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
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5篇
通過這次培訓使自己清楚的認識到,新時期班主任工作應具備一定的技巧和素質,關于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的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希望大家喜歡!
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篇1】我正在辦公室批改作業,“老師,老師!”外面傳來一陣喊聲。我的心一沉,又是誰在給我添亂?!“蔣A和蔣B兩個人在打架!”一個學生氣喘籲籲地說,“快點去看看吧!”我連忙放下手中的筆,帶着小跑來到教室。
教室裡彌漫這濃濃的“火藥味”,同學們有的在一旁喊着“别打啦,别打啦!”,有的在拉着雙方。我一到,一聲“幹什麼!”班上頓時安靜下來,可是他們雙方還面紅耳赤、緊緊握着拳頭互相盯着。我定了定神,說:“你們兩不是好朋友嘛?來,我們到辦公室去,告訴老師你們為什麼打架。其他同學,你們到操場上玩吧!”同學們散開了,他們倆跟在我後面,都低着頭,不吭聲。事情好像平息下來。
我坐下來看看他們,嚴厲地問:“是怎麼回事?誰先動手打人?”“是他先拿我的紙!”蔣A氣呼呼地說。“你先動手打我!”蔣B也不示弱。“你把我的手掐紅了!”,“你踢了我一腳!”他們竟然在我的面前又吵得不可開交,把我當成透明的了,“别吵了!”我生氣了,吼道,“一個一個說!”希望這樣可以弄清事情真相。蔣A說:“他拿我的紙不還給我!”“這是我的紙!他搶我的!”還沒等蔣A說完,蔣B就搶着說,生怕冤枉了他,兩人又争論起來。我打住了他們的争吵,大緻弄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就是芝麻大的事——一張拼音本的紙到底是誰的。“眼睛看着我!”我盯着他們的眼睛,别看他們吵得兇,當目光遇到我室,還是有些不安。想想他們都是家中的寶貝,感覺自己都沒有錯,都習慣把責任往别人身上推,看不到自己的缺點。我自己也靜了一靜,換了個問法:“告訴我,你自己錯在哪裡?”這一問,他們都不吱聲了,又低下了頭。“蔣A,你先說。”他眼睛頓時紅了,“我-----我----”他低聲說,“沒關系,勇于承認錯誤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男子漢!”我鼓勵他說下去。“我以為那張紙是我的……”答案出來了,他其實知道自己弄錯了,可由于怕認錯,所以堅持說是自己的。“你呢?”我問蔣B,看到小夥伴講了實話,他眼睛垂下,對我說:“我不該動手打他。”話講到現在,他們才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臉上的怒氣消失了,講自己的缺點時都帶着哭腔。“其實就是一件小小的事情,你們就為這一張紙傷害了你們之間的友誼,劃得來嗎?用行動告訴我,你們應該怎麼做?”他們相互道了歉,握了握手。我接着說:“以後遇到問題要先想想自己錯在哪裡,這樣就不會發生今天的事情了。”他們點點頭。
回到班上,我沒有再批評他們,而是借《愛發脾氣的孩子》這一課,聯系生活中的現象教育每一個孩子,遇到事情不要先發脾氣,應該冷靜下來,看到自己的缺點,及時改正,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同。
這可能是我們在班級管理中讓人頭痛、心煩的一個問題。現在的家庭中,大多數孩子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生活在父母和祖輩的贊美聲,“和風細雨”的批評和細心呵護中,而且有些家長生自己“争口氣”。當這些孩子聚集到一個班集體的時候,磕磕碰碰的事情是難免的,于是當他們遇到和同學之間本來不大的小矛盾的時候,就互相責怪對方,看不到自己的缺點,矛盾也由此不斷升級。在這個時候,作為班主任一定要保持冷靜的頭腦,提出換位思考,從“個人中心”中走出來,學會為别人着想。讓學生看到自己的缺點,進行自我批評,正視自己的不足;再次利用課文,把所學的知識和實際聯系起來,利用好每一次機會對孩子進行品德教育;還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及時和家長聯系,達成共識。這樣堅持不懈地嚴格要求學生,遇到問題及時解決,一個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就會慢慢養成,一個良好的班風就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
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篇2】晚自習時間,各班都正在中考百日宣誓。因為受到了班主任老師的邀請,也因為這樣激動人心的時刻想和孩子們一起度過,于是,走進了各班教室,熱情洋溢的表述一番,既有對孩子們的現實要求,也有對他們未來的期盼。自以為說出了心裡話,喜洋洋,推着“坐騎”步出了校門。
不對呀,有我班的一學生在校園外玩耍?按這個時間點,他應該在家寫作業呢。
“你怎麼在這兒?小剛。”興緻正濃的孩子一聽是我的聲音,立即停止,“作業做完了嗎?”
