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中國古代有哪些偉大建築
中國古代偉大建築有:故宮博物院、拉薩布達拉宮景區、頤和園、永樂宮、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乾陵博物館、趙州橋景區、武漢市黃鶴樓公園、嶽陽樓、蘇州園林等。
1、故宮博物院。
北京故宮博物院,紫禁城,皇家宮殿,國家5A級旅遊景點,世界五大宮之首,世界文化遺産。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比較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于清代宮中舊藏,是第一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2、拉薩布達拉宮景區。
布達拉宮坐落于于中國西藏自治區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較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于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較龐大、較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前辟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較高的城市廣場。
3、頤和園。
頤和園,皇家園林博物館,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遺産,世界著名旅遊勝地。中國清朝時期皇家園林,前身為清漪園,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區十五公裡,占地約二百九十公頃,與圓明園毗鄰。它是以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設計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園林,也是保存較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禦苑,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也是國家重點旅遊景點。
4、道教宮殿式建築—永樂宮。
永樂宮,因故址在永樂鎮而命名,又名大純陽萬壽宮。永樂宮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址位于山西省芮城縣永樂鎮招賢村,現址位于芮城縣城北3公裡的龍泉村東側。
5、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秦始皇兵馬俑,世界文化遺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位于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嬴政的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陵園面積218萬平方米。
中國古代的偉大建築有哪些
中國古代的偉大建築有:長城、故宮。
1、長城
曆經滄桑的長城,它是中華民族的曆史見證者,對于我們來說,長城不僅是一道防禦的軍事工程,它還是中華民族的魂,正所謂,萬裡長城永不倒,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已經融入我們的記憶裡。從秦朝大規模建長城開始,後代一直在建,曆經數千年。
2、故宮
作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築,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于明成祖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的建成,體現了中華民族在木質建築的結晶。北京故宮還成了世界五大宮之首。
故宮交通信息
1、公交
北京市區乘坐1路、2路、52路、59路、82路、99路、120路、126路、觀光1線、夜17路、夜1路、夜2路、專2路在“天安門東”站下車然後步行約900米到達午門。
或,乘坐1路、5路、52路、99路、觀光1線、夜1路、專2路公共汽車在“天安門西”下車,然後步行約1000米從午門進入。
2、地鐵
乘坐地鐵1号線在“天安門東”站下車,步行約900米,即可從午門進入故宮。
3、提示
故宮不設停車場,周邊的公共停車場也較遠,故不建議駕車前來。
以上内容參考:百度百科—北京故宮
世界十大文明古建築有哪些
世界十大文明古建築有宙斯神像、法洛斯燈塔、秦始皇兵馬俑、巴比倫空中花園、阿提密斯神殿、羅得斯島巨像、毛索洛斯墓廟、中國萬裡長城、古羅馬鬥獸場、埃及金字塔。
1、宙斯神像
宙斯(Zeus)是希臘神話衆神之神,是奧林匹亞(Olympia)的主神,為表崇拜而興建的宙斯神像是當世最大的室内雕像,宙斯神像所在的宙斯神殿則是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拜占庭的菲羅撰寫記述世界七大奇迹說:"我們以其他六大奇迹為榮,而敬畏宙斯神像。"
2、法洛斯燈塔
亞曆山大燈塔是世界著名的七大奇迹之一。遺址在埃及亞曆山大城邊的法羅斯島上。燈塔約在公元前280~278年建成,巍然屹立在亞曆山大港外1500年,但因在兩次地震中極度受損,最終于1480年完全沉入海底。
3、秦始皇兵馬俑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别。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用陶土制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4、巴比倫空中花園
