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篇有哪些成語(白馬篇有哪些成語來形容)

biang 中華百科 629

本文目錄

  1. 馬的成語和古詩及俗語有哪些
  2. 都有哪些關于馬的成語、詩句、俗語、典故、
  3. 馬在第三個的成語有哪些四字詞語

馬的成語和古詩及俗語有哪些

有關馬的成語: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之馬脫缰之馬鐵馬金戈

天馬行空童牛角馬土牛木馬天粟馬角銅圍鐵馬

烏白馬角舞刀躍馬五花殺馬文君司馬萬馬奔騰

五馬分屍萬馬齊喑問牛知馬烏頭白馬生角烏頭白,馬生角

烏頭馬角烏焉成馬問羊知馬洗兵牧馬選兵秣馬

懸兵束馬香車寶馬鮮車健馬鮮車怒馬懸車束馬

下馬馮婦下馬看花系馬埋輪下馬威信馬由缰

休牛歸馬休牛散馬效犬馬力朽索馭馬懸崖勒馬

鮮衣良馬鮮衣怒馬心猿意馬以渴服馬以鹿為馬

飲馬長江一馬當先倚馬可待一馬平川衣馬輕肥

倚馬千言倚馬七紙飲馬投錢躍馬彎弓野馬無缰

以毛相馬意馬心猿一馬一鞍躍馬揚鞭玉堂金馬

一言既出,驷馬難追燕昭好馬招兵買馬枕戈汗馬止戈散馬

獐麇馬鹿招軍買馬指鹿為馬指鹿作馬走馬到任

陣馬風樯走馬赴任走馬觀花仗馬寒蟬走馬看花

走馬上任竹馬之交走馬章台竹馬之友蛛絲馬迹

驽馬十駕驽馬十舍牛溲馬勃牛溲馬渤牛頭不對馬面

牛頭不對馬嘴牛頭馬面牛童馬走拿下馬來匹馬單槍

匹馬當先跑馬觀花拍馬溜須盤馬彎弓匹馬一麾

匹馬隻輪千兵萬馬騎曹不記馬乞兒馬醫秋高馬肥

千軍萬馬犬馬戀主裘馬輕肥裘馬輕狂裘馬清狂

裘馬聲色求馬唐肆騎馬尋馬雀馬魚龍求馬于唐市

求馬于唐肆犬馬之報犬馬之誠犬馬之疾犬馬之決

犬馬之勞犬馬之力犬馬之戀騎馬找馬青梅竹馬

犬馬之年犬馬之養敲牛宰馬輕裘肥馬青絲白馬

青衫司馬牆頭馬上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權移馬鹿人歡馬叫

人荒馬亂人喊馬嘶人困馬乏戎馬倉皇戎馬劻勷

戎馬倥偬戎馬倥偬戎馬生郊戎馬生涯軟裘快馬

人強馬壯人仰馬翻人語馬嘶束兵秣馬士飽馬騰

素車白馬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神龍馬壯驷馬不追司馬稱好

四馬攢蹄死馬當活馬醫驷馬高車驷馬高蓋驷馬高門

殺馬毀車食馬留肝驷馬莫追驷馬難追司馬牛之歎

司馬青衫善馬熟人失馬塞翁三馬同槽束馬懸車

束馬縣車驷馬軒車散馬休牛率馬以骥驷馬仰秣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之心射人先射馬聲色狗馬素絲良馬

聲色犬馬識途老馬識塗老馬塞翁得馬塞翁失馬

襟裾馬牛裾馬襟牛金馬玉堂僅容旋馬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尻輪神馬叩馬而谏快馬加鞭尻輿神馬厲兵秣馬

曆兵秣馬勵兵秣馬練兵秣馬曆兵粟馬厲兵粟馬

驢唇不對馬嘴驢唇馬觜驢唇馬嘴砺戈秣馬露馬腳

龍馬精神老馬戀棧老馬識途立馬萬言六馬仰秣

驢年馬月驢前馬後龍神馬壯驢頭不對馬嘴溜須拍馬

臨崖勒馬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馬不解鞍馬勃牛溲馬浡牛溲

馬不停蹄馬塵不及馬遲枚疾馬齒徒增馬齒徒長

馬到成功馬到功成馬耳春風馬耳東風馬放南山

馬翻人仰馬腹逃鞭馬革裹屍馬工枚速枚速馬工

馬革盛屍馬後炮馬角烏白馬角烏頭馬迹蛛絲

馬空冀北馬龍車水馬鹿異形馬鹿易形馬馬虎虎

秣馬厲兵馬面牛頭馬毛猬磔馬毛猬磔買馬招兵

買馬招軍馬牛襟裾馬牛其風馬去馬歸馬前潑水

馬前卒馬入華山馬如流水盲人騎瞎馬盲人瞎馬

瞎馬臨池馬如遊龍馬如遊魚馬水車龍馬上得天下

馬上房子馬上功成馬上看花馬瘦毛長馬上牆頭

馬首是瞻馬首欲東馬咽車阗馬仰人翻馬足車塵

馬中關五馬捉老鼠馬足龍沙馬壯人強泥車瓦馬

牛高馬大牛馬襟裾驽馬戀棧豆驽馬戀棧驽馬鉛刀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将身鞍不離馬,甲不離身鞍馬勞頓鞍馬勞倦鞍馬勞困

鞍馬勞神鞍馬之勞鞍前馬後鞭長不及馬腹弊車羸馬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兵荒馬亂兵慌馬亂伯樂相馬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班馬文章寶馬香車兵強馬壯避世金馬

