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鼻煙壺裡裝的是什麼東西
鼻煙壺裡裝的是鼻煙。鼻煙壺指的是盛鼻煙的容器,小可手握,便于攜帶。吸鼻煙的習俗,源自煙草發明者印第安人。意大利人大約在14世紀選用上好的煙葉、摻入薄荷、冰片等藥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陳化,經數年而生産商業化的鼻煙。明末清初,鼻煙傳入中國,鼻煙盒漸漸東方化,産生了鼻煙壺。
中國鼻煙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采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内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内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内外皆享有盛譽。
鼻煙壺裡裝的是什麼東西呢
裡面裝的是鼻煙(固體粉末,不是氣體)
鼻煙是在研磨極細的優質煙草末中,摻入麝香等名貴藥材,并在密封蠟丸中陳化數年以至數十年而成。吸聞此煙,對解除疲勞起着一定的作用。它起源于美洲印地安,後被歐洲到美洲探險的旅行家發現,帶回歐洲,很快流行一時。當時法國宮廷裡上至國王、王子、公主,下至仆從,都競相吸聞鼻煙,把此舉當成一種時髦。拿破侖一世也是一個嗜喜鼻煙愛好者,據記載他每月耗費鼻煙達7磅多。
十六世紀後,鼻煙通過歐洲、菲律賓、日本、朝鮮傳入中國東北地區,那兒的遊牧民族在馬背上無法用煙筒吸煙。因此鼻煙傳入正适合他們野外吸聞特點,為了讓鼻煙壺具備堅固,不怕摔碰,遊民們用各種玉器、金屬、骨角材料來制作鼻煙壺。據史籍記載鼻煙在當時蒙古人社會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逢客人拜訪主人的帳篷時,主人必須鞠躬,用雙手捧着鼻煙人給客人,而客人也必須用雙手主人的鼻煙過倒出少許鼻煙,放在鼻上吸聞一會兒,然後用雙手将鼻煙壺還給主人。這一非常細小的舉動,卻充滿文明的禮儀,其目的是為了建立相互尊敬和信任。
過去的鼻煙壺怎麼用裡面裝的是什麼啊
鼻煙壺裡面裝的是鼻煙。過去的鼻煙壺裝着鼻煙,随身攜帶,需要使用時從裡面倒出鼻煙即可。
鼻煙傳入中國後,中國人先是利用傳統藥瓶盛放鼻煙,在此基礎上利用了多種材質和制作工藝來完善鼻煙的盛具。他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這種口小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煙更有好處,能夠保證鼻煙在長期使用也不變質,并且攜帶方便。
鼻煙壺始于明朝,盛于清代。内畫鼻煙壺出現于嘉慶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畫筆,在透明的壺内繪制而成的。最初的内畫鼻煙壺是内壁沒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壺,因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顔色,隻能畫一些簡單的畫面和圖案。
後來,藝人們用鐵砂和金剛砂加水在鼻煙壺的内面來回的搖磨,這樣使鼻煙壺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細膩而不光滑,容易附着墨色,效果就像宣紙一樣,内畫鼻煙壺後來出現了一些比較精細的作品,再後來發展為詩書畫并茂藝術精品。
擴展資料
最早将鼻煙傳入中國的是利瑪窦。
萬曆二十九年,利瑪窦到北京,進獻了一大堆好東西,名單列出來,如同話費清單那麼長,大到自鳴鐘、鐵琴,小到鼻煙壺。在這些鼻煙壺中,以“十三太保”最顯眼。
所謂“十三太保”,就是十三種不同的瓶子,整齊地放在錦盒中,瓶子的式樣是不同的。當時,鼻煙壺還不叫鼻煙壺,鼻煙也不叫鼻煙。一般來說,對于這種詞典中“查無此詞”的外來物品,依國際慣例都是将外語發音音譯成本土語言。
