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放鞭炮用aa bb形容
形容鞭炮聲音的詞語:噼噼啪啪。
形容鞭炮的aabb詞語有:
許許多多的鞭炮、大大小小的鞭炮、
花花綠綠的鞭炮、長長短短的鞭炮、
漂漂亮亮的鞭炮、閃閃亮亮的鞭炮、
亮亮晶晶的鞭炮、吵吵鬧鬧的鞭炮、
三三兩兩的鞭炮、零零散散的鞭炮、
紅紅火火的鞭炮、熱熱鬧鬧的鞭炮。
形容放鞭炮聲音的詞語
1.震耳欲聾:這個詞語用來形容放鞭炮時的聲音非常恰當,它傳達了鞭炮爆炸時那幾乎能讓人的耳朵嗡嗡作響的強烈聲響。
2.噼裡啪啦:這個象聲詞生動地描繪了鞭炮點燃後連續不斷的爆炸聲,像是無數小鼓在同時敲打,清脆而又急促。
3.響徹雲霄:當鞭炮齊鳴時,那聲音确實能穿透雲層,傳遍很遠的地方,這個成語形象地表達了這種震撼人心的聲音傳播之廣。
4.此起彼伏:這個詞語形容的是鞭炮聲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熱鬧景象,像是浪潮般一陣接一陣,給人一種喜慶氛圍不斷升級的感覺。
描寫放鞭炮的四字詞語
1.描寫鞭炮聲的四字詞語有哪些
響徹雲霄,震耳欲聾,噼裡啪啦,振聾發聩,天震地駭,響徹雲表,響徹雲霄,驚天動地,響徹雲際,穿雲裂石。
響徹雲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鸾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震耳欲聾[ zhèněr yù lóng ]: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出處: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噼裡啪啦[ pī li pā lā ]:象聲詞,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振聾發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聩:天生耳聾,引申為不明事理。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聽得見。
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使他們清醒過來。出處:清·袁枚《随園詩話補遺》:“此數言;振聾發聩;想當時必有迂儒曲士以經學談詩者。”
天震地駭[ tiān zhèn dì hài ]:震:震動。震動了天地。
形容聲音或聲勢極大。有時形容事件、場面令人驚駭。
出處:《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裴松之注:“惟黃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嗚呼哀哉!于時天震地駭。”響徹雲表[ xiǎng chè yún biǎo ]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同“”。響徹雲霄[ xiǎng chè yún xiāo ]徹:貫通;雲霄:高空。
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鸾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驚天動地[ jīng tiān dòng dì ]:驚:驚動;動:震撼。使天地驚動。
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出處:唐·白居易《李白墓》詩:“可憐荒冢窮泉骨,曾有驚天動地文。”
響徹雲際[ xiǎng chè yún jì ]: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穿雲裂石[ chuān yún liè shí ]:穿破雲天,震裂石頭。
形容聲音高亢嘹亮。出處:宋·蘇轼《〈水龍吟〉序》:“善吹鐵笛,嘹然有穿雲裂石之聲。”
2.鞭炮樣子的四字成語炮火連天
pào huǒ lián tiān
[釋義]炮火:戰場上發射出的炮彈在爆炸後産生的火焰;連天:連接着天空。形容槍炮聲、光焰等與天空相接;戰争十分激烈。
[語出]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繼之又道:‘這不過演放兩三響已經這樣了;何況炮火連天;親臨大敵呢;自然也要逃走了。’”
