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古代關于五味的詩句
1.形容五味雜陳的詩句
1、而今聽雨僧廬下。鬓已星星也。
《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釋義:而今,人已暮年,兩鬓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
2、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
《長相思·其一》
唐代:李白
釋義:夜裡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歎。
3、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畫堂春·一生一代一雙人》
清代:納蘭性德
釋義:整日裡,相思相望,而又不得相親,枉教得凄涼憔悴,黯然銷魂。
4、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鵲踏枝·六曲闌幹偎碧樹》
五代:馮延巳
釋義:然而,隻幾天時間,已是物換景遷:迎風飄揚的柳絲籠罩在漫天飛舞的落絮中;紅豔豔的杏花,也經不住清明時節的紛紛細雨,眨眼間便萎謝凋零。
5、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
唐代:杜審言
釋義:隻有遠離故裡外出做官之人,特别敏感自然物候轉化更新。
6、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帶斜陽又帶蟬。
《柳》
唐代:李商隐
釋義:怎麼會到深秋的季節,已是夕陽斜照,秋蟬哀鳴的景象了。
7、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
《憶秦娥·詠桐》
宋代:李清照
釋義:香火就要熄滅,酒也所剩無幾,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
8、大江一浩蕩,離悲足幾重。
《晚出新亭》
南北朝:陰铿
釋義:江水浩蕩而去,離愁卻襲上心來,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
9、歎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瓯茶。
《幽居初夏》
宋代:陸遊
釋義: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回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10、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哀江頭》
唐代:杜甫
釋義:人生有情,淚水沾濕了胸臆,江水的流淌和江花的開放哪裡會有盡頭呢?
2.有哪些形容五味雜陳的詩句嗎1、《虞美人·聽雨》
宋代: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鬓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隻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至暮年,兩鬓斑白,獨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想到人世的悲歡離合,似乎總是那樣的無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階前點點滴滴直到天明。
2、《長相思·其一》
唐代:李白
長相思,在長安。
絡緯秋啼金井闌,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燈不明思欲絕,卷帷望月空長歎。
美人如花隔雲端!
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渌水之波瀾。
天長路遠魂飛苦,夢魂不到關山難。
長相思,摧心肝!
譯文: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我思念的人在長安。
秋夜裡紡織娘在井欄啼鳴,微霜浸透了竹席分外清寒。
夜裡想她魂欲斷,孤燈伴我昏暗暗;卷起窗簾望明月,對月徒然獨長歎。
如花似玉美人呵,仿佛相隔在雲端!
上面有長空一片渺渺茫茫,下面有清水卷起萬丈波瀾。
天長地遠日夜跋涉多艱苦,夢魂也難飛越這重重關山。
日日夜夜地思念啊,相思之情痛斷肝腸。
3、《贈鄰女/寄李億員外》
唐代: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
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譯文:
美麗的鄰家女子,白天時用衣袖遮住臉,春日裡更添惆怅,懶得裝扮,都是有原因的。
她深深慨歎着,像她這樣的女子,在人世間求得無價的珍寶,是很容易辦到的事,而想要獲得一個志誠的心靈伴侶,卻是如此的困難。
為此她夜夜在枕上暗自垂淚感傷,為此她經過花叢間也不免有了斷腸的思量。
然而,既然已有了這樣的才貌,那麼,隻要再鼓起勇氣,主動争取,便是宋玉這樣的才子也能求得的,又何必怨恨王昌這樣的才子,若即若離的态度呢?