當時的人選來選去,決定還是叫“士那乎”。到了雍正年間,将“士那乎”更名為“鼻煙”。
到了晚清民國時期,鼻煙壺的制作達到了一個高峰,産生了許多制壺名家和作坊,例如雕瓷煙壺高手王炳榮、著名内畫藝人四大名家周樂元、馬少宣、丁二仲、葉仲三;著名的“辛家皮”、“袁家皮”等,都是當年鼻煙壺行業中的佼佼者。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鼻煙壺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收藏鼻煙壺你必須知道的事
以前的鼻煙壺裡面是什麼東西為什麼要吸它呢
鼻煙和香煙本質是一樣的,裡面的主要成分就是煙草。而鼻煙壺裡面裝的就是鼻煙。
1何為之為鼻煙?鼻煙是煙草曬幹後,磨成粉末,當然這個粉末要碾磨的極為細緻。據稱制作鼻煙還會往裡面添加麝香,冰片等藥材,也可能往裡面添加花卉提煉物,因為添加劑的不同,鼻煙的口味可以分成:膻、糊、酸、豆、苦五種口味。有點像白酒裡面的濃香型,釀香型等等。同時需要密封保存數年乃至數十年發酵,這樣做可是提高鼻煙的口感,更重要的是使鼻煙能在鼻煙壺中長期保存。總之,鼻煙的制作是非常考究地,價格也是非常高地。
圖為鼻煙粉末
2鼻煙是否可以替代香煙,是否有危害?鼻煙的有效成分和香煙一樣,也因為這點,它們的有效物質都是尼古丁。所以鼻煙是可以替代煙的。鼻煙對比香煙有個好處,它不會因為燃燒産生焦油與煙塵,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質而損害肺部,同時它也不會産生二手煙,這點挺好,抽鼻煙除了會打噴嚏基本上不會召來其他人的反感。但是,有研究聲稱長期抽鼻煙可能會導緻鼻癌(僅供參考)。所以,珍愛健康,還是遠離各種煙草制品為好。
圖中以為鼻煙粉末
鼻煙在古代為什麼會流行?
古代人對煙草的危害并不清楚,比如清王士禛《香祖筆記》卷七記載:“近京師又有制為鼻煙者,雲可明目,尤有辟疫之功。”認為鼻煙可以使提高,增加免疫力。其實,近代香煙有害健康理論也是在1927年,才由英國醫生弗·伊·蒂爾登提出。
同時因為鼻煙制作費用高昂,且鼻煙壺價格不菲,使鼻煙在上流社會中被收推崇,比如在《紅樓夢》就有抽鼻煙的描寫:“寶玉使命麝月,取鼻煙來,給他聞些,痛打幾個嚏噴,就通快了。”鼻煙在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包括包括乾隆在内的上流社會都愛聞鼻煙。
乾隆年間,宮廷鼻煙壺,琺琅器。
古代鼻煙壺裡面裝的是什麼有何做用
裝的是鼻煙,鼻煙是将煙草磨成極細的粉沫,從與麝香等名貴藥材一起裝入鼻煙壺,使用時用手指粘上直接塗在鼻腔内,刺激鼻粘膜有提神、解乏的功效好的鼻煙用料十分考究,内有冰片、樟腦等名貴藥材,用高級富有油分且香味好的曬煙葉、磨成粉未,裝入密封容器,待經一定時間陳化後方可使用。如果患感冒,頭昏鼻塞,吸點鼻煙,痛打幾個噴嚏,立通關竅,呼吸暢通;如頭昏疲倦,吸點鼻煙,即可醒腦提神,确有獨到的妙用。據史書載,鼻煙從明朝萬曆九年被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窦帶進中國,到了清代康熙、乾隆年間,中國朝野上下皆嗜鼻煙、被視為當時的時髦。裕固族吸鼻煙也是從清朝時候開始的,一直流傳到今天。雖然現代化的卷煙、雪前,使吸紙煙者遍及肅南各個地方、各個階層,可裕固族人吸鼻煙者也還大有人在。自明末以來,由于鼻煙流行,我國匠人結合自己民族工藝傳統,大大發展了鼻煙壺的制作工藝。至今在裕固人手中珍藏的玉石壺,可分為自玉、青玉、翡翠、珊瑚,瑪瑙、水晶,瑪瑙壺中又分瑣琅、藻草、纏絲、冰糖。造型上有雞心、魚薔、磚方、月園、雙連式、美人肩等等。煙壺雖小,卻滲透着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心理特征、審美習尚、技藝水平和以代風貌。裕固族還把鼻煙壺裝入繡制精美的鼻煙壺荷包内,挂在胸前衣扣上。荷包圖案精美,做工精細,色彩鮮明,下垂紅纓穗,是裕固族人的一件心愛工藝品,點綴美化着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