“老師好,我在等姐姐,作業做完了。”孩子聲音很小很怯。
“等到姐姐後,就立即回家休息吧。”我囑咐道。
“老師,再見。”孩子的聲音依然很小。
騎行在回家的路上,腦海中顯現的是小剛同學剛才的神情。他是這學期從外地返鄉就讀的學生,填報信息顯示,是和姐姐一道轉學的,為什麼這麼晚還要在學校等姐姐呢?爸爸媽媽呢,工作那麼忙?
回到家中,越想越感覺有問題,有必要打個電話給家長,既想驗證一下孩子晚上不在家,家長是否知道?又想多了解一下這位新生的情況。電話打了過去,可沒人接聽。
第二天早上,剛進教室,我就檢查了小剛的作業,孩子沒說謊話,完成的不錯,英語作業異常工整。
再給家長打個電話吧,終于有了回應:
“是誰呀?”
“你好,我是小剛的班主任……”
“好,好,班主任好,你看孩子在老家上學,你多操心了,我本來想打電話回去的,可是不識字,撥不好電話。”
一聽這些,我非常詫異。“你的意思是,就孩子姐弟倆在老家,住在哪呢?”
“剛開學時,我回老家給他們租了房子,到你們學校上了學,就回來打工了,我們農村人,不容易呀,尤其是我們……”
交流了一番後,我知道,身為班主任,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下午,辦公室内,我和同事們商量:“各位老師,有個事想和大家商議一下,今後每天晚上,我班裡有個學生可以在辦公室看書學習嗎?”
“有什麼事情嗎?說來聽聽。”同事們都非常關心。
“也沒什麼事,就是有個孩子要等他姐姐,讓他在辦公室看會書,可以吧。”
“當然可以,你沈老師說的,不可以也可以。”
“那就謝謝各位了,還有個事,我沒有晚自習的時候,還請大家多照顧一下這孩子。”
“沒說的,放心吧。”
晚自習,小剛沒有在校園外自己玩耍,乖乖的坐在辦公室中讀書學習,我異常欣慰。原因有三:一是辦公室内的所有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給了小剛幫助,他們“懂得”;二是小剛很懂事,他也“懂得”;三是姐姐雖然年幼更能擔當,“懂得”幫助家庭和弟弟。
用個時尚的說法,我感動ing,于是有了信心和願景,做一名“懂得”的班主任,我會的,大家都會的。
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篇3】班主任要有自己的風格,這就請求班主任有富于立異,尋求出色的精力。班主任不能滿意于現狀和已有的教訓,應該跟時代同步。時期的發展,科學的提高,決議了班主任要不斷的翻新,包含知識構造、教育方式等,猛攻在經驗裡是要掉隊的。有的班主任之所以有成績,就是因為不斷的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新的内容,新的沖破。作為班主任應特殊注重知識的更新,做一個“有心”的班主任。在教育工作中當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記載天天的心得領會,發明教育中有價值的貨色。班主任應該有自己的風格,創造出不同凡響的教育辦法。班主任要有科研意識,用科研做基礎,勇于超出。班主任應該成為教育家,學校應發明前提,勉勵更多的青年班主任敢于創新,激勵班主任要有自己的風格。缺乏了風格就沒有值得信任的東西,也就沒有了靈魂。
班主任要勤于學習
學習知識,是一個人在社會中生存下去的主要基本之一,假如不學習或者不擅長學習,就不能适應社會發展的須要,就要落伍掉隊。班主任是傳授文化和知識的工作者,更應把握現代科學知識和技巧,擴展知識的視線。班主任的學習應該是有義務感的,作為知識的傳布者必須要有豐盛的常識,學生年紀越小對教師的冀望值越高,教師不掌握知識,就會掃興于學生,就不盡到一個先生的責任。班主任的學習,重要的是打好專業基礎,存在傑出的專業知識,你能力更多地了解孩子,才幹實現幻想和抱負。這就要在實際的教養運動中,一直地空虛進步自己。其次,學習現代科學知識跟控制一些技能,教師應當做百科全書式的教師,僅局限在一個範疇、本人的專業,是當不好老師的。我們不必定是某一方面的專家,然而我以為一定要成為雜家。跟着現代科技的發展,各科都是互相穿插的,親密接洽的,彼此依附的關聯。一個學科不可能獨自存在,古代科學又與咱們的生涯密不可分,所以班主任應該懂得自己專業以外的知識,掌握一些基礎技能,如政治、經濟、法律、科學治理等。通過自己的傳授,教會學生具備迷信的意識世界和改革世界的才能。
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篇4】從事班主任工作多年,很大的體會是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往往是出力不讨好,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到頭來效果很差。軟硬兼施,保姆式管理,全方位跟蹤。學生依然我行我素。最近開始接觸傳統文化,很受啟發。
很早的想法是贊成道子的“無為而治”。“無為而無不為”。有時收到奇效。現在看來也很一般。
“弟子規”也會背誦,但是沒有力行,沒有很好的結合現狀。所以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切入點,就沒有實效。
反思,不斷的反思,反思自己的言行,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發現問題多多。
1、班主任就是救火隊員。隻有學生出問題才想起補救。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班主任就是傳聲筒。上邊是怎樣要求的就怎樣做。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
3、班主任就是監工。對于違紀學生處理,簡單粗暴,動不動進行言語恫吓和威脅。動不動請家長。
4、在中國,技工教育處于發展的快車道,全國各地技工學校如雨後春筍,不管是公辦還是私立,一天一個樣。