4、《鵲踏枝·六曲闌幹偎碧樹》
五代:馮延巳
六曲闌幹偎碧樹,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誰把钿筝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濃睡覺來莺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譯文:
碧綠的楊柳依偎着曲曲折折的欄杆,春風和煦輕柔,鵝黃嫩綠、如絲如縷的楊柳在風中款款擺動腰肢,搖曳多姿。是誰突然彈起钿筝,驚醒那安栖的燕子,雙雙穿簾飛去。
然而幾天時間放眼望去盡是落絮紛紛,正當杏花盛開,嬌豔無比之際,卻下起清明雨。在如此深重的幽情之中,她不由沉沉睡去,正在睡酣夢甜之際,卻被窗外清脆的莺啼聲驚起,而美夢也再也無尋處了。
5、《憶秦娥·詠桐》
宋代:李清照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栖鴉歸後,暮天聞角。
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
譯文:
登臨高高的樓閣,那橫七豎八的山巒、空曠的原野像是籠罩在煙霧之中,透出一點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烏鴉飛回巢穴以後,黑夜裡聽到傳來的軍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滅,酒也所剩無幾,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嚴酷蕭瑟的秋風,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飄落。梧桐落,就是那種不願見到的、一片衰敗的景色,它是那麼叫人感到孤獨、冷落。
3.描寫香味的詩句有哪些1.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清平調·一枝紅豔露凝香》李白
2.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3.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鄭思肖《寒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96338菊》
4.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陳亮《梅花》
5.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6.不是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7.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鄭思肖《寒菊》
8.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9.折得蔬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宋晏幾道《清平樂》
10.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寫《梅》
原文:
1.《清平調·一枝紅豔露凝香》作者:李白【唐代】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2.《絕句二首》作者:杜甫【唐代】賞析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3.《梅花》陳亮(宋代)
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4.《雪梅》盧梅坡(宋代)
梅雪争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5.《寒菊》鄭思肖(宋代)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梅花》
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7.《清平樂》
煙輕雨小。紫陌香塵少。謝客池塘生綠草。一夜紅梅先老。
旋題羅帶新詩。重尋楊柳佳期。強半春寒去後,幾番花信來時。
8.《贈李征君大壽》
蘭英猶足釀,竹實本無糧。
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
9.《寒菊》
花開不并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
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10.《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桃花一樹魚三尺,
不醉月明船不歸。
4.【描寫端午節的古詩】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和端午 [宋]張耒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讵能還.國亡身殒今何有,隻留離騷在世間.已酉端午 [明]貝瓊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午日觀競渡 [明]邊貢共駭群龍水上遊,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午日處州禁競渡 [明]湯顯祖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端午 [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七律端午 [唐]殷堯藩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鬓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競渡歌(節錄) [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钗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标将近,兩龍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挂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标,後船失勢空揮撓.節令門·端陽 [清]李靜山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着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5.關于端午節的古代詩詞彙集《端午》(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競渡歌》(節錄)(唐)張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钗照日如霜刃;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鼓聲漸急标将近,兩龍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挂虹霓暈;前船搶水已得标,後船失勢空揮撓。《競渡詩》盧肇(唐)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驿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隐隐,獸頭淩處雪微微。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争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标歸。《五月五日》(北宋)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午日處州禁競渡》(明)湯顯祖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
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七律·端午》老舍端午偏逢風雨狂,村童仍着舊衣裳;相邀情重攜蓑笠,敢為泥深戀草堂;有客同心當骨肉,無錢買酒賣文章;當年此會魚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節令門·端陽》(清)李靜山櫻桃桑椹與菖蒲,更買雄黃酒一壺。門外高懸黃紙帖,卻疑賬主怕靈符。