空中花園,又稱懸苑,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傳說是在公元前6世紀由古巴比倫王國的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在巴比倫城為其患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Amyitis)修建的,現已不存。
5、阿提密斯神殿
阿提密斯,及阿爾忒彌斯又譯做阿蒂蜜絲和亞德美斯,對應于羅馬神話中的狄安娜(戴安娜 Diana),是希臘的月亮與狩獵女神,阿拉伯人稱她Lat,埃及人稱她依西斯(Isis),她是宙斯和泰坦女神-勒托的女兒,也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姐或孿生妹妹。
6、羅得斯島巨像
羅德島(Rhodes)太陽神巨像,是古代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這座巨像建在羅得市(希臘文:Ρόδος(πόλη),英語:city of Rhodes)港口的入口處,公元前282年完工。它是希臘太陽神赫利俄斯的青銅鑄像,高約33米。巨像鑄造完工後過了56年,毀于公元前226年的一次地震中。
7、毛索洛斯墓廟
毛索洛斯墓廟位于哈利卡納素斯,在土耳其的西南方,底部建築為長方形,面積是40米(120)乘30米,高45米,其中墩座牆高20米,柱高12米,金字塔高7米,最頂部的馬車雕像高6米建築物被墩座牆圍住,旁邊以石像作裝飾。頂部的雕像是四匹馬拉着一架古代雙輪戰車。
8、中國萬裡長城
萬裡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偉大的防禦工程,延續不斷修築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國北部和中部的廣大土地上,總計長度達50000多千米,被稱之為“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裡”。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9、古羅馬鬥獸場
羅馬鬥獸場,亦譯作羅馬大角鬥場、羅馬競技場、羅馬圓形競技場、科洛西姆、哥羅塞姆,原名弗萊文圓形劇場,建于公元72-82年間,是古羅馬文明的象征。遺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羅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廣場的南面,古羅馬市場附近。
10、埃及金字塔
金字塔在埃及和美洲等地均有分布,古埃及的上埃及中埃及和下埃及,今蘇丹和埃及境内。現在的尼羅河下遊,散布着約80座金字塔遺迹。大小不一,其中最高大的是胡夫金字塔,高146.5米,底長230米,共用230萬塊平均每塊2.5噸的石塊砌成,占地52000平方公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世界十大文化遺産
中國古代偉大的工程建築有哪些
中國傳統的建築以木結構建築為主,西方的傳統建築以磚石結構為主。現代的建築則是以鋼筋混凝土為主。中國古代建築具有樸素淡雅的風格,主要以茅草、木材為建築材料,一幕架構為結構方式(柱、梁、枋、檩、椽等構件),按照結構需要的實際大小、形狀和檢舉組合在一起。這種建築結構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會結構的清晰、有序和穩定。由于木質材料制作的梁柱不易形成巨大的内部空間,古代建築便巧妙地利用外埠自然空間,組成庭院。庭院是建築地基本單位,它既是封閉地,又是開放的;既是人工的,又是自然的,可以俯植花草樹木,仰觀風雲日月,成為古人“天人合一”觀念的又一表現,也體現了中國人既含蓄内向,又開拓進取的民族性格。古代稍大一些的建築都是由若幹個庭院組成的建築群,單個建築物和庭院沿一定走向布置,有主有次,有高潮有過渡,成為有層次、有深度的空間,呈現出一種中國人所追求的整體美和深邃美。其中宮殿、寺廟一類比較莊嚴的建築,往往沿着中軸線一個接一個地縱向布置主要建築物,兩側對稱地布置次要建築物,布局平衡舒展,引人入勝。古人很早就能運用平衡、和諧、對稱、明暗軸線等設計手法,達到美觀的效果。古代建築重藝術裝飾,但不複雜,隻在主要部位作重點裝飾,如窗檐、門楣、屋脊等,布局多為衡平方向發展,不重高層建築,至佛教傳入後,出現了樓閣佛塔,共建築才得以盛行。建築地一切藝術加工也都是對結構體系和構件的加工,如色彩、裝飾與構件結合,構成了豐富絢麗的藝術成就,雕梁畫棟,形體優美而色彩斑斓;楹聯匾額,激發意趣而遐想無窮。古代建築品類繁盛,包括宮殿、陵園、寺院、宮觀、園林、橋梁、塔刹等。實用藝術的一種,又歸于廣義的造型藝術。指用沉重的物質材料堆砌而成的物質産品,是人類為滿足自身居住、交往和其他活動需要而創造的“第二自然”,也是人類日常生活最基本的空間環境。建築藝術是通過建築群體組織、建築物的形體、平面布置、立體形式、結構造型、内外空間組合、裝修和裝飾、色彩、質感等方面的審美處理所形成的一種綜合性實用造型藝術。建築是人類重要的物質文化形式之一。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最初的建築主要是為遮風避雨、防寒祛暑而營造的,是人類為抵抗殘酷無情的自然力而自覺建造起來的第一道屏障,隻具有實用的目的。随着物質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建築才越具有審美的性質,直至發展成為以作為權勢象征為主要目的的宮殿建築,以供觀賞為主要的目的園林建築。在各門藝術中,建築是最早的藝術之一。恩格斯認為在原始社會末期,就已經有了“作為藝術的建築的萌芽”了。建築是時代的一面鏡子,它以獨特的藝術語言熔鑄、反映出一個時代、一個民族的審美追求,建築藝術在其發展過程中,不斷顯示出人類所創造的物質精神文明,以其觸目的巨大形象,具有四維空間(包括頂面)和時代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