5、技工教育以技能教育為主,但思想道德教育同樣要緊抓不放,這其中是有很大緣故的。中國教育體制下,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都進入高中甚至大學進行深造,然而那些成績不好,或者經常不守紀律的又還未想進入社會的學生就進入技工學校讀書。他們大部分是為了胡混過日子,隻有少許部分學生是抱着學習技能的态度來學習的。鑒于這個特點,技工學校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春風,在校園大力開展學習《弟子規》的活動,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的建設。經過幾輪的學習,同學們素質有了很大提高,能夠尊敬師長,上課也比較認真了。學習活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希望學校以後繼續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淨化校園思想環境,争取為打下良好的基礎!
班主任教育心得怎麼寫【篇5】教師是孩子的第二任老師,良好的學校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着至關重要的意義,家長是孩子的的第一任老師。我常常想如果能有一種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的新型的教育模式的的話,一定會是所有家長和孩子的福音。這種新型的知識培訓使我們每一位班主任老師受益匪淺。以下就是我這次培訓學習的幾點體會:
(一)成人是目标。
學會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孩子終身受益。教育孩子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決不能讓孩子成為知識豐富而性格古怪,對父母沒有感情,對他人、社會漠不關心的人。要把孩子看成一個獨立的人,充分尊重和理解孩子,無論犯有多大的錯誤,要和他講道理。我對孩子一直是堅持這個教育原則,讓他們在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下,從小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最起碼應該成為有益于社會的合格公民而适應現代社會。
(二)家長是鏡子。
“天才”不能創造,但家長隻要不失時機地去發現、培養,開發孩子天賦中的特長,以自己的勤奮努力去走自己所追求的人生道路,孩子就很有可能獲得成功。家長不僅是孩子的天然教師,也是監護人,同時是夥伴、朋友和榜樣。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體現着家長們的思想意識形态。“當父母不容易,當好父母更不容易”。事實确實如此。如何當好家長,我認為,首先,努力“學會關心”。家長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地關愛社會、國家、他人、朋友、同事等等,使之尊老愛幼,相幫謙讓,寬容大度,待人和氣。其次,要加強自身修養。家長應堅持以德育人,奉公守法,依照社會主義道德原則、規範,自覺地将完善自己道德品質的實踐活動示範于孩子。再次,要創造和諧環境。教育環境的優劣是孩子成長的寒暑表,要建立和諧的家庭和社會,那麼家庭生活氣氛的默化熏陶不可忽視,家庭長輩品行道德的心靈潛在不可低估,孩子在适當表揚和鼓勵中生活,他将學會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學會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學會公道;在争吵、埋怨、偏愛和缺乏溫暖中生活,他将學會詭辯、責怪、妒忌和冷漠??,這種現實是“無言之教”。不是危言聳聽。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在孩子的成長中,家長要引導孩子無論幹什麼不但要用心而且要盡力,即使結果不是最好的,但隻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隻有讓孩子們跳一跳,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建立起自信心。當孩子有了錯誤時,家長也不要過于斥責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擔錯誤的勇氣,然後再幫助孩子分析錯在哪裡,為什麼錯了,會造成什麼後果,以後應如何改正錯誤。多鼓勵自己的孩子,看到他們的進步,肯定他們的成績,不要盲目地批評他們的努力和失敗。給孩子樹立信心,自信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不能夠讓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失敗,而應該讓孩子樂于做一件事,因為其可能成功。正因為這是一個漸進的培養過程,因此,需要我們無論在生活的小事上,還是在遊戲、學習中,都需要始終注意這一點。生活中,孩子需要幫忙,需要愛,作為父母不是全盤代替,而是進行合理的關懷和訓練,要讓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動樹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給予的,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四)、正确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學習成績是檢查學生學習的手段,不是目的,家長應對孩子的考試成績有一個正确的認識。所以當家長接過孩子的考試成績單時,不要隻看分數高低,而應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學習、生活狀況的一個側面去考慮它。決定成績的因素很多,作為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分析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吸取失敗的教訓,總結經驗,以利以後的考試;對于孩子的進步則應及時鼓勵,并且幫助孩子明确進步的原因,樹立孩子的信心。如果把孩子的考試成績單看成是“獎懲通知單”,一看考了高分,給予物質獎勵。看到成績不好就打罵、懲罰孩子,隻會增加了孩子再考時的恐懼心理。
