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厚薄胎哪個好(紫砂壺薄胎和厚胎的優缺點)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喝茶用玻璃杯還是用紫砂杯好
  2. 厚胎紫砂壺比薄胎更好聰明的紫砂人,從不這麼說

喝茶用玻璃杯還是用紫砂杯好

關于玻璃杯喝茶和紫砂哪個好用,叙述如下;

兩者都可以,玻璃杯更好點無危害物質,紫砂壺泡茶買到真的非常好。

紫砂壺泡茶不易變質發馊,首先得益于紫砂材質優良的透氣性。其次,由于紫砂壺制作準縫嚴密,減少了混有黃曲黴素的空氣流向壺内的渠道,因此相對地推遲了茶汁變質發嫂的時間。這是由于紫砂泥料的收縮率小,分子呈鱗片狀排列,燒成不易變形;并且紫砂壺制作精細,口、蓋能配合密切,位移公差一般能控制在0.5毫米以内,而瓷器茶壺口蓋位移公差一般在1~3毫米之間,甚至更大。

紫砂壺的線膨脹系數比瓷器略高,但因内外表均不施釉,無坯釉應力之慮。原料中較高的氧化鋁含量,使紫砂壺具有抗熱震性及較高的機械強度,能克服冷熱急變所産生的應力。所以寒冬臘月,注入沸水不會脹裂。紫砂壺一旦長久不用,又忘了倒出殘渣而留有異味,隻要泡在開水裡,爾後又取出即刻浸沒于冷水之中。如此反複,随着壺壁氣孔的熱脹冷縮,壺壁的雙重性氣孔在冷熱急變時能産生替換功能,排除異味。

紫砂壺内外均不施釉,材質有着優異的理化性能,對茶湯可起很好的調和作用,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茶葉内的茶香和茶韻,并且可長時間保持新鮮,不易變味。紫砂壺泡茶時茶汁逐漸滲透到壺壁中,會帶來調和茶單甯酸的功效。并且茶水透過紫砂會有滋潤效果,其浸出物不會産生任何不良影響。紫砂壺長久使用能增積“茶鏽”,經上海生物研究所化驗,茶鏽内含有灰黃黴素成分,有消炎、消毒的作用,故紫砂壺内壁茶垢不必刻意洗刷。紫砂胎質中蘊含着豐富的鐵元素等一些對人體有益的成分,經常使用,具有保健功能,因此紫砂壺在國外有“無毒餐具”的美稱。

厚胎紫砂壺比薄胎更好聰明的紫砂人,從不這麼說

紫砂薄胎壺與厚胎壺有什麼區别?在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欣賞上有什麼不同?為什麼方器壺型适宜制作厚胎,薄胎少之又少?薄胎壺在冬季如何有效避免炸裂?到底哪個好?

通常大家會認為,厚胎壺使用起來不太容易驚裂,薄胎壺炸裂系數較高,所以普遍覺得厚胎壺更好,但僅從胎壁厚薄來理解并且作為評判标準其實不太準确,為什麼呢?

紫砂壺自身價值的高低,受泥料、工藝、器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兩者的優劣評比并不能僅以厚薄度作為主要衡量标準,綜合衡量才是關鍵。

兩者之間的不同

泥料紫砂壺制作最基本的部分,種類、純度、泥性等都會對成品産生不同的影響。

以泥性為例,壺藝師會根據泥料特質運用不同的胎體技術制作,紫泥和段泥,顔色看起來古樸穩重,大氣有力,适合厚胎紫砂壺;朱泥雖然稀少,成型率低,價格高,但是朱泥的密度和氣孔都較小,水分不易蒸發,非常适合薄胎壺制作。

一把好的紫砂壺對作者的工藝水平要求較高,不管是厚胎、薄胎都要壺型端正、出水流暢。薄胎的泥片拍打工藝講求的就是要比一般壺薄,考究壺藝師對于壺薄度的掌握,造型和厚胎壺一樣,但是要給人“薄如蟬翼,輕若綢紗”之感。

值得強調的是:

厚胎紫砂壺燒制的窯溫控制嚴格,過火微顯爆裂痕迹,或起泡等缺陷,欠火則色澤灰淺暗沉,隻要合理控制,很少有炸裂情況;但薄胎紫砂若在燒制時受熱不均極易炸裂,要想制作出完美的薄胎壺,并非易事,更别提優劣之分。

厚胎紫砂壺在器型上有圓器、方器、筋紋器及花器,成型難度各不一,價格同樣會有所差異;但是薄胎壺卻隻限于掇球壺、仿古壺、竹段壺、南瓜壺、供春壺等圓器和花器。厚胎方器有“一方頂三圓”之說,但市場出品率遠低于圓器,要制成薄胎則更是難上加難,因而在薄胎壺中方器是少之又少。

實用價值與藝術效果

厚胎與薄胎在實用功能主要評比泡茶效果,根據壺型挑選合适的茶葉,則都能達到色、香、味俱佳的實用效果、護養成效明顯。

但是厚胎紫砂壺的冷熱急變能力略勝于薄胎壺,表現尤為明顯的就是北方冬季使用薄胎壺飲茶時必須要先溫一下壺,否則溫差大,容易炸裂。

厚胎紫砂壺(一般紫砂壺)的藝術價值不必多說,這裡着重講解薄胎壺。茶具多見薄胎瓷,薄胎紫砂少見,薄胎壺的出現将紫砂壺發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薄胎壺的重量明顯較輕,一款成品的紫砂薄胎壺,是紫砂壺中的珍品,技法運用要求高。如果在掌握薄胎的技術基礎上講究創新,藝術價值令人咂舌。

薄胎壺如何養護

新買回的薄胎制壺在護養方面要比厚胎紫砂更加用心:

首先,胎質薄的紫砂壺在日常使用過程要謹慎小心,大意不得。

其次,冬天使用一定要提前溫壺,避免因溫差原因導緻壺體驚裂。

最後,薄胎紫砂保養和厚胎保養一樣,堅持“一壺侍一茶”、遠離油污、及時清理、勤泡常喝,用完一定要存放到通風處,避免特别幹燥和濕冷之處。

對于薄胎紫砂或者厚胎紫砂沒有固定的評判标準,養壺、玩壺、懂壺,藝術的欣賞應該在理亦在趣,或薄或厚,或高或矮,都在于趣,趣才能産生情感,怡養心靈,百玩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