《台灣竹枝詞》錢琦(清)競渡齊登杉闆船,布标懸處捷争先。歸來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葉鮮。
《浣溪沙》蘇轼(宋)輕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挂綠雲鬟。
佳人相見一千年。
古代關于香的詩句有哪些
1.帶有香字的詩句有哪些
古代詩詞中,帶有香字的詩句還是有很多的。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有:
1.稻花香裡說豐年——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釋義: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着豐收的年景;
2.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宋·陸遊《蔔算子·詠梅》。釋義:即使花片飄落被碾作塵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間;
3.笑語盈盈暗香去——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釋義:笑語盈盈地随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
4.寶馬雕車香滿路——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釋義: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
5.小園香徑獨徘徊——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釋義: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6.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釋義:風停了,塵土裡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
7.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釋義: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挂在山前;
8.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其一》。釋義: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9.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寒菊/畫菊》.釋義:甯可在枝頭上懷抱着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于凜冽北風之中;
10.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釋義: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
擴展資料:
在古代詩詞中,很多的詩詞中都會使用到香字,是因為香字的字意較多且用法靈活。古詩詞中使用香字時代表的具體意義如下:
1.香,指氣味好聞,與“臭”相對。常見的詞語有: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2.香也指舒服:睡得香;
3.味道好:這魚做得真香;
4.香,受歡迎:這種貨物在農村香得很。稱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東西:麝香,靈貓香,龍涎香,檀香,沉香等;
5.香字在舊時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稱:香閨。香豔。祭祖、敬神所燒的用木屑攙上香料做成的細條;
6.香也常指,香火。燒香拜佛。香爐。香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香
2.與“香”有關的詩句都有哪些與“香”有關的詩句都有:
1、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2、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宋代:蘇轼行香子·秋與
3、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宋代: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4、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唐代: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5、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全詩:
1、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2、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侬。都将萬事,付與千鐘。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宋代:蘇轼行香子·秋與
3、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風荷舉。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宋代: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4、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鬓雲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唐代: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
5、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别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3.與“香”有關的詩句都有哪些與“香”有關的詩句都有:1、紅藕香殘玉簟秋。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2、昨夜霜風,先入梧桐。
渾無處、回避衰容。----宋代:蘇轼行香子·秋與3、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宋代: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4、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唐代: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5、草際鳴蛩。驚落梧桐。
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全詩:1、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宋代: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2、昨夜霜風。先入梧桐。
渾無處、回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
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侬。都将萬事,付與千鐘。
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宋代:蘇轼行香子·秋與3、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宋代: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4、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鬓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唐代:溫庭筠更漏子·玉爐香5、草際鳴蛩。驚落梧桐。
正人間、天上愁濃。雲階月地,關鎖千重。
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别恨難窮。
