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是什麼意思(過了正月是什麼意思)

biang 中華百科 693

本文目錄

  1. 正月是什麼意思 正月别稱有哪些
  2. 正月是指什麼時候
  3. 正月是什麼意思,正月是什麼月,一年幾個月
  4. 正月是什麼意思解釋

正月是什麼意思 正月别稱有哪些

導讀:正月是什麼意思?正月是農曆的一個月份說法,正月自古而來,我們很多重要節日都在正月份,農曆月份的稱呼有很多種,那麼你知道正月别稱有哪些嗎?以下是我對正月的稱号介紹,感興趣的朋友來看看吧。

正月是什麼意思

所謂“正月”,就是陰曆年第一個月,亦稱為“歲首”和“正歲”等。

我國早在夏、商、周時,就已經産生了計算年、月、日的曆法。夏代,以“正月”為“歲首”。商代,以十二月為“歲首”。周代,以十一月為“歲首”。

三代以後,秦代及漢初曾以十月為“正月”(即“歲首”)。但是,随着農業生産不斷向前發展和實踐證明:還是最早夏代以“正月”為“歲首”較為符合實際,較為符合天文曆法的科學性。

所以,自漢武帝時頒布的太陽初曆;确定恢複使用夏代以“正月”為“歲首”。後來,被曆代沿用。并且一直到如今使用的“陰曆”,仍然是以“正月”為“歲首”。所以,“歲首”和“正月”之稱,也就一直流傳到現在。

其實,周代以前稱年為“歲”,後來演變成為年的通稱,而且還形成了“除夕”(亦稱“别歲”)和“守歲”的風俗,直流傳至今。

正月别稱有哪些

孟春、首春、上春、寅孟春、始春、早春、元春、新春、初春、端春、肇春、獻春、春王、首歲、華歲、肇歲、開歲、獻歲、芳歲、初歲、發歲、初陽、孟陽、新陽、春陽、正陽、太簇、歲始、王正月、初空月、霞初月、初春月、陬月、王月、端月、孟陬、泰月、謹月、建寅、寅月、楊月、孟春月、三微月、三正、三之日、睦月、上月、正月、月正、新正、初月、早月、太月、十三月。

柳月:正月的時候,人們通常習慣将銀柳插在瓶頭,故正月也稱為柳月。

陬月:農曆正月的别稱。清厲荃《事物異名錄·歲時·正月》:“《山堂肆考》:正月曰孟陽、孟陬;又曰陬月。”

端月:端,頂也,意為開端伊始。端月是指農曆的正月,一年的開始為正。後來,秦始皇當政,“正”和“嬴政”的“政”諧音,所以正月便改為端月。

開歲:意思是新的一年開始,特指正月。《初學記》卷三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陽、孟陬……首歲、初歲、開歲。”

孟春:是春季的首月,剛好是農曆正月。農曆一年分十二個月,依次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

正月初一過新年的别稱

正月初一還有上日、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稱,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開始。

中國是個古老的多民族國家。不同的曆史時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經根據自己的文化傳統和風俗習慣确定過自己的元旦,即改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時間。

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春正月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

商代使用殷曆,殷曆建醜,以農曆十二月初一為元旦;

周代使用周曆,周曆建成子,以農曆十一月初一為元旦;

秦代使用秦曆,秦曆建亥,以農曆初一為元旦;

西漢前期仍然使用秦曆,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04年)改用司馬遷、洛下闳創制的太初曆,又重新使用建寅的夏曆,以農曆正月初一為元旦。

以後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醜的殷曆,唐武後和肅宗時改用建子的周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曆至清朝末年。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孫中山從上海到南京就職前一天,南京參議院決定改用陽曆,并以中華民國紀年。但陰曆相沿已久,且有利于安排農事,因此,民間仍偏重陰曆。

正月是指什麼時候

正月指的是什麼時間正月[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

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一般稱為正月。正月,又稱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釋義為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農曆正月初一,即漢族傳統節日春節。我們習慣把一月稱為“正月”,這是因為在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後的一月稱為“正月”。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将一月改為了“正月”。

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正月處于北方的農閑季節,也是慶祝新年到來的一個月,在習俗中通常把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稱為春節。

(正月)是指幾月份?陰曆(農曆,舊曆,古曆,夏曆)

正月:1月;

冬月:11月;

臘月:12月。

正月是指幾月份陽曆2月份

正月是什麼意思,正月是什麼月,一年幾個月正月就是農曆(陰曆)一月,一年有12個月。

滿意請采納

正月是什麼意思?正月就是過年以後的第一個月,就是農曆的一月.

你是1992年12月初8的,這裡說的是農曆呢,國曆是1992年12月31日.

這麼說隻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畢業證上填錯了.

1992年12月初8才是你真正的生日喔!

