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哪些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諸暨苎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于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複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衆叛親離,無心于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
王昭君,姓王名嫱,南郡秭歸(今湖北省興山縣)人。匈奴呼韓邪單于阏氏。她是漢元帝時以“良家子”入選掖庭的。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五女賜之。王昭君入宮數年,不得見禦,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靓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于失信,遂與匈奴。”(《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傳》)
貂蟬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颠倒
楊玉環(公元719-756年):号太真,蒲州永樂人,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曆代後妃中鮮見。開元七年719年農曆六月初一生于容州(今廣西玉林容縣),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都各有什麼特點
1、西施的特點:
西施是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首,又稱西子,天生麗質。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與鄭旦一起被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亂吳宮,以霸越。
西施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相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覺得西施太美麗了,都自行慚愧地沉到水底不敢出來。
2、王昭君的特點:
王昭君豐容靓飾,光明漢宮,顧影徘徊,竦動左右,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進入漢宮後曾由于不肯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毛延壽将王昭君畫的并不是十分美麗,因此沒有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之中。
匈奴呼韓邪單于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并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果敢請求出塞和親,給人民帶來和平、安甯和興旺。
3、貂蟬的特點:
貂蟬,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分憂。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颠倒。
貂蟬是一位有膽有識,顧大局識大體的巾帼英雄。為了國家、百姓,不惜犧牲自己的清白和幸福。她的性格剛毅,但也柔情,是一位生于亂世的不幸女子。
4、楊玉環的特點:
楊玉環是唐玄宗李隆基的貴妃。楊氏姿質豐豔,善歌舞,通音律.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曆代後妃中鮮見。對親人至善,母親姐妹盡皆封為國夫人,親屬也位列百官。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壽王李瑁對楊玉環一見鐘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下诏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後,兩人甜美異常.後又受令出家。天寶四載,楊氏正式被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安祿山發動叛亂,玄宗西逃四川,楊氏在陝西興平馬嵬驿死于亂軍之中,葬于馬嵬坡。
擴展資料
千百年來,人們以"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分别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蟬與楊貴妃四位女子的絕代芳姿,西施有家國情懷,王昭君有奉獻精神,貂蟬有知恩圖報之情,楊貴妃能歌善舞,四大美人都有傾國傾城之貌,在曆史的大事件中她們曲折動人、救國救民的傳奇故事,被古代民間廣為傳頌。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中國古代的四大美女都有誰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四大美女享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的美譽。“閉月、羞花、沉魚、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組成的曆史典故:“沉魚”,講的是西施浣紗時的故事;“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閉月”,是述說貂蟬拜月的故事;“羞花”,談的是楊貴妃觀花時的故事。
拓展資料:
1.沉魚
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遊泳,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落雁
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于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别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的代稱。
3.閉月
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姬貂蟬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将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養女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蟬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羞花
"羞花",說的是楊貴妃。唐朝開元年間,唐明皇驕奢淫逸,派出人馬,四處搜尋美女。當時壽邸縣的宏農楊元琰,有一美貌女子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内,虛度青春,不勝歎息,對着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卷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這件事傳到明皇耳朵裡,便喜出望外,當即宣楊玉環來見駕,楊玉環濃裝豔抹,梳洗打扮後進見,明皇一見,果然美貌無比,便将楊玉環留在身旁侍候。由于楊玉環善于獻媚取寵,深得明皇歡心,不久就升為貴妃。
楊貴妃得勢後,與其兄楊國忠串通一氣,玩弄權術,陷害忠良。安史之亂發生以後,明皇攜着貴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祿山率兵追趕,不僅要唐朝的江山。還要美女楊貴妃。西逃路上,大臣們質問明皇,國破家亡,社稷難存,你要江山還是要貴妃,貴妃不死,我們各奔西東。萬般無奈,明皇賜貴妃一死,自缢于梨園的梨花樹下。後來,大詩人白居易寫了一首《長恨歌》,記叙的就是這段曆史。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沉魚落雁,閉月羞花
古代四大美女各是什麼朝代的,有什麼故事
1、王昭君:西漢。竟甯元年(前33年)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來朝,請求娶漢人為妻。元帝遂将昭君賜給了呼韓邪單于,并改元為竟甯。單于非常高興,上書表示願意永保塞上邊境。王昭君抵達匈奴後,被稱為甯胡阏氏(yān zhī)。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師,封為右日逐王。
2、貂蟬:東漢末年。在民間傳說中她原名任紅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認為呂布部将秦宜祿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蟬。她為了報答義父王允的養育之恩而甘願獻身完成連環計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
3、西施:春秋時期。西施浣紗是記錄春秋戰國時期,越國一個叫西施的浣紗美女在河邊浣紗時,魚兒看見倒影忘記了遊水,漸漸地沉到河底。
4、楊玉環:唐朝。在楊玉環晉為貴妃之後,嶺南貢上一隻白鹦鹉,能模仿人語,玄宗和楊貴妃十分喜歡,稱它為“雪花女”,宮中左右則稱它為“雪花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