,也是偷工減料。因而造成鹹豐通寶制錢精好者少,而粗制濫造的多,大都質劣而輕小,或造成鐵錢、鉛錢代替銅錢。鹹豐元年時,規定錢重一錢二分,至第二年,變為一錢,但具體鑄行大多輕于規定重量。“鹹豐通寶”面文有楷書等,背文滿文局名有:寶源、寶泉、寶河、寶德、寶東、寶伊、寶濟、寶晉、寶陝、包鞏、寶蘇、寶浙、寶昌、寶福、寶台、寶武、寶南、寶廣、寶桂、寶川、寶雲阿克蘇、寶黔,等二十四個局。其中寶台、寶德、寶廣、阿克蘇等局數量極少。
此後在大平軍連捷,各地反清起義風起雲湧下,清軍疲于奔命,清廷驚慌失措。這時,清朝的軍費開支大增,而稅額收入大減,再加上鴉片戰争的影響,導緻财政拮據,為了籌款繼續鎮壓太平軍,緩解财政危機,于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清廷被迫鼓鑄大錢。《大錢圖錄》說:“鹹豐三年(公元1853年),軍務日滋,清饷不能繼,壽陽相國權戶部議,請鑄當十大錢,兼增鐵冶以供度支。旋推及當五十,當百錢。巡防王大臣續請鑄當五百,當千兩種。”說明鹹豐大錢是在迫不行已的情況下鑄行的。“鹹豐重寶”始鑄當十大錢,繼而又開鑄當五十、當百和當百以上,并令全國各省迅速鑄造推行。“鹹豐重寶”鑄行情況十分混亂複雜,當值等次,大小輕重,鑄造材質,鑄造工藝,文字書體,錢文等,在各局甚至在同一局監内鑄造時,都差異很大,以至有當值大小和錢體大小輕重倒置的,此外還有鐵錢和鉛錢。
為了能迅速推行大錢,鹹豐鑄錢局數量上比前朝又有增加,并在原有寶源、寶泉和各省錢局外,又設立熱河寶德局,江蘇寶蘇局再設清江浦分局,新疆喀什局,還準許克勤郡王,設立捐銅局專鑄大錢,已停鑄的錢局紛紛恢複鑄行。鹹豐大錢的當值有多種。“鹹豐重寶”當十錢的鑄行最普遍,各開鑄大錢的錢局都有鑄行,鑄造量頗豐。其次是當五十,當百大錢,當五百,當千僅寶泉局、寶源局、寶鞏局、寶陝局、寶河局和克勤郡王等鑄造過。除上述幾種當值外,還曾鑄行過當五、當二十、當四十到當四百等大錢。寶文當十,當五十大多用“重寶”,當百以上用“元寶”。但有的錢局或用“通寶”重寶,或兼用幾種寶文。鹹豐大錢的錢文書法,各局自成體系,差異明顯。
售價:3000元.
同治重寶和康熙通寶哪個值錢
同治重寶值錢。
1、稀少。同治重寶的鑄局不多,發現隻有寶源、寶泉、寶鞏等,其他局隻有母錢,而沒有見子錢,存世量少,物以稀為貴,是值錢的;而康熙通寶鑄造時間跨度特别長,裡面的版式很豐富,存世量大,價格比較低;沒有同治重寶值錢。
2、價格高。同治重寶的價格為2萬至9萬元之間不等,而康熙通寶的價格為1萬至3萬元之間,兩者進行比較,同治重寶值錢。
通寶和重寶哪個值錢
重寶。照此可以理解為元寶比重寶貴,重寶比通寶貴,根據不同時期的制度或通貨膨脹變化,它們之間的比例和換算關系并不相同,難以用固定的數字來确定它們之間的倍數關系。宋理宗趙昀在端平年間鑄有三種貨币,一是通寶,一是元寶,一是重寶。通寶是折五錢,元寶是小平錢(一文),兩個的存世量都比較大,而重寶一聽名字就知道了,需要是比較重的,但是卻因為重量不足,人民群衆并不買賬,于是鑄造的數量也大大減少了,存世量也極為稀缺,這樣一來,端平重寶的價格便扶搖直上、直達5位數了。
鹹豐元寶鹹豐通寶和鹹豐重寶那個比較有收藏價值
從年代來講重寶在通寶之前并且重寶大于通寶通寶是普通平錢而重寶則是以一當十當百你看重寶背面是當多少的就知道了中國古代是銀本位貨币制當十表示1枚銅錢代表10兩銀子或者10枚平錢等在古代一兩銀子可以買很多東西的一般都是代表銅錢的數量就相當于1元=10角,
另外重寶要是真品,因為重寶存量不多市面上很多不法商販有仿制倒賣等不法行為建議做好鑒定後在做定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