不食馬肝不識馬肝北叟失馬車塵馬足車馳馬驟

車殆馬煩車怠馬煩車煩馬斃持戈試馬窗間過馬

車馬輻辏策馬飛輿車馬骈阗馳馬試劍車馬填門

車馬盈門吹牛拍馬車水馬龍車填馬隘車塵馬迹

車轍馬迹車在馬前東風吹馬耳東風馬耳東風射馬耳

鬥雞走馬打馬虎眼大馬金刀得馬失馬得馬生災

得馬折足代馬望北代馬依風單槍獨馬單槍匹馬

丹書白馬短衣匹馬二童一馬風吹馬耳風車雨馬

風車雲馬非驢非馬風馬不接放馬後炮放馬華陽

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肥馬輕裘風馬雲車服牛乘馬

放牛歸馬風牛馬不相及風樯陣馬飛鷹走馬光車駿馬

膏車秣馬高車驷馬弓調馬服歸馬放牛谷馬砺兵

狗馬聲色裹屍馬革高頭大馬毀車殺馬寒蟬仗馬

橫刀躍馬橫戈盤馬橫戈躍馬汗馬功勞汗馬之功

汗馬之勞呼牛呼馬猴年馬月呼牛作馬橫槍躍馬

害群之馬諱樹數馬見鞍思馬鸠車竹馬金戈鐵馬

————————————————————————————

有關馬的俗語: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八匹馬拉不開:難分難解

半天雲裡跑馬:露馬腳

背着馬桶出差:走到哪兒臭到哪兒

跛子騎瞎馬:各有所長

長頸鹿進馬群:高出了頭

長袍馬褂瓜皮帽:老一套

陳世美做附馬:喜新厭舊

城隍爺的馬:樣子貨

城頭上跑馬:遠兜運轉

船頭上跑馬:走投無路(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戴馬桶坐大堂:贓(髒)官

刀馬旦不會刀槍:待有虛名

刀馬理不會刀槍:笨蛋(旦)

盜馬賊披袈裟:嫁禍于人

毒蛇的牙齒馬蜂針:全是竄

風馬牛:不相及

河馬打呵欠:好大的口氣

黑瞎子舔馬蜂窩:要怕挨蜇就别想吃甜頭

橫過馬路:左顧右盼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狐狸打馬蜂:不懂得死活

懷裡揣馬勺:盛(成)心(比喻故意那樣去做)

黃狗當馬騎:亂來

見了駱駝說馬腫:少見多怪

将軍不下馬:各奔前程(比喻各走各的路)

揪着馬尾巴賽跑:懸

爛泥馬捏神像:沒上好心腸

老水牛拉馬車:不會套

老頭捅馬蜂窩:找轍,蜇)

臨時上轎馬撒尿:手忙腳亂

龍頭不拉拉馬尾:用力不對路(比喻力氣或功夫沒用在,點子上)

馬背上看書:走着瞧

馬槽裡的蒼蠅:混飯吃

馬打架:看題(蹄)

馬大哈當會計:全是糊塗帳

馬蜂過河:帶(歹)毒

馬蜂窩:捅不得

馬蜂蜇秃子:沒遮沒蓋(比喻沒有可掩飾的了)

馬蜂針,蠍子尾:惹不起

馬後炮:弄的遲了

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馬拉獨輪車:就翻就翻

馬來西亞的咖啡:耐人尋味

馬撩後腿:逞強

馬路邊上的痰盂:人人啤

馬路不叫馬路: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馬勺裡的蒼蠅:混飯吃

馬勺碰鍋沿:常有的事(比喻屢見不鮮)

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來

馬尾綁馬尾:你踢我也踢,你打我也打

馬尾搓繩:用不上勁

馬尾做弦:不值一談(彈)

賣豆腐的扛馬腳:生意不大架子大(比喻本事不大,架子卻不小)

盲人騎瞎馬:亂闖

盲人騎瞎馬:亂闖

黴蛇的牙齒馬蜂針:最毒

廟裡的馬:精(驚)不了

拿五馬倒六羊:賂了個頭朝下

你有駿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了

牛欄裡伸進張馬嘴:沒你開曰的份兒

女兒國招附馬:一廂情願

爬上馬背想飛天:好高鷹遠

拍馬屁拍到馬嘴上:會咬一曰

拍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腳

跑馬使絆子:存心害人

騎老牛追快馬:望塵莫及(比喻别人進步發展快,自己趕不上)

騎馬背包袱:全在馬身上

騎馬不帶鞭子:拍馬屁

騎馬過獨木橋:回頭難

騎馬過鬧市:豈有此理

騎馬上獨木橋:回不得頭

騎馬上天山:回頭見高低

騎馬時間少,擦镫時間多:本末颠倒

騎馬嫌搖晃:有福不會享

騎牛追馬:望塵莫及

秦叔寶的黃騾馬:來頭不小

全漆馬桶:外面光,裡面臭

拳頭上跑馬:能人兒

瘸子騎瞎馬:各顯所長

人家騎馬我騎驢,後面還有推車的:比上不足,比下親

山羊野馬在一起:不合群

捎馬子裡摸花生豆:大把地抓

捎馬子裡裝針:容易出頭

失馬又丢車:大勢己去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死牛拉木馬:動不動

孫猴子封了弼馬溫:自個不知道是多大的一個官兒

套馬杆子逮兔子:瞎胡鬧

剃頭的拍馬掌:完事

娃娃騎木馬:不進不退

窩裡的馬蜂:不是好惹的

瞎子騎瞎馬:亂撞

鞋殼簍裡跑馬:沒幾步跑頭

心日上裝馬達:熱肚腸

胸口上放馬達:動了心

野馬脫了缰:橫沖直撞

一馬換雙象:未必劃不來

玉皇大帝招驸馬:天大的怪事

炸了窩的馬蜂:亂哄哄

站在山上看馬鬥:踢不着,咬不着(比喻不參與一些事,隻站在旁邊觀望)