[正音]炮;不能讀作“páo”。
[辨形]連;不能寫作“聯”。
[近義]戰火紛飛烽煙遍地
[反義]國泰民安河清海晏
[用法]多指炮火襲擊猛烈。一般作謂語、定語。
3.作文放鞭炮(至少4個成語)每逢過年時,總會有無數的鞭炮聲噼裡啪啦地炸開,給大地鋪滿喜慶的紅色。
我常常在年夜裡趴在窗台上看着各式各樣的禮花在夜空中争先恐後地炫耀自己的美麗……可這一切都與我無緣,因為别說讓我放鞭炮了,就是走近一點我也不敢呀。可是在前幾天,這一切終于改變了。
那天,我去表弟家玩,他突然拎出一袋小花樣鞭炮,說要和我下樓放鞭炮去。我吃了一驚:“你還敢放鞭炮?”“怎麼,你害怕?”我猶豫了,這個比我小兩歲的弟弟都沒把這當回事,我又怎麼好意思拒絕呢?我拿着香,在刺骨的寒風中慢慢走近一根插在地上的穿天猴。
後來我才知道穿天猴的威力很小,可當時對我來說,它不亞于大炮。我剛一看見那根細繩被我點着了,就一邊尖叫,一邊捂着耳朵沒命地跑。
一秒,兩秒,三秒……為什麼我遲遲聽不到響聲呢?我小心地放下了手,回過頭去,聽見表弟正遠遠低朝我喊話。“喂,你也太誇張了吧?在你跑的時候它已經炸完了!”定了定神,我發現放鞭炮其實沒那麼可怕。
原來為了掩飾自己剛才可笑的神經兮兮,我這回主動要求放了幾個鞭炮,聲音完全沒有我想象的那麼大,防水炮和竄天猴還挺好玩的。表弟又拿出一顆球形的東西,說那是鳥彈,在花樣中威力最大。
鳥彈的爆炸聲和我們的歡笑聲融合在一起,像充滿***的奏鳴曲,附近汽車的鳴笛聲與被驚起的撲扇翅膀的鳥兒,又好像給這樂章增加了幾個跳動的音符。這個夜晚,我不再是膽小鬼。
每一個爆炸聲都帶給我極大的滿足感,我的快樂也一次又一次地點燃。
描寫放鞭炮的聲音的詞語
1.形容放鞭炮聲音的詞語
形容放鞭炮聲音的詞語有:震耳欲聾,噼裡啪啦,響徹雲霄,此起彼伏
震耳欲聾 [ zhèněr yù lóng ]
釋義: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噼裡啪啦 [ pī li pā lā ]
釋義:象聲詞,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響徹雲霄
拼音: xiǎng chè yún xiāo
解釋: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象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此起彼伏
拼音:cǐ qǐ bǐ fú
解釋:此:這裡;彼:那裡。這裡起來,那裡落下,形容接連不斷。
例句:
1,除夕的晚上,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此起彼伏。
2,鞭炮聲響徹雲霄,我仰望夜空,仿佛是一個姹紫嫣紅的大花園,綻開了一張張金黃,銀白,淡紫,粉紅的花傘,五彩缤紛的煙花如同水晶石般靓麗奪目,色彩斑斓的焰火好似彩綢般絢麗多姿,美不勝收。
3,鞭炮噼裡啪啦響,煙花綻放着吉祥,金龍狂舞辭舊歲,蛇年幸福長又長。我祝福你蛇年福壽無邊,出入平安,身體永遠健康,時時樂無憂。
2.放鞭炮的聲音用什麼詞語形容噼裡啪啦
表示鞭炮的詞語:
劈裡啪啦:
含義
同劈裡啪啦,拟聲詞,形容連續不斷的爆裂、拍打的聲音。
例句
過年了,外面鞭炮聲噼裡啪啦響個不停。
震耳欲聾
【解釋】: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出自】: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語法】:兼語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很大
出處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
例句
槍炮聲大起,~,我前線将士向敵人發起了進攻。
響徹雲霄
【解釋】: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示例】:教室裡學生們的情緒高漲,歌聲響徹雲霄。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補語;形容聲音響亮
出處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鸾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此起彼伏