現代教育是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統一體,三者的培養目标是一緻的。教育孩子這個課題,是困難而艱辛的,但也富有樂趣和慰藉。今後,我決心将這次是所學的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将學生培養成為成為能适應現代社會的有用人才。
如何營造良好班風學風+培訓學習心得
班風學風的好壞對一個班集體的影響是至關重要的,隻有班風正、學風濃的班級才能在競争中立于不敗之地。培養良好的班風學風,班主任在接一個新的班級的時候,就要思考怎樣建立良好的班風學風并運籌和設計如何起步,如何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抓下去。假如忽視這方面的工作,待班級内某些不正的風氣得以形成,再去糾正它、改變它,再去重塑新的風氣,就會相當困難或事倍功半。因此,抓班風學風建設宜早不宜遲。那麼,怎樣才能把班集體統一成一個班風優良,團結進步,朝氣蓬勃的戰鬥集體呢?班級管理不應該長期靠“管卡壓”,而應該是依靠一種風氣來管理人,從而使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來自這種良好風氣的影響,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的幾點體會:一是要有愛心。我要談的是“愛心”,我個人理解是“責任心”。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送到我們班級中,我們就要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去關心他,愛護他,教育他,讓學生自己感受到老師的愛心,感受到老師時刻在關懷他,關心着他的每一個進步和成長,讓學生在校有一個精神上的支柱——那就是老師。在這個愛的環境中,他們也會盡自己的能力努力學習,整個班級也會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二是要細心。學生入學之初我就灌輸給學生“态度決定未來,細節決定成敗”的理念,在工作中我做到“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眼細,心細,手細,班主任工作隻有細緻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首先,從班級管理角度,我班班級各項工作都有專人負責,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其次,從學生角度,要求學生培養細心與周密思維能力,不要像個“馬大哈”,總是丢三落四。細心不能僅僅在做題時才注意培養,而應該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經常地、有意識地培養。比如要求學生在每節課上課前準備好上課需用的書籍及學習用品,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一來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二來使學生終身受益。三是方法。做班主任工作要多動腦筋,想辦法,實幹加巧幹。為能有效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我是這樣開展工作的:1、用目标激勵學生。目标是班級和諧發展的動力,有了目标學生就有了行動的指南。因此,每次考試我都要讓學生制定一個學習目标,使其朝着既定目标努力,讓他們有了目标就有了前進的動力。這個目标有的是我給他們定的,也有的是他們自己定的,目标的确定不能太低也不能太高,隻要稍加努力便可達到,哪怕進步一點點都行。考完後,我會要求他們寫考後分析,哪些科目沒達标,原因在哪裡?2、給學生灌輸競争意識。競争是一股巨大的、潛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達到或代替的動力。班主任應在班内掀起激烈的、持久的競争活動。必須強調,這是“互助”、“友好”的競争,而不是“敵視”和“保守”的競争,其目的是為了取得共同的、更大的進步。每次年級統一考試之後,針對班上的尖子學生,我都會把年級前五十名的詳細成績張貼在教室給他們看,提醒他們這就是你們的競争對手,你們在班上可能對手很少,但并不意味着在班外就沒有,事實上對手還很多。人總是“生于憂患,死于安樂”。3、發揚協作精神,做好與任課老師、家長的配合工作。作為班主任,我認為自己應該在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因此,做好與任課老師的配合、協調工作是很重要的。在學生、家長面前絕對維護任課老師的尊嚴,如果學生、家長對任課老師有所看法,一方面要耐心細緻地做好他們的工作,另一方面立場是絕對站在老師這一邊的。因為我知道一旦學生、家長對老師失去了信賴,那麼将會給這位學生甚至是整個班級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和任課老師的通力合作,是做好班級工作的最重要的條件。當然,教育學生也要教育家長,當前父母離異、父母外出打工、過分溺愛、對待學生粗暴的家長不在少數。針對這樣的情況,作為班主任首先應該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問題的學生背後必有一個問題的家庭”這是我在教育實踐後的深刻體會。因此我們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和條件(如正火如荼開展的課外訪萬家活動),細緻地做家長的工作,引導家長正确、科學的教育孩子。班主任工作是一項複雜艱辛而有創造性的工作,隻要你用心,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不求能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但求走過的每一段路,都能印下自己每一個足迹,都能折射出自己生命的價值。