紙馬店的貨:等着燒

諸葛亮揮淚斬馬謾:顧全大局

屬馬蜂的:不好惹

坐馬打電話:奇(騎)聞

————————————————————————————

有關馬的詩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金秋。”《馬詩》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骐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羁,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枥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懔懔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栖。

宋·柳詠《少年遊》詞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遊《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緻遠《天淨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佥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不以千裡稱也。

??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的典故:

秦始皇七匹名馬《古今注》: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凫

周穆王八駿《拾遺記》:

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宵,野行萬裡。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

骅骝、綠耳、盜骊、骐骥、纖離。

《水注經》:湖水出桃林塞之誇父山,其中多野馬。造父于此得骅骝、綠耳、盜骊、骐骥、纖離。乘以獻周穆王,使之馭以見西王母。

雷首良馬

《穆天子傳》:壬戍天子至雷首,犬戍觞天子雷首之阿,乃獻良馬四六。

翠龍

揚雄《河東賦》注:詩古曰:“翠龍,穆天子所乘馬也”。

玉馬

《瑞應圖》:玉馬者,王朝清明尊賢則至。

(馬肅)(馬霜)。括号内字為合字。鍵盤上打不出來。骦

《左傳》:唐成公有兩骕骦馬。一雲骕骦,馬色如霜纨。

沙丘馬

伯樂對秦穆公曰:“臣有所與九方臯,……”。

秦始皇七匹名馬

《古今注》: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凫。

楚骓

《史記》:項王駿馬名骓,常騎日行千裡。及敗至烏江,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以贈公。”

九逸

《西京雜記》:漢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駿足也。名曰浮雲、赤電、絕群、逸群、紫燕骝、祿螭骢、龍子、嶙駒、絕塵,号九逸。有來宣能禦。

烏孫、天馬

《張骞轉》:元狩中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

宛天馬

宛王蟬封與漢約,歲獻天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國有高山,其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馬置其下,與集生駒皆汗血,因号天馬子。

蕭稍

《神異經》:大宛有良馬,鬣至膝尾垂于地,名曰蕭稍。

象龍

《馮奉世轉》:宣帝時至大宛,得名馬象龍而還。

步景

《洞冥記》:東方朔遊吉雲之地。得神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狀;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晝光,毛色随四時之變。

西王母稅此于芝田,因食芝田之草。東王公棄之清津,因其而返,繞日三匝,入漢關,馬上睡眼不覺而至,名步景。

黃門四駿

《西域贊》:蒲稍、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注:孟康曰:“四駿馬名”。

大骊

光武以所乘大骊贈孝忠。

赤兔

《曹操傳》:呂布有駿馬名赤兔,常騎乘之。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的盧

《馬政論》曰:“颡上有白毛謂之的盧。”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謂之的吻,兇。”俗雲的盧非也。劉備避樊城之難,過檀溪,謂所乘馬的盧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馬達備意,一躍三丈。又庚亮所乘馬名的盧,殷浩以為不利主,勸市之。亮曰:“豈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絕影

《後漢書》:曹公所乘馬名絕影。

白鶴

《拾遺記》:曹洪與魏武所乘之馬名曰白鶴。時人諺曰:“憑空虛躍,曹家白鶴。”

紫(馬辛)。xin.括号内為合字。

《魏志》陳思王表文帝曰:“臣于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馬一匹,教令習拜。

驚帆

《古今注》:曹今有名馬名驚帆,言其馳驟烈風舉帆之疾也。

老馬識途的典故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飒飒幾陣悲風。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随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後人有詩雲:

蟻能知水馬知途,異類能将危困扶。

堪笑淺夫多自用,誰能舍己聽忠谟。

千金買馬骨

從前,有個嗜好玩馬的國君,想用千金重價征求千裡馬。過了三年,仍無一點收獲。這時,宮裡一個職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奮勇地站出來說:“請您把這個差使交給我吧!”國君點頭同意。不到三個月,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裡的良馬,可是當他要買馬時,這匹千裡馬卻死了。他思慮了一會幾,仍然花費500金,将死馬的屍骨買了回來。他帶着千裡馬的屍骨回宮向國君複命時,國君見是馬的屍骨,非常生氣,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馬,你買這死馬回來有什麼用?不是白費了500金嗎!”侍臣笑道:“請國君息怒,金不是白費的。一匹死馬您都願意昂價買了,這消息傳開,人們都會相信您是真心實意喜愛良馬的國君,而且識貨,說話算活。這樣,一定有人自己上門獻馬。”後來,不出一年,國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動獻來的千裡馬。

主題:指鹿為馬典故

趙高勢傾人主,老臣皆被黜(chu)。嘗遇朝會,乃使人獻鹿于帝,高指曰:“此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揚聲。蓋高有篡奪之意,故指鹿為馬,以驗群情之順逆。後高使其婿閻樂殺二世于望夷宮,迎立扶蘇之子嬰。