【解釋】:這裡起來,那裡下去。形容接連不斷。
【出自】:華而實《漢衣冠》四:“此起彼伏,似有萬人響應。”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形容事物發展變化不斷
出處
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因為政局的不安定;真是此起彼伏如轉輪。”
例句
歡樂的歌聲~,大家唱了又唱,唱得很盡興。
3.形容鞭炮的聲音形容鞭炮的聲音的詞語有噼裡啪啦、震耳欲聾、響徹雲霄、此起彼伏、噼噼啪啪等。
詞語解析:
一、劈裡啪啦
【拼音】:pī lǐ pā lā
【解釋】:象聲詞,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出處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431346363】:現代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29章:“彩娥說着,就用手搖了搖地畔上的一棵棗樹,熟透的紅棗子就劈裡啪啦在少安周圍落了許多。”
二、噼噼啪啪
【拼音】:pī pī pā pā
【解釋】: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出處】:現代餘華《活着》:“地上坑坑窪窪,滿是屍體和燒毀了的大炮槍支,燒黑了的軍車還在噼噼啪啪。”
三、震耳欲聾
【拼音】zhèněr yù lóng
【釋義】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出處】現代沙汀《呼嚎》:“每座茶館裡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
四、響徹雲霄
【拼音】xiǎng chè yún xiāo
【釋義】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出處】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86回:“這一笛兒,真吹得響徹雲霄,鸾翔鳳舞,樓下千千萬萬的人,都定睛側耳,寂然無聲。”
五、此起彼伏
【拼音】cǐ qǐ bǐ fú
【釋義】形容一起一伏,接連不斷,***叠起,從未止息。
【出處】現代丁玲《太陽照在桑幹河上》四六:“他的步子越走越慢,這一切模糊的感覺,此起彼伏地在他腦子中翻騰。”
4.放鞭炮的聲音用什麼詞噼裡啪啦響徹雲霄震耳欲聾轟嘣噼裡啪啦拼音:pī li pā lā解釋:象聲詞,形容爆裂、拍打等的連續聲音。
造句:1、她說起話來噼裡啪啦,節奏很快,快人快語快性子。2、雨像斷了線的珠子噼裡啪啦地從空中落下。
3、一想到這兒,眼淚就噼裡啪啦地掉了下來。4、一個夜晚,雨淅淅瀝瀝地下着,雨滴噼裡啪啦地打在窗戶上。
突然,樓道裡傳來了咯噔咯噔的腳步聲。咚咚咚,是誰在敲門,猛地,嘎吱一聲,門被推開了。
原來是小明回來了。5、大年初一清晨,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把我吵醒。
6、愛你愛得稀裡嘩啦,戀你戀得噼裡啪啦,想你想得七上八下,思你思得日日牽挂,願你過上快樂三八,我們總是幸福一家!老婆,三八快樂!7、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不斷傳來,一束束煙火在夜空中絢麗綻放,五光十色。8、看我的'噼裡啪啦無敵驚暴旋風腿'。
9、劉漢東接過了電擊器,按一下開關,噼裡啪啦藍色火花亂閃。10、二人身後攝像機‘噼裡啪啦’響個不停,一幫記者都在想要給今天的新聞标什麼标題。
響徹雲霄拼音:xiǎng chè yún xiāo解釋:徹:貫通;雲霄:高空。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
造句:1.嘹亮的沖鋒号響徹雲霄,戰士們如狼似虎般沖下了山。2.天籁之音響徹雲霄餘音袅袅娓娓動聽.3.教室裡學生們情緒高漲,歌聲響徹雲霄。
4.響徹雲霄:我們的歌聲響徹雲霄。5.響徹雲霄:形容聲音響亮,穿透雲層,直達高空。
徹:貫透。6.在這月明風清的日子裡,戰争的炮火響徹雲霄。
7.又是一個豐收年,農民歡樂的歌聲響徹雲霄。8.聯歡會上,《團結就是力量》的歌聲響徹雲霄。
9.他的歌聲很響亮。他的歌聲響徹雲霄。
10.激昂的歌聲響徹雲霄。11.響徹雲霄:徹:貫通;雲霄:高空。