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宋代: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4.古人描繪香文化的詩詞1、天香·詠龍涎香
宋代:王沂孫
孤峤蟠煙,層濤蛻月,骊宮夜采鉛水。
訊遠槎風,夢深薇露,化作斷魂心字。
紅瓷候火,還乍識、冰環玉指。
一縷萦簾翠影,依稀海天雲氣。
幾回殢嬌半醉,翦春燈、夜寒花碎。
更好故溪飛雪,小窗深閉。
荀令如今頓老,總忘卻、樽前舊風味。
謾惜餘熏,空篝素被。
譯文:
孤獨聳立的海中礁石上缭繞着濃煙,層層雲濤蛻盡二淡月出現,鲛人趁着夜晚,到骊宮去采集清淚般的龍涎。風送竹筏随着海潮去遠,夜深時龍涎和着薔薇花的清露進行研煉,化作心字形篆香而令人凄然魂斷。龍涎裝入紅瓷盒後用文火烘焙,又巧妙地制城經營的指環。點燃時一縷翠煙萦繞在幕簾,仿佛是海氣雲天。
暗想從前,她不知道有多少次撒嬌耍蠻,故意喝的半醉不醉,輕輕的把燈火往碎剪。更兼故鄉的溪山,飄揚着輕雪漫漫,我們把小窗一關,那情味真是令人感到陶醉香甜。而今,我如同荀令老去,早已忘卻昔年酒宴間那溫馨與纏綿。徒然愛惜當年留下的餘香,已然把素被放在空空的熏籠上,以此來熨貼一下傷透的心田。
2、翻香令·金爐猶暖麝煤殘
宋代:蘇轼
金爐猶暖麝煤殘,惜香更把寶钗翻。
重聞處,餘熏在,這一番、氣味勝從前。
背人偷蓋小蓬山,更将沈水暗同然。
且圖得,氤氲久,為情深、嫌怕斷頭煙。
譯文:
香爐還是暖的,爐中的香燒的所剩不多了。愛惜香,哪怕剩的不多了。也要用寶钗把那點殘餘未盡的香翻動,使它全部燃燒完畢。再嗅那裡,餘留的香還存在。
趁着别人不知道,把沉香木加進香爐中,和燃燒着的香料一同暗暗燃燒,再偷偷地把香爐的蓋子蓋上,想讓香氣飄的更久一些。這麼做因為兩人感情很深,害怕香沒有燒完就會熄滅。
3、蘇幕遮·燎沉香
宋代:周邦彥
燎沉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葉上初陽幹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譯文:
焚燒沉香,來消除夏天悶熱潮濕的暑氣。鳥雀鳴叫呼喚着晴天,拂曉時分我偷偷聽它們在屋檐下竊竊私語。初出的陽光曬幹了荷葉上昨夜的雨滴,水面上的荷花清潤圓正,微風吹過,荷葉一團團地舞動起來。
想到那遙遠的故鄉,什麼時候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江南一帶,卻長久地客居長安。又到五月,不知家鄉的朋友是否也在思念我?在夢中,我劃着一葉小舟,又闖入那西湖的荷花塘中。
4、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宋代: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
薄霧彌漫,雲層濃密,日子過得郁悶愁煩,龍腦香在金獸香爐中缭袅。又到了重陽佳節,卧在玉枕紗帳中,半夜的涼氣剛将全身浸透。
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此時此地怎麼能不令人傷感呢?風乍起,卷簾而入,簾内的人兒比那黃花還要瘦弱。
5、楊叛兒
唐代:李白
君歌楊叛兒,妾勸新豐酒。
何許最關人,烏啼白門柳。
烏啼隐楊花,君醉留妾家。
博山爐中沉香火,雙煙一氣淩紫霞。
譯文:
你(君)唱着《楊叛兒》的曲調,我(妾)勸着别人喝新豐出産的美酒。
哪裡是最讓人牽挂的?是那有烏鳥啼叫的白門柳。
烏鳥的啼叫聲湮沒在楊樹的花裡,你喝醉了留宿在我的家裡。
博山爐中燃燒着香木制成的燃香,兩道煙氣并作一道直直的煙像要淩駕仙境一般。
6、沉醉東風·七夕
元代:盧摯
銀燭冷秋光畫屏,碧天晴夜靜閑亭。蛛絲度繡針,龍麝焚金鼎。慶人間七夕佳令。卧看牽牛織女星,月轉過梧桐樹影。
譯文:
白銀燭台放射出的光線照亮了畫屏,在晴朗的夜晚靜靜地坐在亭子裡。婦女們用蛛絲穿過繡針在乞巧,金鼎中焚燒着龍麝香,人們都在慶祝人間七夕這個佳節,躺下來看牽牛織女星得鵲橋相會月亮飄過梧桐樹投下了倒影。
5.帶有香字的詩句有哪些帶有香字的詩句1、稻花香裡說豐年——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2、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宋·陸遊《蔔算子·詠梅》3、笑語盈盈暗香去——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4、寶馬雕車香滿路——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5、小園香徑獨徘徊——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6、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7、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廬山瀑布》8、紅藕香殘玉簟秋——宋·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9、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其一》10、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希望能幫助到你。
6.關于“焚香”的詩句有哪些1.掃地焚香伴老仙,人勝連環玉。——《蔔算子·芍藥打團紅》——宋代洪咨夔
釋義:可每日掃地焚香伴着老仙,在這樣的生活裡,人比連環玉活地還精緻些。
2.焚香秋霧濕,奠玉曉光初。——《韋使君黃溪祈雨見召從行至祠下口号》唐代柳宗元
釋義:在秋日的濕霧裡點燃香火,祭壇上剛擺好玉器已經曙光初露。
3.焚香入蘭台,起草多芳言。——《贈宣城趙太守悅》唐代李白
釋義:我焚香後進入皇上的蘭台,起草的文書芳言滿章。
4.靜覺眼根無俗物,翛然一室自焚香。——《詠歸堂隐鱗洞》宋代王汝舟
釋義:靜靜的覺得眼前沒有俗物,無拘無束的在屋裡焚香
5.迎箧已焚香,近鞘先澤手。——《焚香》唐代元稹
釋義:接箱子時已經焚香,接近刀鞘先搓搓手。
6.月殿雲階敞上方,宮中習靜夜焚香。——《頤和園詞》清代王國維
釋義:雲朵在高高的宮殿上方,寂靜的夜裡在宮中焚香。
7.作梵連松韻,焚香入桂叢。——《送靈澈上人歸嵩陽蘭若》唐代劉長卿
釋義:誦經和松濤的聲音,在隐居之地焚香。
8.焚香引幽步,酌茗開靜筵。——《端午遍遊諸寺得禅字》宋代蘇轼
釋義:在寺院裡焚香探幽,品嘗香茗與素齋。
9.鄂君怅望舟中夜,繡被焚香獨自眠。——《碧城三首》唐代李商隐
釋義:如今,我像孤獨的鄂君,隻是在船上面對夜空;隻有我獨自一人面對着薰香和繡被。
10.焚香默坐,消遣世慮——《黃岡竹樓記》宋代王禹偁
釋義:焚香默坐于樓中,能排除世俗雜念。
7.描述香味的詩句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王安石《詠石榴花》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陽春二三月,草與水同色--晉.樂府古辭《孟珠》
林逋《山園小梅》
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闆共金尊.
蔔算子
詠梅
陸遊
驿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
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8.形容香氣濃的古詩有哪些1、《有木》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
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獨占小山幽,不容凡鳥宿。
2、《山中桂》唐·雍裕之
八樹拂丹霄,四時青不凋。
秋風何處起,先袅最長條。
3、《靈隐寺》唐·宋之問
鹫嶺郁岧峣,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扪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嚣。
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
4、《春暮思平泉雜詠二十首·山桂》唐·李德裕
吾愛山中樹,繁英滿目鮮。
臨風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影入春潭底,香凝月榭前。
豈知幽獨客,賴此當朱弦。
5、《如夢令·門在垂楊陰裡》宋·晁沖之
門在垂楊陰裡。樓枕曲江春水。
一陣牡丹風,香壓滿園花氣。
沈醉。沈醉。不記綠窗先睡。
9.描寫茶香的詩句有哪些描寫“茶香”的詩句如下:
1、唐代白居易的《題施山人野居》
得道應無著,謀生亦不妨。
春泥秧稻暖,夜火焙茶香。
水巷風塵少,松齋日月長。
高閑真是貴,何處覓侯王?