[白話]秦朝秦二世的丞相趙高權勢很大,老臣都被他降職或罷免。曾經一次早晨上朝,他于是叫人進獻鹿給皇帝秦二世,趙高指着鹿說:“這是馬。”秦二世笑着說:“丞相你錯了,這是鹿。”大臣都微笑卻不敢發出聲音。這就是趙高有篡權的意思,所你指鹿為馬,用來驗證大臣,看誰順從他,誰不順從他。後來趙高叫他的女婿閻樂在望夷宮殺死秦二世,立扶蘇的兒子嬰為皇帝。

趙奢改姓為馬

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人,初任田部吏,主收田賦,不畏權勢。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國貴族平原君趙勝家不肯出租稅,趙奢依法治罪,先後殺了趙勝家9個管事人員。後來趙奢升任将軍,用兵如神。公元前270年,秦軍大舉進攻趙國重鎮阏與牗今山西和順牍,他奉命救援,打敗秦軍,因功被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子孫因以為氏,即馬服氏,後又省“服”為馬氏

如有幫助請給好評,謝謝

都有哪些關于馬的成語、詩句、俗語、典故、

有關馬的成語:

塞翁失馬,安知非福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之馬脫缰之馬鐵馬金戈

天馬行空童牛角馬土牛木馬天粟馬角銅圍鐵馬

烏白馬角舞刀躍馬五花殺馬文君司馬萬馬奔騰

五馬分屍萬馬齊喑問牛知馬烏頭白馬生角烏頭白,馬生角

烏頭馬角烏焉成馬問羊知馬洗兵牧馬選兵秣馬

懸兵束馬香車寶馬鮮車健馬鮮車怒馬懸車束馬

下馬馮婦下馬看花系馬埋輪下馬威信馬由缰

休牛歸馬休牛散馬效犬馬力朽索馭馬懸崖勒馬

鮮衣良馬鮮衣怒馬心猿意馬以渴服馬以鹿為馬

飲馬長江一馬當先倚馬可待一馬平川衣馬輕肥

倚馬千言倚馬七紙飲馬投錢躍馬彎弓野馬無缰

以毛相馬意馬心猿一馬一鞍躍馬揚鞭玉堂金馬

一言既出,驷馬難追燕昭好馬招兵買馬枕戈汗馬止戈散馬

獐麇馬鹿招軍買馬指鹿為馬指鹿作馬走馬到任

陣馬風樯走馬赴任走馬觀花仗馬寒蟬走馬看花

走馬上任竹馬之交走馬章台竹馬之友蛛絲馬迹

驽馬十駕驽馬十舍牛溲馬勃牛溲馬渤牛頭不對馬面

牛頭不對馬嘴牛頭馬面牛童馬走拿下馬來匹馬單槍

匹馬當先跑馬觀花拍馬溜須盤馬彎弓匹馬一麾

匹馬隻輪千兵萬馬騎曹不記馬乞兒馬醫秋高馬肥

千軍萬馬犬馬戀主裘馬輕肥裘馬輕狂裘馬清狂

裘馬聲色求馬唐肆騎馬尋馬雀馬魚龍求馬于唐市

求馬于唐肆犬馬之報犬馬之誠犬馬之疾犬馬之決

犬馬之勞犬馬之力犬馬之戀騎馬找馬青梅竹馬

犬馬之年犬馬之養敲牛宰馬輕裘肥馬青絲白馬

青衫司馬牆頭馬上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權移馬鹿人歡馬叫

人荒馬亂人喊馬嘶人困馬乏戎馬倉皇戎馬劻勷

戎馬倥偬戎馬倥偬戎馬生郊戎馬生涯軟裘快馬

人強馬壯人仰馬翻人語馬嘶束兵秣馬士飽馬騰

素車白馬舍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神龍馬壯驷馬不追司馬稱好

四馬攢蹄死馬當活馬醫驷馬高車驷馬高蓋驷馬高門

殺馬毀車食馬留肝驷馬莫追驷馬難追司馬牛之歎

司馬青衫善馬熟人失馬塞翁三馬同槽束馬懸車

束馬縣車驷馬軒車散馬休牛率馬以骥驷馬仰秣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昭之心射人先射馬聲色狗馬素絲良馬

聲色犬馬識途老馬識塗老馬塞翁得馬塞翁失馬

襟裾馬牛裾馬襟牛金馬玉堂僅容旋馬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尻輪神馬叩馬而谏快馬加鞭尻輿神馬厲兵秣馬

曆兵秣馬勵兵秣馬練兵秣馬曆兵粟馬厲兵粟馬

驢唇不對馬嘴驢唇馬觜驢唇馬嘴砺戈秣馬露馬腳

龍馬精神老馬戀棧老馬識途立馬萬言六馬仰秣

驢年馬月驢前馬後龍神馬壯驢頭不對馬嘴溜須拍馬

臨崖勒馬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馬不解鞍馬勃牛溲馬浡牛溲

馬不停蹄馬塵不及馬遲枚疾馬齒徒增馬齒徒長

馬到成功馬到功成馬耳春風馬耳東風馬放南山

馬翻人仰馬腹逃鞭馬革裹屍馬工枚速枚速馬工

馬革盛屍馬後炮馬角烏白馬角烏頭馬迹蛛絲

馬空冀北馬龍車水馬鹿異形馬鹿易形馬馬虎虎

秣馬厲兵馬面牛頭馬毛猬磔馬毛猬磔買馬招兵

買馬招軍馬牛襟裾馬牛其風馬去馬歸馬前潑水

馬前卒馬入華山馬如流水盲人騎瞎馬盲人瞎馬

瞎馬臨池馬如遊龍馬如遊魚馬水車龍馬上得天下

馬上房子馬上功成馬上看花馬瘦毛長馬上牆頭

馬首是瞻馬首欲東馬咽車阗馬仰人翻馬足車塵

馬中關五馬捉老鼠馬足龍沙馬壯人強泥車瓦馬

牛高馬大牛馬襟裾驽馬戀棧豆驽馬戀棧驽馬鉛刀

鞍不離馬背,甲不離将身鞍不離馬,甲不離身鞍馬勞頓鞍馬勞倦鞍馬勞困

鞍馬勞神鞍馬之勞鞍前馬後鞭長不及馬腹弊車羸馬

兵藏武庫,馬入華山兵荒馬亂兵慌馬亂伯樂相馬兵馬不動,糧草先行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班馬文章寶馬香車兵強馬壯避世金馬