形容聲音響亮,好像可以穿過雲層,直達高空。震耳欲聾拼音:zhèněr yù lóng解釋:形容聲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聾了。
1、隻見那黃果樹瀑布,像一條器宇軒昂的銀龍,呼嘯着從天上沖下來,地動山搖,震耳欲聾。2、沖天的瀑布如雄鷹般俯身沖下,巨大的聲音如狂獅怒吼,令人震耳欲聾。
3、此外幾十位師兄師姊開始修理地闆,敲擊聲震耳欲聾大快人心!4、這個炮壘的大炮接連不斷地射擊,震耳欲聾,硝煙籠罩着周圍。5、工人們必須帶耳塞才能夠忍耐工廠裡震耳欲聾的噪音。
6、他們從地道口上來時,吵鬧聲震耳欲聾。7、在那一瞬間,整個城市都響徹爆竹的震耳欲聾的聲音。
8、随着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邊車與摩托車徹底決裂。9、已經在六歲她導緻了她的父母頭疼因為她最初震耳欲聾砰的放下在她的第一架鋼琴。
10、震耳欲聾的音樂,***的脫衣舞娘,完全不會分心。轟拼音:hōng簡體部首:車五筆:LCCU總筆畫:8筆順:橫,撇折,橫,豎,橫撇/橫鈎,點,橫撇/橫鈎,捺解釋:形容大的聲響:~~。
~響。~鳴。
~動。1、轟鳴造句:傑克聽到那架波音727的轟鳴聲時,知道自己的聽力已經恢複,飛機的輪胎滑行在7号跑道的瀝青碎石路面上,機身上是國家快運公司世人皆知的金紅二色标志。
解釋:發出轟隆轟隆的大聲。2、轟擊造句:最壞的一種情形是,伊朗會和其軍事力量較強的地區盟友叙利亞以及黎巴嫩的伊斯蘭激進組織真主黨和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一道,用導彈轟擊以色列。
解釋:(1)用炮火攻擊:~敵人陣地。(2)用質子、中子、甲種射線或陰極射線等撞擊元素的原子核等。
3、轟動造句:我認為有可能保證這個業務體系具備足夠的效率,在此基礎上,進行20%或30%的創新押注,其中有些可能會成為轟動一時的産品。解釋:同時驚動很多人:~全國|~一時|全場~。
4、轟隆造句:盡管溫州的街道仍一天二十四小時充斥着載重卡車車流的轟隆聲,天空的輪廓裡點綴着起重機的身影,許多車間和小工廠卻正閑置着,甚至幹脆大門緊鎖。解釋:象聲詞,形容雷聲、爆炸聲、機器聲等。
5、轟炸機造句:永遠别指望能創造一個穩定、民主的阿富汗。它所需要的是一支小特遣隊,以保護喀布爾,外加一些特殊的部隊和轟炸機,以應付任何卷土重來的基地分子。
解釋:用以從空中對地面或水上目标進行轟炸的飛機,有裝置炸彈的專門設備和防禦性的射擊武器,載重量大,飛行距離遠。嘣拼音:bēng簡體部首:口五筆:KMEE總筆畫:14筆順:豎,橫折,橫,豎,豎折/豎彎,豎,撇,橫折鈎,橫,橫,撇,橫折鈎,橫,橫解釋:象聲詞,形容東西跳動或爆裂聲:心裡~~直跳。
組詞:咯嘣噶嘣嘎嘣嘣嘣嘎嘣脆。
5.放鞭炮的聲音真大把句子寫具體放了寒假,除了完成單位上安排的幾天值班任務,還有與親朋們的幾次聚會,我便很少出門了。
在家裡大多數時間就趴在網上,倒也自在。坐在電腦前,屋外那此起彼落的鞭炮聲,遠遠近近地傳入耳朵裡,從早晨睜開眼直到深夜,就這麼時斷時續的。
在這“噼啪”的鞭炮聲中,盡管我的眼睛還盯在電腦熒屏上,可是我的思緒卻早已飛回到童年的故鄉去了……記得小時候,大年三十以前,父親早就把過年的鞭炮準備好了,是那種牛皮紙的,有時候是紅皮的。鞭炮的個頭比較小,形狀像一節幹谷稭子,村裡人都叫它“幹草骨節”。
除了“幹草骨節”外,還要買一兩把(一把十個)爆竹和二提腳。父親把鞭炮買回家以後,受不了我們幾個弟兄的軟磨硬纏,便從整挂鞭上拆下來一些分給我們,把餘下的就放在炕席子底下炕着,并警告我們誰也不準動它。
可是,父親給我們兄弟分的“幹草骨節”沒幾天就放完了,我們經不住誘惑就把手伸到了炕席子下面的鞭炮上。你一次偷幾個,我一次偷幾個,多了也怕被父親發現,他的皮帶可是怪吓人的。
一挂鞭炮數量本來就不多,哪裡還經得起這麼零打碎敲的?到除夕要放鞭炮了,父親發現鞭炮已經所剩無幾了。于是父親非常震怒,瞪着眼審問我們幾個,可是我們誰也不承認。
如果不是因為大過年的,他不揍得我們鬼哭狼嚎的就怪了。父親隻是罵了我們幾句出出氣,也就算了。
過年,是我們小夥伴們非常盼望也是極為開心的一段美好時光。學校都放寒假了,年的氣息也越來越濃了,大家快樂地聚集在街道上做各種遊戲玩耍,當然少不了放鞭炮。
你放幾個,我放幾個,這裡面也有炫耀的成分,看看誰的鞭炮多。于是,村子裡到處都能聽到鞭炮的響聲。
“幹草骨節”是那種“啪!”的脆響;爆竹是那種“嗵!”的鈍響;二提腳是那種地面一聲“嗵!”天空一聲“啪!”的雙響。我們把鞭炮丢在地上放,插在牆縫裡放,捏住鞭炮***放,用彈弓射往空中放……還不過瘾,于是小夥伴們又開始發明新的玩法了,炸糞便便是其一。