2、唐代錢起的《過張成侍禦宅》
丞相幕中題鳳人,文章心事每相親。
從軍誰謂仲宣樂,入室方知顔子貧。
杯裡紫茶香代酒,琴中綠水靜留賓。
欲知别後相思意,唯願瓊枝入夢頻。
3、唐代戴叔倫的《與友人過山寺》
共有春山興,幽尋此日同。
談詩訪靈徹,入社愧陶公。
竹暗閑房雨,茶香别院風。
誰知塵境外,路與白雲通。
4、宋代惠洪的《浣溪沙》
南澗茶香笑語新,西州春漲小舟橫。
困頓人歸爛熳晴,天迥遊絲長百尺。
日高飛絮滿重城,一番花信近清明。
5、唐代鄭谷的《寄獻湖州從叔員外》
顧渚山邊郡,溪将罨畫通。
遠看城郭裡,全在水雲中。
西閣歸何晚,東吳興未窮。
茶香紫筍露,洲回白蘋風。
歌緩眉低翠,杯明蠟翦紅。
政成尋往事,辍棹問漁翁。
6、元代陳栎的《清平樂寄惠山壬戌四月十二日》
惠山蒼翠,遠與毗陵媲。
彼處錫泉标第二,此更鐘奇毓異。
年年初度浮觞,醉餘新淪茶香。
山下冰濡雪乳,淡中滋味悠長。
7、宋代陸遊的《七月十日到故山削瓜瀹茗翛然自适》
鏡湖清絕勝吳松,家占湖山第一峰。
瓜冷霜刀開碧玉,茶香銅碾破蒼龍。
壯心自笑老猶在,狂态極知人不容。
擊壤窮閻歌帝力,未妨堯舜亦親逢。
8、宋代陸遊的《閑遊》
過盡僧家到店家,山形四合路三叉。
清明漿美村村賣,谷雨茶香院院誇。
果卧幽窗身化蝶,醉題素壁字栖鴉。
夕陽不盡青鞋興,小立風前鬓腳斜。
古代關于花香的詩句
1.帶花香的詩詞大全
1、花拆香枝黃鹂語
唐
韋莊
《清平樂·綠楊春雨》
3、花發路香
宋
秦觀
《望海潮·星分鬥牛》
4、露花啼處秋香老
宋
晏幾道
《點绛唇·湖上西風》
5、弄花熏得舞衣香
宋
晏幾道
《浣溪沙》
6、狂花頃刻香
宋
晏幾道
《生查子》
10、花氣渾如百和香
唐
杜甫
《即事》
11、弄花熏得舞衣香
宋
晏幾道
《浣溪沙》
12、幽花疏淡更香饒
宋
向子諲
《浣溪沙》
13、菱藕花開來路香
宋
方千裡
《浣溪沙》
14、有人花病損香肌
宋
黃庭堅
《定風波·晚歲監州聞荔枝》
15、更無花似香
宋
晁端禮
《菩薩蠻·百花未報芳菲信》
16、花發路香
宋
秦觀
《望海潮·星分牛鬥》
17、粉香映葉花羞日
宋
賀鑄
《菩薩蠻·粉香映葉花羞日》
18、香肌得酒花柔軟
宋
周紫芝
《菩薩蠻·翠蛾懶畫妝痕淺》
19、花氣薰人百和香
宋
張元幹
《浣溪沙》
20、花飛酒面香浮處
宋
張元幹
《漁家傲·寒日西郊湖畔路》
21、花與佳人巧鬥香
宋
王之道
《減字木蘭花·仙姿凝遠》
22、花外雲飛馥郁、水沈香
宋
王之道
《南歌子·扇裡薰風細》
23、香雲旋湧花瓷
宋
楊無咎
《朝中措·杯盤狼藉燭參差》
24、花王香借馀姿
宋
曹勳
《臨江仙·嫩綠陰陰台榭映》
25、花外香随金勒
宋
侯置
《朝中措·年來玉帳罷兵籌》
26、藕花開處香
宋
張孝祥
《菩薩蠻·暗潮清漲蒲塘晚》
27、隔簾花霧濕香紅
宋
趙長卿
《鹧鸪天·睡覺扶頭聽曉鐘》
28、花作有情香
宋
趙長卿
《菩薩蠻·春山已蹙眉峰綠》
29、夜深花睡香冷
宋
辛棄疾
《念奴嬌·對花何似》
30、五花結隊香如霧
宋
辛棄疾
《鹧鸪天·翠蓋牙簽幾百株》
31、月橋花院篆香殘
宋
韓淲
《浣溪沙》
32、南國幽花比并香
宋
楊澤民
《浣溪沙》
33、春院無人花自香
宋
無名氏
《浣溪沙》
34、香金留下仿花人
宋
無名氏
《西江月·請知諸郡子弟》
35、香霧鎖花宮
宋
仲殊
《滿庭芳·三月遲遲》
36、春風花暖柳綿香
元
元好問
《鹧鸪天·自在晴雲覆苑牆》
37、花開白雪香
宋
汪洙
《神童詩》
38、花殘獨稔香
宋
曹勳
《山居雜詩九十首》
39、上林花結和香霧
宋
宋太宗
《緣識》
40、重結香羅四出花
唐
王建
《宮詞》
2.描寫花香的古詩詞1)臨行挽衫袖,更嘗折殘菊。
——蘇轼《送頓起》 2)見荷花、被風吹。——蔣捷《燕歸梁•鳳蓮》 3)雲卧穩,藍衣正、護春憔悴。
——王沂孫《花犯•苔梅》 4)春恨最關情,日過闌幹曲。——晏幾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5)亞檻傾檐一古梅,幾番有意喚春回。
——晏敦複《題梵隐院方丈梅》 6)祅知染紅著手,膠梳黏發。——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7)家山何在,雪後園林,水邊樓閣。
——辛棄疾《瑞鶴仙•賦梅》 8)江頭月底,新詩舊夢,孤恨清香。——陸遊《朝中措•梅》 9)未追赤松子,且泛黃菊英。
——李泌《奉和聖制重陽賜會聊示所懷》 10)楓林凋翠,寒雁聲悲。——趙長卿《柳梢青•過何郎石見早梅》 11)記得舊時,探梅時節。
——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2)那得似、空山靜夜,傍疏籬、清淺小溪橫。——朱晞顔《一萼紅•盆梅》 13)倚闌祗怕,弄水鱗生,乘東風便。
——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14)掩柴扉,謝他梅竹伴我冷書齋。——沈自晉《玉芙蓉•雨窗小詠》 15)空擎承露蓋,不見冰容,惆怅明妝曉鸾鏡。
——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16)四面青山青似洗,白雲不斷山中起。——顧德輝《蝶戀花•春江暖漲桃花水》 17)晴雲度影迷三徑,暗水流香冷一溪。
——德元《玄墓看梅》 18)漠漠雲歸溪上住。——劉鎮《玉樓春•東山探梅》 19)故人溪上,挂愁無奈,煙梢月樹。
——史達祖《留春令•詠梅花》 20)是節東籬菊,紛披為誰秀。——杜甫《九日寄岑參》 21)霜風漸欲作重陽,熠熠溪邊野菊香。
——蘇轼《捕蝗至浮雲嶺山行疲苶有懷》 22)俊遊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 23)殘醉醒,屏山外、翠禽聲小。
——吳文英《花犯•謝黃複庵除夜寄古梅枝》 24)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遠。——呂渭老《選冠子•雨濕花房》 25)紅糁鋪地,門外荊桃如菽。