不食馬肝不識馬肝北叟失馬車塵馬足車馳馬驟

車殆馬煩車怠馬煩車煩馬斃持戈試馬窗間過馬

車馬輻辏策馬飛輿車馬骈阗馳馬試劍車馬填門

車馬盈門吹牛拍馬車水馬龍車填馬隘車塵馬迹

車轍馬迹車在馬前東風吹馬耳東風馬耳東風射馬耳

鬥雞走馬打馬虎眼大馬金刀得馬失馬得馬生災

得馬折足代馬望北代馬依風單槍獨馬單槍匹馬

丹書白馬短衣匹馬二童一馬風吹馬耳風車雨馬

風車雲馬非驢非馬風馬不接放馬後炮放馬華陽

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肥馬輕裘風馬雲車服牛乘馬

放牛歸馬風牛馬不相及風樯陣馬飛鷹走馬光車駿馬

膏車秣馬高車驷馬弓調馬服歸馬放牛谷馬砺兵

狗馬聲色裹屍馬革高頭大馬毀車殺馬寒蟬仗馬

橫刀躍馬橫戈盤馬橫戈躍馬汗馬功勞汗馬之功

汗馬之勞呼牛呼馬猴年馬月呼牛作馬橫槍躍馬

害群之馬諱樹數馬見鞍思馬鸠車竹馬金戈鐵馬

————————————————————————————

有關馬的俗語:

矮子騎大馬:上下兩難

八匹馬拉不開:難分難解

半天雲裡跑馬:露馬腳

背着馬桶出差:走到哪兒臭到哪兒

跛子騎瞎馬:各有所長

長頸鹿進馬群:高出了頭

長袍馬褂瓜皮帽:老一套

陳世美做附馬:喜新厭舊

城隍爺的馬:樣子貨

城頭上跑馬:遠兜運轉

船頭上跑馬:走投無路(比喻無路可走,陷入絕境,)

戴馬桶坐大堂:贓(髒)官

刀馬旦不會刀槍:待有虛名

刀馬理不會刀槍:笨蛋(旦)

盜馬賊披袈裟:嫁禍于人

毒蛇的牙齒馬蜂針:全是竄

風馬牛:不相及

河馬打呵欠:好大的口氣

黑瞎子舔馬蜂窩:要怕挨蜇就别想吃甜頭

橫過馬路:左顧右盼

猴子騎馬:一躍而上

狐狸打馬蜂:不懂得死活

懷裡揣馬勺:盛(成)心(比喻故意那樣去做)

黃狗當馬騎:亂來

見了駱駝說馬腫:少見多怪

将軍不下馬:各奔前程(比喻各走各的路)

揪着馬尾巴賽跑:懸

爛泥馬捏神像:沒上好心腸

老水牛拉馬車:不會套

老頭捅馬蜂窩:找轍,蜇)

臨時上轎馬撒尿:手忙腳亂

龍頭不拉拉馬尾:用力不對路(比喻力氣或功夫沒用在,點子上)

馬背上看書:走着瞧

馬槽裡的蒼蠅:混飯吃

馬打架:看題(蹄)

馬大哈當會計:全是糊塗帳

馬蜂過河:帶(歹)毒

馬蜂窩:捅不得

馬蜂蜇秃子:沒遮沒蓋(比喻沒有可掩飾的了)

馬蜂針,蠍子尾:惹不起

馬後炮:弄的遲了

馬嚼子套在牛嘴上:胡勒

馬拉獨輪車:就翻就翻

馬來西亞的咖啡:耐人尋味

馬撩後腿:逞強

馬路邊上的痰盂:人人啤

馬路不叫馬路:公道(①比喻公正。②公平、合理)

馬勺裡的蒼蠅:混飯吃

馬勺碰鍋沿:常有的事(比喻屢見不鮮)

馬尾巴提豆腐:串不起來

馬尾綁馬尾:你踢我也踢,你打我也打

馬尾搓繩:用不上勁

馬尾做弦:不值一談(彈)

賣豆腐的扛馬腳:生意不大架子大(比喻本事不大,架子卻不小)

盲人騎瞎馬:亂闖

盲人騎瞎馬:亂闖

黴蛇的牙齒馬蜂針:最毒

廟裡的馬:精(驚)不了

拿五馬倒六羊:賂了個頭朝下

你有駿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了

牛欄裡伸進張馬嘴:沒你開曰的份兒

女兒國招附馬:一廂情願

爬上馬背想飛天:好高鷹遠

拍馬屁拍到馬嘴上:會咬一曰

拍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腳

跑馬使絆子:存心害人

騎老牛追快馬:望塵莫及(比喻别人進步發展快,自己趕不上)