學風感想怎麼寫
學風建設心得體會1
學習是一個永恒的話題,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是我們學習的園地,在這個學習氛圍濃厚的校園裡,我們沐浴在知識的陽光下,良好的學風猶如一個人的精神動力,學習學風建設,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确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學風建設有益于我們創建和諧校園,強調“教風、學風“建設是學院固本強基、重在建設的客觀要求,是學院求生存、謀發展、創品牌、樹信譽的重要基礎,也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建設高水平學院的應有之義。擁有良好的教風、學風,是學院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好的風氣需要大力倡導、需要有效形成、需要蔚然成風,并長期堅持。通過“教風、學風”建設活動,使我們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強勁的動力。為推進我院“教風、學風”建設,營造優良的教學科研環境。
一、端正學習态度。
态度是行動的先導。有什麼樣的态度,就有什麼樣的行動。态度決定方向,态度決定一切。做到了政治堅定、思想解放、實事求是,就等于端正了态度,抓住了先導。一要政治堅定。講政治,就是要講黨性、講原則、講大局、講服從、講紀律。二要思想解放。思想解放無止境。一個人在一個時期做到了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不等于永遠做到了;在一件事情上做到了,不等于在所有的事情上都做到了。用新的視角、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作風推進工作。三要實事求是。隻有實事求是,才能看清問題的本質,抓住問題的重點。反映到決策上,就是要善于調查研究,不能局限于聽彙報、看材料,要走出學校,到社會上鍛煉自己,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二、增強學習意識,強化立身之本。
學習是提高自身素質的前提,作為青年大學生,還應該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要端正學習态度,增強運用理論指導實踐的能力;注重學習經濟、曆史、科技、法律等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全方位充實自己;積極學習文學、音樂、書法等方面的知識,陶冶情操,提高涵養。要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熱情,通過理論聯系實踐學、帶着問題學、深入持久學業,達到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以緻用的目的。
三、樹立榜樣,充分發揮表率作用。
如果一個集體有良好的學習環境,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那麼可以說這個集體是一個優秀的集體。它必将給所有的集體成員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當然要像一開始就有這麼好的集體,我想可能性是比較小的。然而,一個集體中有幾個學風純正的成員是應該能夠找得到的。學風建設中我們就要以這些人為突破口,充分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利用他們的榜樣作用是整個集體的學風提升幾個台階。為什麼會有“嫉妒”一詞,原因就在于有比你優秀的人存在。每個人内心都有一種潛在的能力,那就是不服輸的精神。當身邊的人比自己強的時候,我們就會思考,既然他(她)都能夠做出如此好的成績,那我呢?我們會不斷地反問自己,問多了,我們就得出了答案那就是:我也能行!于是我們開始努力,奮鬥。我想在一個集體中都能有這種良好的上進心,那麼這個集體遲早會成為一個優秀的團體。
四、嚴格要求自己。
學風建設要着力在“勤”上下功夫。業精于勤而荒于嬉。對于新形勢下加強領導幹部作風建設同樣具有極其重要的警示意義。學習、創新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實踐在深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新知識新技術不斷湧現。惟有勤奮學習、不斷學習,使學習成為常态,才能順應時代潮流,做好各項工作。加強學風建設要在“學”上動腦筋。勤奮好學,學以緻用。“勤”是基礎,“好”是關鍵,“學”是核心,“用”是目的。想不想學、能不能學、會不會學是檢驗領導幹部學習态度、學習能力、學習成效的重要标尺。要做合格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必須大力加強學習。在實際工作中,有些學生學習熱情很高,工作幹勁很足,但是在一些具體問題的處理上有時候事與願違,甚至吃力不讨好,歸根結底還是一個理論學習不夠、實踐經驗不足、創新能力不強的問題。這個問題,隻有通過密切聯系實際、增強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成效、豐富實踐經驗,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加強學風建設要在“用”上做文章。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學習的成果最終要通過實踐來檢驗。作為領導幹部,要弘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始終把學習的着力點放到學以緻用、以用促學、學用相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