那時,街道上流浪的豬狗比較多,還有牛馬也經常從街道上通過,因此,在街道上找坨動物糞便很容易。把爆竹插在糞便上,然後點燃,随着藥信“嗤嗤”聲過後就是“嗵!”地一聲爆響,一坨糞便被炸得四處紛飛,有跑得晚或者距離比較近的小夥伴往往被糞便濺一身,大家一起爆笑一陣子。
更危險的遊戲是用爆竹炸酒瓶子。把隻爆竹塞住酒瓶子口,點燃引信後,幾秒鐘内便“砰!”的一聲,酒瓶子頃刻間沒了蹤影,玻璃紛飛,能飛出十幾米遠開外,有時候就有小夥伴被玻璃擊傷的。
有的小夥伴把鞭炮點燃後扔在地上,引信着完後卻沒了動靜,一般人判斷是啞鞭,于是有膽子大的就過去撿拾,可是剛剛拿到了手裡,鞭炮頓時炸響。“幹草骨節”威力比較小,尚無大礙,但如果是爆竹的話,不把手掌炸斷了就算是萬幸了。
被炸的小夥伴捂住受傷的手哭咧咧地回家了,我們便一哄而散。除夕的夜晚,天剛剛黑下來,有的人家就開始燃放鞭炮了。
誰家放鞭炮,門口都是聚集一群小朋友,等着搶啞鞭。鞭炮聲“噼啪”一陣子過後,硝煙尚未散盡,小夥伴們便借着熹微的暮色,彎腰躬背從一地碎鞭炮紙中尋找啞鞭,像搶錢似的。
一陣子忙亂之後,又朝下一家門口跑去。天色完全黑了下來,有的小夥伴就打着手電尋找。
這些啞鞭炮如果還有信子的,可能也十分短小了,有的僅僅露個頭罷了,有的連個頭也見不着。燃放啞鞭需要膽量,膽子小的一般不敢直接點燃,而是用根長香來點燃,如果實在點燃不着就會把鞭炮扒開,用火柴點燃火藥,“嗤!”的一聲,聽個響聲罷了。
有的啞鞭用塊石塊或者斧頭砸,也能聽到一聲爆響。除了過年,平時鄉親們誰家娶媳婦或者蓋新屋,燃放鞭炮也是必須的,我們小夥伴們誰能搶個啞鞭放放就很高興了。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蓋新屋上梁這天。主人家都是選擇在中午這個時間上梁。
看上梁的人很多,可以與看大戲的人數媲美了。儀式開始時,是蓋房子的木工頭和瓦工頭借着兩把梯子,手裡分别拿着斧頭和瓦刀,兩個人走到梯子跟前,相互望一眼,點下頭,然後分别講着話同時登上梯子。
這邊說,今天是個好日子。那邊說,東家喜把房梁上。
這邊說,翻身不忘毛主席。那邊說,蓋屋不忘***。
……兩個人邊說邊爬到了房梁頂端,各把早系在身邊梁上的一根繩子解下來。下面的人仰面對梁上說,點鞭了!上面說。
點鞭!于是系在房梁最頂端正中的那根椽子上的鞭炮,随着劇烈的“噼啪”聲,就像卷簾門一樣慢慢地被兩個工頭提了上去。待鞭炮聲結束,椽子也正好被兩個人提上來,早就候在屋門外面的小夥伴們便一哄而上搶啞鞭。
但人多啞鞭少,誰能搶到個臉上就寫滿了高興。兩個工頭把頂椽子安放好後,兩個人又分别提上來一個紅布封口的葫蘆狀圓鬥,裡面盛了一些小饽饽(鳥首形狀的小饅頭)、大紅棗、年糕、糖果、硬分币、幹谷草屑之類的東西,兩個人開始向人群裡抛撒。
下面的人亂哄哄地争搶,場面很是熱鬧……現在,故鄉的除夕夜,鄉親們家家戶戶隆重地燃放鞭炮仍是傳統。卻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放鞭炮的時候,再也沒有那麼多的觀衆了。
小朋友們也不知道都跑到哪裡去了,那家。
6.描寫放鞭炮的句子倒數十秒鐘,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啪”,随着電視機裡的一聲炮響,我們也興沖沖地跑到了樓下。
我先點燃了“地轉”,“哧哧哧”,導火線冒起了火花,導火索一點又一點地“隐退”,終于到了底。“咦,咋還沒轉!”我正準備走上前去,隻見“地轉”突然開始冒出經色的火花,并且以“光速”向我襲來,我一跳,躲開了,而它卻不停地向前跑,像一個忠誠的士兵,直直地往前跑,隻能進,不能退。更***地還在後頭,隻見“地轉”加速跑了一些路後,突然騰空而起。嘿,“地轉”竟然變成了“天轉”。“天轉”在天空中忽上忽下,綠色的光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碧綠的葉子。而地轉的生命也似乎在此刻終止了,在這安祥而又甯靜的氣氛中,“啪”的一聲從天空中掉落了下來。我撿起它仔細一看,發現它的“屍體”隻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圓柱體。我又放了一個“鳴輪花”,隻見它先尖着嗓音叫了一聲,然後也旋轉起來,不住地噴花,這花什麼樣子都有,但還以“菊花”為多數。噴到最後,中間突然蹦出一個大彩球,又在大彩球裡蹦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