騎馬背包袱:全在馬身上

騎馬不帶鞭子:拍馬屁

騎馬過獨木橋:回頭難

騎馬過鬧市:豈有此理

騎馬上獨木橋:回不得頭

騎馬上天山:回頭見高低

騎馬時間少,擦镫時間多:本末颠倒

騎馬嫌搖晃:有福不會享

騎牛追馬:望塵莫及

秦叔寶的黃騾馬:來頭不小

全漆馬桶:外面光,裡面臭

拳頭上跑馬:能人兒

瘸子騎瞎馬:各顯所長

人家騎馬我騎驢,後面還有推車的:比上不足,比下親

山羊野馬在一起:不合群

捎馬子裡摸花生豆:大把地抓

捎馬子裡裝針:容易出頭

失馬又丢車:大勢己去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死牛拉木馬:動不動

孫猴子封了弼馬溫:自個不知道是多大的一個官兒

套馬杆子逮兔子:瞎胡鬧

剃頭的拍馬掌:完事

娃娃騎木馬:不進不退

窩裡的馬蜂:不是好惹的

瞎子騎瞎馬:亂撞

鞋殼簍裡跑馬:沒幾步跑頭

心日上裝馬達:熱肚腸

胸口上放馬達:動了心

野馬脫了缰:橫沖直撞

一馬換雙象:未必劃不來

玉皇大帝招驸馬:天大的怪事

炸了窩的馬蜂:亂哄哄

站在山上看馬鬥:踢不着,咬不着(比喻不參與一些事,隻站在旁邊觀望)

紙馬店的貨:等着燒

諸葛亮揮淚斬馬謾:顧全大局

屬馬蜂的:不好惹

坐馬打電話:奇(騎)聞

————————————————————————————

有關馬的詩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金秋。”《馬詩》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骐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羁,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枥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懔懔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栖。

宋·柳詠《少年遊》詞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遊《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緻遠《天淨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佥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裡馬。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間,不以千裡稱也。

馬之千裡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裡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裡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裡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馬的典故:

秦始皇七匹名馬《古今注》: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凫

周穆王八駿《拾遺記》:

一名絕地,足不踐土。二名翻羽,行越飛禽。三名奔宵,野行萬裡。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輝,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騰霧,乘雲而奔。八名挾翼,身有肉翅。

骅骝、綠耳、盜骊、骐骥、纖離。

《水注經》:湖水出桃林塞之誇父山,其中多野馬。造父于此得骅骝、綠耳、盜骊、骐骥、纖離。乘以獻周穆王,使之馭以見西王母。

雷首良馬

《穆天子傳》:壬戍天子至雷首,犬戍觞天子雷首之阿,乃獻良馬四六。

翠龍

揚雄《河東賦》注:詩古曰:“翠龍,穆天子所乘馬也”。

玉馬

《瑞應圖》:玉馬者,王朝清明尊賢則至。

(馬肅)(馬霜)。括号内字為合字。鍵盤上打不出來。骦

《左傳》:唐成公有兩骕骦馬。一雲骕骦,馬色如霜纨。

沙丘馬

伯樂對秦穆公曰:“臣有所與九方臯,……”。

秦始皇七匹名馬

《古今注》:一曰追風,二曰白兔,三曰蹑景,四曰追電,五曰飛翩,六曰銅爵,七曰晨凫。

楚骓

《史記》:項王駿馬名骓,常騎日行千裡。及敗至烏江,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不忍殺,以贈公。”

九逸

《西京雜記》:漢文帝自代還,有良馬九匹,皆天下駿足也。名曰浮雲、赤電、絕群、逸群、紫燕骝、祿螭骢、龍子、嶙駒、絕塵,号九逸。有來宣能禦。

烏孫、天馬

《張骞轉》:元狩中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汗血馬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

宛天馬

宛王蟬封與漢約,歲獻天馬二匹。孟康曰:“言大宛國有高山,其上有馬不可得,因取五色母馬置其下,與集生駒皆汗血,因号天馬子。

蕭稍

《神異經》:大宛有良馬,鬣至膝尾垂于地,名曰蕭稍。

象龍

《馮奉世轉》:宣帝時至大宛,得名馬象龍而還。

步景

《洞冥記》:東方朔遊吉雲之地。得神馬高九尺,股有旋毛如日月之狀;如月者夜光,如日者晝光,毛色随四時之變。

西王母稅此于芝田,因食芝田之草。東王公棄之清津,因其而返,繞日三匝,入漢關,馬上睡眼不覺而至,名步景。

黃門四駿

《西域贊》:蒲稍、龍文、魚目、汗血之馬充于黃門。注:孟康曰:“四駿馬名”。

大骊

光武以所乘大骊贈孝忠。

赤兔

《曹操傳》:呂布有駿馬名赤兔,常騎乘之。時人為之語曰:“人中有呂布,馬中有赤兔”。

的盧

《馬政論》曰:“颡上有白毛謂之的盧。”又曰:“上有旋毛及白毛者,謂之的吻,兇。”俗雲的盧非也。劉備避樊城之難,過檀溪,謂所乘馬的盧曰:“今日急,不可不努力。”馬達備意,一躍三丈。又庚亮所乘馬名的盧,殷浩以為不利主,勸市之。亮曰:“豈有已之不利,移之人者。”

絕影

《後漢書》:曹公所乘馬名絕影。

白鶴

《拾遺記》:曹洪與魏武所乘之馬名曰白鶴。時人諺曰:“憑空虛躍,曹家白鶴。”

紫(馬辛)。xin.括号内為合字。

《魏志》陳思王表文帝曰:“臣于武皇帝世得大宛紫骍馬一匹,教令習拜。

驚帆

《古今注》:曹今有名馬名驚帆,言其馳驟烈風舉帆之疾也。

老馬識途的典故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讨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飒飒幾陣悲風。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随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随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後人有詩雲:

蟻能知水馬知途,異類能将危困扶。

堪笑淺夫多自用,誰能舍己聽忠谟。

千金買馬骨

從前,有個嗜好玩馬的國君,想用千金重價征求千裡馬。過了三年,仍無一點收獲。這時,宮裡一個職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奮勇地站出來說:“請您把這個差使交給我吧!”國君點頭同意。不到三個月,這人果然找到了一匹日行千裡的良馬,可是當他要買馬時,這匹千裡馬卻死了。他思慮了一會幾,仍然花費500金,将死馬的屍骨買了回來。他帶着千裡馬的屍骨回宮向國君複命時,國君見是馬的屍骨,非常生氣,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馬,你買這死馬回來有什麼用?不是白費了500金嗎!”侍臣笑道:“請國君息怒,金不是白費的。一匹死馬您都願意昂價買了,這消息傳開,人們都會相信您是真心實意喜愛良馬的國君,而且識貨,說話算活。這樣,一定有人自己上門獻馬。”後來,不出一年,國君果真得到了三匹别人主動獻來的千裡馬。

主題:指鹿為馬典故

趙高勢傾人主,老臣皆被黜(chu)。嘗遇朝會,乃使人獻鹿于帝,高指曰:“此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矣,此鹿也。”群臣皆微笑而不敢揚聲。蓋高有篡奪之意,故指鹿為馬,以驗群情之順逆。後高使其婿閻樂殺二世于望夷宮,迎立扶蘇之子嬰。

[白話]秦朝秦二世的丞相趙高權勢很大,老臣都被他降職或罷免。曾經一次早晨上朝,他于是叫人進獻鹿給皇帝秦二世,趙高指着鹿說:“這是馬。”秦二世笑着說:“丞相你錯了,這是鹿。”大臣都微笑卻不敢發出聲音。這就是趙高有篡權的意思,所你指鹿為馬,用來驗證大臣,看誰順從他,誰不順從他。後來趙高叫他的女婿閻樂在望夷宮殺死秦二世,立扶蘇的兒子嬰為皇帝。

趙奢改姓為馬

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人,初任田部吏,主收田賦,不畏權勢。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國貴族平原君趙勝家不肯出租稅,趙奢依法治罪,先後殺了趙勝家9個管事人員。後來趙奢升任将軍,用兵如神。公元前270年,秦軍大舉進攻趙國重鎮阏與牗今山西和順牍,他奉命救援,打敗秦軍,因功被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子孫因以為氏,即馬服氏,後又省“服”為馬氏

馬在第三個的成語有哪些四字詞語

1.”馬”字在第三個的四字成語有哪些啊

〖成語〗:鞍前馬後

〖拼音〗:ān qián mǎ hòu

〖解釋〗馬前馬後。指追随左右。

〖出處〗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鞍前馬後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幹。”

〖成語〗:兵強馬壯

〖拼音〗: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解釋〗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出處〗《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甯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示例〗時孔明~,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成語〗:車水馬龍

〖拼音〗: chē shuǐ mǎ lóng

〖解釋〗車象流水,馬象遊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出處〗《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

〖示例〗花天酒地,鬧個不休,~,日無暇晷。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成語〗:兵荒馬亂

〖拼音〗: 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釋〗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争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出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示例〗此時四處~,朝秦暮楚,我勉強做了一部《舊唐書》,那裡還有閑情逸志弄這筆墨。”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

2."馬"字位于四字成語第三位的成語

鞍前馬後兵荒馬亂兵慌馬亂兵強馬壯不識馬肝不食馬肝

車塵馬迹車塵馬足車馳馬驟車怠馬煩車殆馬煩車煩馬斃

車水馬龍車填馬隘車在馬前車轍馬迹東風馬耳風吹馬耳

弓調馬服裹屍馬革猴年馬月襟裾馬牛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龍神馬壯驢唇馬觜驢唇馬嘴驢年馬月驢前馬後馬去馬歸

枚速馬工拿下馬來牛高馬大牛溲馬勃牛溲馬渤牛童馬走

牛頭馬面乞兒馬醫牆頭馬上秋高馬肥權移馬鹿人喊馬嘶

人歡馬叫人荒馬亂人困馬乏人強馬壯人仰馬翻人語馬嘶

神龍馬壯士飽馬騰天粟馬角烏白馬角烏頭馬角效犬馬力

一言既出,驷馬難追獐麇馬鹿蛛絲馬迹

3.馬在第三個字的成語有哪些

不食馬肝相傳馬肝有毒,食之能緻人于死。比喻不應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車殆馬煩殆:通“怠”,疲乏;煩:煩躁。形容旅途勞頓。

車水馬龍車象流水,馬象遊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車在馬前大馬拖車在前,馬駒系在車後,這樣,可使小馬慢慢地學拉車。比喻學習任何事物,隻要有人指導,就容易學會。

弓調馬服比喻辦任何事情,應先做好準備工作。

裹屍馬革革:皮革。用馬皮包裹屍體。形容将士戰死沙場的英勇無畏的氣慨。

4.老師,請問馬字排在第三位,共四個字的成語

驢年馬月、驢唇馬嘴、鞍前馬後、兵荒馬亂、兵強馬壯

1、驢年馬月

讀音:lǘ nián mǎ yuè

解釋:指不可知的年月(就事情遙遙無期,不能實現說)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九:“世界如許廣闊不肯出,鑽他故紙,驢年出得。”