——周邦彥《大酺•越調春雨》 26)紫菊氣,飄庭戶,晚煙籠細雨。——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27)夕陽倒影射疏林,江邊一帶芙蓉老。
——陳霆《踏莎行•晚景》 28)再折柳穿魚,賞梅催雪。——詹玉《齊天樂•送童甕天兵後歸杭》 29)晚風收暑,小池塘荷淨。
——劉光祖《洞仙歌•荷花》 30)楊柳岸,泥香半和梅雨。——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後》 31)南樓不恨吹橫笛,恨曉風、千裡關山。
——吳文英《高陽台•落梅》 32)葉開随足影,花多助重條。——陰铿《雪裡梅花詩》 33)故國梅花歸夢,愁損綠羅裙。
——孔夷《南浦•旅懷》 34)春還草閣梅先動,月滿虛庭雪未消。——王守仁《元夕二首》 35)角聲吹徹小梅花。
——趙長卿《阮郎歸•客中見梅》 36)小窗如晝,情共香俱透。——陳亮《點绛唇•詠梅月》 37)疏風淡月有來時,流水行雲無覓處。
——劉鎮《玉樓春•東山探梅》 38)對菊難逢元亮酒,登樓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賦》 39)卷峭寒萬裡,平沙飛雪。
——吳文英《暗香疏影•夾鐘宮賦墨梅》 40)問江路梅花開也未。——程垓《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墜》 41)栽成五柳吟歸去,漉酒巾邊伴菊閑。
——汪遵《彭澤》 42)今日方教花并蒂,遲遲,終是蓮台大士慈。——高鹗《南鄉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43)夢繞夷門舊家山,恨驚回難績。
——孫道絢《滴滴金•梅》 44)年年孤負黃花約。——黃機《憶秦娥•秋蕭索》 45)常疑即見桃花面,甚近來、翻笑無書。
——張炎《渡江雲•山陰久客一再逢春。》 46)回文近傳錦字,道為君瘦損,是人都說。
——周邦彥《三部樂•商調梅雪》 47)不尋俗,嬌鸾彩鳳風流處。——周文質《小桃紅•詠桃》 48)更覺桃源,人去隔仙凡。
——辛棄疾《江神子•送元濟之歸豫章》 49)荷花芳草垂楊渡。——劉将孫《踏莎行•閑遊》 50)閑階莎徑碧,遠夢猶堪惜。
——和凝《菩薩蠻•越梅半拆輕寒裡》。
3.贊美花香的詩句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
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鄭思肖《寒菊》)
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陳亮《梅花》)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
不是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裴休《宛陵錄上堂開示頌》)
澗松寒轉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績《贈李征君大壽》
折得蔬梅香滿袖,暗喜春紅依舊.宋晏幾道《清平樂》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寫的《梅》
秀色粉絕世,馨香誰為傳?《長相思》李白
應為洛神波上襪,至今蓮蕊有香塵.溫庭筠《蓮花》
依依夢中情緒.觀數點茗浮花,一縷香萦炷陶潛《羲皇侶》
4.含花香鳥語的詩句詩中花
1.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
2.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李白:《月下獨酌》)
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
4.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杜甫:《春望》)
5.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
7.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杜甫:《江畔獨步尋花》)
8.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飛,桃花流水鳜魚肥。(張志和:《漁歌子》)
10.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詩中鳥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杜甫:(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盂浩然:<;春曉》)
5.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杜甫:(望嶽》)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題破山寺後禅院))
8.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李白:《獨坐敬亭山》)
9.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賈島:《題李凝幽居》)
10.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5.請問古代描寫春季百花盛放的詩有哪些春詩,詩人和春天仿佛結下不解之緣。