正月半是指哪天正月是農曆元月,乃一年之初!東北二人轉有一句詞是這樣的:正月裡來是新年!正月半正是十五,也就是元宵節了。

"正月"是什麼意思!我國古代,以哪一個月作一年的第一個月,有時是随着朝代的更換而變化的。在漢朝以前,每換一個朝代,就把月份的次序改一改。據說,商朝把夏朝規定的十二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而周朝又把十一月算作每年的第一個月。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又把十月算作第年的第一個月,直到漢武帝時,才恢複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一直沿用到現在。這幾代王朝更改了有份的次序,便把更改後的第一個月叫做“正月”。“正”就是改正的意思。在他們看來,既然作了皇帝,居了正位,一年十二個月的次序,也得跟着他們“正”過來。既然“正”是改正的意思,那麼,為什麼正月的“正”不讀改正的“正”,而要讀成“長征”的“征”字音呢?原來,在秦代為避秦始皇赢政的名諱,才把“正月”讀作“正(zhēng)月”。自此,一直沿用至今。

正月是指一月的意思嗎?2015年陰曆六月是陽曆幾月份?陽曆就是挂曆上的大字,陰曆就是挂曆上的小字。

正月是指農曆(陰曆)一月

2015年陰曆六月是陽曆的七月。

正月指的是什麼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一般稱為正月。正月,又稱孟春、端月、陬月、柳月、初月、嘉月、新月、開歲,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釋義為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農曆正月初一,即漢族傳統節日春節。我們習慣把一月稱為“正月”,這是因為在古代,每年以哪個月為第一個月,各朝代都不同。夏朝以一月為第一個月,商朝以十二月為第一個月,周朝又以十一月為第一個月。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分的次序,就把改正後的一月稱為“正月”。此外,古代的帝王大都在一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為了表示莊重獨尊,便将一月改為了“正月”。

正月是什麼意思?是一月份,還是二月份?一月份

正月是什麼意思,正月是什麼月,一年幾個月

正月,為中國農曆的第一個月。古六曆都是農曆,其中的夏曆在漢武帝時代起流傳至今。

夏曆建寅,正月的說法有三種:

①、陽曆正月是即寅月的首日是起于立春後的該日,

②、與寅月大體同時的那個陰曆月,是夏曆的陰曆正月,

③、在大衆口語裡,正月通常指陰曆正月,大衆習慣重視初一十五等陰曆内容,而在古今數術學裡,正月一般指陽曆正月,不懂則看不懂數術文獻。陰曆正月初一,是中國漢族等多個民族傳統的春節。

擴展資料:

正月本指陽曆正月:

值得區别:農曆是陰陽曆,兩種正月不同,陰曆正月是起于初一,而夏曆的陽曆(節氣)正月即寅月的首日是起于立春後的該日,是論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最早的正月是節氣建正,因此,最早的正月是陽曆(節氣曆)正月,曆法建正裡的夏曆建寅是立春日開始。

後配陰曆的正月:

後來才把陰曆的相關月稱為陰曆的正月,夏曆的陽曆正月是寅月,包括二十四節氣裡的立春和雨水兩個節氣,立春起的階段15或16天的主要時間所在的那個陰曆月,就定位陰曆正月,如果來得晚,那麼,陰曆的上一個年要增加一個陰曆月作為閏月來配套,否則對應不上。

正月是什麼意思解釋

正月的解釋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year]

農曆一年的第一個月明年正月。——《明史》詳細解釋正陽之月。指夏曆四月。《詩·小雅·正月》:“正月繁霜,我心憂傷。”毛傳:“正月,夏之四月。”朱熹集傳:“謂之正月者,以純陽用事,為正陽之月也。”參見“正陽”。原指中國古曆(夏曆、殷曆、周曆)一年的第一個月。夏曆以建寅之月為正月,殷曆以建醜之月為正月,周曆以建子之月為正月。漢以後僅指夏曆一年的第一個月。《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杜預注:“隐公之始年,周王之正月也。凡人君即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唐韓愈《梨花下贈劉師命》詩:“今日相逢瘴海頭,共驚爛漫開正月。”《紅樓夢》第二十回:“彼時正月内,學房中放年學。”老舍《離婚》第十一:“從正月到二月初,勝利完全是李太太的。”

詞語分解

正的解釋正è不偏斜,與“歪”相對:正午。正中(峮)。正襟危坐。合于法則的:正當(刵)。正派。正楷。正規。正大光明。正言厲色。撥亂反正。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義。正氣。恰好:正好。正中(恘)月的解釋月è地球最大的天然衛星(亦稱“月亮”、“月球”):月光(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月蝕。計時單位:一月。月份。歲月不居(時光不停地流逝)。按月出現的,每月的:月刊。月薪。形狀像月亮的,圓的:月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