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兒吹過樹梢怎麼仿寫(風兒吹過樹梢怎麼仿寫句子)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1.風兒吹過樹梢,就像有誰按響了風琴.
  2. 聽聽秋的聲音小溪仿寫句子怎麼寫
  3. 風呼呼地吹着窗外的樹梢,好像是在唱歌,仿寫。
  4. 仿寫句子:樹梢上挂一輪月亮怎麼寫
  5. ...句是霧把自己藏了起來風兒吹過樹梢改成拟人句怎麼改

1.風兒吹過樹梢,就像有誰按響了風琴.

如下

1、風兒吹過樹梢,就像有誰按響了風琴。

2、泉水打着岩石,就像誰敲響了鼓。

3、雪花落在山谷,就像誰吹響了洞箫。

4、潮水沖刷着岩洞,就像誰撞響了銅鐘。

5、雨點拍打湖面,就像誰撥響了琵琶。

比喻句的作用

①能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

②能使人物形象鮮明。

③能使景物形象化。

④能給人豐富的想象。

⑤能使語言簡練、明快、生動。

⑥能使标題醒目、動人。

聽聽秋的聲音小溪仿寫句子怎麼寫

聽聽秋的聲音小溪仿寫句子怎麼寫介紹如下:

1、聽聽秋的聲音,小溪流淌不息,“嘩嘩”是和夏日告别的歌吟。

2、聽聽秋的聲音,風兒輕輕吹過,“嗖嗖”是和草原問候的話語。

3、聽聽秋的聲音,楓葉在風中飄落,“沙沙”是和枝頭告别的曲調。

4、聽聽秋的聲音,麥穗在田野裡低頭,“簌簌”是和豐收的問候。

5、聽聽秋的聲音,小朋友們在校園裡,“嘻嘻”是他們的歡笑聲。

6、聽聽秋的聲音,大雁南飛,“嘎嘎”是和北方的告别。

7、聽聽秋的聲音,菊花輕輕綻放,“窸窸”是花朵盛開的旋律。

8、聽聽秋的聲音,果實在樹梢上成熟,“咚咚”是向人們報喜的聲音。

9、聽聽秋的聲音,小螞蟻們在忙着儲存食物,“窸窸窣窣”是在為冬天做準備。

10、聽聽秋的聲音,稻谷在田野裡金黃一片,“喇喇”是和夏日告别的話語。

11、聽聽秋的聲音,南瓜在田野裡滾圓,“咚咚”是和蔬菜們問候的話音。

12、聽聽秋的聲音,橘子在枝頭成熟,“噗噗”是向人們報喜的聲音。

13、聽聽秋的聲音,小鳥們在樹林裡,“啾啾”是他們的歌唱聲。

14、聽聽秋的聲音,大人們忙着收獲,“哈哈”是他們的笑聲。

15、聽聽秋的聲音,樹葉在枝頭輕輕飄落,“嚓嚓”是和樹幹告别的聲音。

16、聽聽秋的聲音,小兔子在草地上跳躍,“噗噗”是他們歡快的腳步聲。

17、聽聽秋的聲音,青蛙在準備冬眠,“呱呱”是他們勤奮的歌吟。

18、聽聽秋的聲音,小松鼠們在樹林裡儲存食物,“窸窸窣窣”是他們忙碌的腳步聲。

19、聽聽秋的聲音,小溪在山間流淌,“潺潺”是和夏日告别的聲音。

20、聽聽秋的聲音,農民們在田野裡收獲,“锵锵”是鐮刀割麥的節奏。

21、聽聽秋的聲音,桂花在枝頭飄香,“呼呼”是花朵盛開的旋律。

22、聽聽秋的聲音,小鳥們在樹枝上嬉戲,“啾啾”是他們的歡笑聲。

23、聽聽秋的聲音,大山在呼喚着人們,“嗡嗡”是神秘的山谷之聲。

24、聽聽秋的聲音,小朋友們在公園裡玩耍,“嘻嘻”是他們的歡笑聲。

25、聽聽秋的聲音,小溪唱起了歌,“叮咚”是歡迎春天到來的歌韻。

風呼呼地吹着窗外的樹梢,好像是在唱歌,仿寫。

原句:雨滴滴的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點,逗引我出去。

仿句:風呼呼地吹着窗外的樹梢,好像是在唱歌,吸引着我們一起出去熱鬧。

仿句是按照題目已經給出的語句的形式,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新句,仿句隻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樣。隻要被模仿的是句子的形式,不管是單句或複句,都列入仿句。

擴展資料:

仿寫要點總結:

1、努力從“形似”到“神似”。形似:結構、修辭、關聯詞等方面相同或相近。神似:語境契合、格調高雅、思想健康、鼓勵創新。

2、給仿寫的句子“體檢”。看它是否有語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緻、句式一緻、修辭一緻。能否與原文語意相連、文脈相通、融為一體。

3、語言格調要高雅。仿句答案豐富多彩,但是同學們如果不正确審題,在仿寫時會流露出消極悲觀的情緒,對生活産生厭倦的态度。流露出悲觀念頭,體現出做人素質方面的不足。

有的甚至是盲目逆反,寫出了是非判斷标準偏頗的怪論。由于思想格調不高,甚至錯誤,降低了仿句的品味,這樣即使表達再通暢,也難以得到理想的分數。

仿寫句子:樹梢上挂一輪月亮怎麼寫

1、傍晚的樹梢上,挂一輪月餅般的太陽,又圓又亮。

2、高大的樹梢上,挂一輪小船般的月亮,又彎又亮。

仿寫要點:

1、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辭手法、對偶、排比等。

2、詞性要相當。

擴展資料

仿寫禁忌:

1、忌話題脫離

話題,一指題目中規定的陳述對象,在仿寫時必須以給定的陳述對象為主語,否則便會不合要求,"失之一詞,謬以千裡"。話題還指文段所給定的中心主旨,仿寫時應在弄懂文意的基礎上把握主旨,循旨聯想,遵旨選材,按旨索句。

2、忌結構不一

仿寫句子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形式上的約束性,這就要求我們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語氣,仿寫時要注意句子結構形式的高度一緻。或常式或變式,或陳述或疑問,或祈使或感歎;還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語意關系,或轉折或遞進,或因果或假設。或總分或并列等,都必須合規格。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仿寫

...句是霧把自己藏了起來風兒吹過樹梢改成拟人句怎麼改

拟人句:風兒吹過樹梢,風兒撫摸着樹梢,這樣加上人的動作。就能夠變成拟人。

把某件東西比喻成有人的動作,而不是像童話形式。所寫事物必須具有人的特點;不能出現比喻詞;不能出現表示人物的詞語。

需要注意的是,當一句話出現比喻詞的時候,這句話就成了比喻句,不是拟人句了。總之,拟人就是用寫人的詞句去寫物。這種手法又叫做“人格化”。它是一種常用的修辭手法。

擴展資料:

拟人句能增強語言的美感、表現力,使句子更生動、形象。還能強調對這一事物的喜愛之情。

例句如下:

1、海棠果搖動着它那圓圓的小臉,沖着你點頭微笑。

2、一個個紅石榴小姑娘綻放出可愛的笑臉,躲在樹枝間。

3、甯靜的夜晚裡,隻有那天上的星星在竊竊私語。

4、綠油油的草被風吹彎了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