曆代詩人寫了不少詠春的名章俊句。唐代詩人李賀《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以喜悅的心情描繪出一幅早春氣候:日腳淡光紅灑灑,薄霜不銷桂枝下。
依稀和氣排冬嚴,日就長日辭長夜。日光紅灑,桂枝下的薄霜雖還沒有消卻,但溫和的氣息已排去嚴冬的寒冷,漸長的白晝已代替那漫漫的長夜,春天已經來了。
春景在詩人筆下更是絢麗多彩,杜甫《絕句》詩雲: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春天麗日當空,春風送暖,草本滋生,花香鳥語,報春的頭者――家燕從遙遠的南方歸來,泥喃于梁檐之下。要說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麼,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又隔數重水,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在這裡,詩人生動形象地用一個"綠"字來概括冬去春來,萬物複蘇的大千世界,用"綠"字來傳遞春的信息,不能不說是絕妙之筆。王維《遊春曲》說:萬樹紅邊杏,新開一夜風。
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杏花、春風、綠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詩人葉紹翁《遊園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聯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廣為傳誦的詠春詩: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好一枝出牆的紅杏,向人間報春來了。從科學來說,春天的物候指标最好是什麼呢?不少詩人喜歡以樹木抽青來表示,正如宋代張栻《立春偶成》詩雲: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但各種樹木抽青的時間又不同,哪種樹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标呢?看來,詩人推薦楊柳了。杜甫《臘日》詩雲:白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白居易《楊柳枝詞》:依依袅袅複青青,勾引春風無限情。人們從麗日氣息中,從花香鳥語中,從楊柳青青中感覺到春天到來。
但陳師道的《春懷示鄰裡》,對春天描寫不限于山水花鳥,這首詩卻寫了小動物的活動:斷牆着雨蝸成字,老屋無僧燕作家。剩欲出門追語笑,卻嫌歸鬓着塵沙。
風翻蛛網開三面,雷動蜂窠趁兩衙。屢失南鄰春事約,隻今容有未開花。
在雨後潮濕的斷牆上,蝸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随着它彎彎曲曲的行迹,組成了像是篆體的文字;燕子占據連行腳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裡銜泥作巢,安下家來;蜘蛛殷勤地吐絲結網,張捕獵物,但蛛絲畢竟太細,一陣風來吹斷了許多,需要重新修補,才能成網;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兩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趕回蜂窠。這些常常不為人們注意的小動物,也是春天繁忙熱鬧景象的一部分,陳師道潛心觀物,注意到了點綴春光的這些角落,說明他觀察之細和狀物之巧。
那麼春天究竟是從哪一天開始呢?古代人們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為春季的終日。然而從氣溫來看,立春節氣内,許多地區仍有低于零度的氣溫和飛雪漫天的天氣。
把立春作為春季的開始那是太早了。如李白《塞下曲》就寫道: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還沒有春天的景色。
唐代張敬忠《邊詞》也寫道:五原春色舊未遲,二月垂楊未挂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
五原即今日内蒙古自治區五原縣,二月還不見楊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凍,長安已花落了。這種現象是如何解釋呢?原來我們感到氣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随太陽光的角度變化而變化的,而是随大地接受到太陽光的照射放出的熱量的多少而變化的。
從立春開始,大地差不多遲兩個月才積累到足夠的熱量。因此,最科學的分法,還是氣候學上的分法,以溫度為标準,以五日為一候,候平均氣溫在攝氏十度以下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間為春秋。
按照這個标準,再參照物候變化,就可以看出,地區不同,高低差異,春天到來就有早有遲,居留時間也就有長有短。福建、浙江的春季多開始于二月下旬,長江流域的春天開始于三月間,京津一帶須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龍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後,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處于冰天雪地之中終年沒有春色。
春天的腳步首先來到江南,唐朝詩人王灣的《江南意》一詩,以敏銳的感受,報導江南春來早的消息:南國多新意,東行伺早天。潮平兩岸失,風正數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從來觀氣象,唯向此中偏。