白話釋義:世界這麼廣闊等他讀完古籍不知道什麼年月了。

2、驢唇馬嘴

讀音:lǘ chún mǎ zuǐ

解釋:比喻說話寫文章,前言不搭後語,前後矛盾。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文偃禅師》:“到處逞驢唇馬嘴。”

白話釋義:到處亂說,寫文章,前言不搭後語,前後矛盾。

3、鞍前馬後

讀音:ān qián mǎ hòu

解釋:原指跟在官長馬前馬後的親随、侍衛。現比喻甘心情願地服侍有權勢的人。

出處: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鞍前馬後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幹。”

4、兵荒馬亂

讀音: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釋: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争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出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白話釋義:不然現在秩序不安定肯定會被俘虜。

5、兵強馬壯

讀音: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解釋: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時孔明兵強馬壯,糧草豐足。

白話釋義:這時孔明的兵力強盛,戰馬健壯,糧草充足。

5.馬在第三個字裡的成語都有什麼

〖成語〗:鞍前馬後

〖拼音〗:ān qián mǎ hòu

〖解釋〗馬前馬後。指追随左右。

〖出處〗王樹元《杜鵑山》第五場:“鞍前馬後跟你跑,出生入死為你幹。”

〖成語〗:兵強馬壯

〖拼音〗: bīng qiáng mǎ zhuàng

〖解釋〗兵力強盛,戰馬健壯。形容軍隊實力強,富有戰鬥力。

〖出處〗《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甯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

〖示例〗時孔明~,糧草豐足,所用之物,一切完備,正要出師。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七回

〖成語〗:車水馬龍

〖拼音〗: chē shuǐ mǎ lóng

〖解釋〗車象流水,馬象遊龍。形容來往車馬很多,連續不斷的熱鬧情景。

〖出處〗《後漢書·明德馬皇後紀》:“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遊龍。”

〖示例〗花天酒地,鬧個不休,~,日無暇晷。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回

〖成語〗:兵荒馬亂

〖拼音〗: bīng huāng mǎ luàn

〖解釋〗荒、亂:指社會秩序不安定。形容戰争期間社會混亂不安的景象。

〖出處〗元·無名氏《梧桐葉》第四折:“那兵荒馬亂,定然遭驅被擄。”

〖示例〗此時四處~,朝秦暮楚,我勉強做了一部《舊唐書》,那裡還有閑情逸志弄這筆墨。”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一回

6. 3個描寫馬兒的四字詞語

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往往與“旗開得勝”連用。

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地前進。

馬翻人仰:又作“人仰馬翻”,人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慘敗的狼狽相。也比喻亂得不可收拾。

馬革裹屍:指在戰場上被打死以後,沒有棺木盛殓,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作戰,死在戰場上。

馬工枚速:馬其實是司馬相如簡稱,指西漢時期兩位著名的辭賦作家司馬相如和枚臯二人寫文章,一個寫得工穩而标準,一個寫得快速。用以稱贊各有所長。

一馬平川:形容地勢平坦而開闊。

人困馬乏:人馬都困乏了,帶動别的人或事情,起帶頭作用。

人歡馬叫:形容農村中熱氣騰騰、繁榮興旺的影象。

牛頭馬面:出自佛教經典,原指地獄裡鬼卒,常形容那些面目猙獰,恐怖可憎之人。

香車寶馬:車是用檀木制的,馬是名貴的駿馬。形容生浩的豪華和儀仗排場的氣派。

風樯陳馬:慣于騎馬的人常常會掉下馬來。比喻擅長某一事物的人,往往容易疏忽大意,反而失敗。

騎馬找馬:比喻一面占着現有的位置,一面另找較好的工作。也比喻東西就在自己這裡,還到處去找。

老馬識途:老馬能夠認識路。比喻富于經驗的人在辦事時熟悉情況,容易做好。

心猿意馬:形容心事不定,就象猿猴跳躍、快馬奔馳一樣。

馬放南山:戰争結束了,戰馬無用了,放開它自由奔往山野。形容一種在和平環境裡人們對戰争威脅的麻痹松懈思想。

車水馬龍:語出“車如流水馬如龍”,形容熱鬧非凡。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鈎。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金秋。”《馬詩》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開張天岸馬,奇逸人中龍。”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

“香車寶馬照九陌,家家花下扶醉人。”

“好山好水看不夠,馬蹄催趁月明歸。”

[昔日龌龊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蕭蕭馬鳴,悠悠旆旌。

《詩經·小雅·車攻》

乘骐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楚辭·離騷》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

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龜雖壽》

白馬飾金羁,邊翩西北鄧。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蹀足絆中憤,搖頭枥上嘶。

南朝梁·蕭綱《系馬詩》

懔懔邊風激,蕭蕭征馬煩。

隋·虞世基《出塞》詩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唐·王維《觀獵》詩

竹批雙耳峻,風入四蹄輕。

唐·杜甫《房兵曹胡馬》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唐·孟郊《登科後》詩

馬思邊草拳毛動,雕眄青雲睡眼開。

唐·劉禹錫《始聞秋風》詩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栖。

宋·柳詠《少年遊》詞

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宋·陸遊《十五月四日風雨大作》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緻遠《天淨沙·秋思》曲

馬蹄踏水亂明霞,醉袖迎風受落花。

元·劉因《山家》詩

馬嘶落日青山暮雁度西風白草新。

明·王越《與李布政彥碩馮佥憲景陽對飲》詩

四山旗似晴霞卷,萬馬蹄如驟雨來。

清·徐《大獵》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