詩中最後兩句說,從來觀察季節氣象變化,隻有在這裡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别出新意,是詩中最動人的詩句。
殘夜未盡,太陽就已經從海上湧現,似乎是殘夜帶來光明。"江春入舊年"是說春天的起步早,好像從舊年底就已開始,也就是說,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
“海日生殘廢,江春入舊年”這兩句,在唐代已成名句。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學家張說,将這兩句詩親手寫在辦公的政事堂上,讓朝内的其它讀書人仔細觀摩學習。
唐僖宗時的詩人鄭谷,也寫一首七絕詩:“一卷疏蕪一百篇,名成來敢暫忘筌。何如海日生殘夜,—句能令萬古傳。”
詩的意思是:我這一卷詩中雜七雜八有詩百篇,現在雖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賴以成功的這些詩作。可它仍怎麼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殘夜”。
6.形容花香的句子1.牽牛花在那綴滿了花朵的綠葉中,開出了一朵朵小喇叭,有紅的、白的、紫的,又嬌嫩又鮮豔,叫人越看越愛看。
稠密的綠葉襯托着各種顔色的“小喇叭”,遠遠望去好像挂着一匹漂亮的花布,叫人看上去很舒服,很順眼;走近一些,一股清香迎面撲來,沁人心脾。2.梅花散發出陣陣香味,芬芳撲鼻,遠遠的都可以聞到。
它是一朵小小的、不起眼的的梅花,紅的耀眼,紅得鮮豔,特别的美麗,在寒風中傲義凜然的站着,經受寒風暴雪的吹打,但卻不屈服,仍然堅持的站着。3.火紅的花瓣,淡黃的花蕊,那花瓣紅裡透白,白裡透紅。
我隐隐約約的聞到了一股清香,泌人心脾,心曠神怡。4.茉莉香片久負盛名,清淡的茉莉香與清幽的綠茶香融為一體,恰如其分。
5.茉莉,應當是一種很平凡的植物了。它的花色純白,枝葉沒有什麼特色,習性也并不嬌貴。
它隻是盛開在江南的萬紫千紅中的素淨的一朵。人們注意它,大都是因為它的花香。
6.茉莉花,它雖然沒有玫瑰花的美,沒有牡丹花的高貴,沒有杜鵑的豔姿。它含苞欲放,它清香宜人,它輕俗動人,它芳香沁人。
7.帶有香字的詩句有哪些古代詩詞中,帶有香字的詩句還是有很多的。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有:
1.稻花香裡說豐年——宋·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釋義:在稻花的香氣裡,人們談論着豐收的年景;
2.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宋·陸遊《蔔算子·詠梅》。釋義:即使花片飄落被碾作塵泥,也依然有永久的芬芳留在人間;
3.笑語盈盈暗香去——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釋義:笑語盈盈地随人群走過,身上香氣飄灑;
4.寶馬雕車香滿路——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釋義:豪華的馬車滿路芳香;
5.小園香徑獨徘徊——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釋義:在小園的花徑上獨自徘徊;
6.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宋·李清照《武陵春·春晚》。釋義:風停了,塵土裡帶有花的香氣,花兒已凋落殆盡。日頭已經升的老高,我卻懶得來梳妝;
7.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挂前川——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釋義: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挂在山前;
8.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其一》。釋義:說句公道話,梅花須遜讓雪花三分晶瑩潔白,雪花卻輸給梅花一段清香;
9.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鄭思肖《寒菊/畫菊》.釋義:甯可在枝頭上懷抱着清香而死,絕不會吹落于凜冽北風之中;
10.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釋義:在東籬邊飲酒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黃菊清香溢滿雙袖。
擴展資料:
在古代詩詞中,很多的詩詞中都會使用到香字,是因為香字的字意較多且用法靈活。古詩詞中使用香字時代表的具體意義如下:
1.香,指氣味好聞,與“臭”相對。常見的詞語有: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2.香也指舒服:睡得香;
3.味道好:這魚做得真香;
4.香,受歡迎:這種貨物在農村香得很。稱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東西:麝香,靈貓香,龍涎香,檀香,沉香等;
5.香字在舊時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稱:香閨。香豔。祭祖、敬神所燒的用木屑攙上香料做成的細條;
6.香也常指,香火。燒香拜佛。香爐。香燭。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