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寫兩節詩句怎麼寫(仿寫兩節詩句怎麼寫三年級)

biang 中華百科 654

本文目錄

  1. 仿寫詩句
  2. 仿寫春夏秋冬的詩句
  3. 仿寫中秋節的詩句四句詩
  4. 仿寫例句,前半句自己寫,後半句用詩句

仿寫詩句

仿寫詩句如下:

1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唐.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顔。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仿寫

銀壺栖金箭,花幔掩紅顔。露冷蝶無夢,風寒燭有煙。

蟬鳴深夜靜,蛙鼓半天繁。朝朝待尺素,蕭郎可平安。

2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仿寫

伴花敲棋子,

山靜水有聲。

風來訪楊柳,

飒飒滿山中.

3江南春(唐)杜牧

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仿寫

十裡荷花翠點紅,石橋村舍楊柳風。

霸王貴胄今安在,江山依舊圖畫中。

4晚春(韓愈)

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仿寫

梅花未謝迎春開,金翅妖娆東風來。

柳絮無根搖搖起,蘇堤碧色不須栽。

5池上(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迹,浮萍一道開。

仿寫

佳人戲秋千,袖招彩蝶随。

隔牆人不見,笑語随風來。

仿寫詩歌大全有:借助詩歌精煉的語言來抒發真情實感。

聯想和想象創造悠遠意境。詩歌世界上最美的花朵,曆來有“文學之母”。

“語言的鑽石”之美譽。我國詩歌著稱于世,自《詩經》以來,作品浩若煙海,博大深,我國人民豐富的想象力、熾烈的情感和傑出的智慧。

營造詩的氛圍,感受詩的魅力。欣賞配樂朗誦餘光中的《鄉愁》。

意象之優美、情感之濃郁、節奏旋律之美妙,可謂詩中上品。通過朗誦,一種氛圍自然形成,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詩歌上。

仿寫春夏秋冬的詩句

1.關于春夏秋冬仿寫詩句各一首

關于春夏秋冬仿寫詩句各一首 1.關于春夏秋冬的古詩各一首

(一)、描寫春天的古詩詞

唐賀知章《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線。

不知細對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唐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天街小雨潤如酥,

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

絕勝煙柳滿皇都

(二)、描寫夏的古詩詞

宋•陸遊《初夏絕句》

紛紛紅紫已成塵,

布谷聲中夏令新。

夾路桑麻行不盡,

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楊萬裡《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别樣紅。

(三)、描寫秋天的古詩詞

杜牧的秋夕

銀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街夜色涼如水,

卧看牛郎織女星”

杜牧的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時紅于二月花。

(四)、描寫冬天的古詩詞

唐張謂的《早梅》

千樹萬樹白玉條,

過臨村路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冬雪未消。

唐•柳宗元《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2.春夏秋冬各寫一首詩

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天淨沙·秋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

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

白草紅葉黃花

小池

【宋】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3.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首

春天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夏天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别樣紅。

秋天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冬天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

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

風雪夜歸人。

4.關于春夏秋冬的詩句各一首

1、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遊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2、小池

宋代:楊萬裡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隻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3、天淨沙·秋思

元代:馬緻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着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裡,隻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4、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迹。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5、蔔算子·詠梅

近代:毛澤東

讀陸遊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隻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譯文

風雨把春天送歸這裡,飛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來到。已經是冰封雪凍最寒冷的時候,懸崖邊上還盛開着俏麗的梅花。

梅花雖然俏麗,但并不炫耀自己,隻是為了向人們報告春天到來的消息。等到百花盛開的時候,她将會感到無比欣慰。

5.請寫春夏秋冬各一首古詩

描寫春天的古詩:《初春小雨》——唐·韓愈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日》——宋·朱熹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描寫夏天的古詩:《曉出淨慈寺》——唐·楊萬裡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山亭夏日》——唐·高骈綠樹陰濃夏日長,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描寫秋天的古詩:《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山行》——唐·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描寫冬天的古詩:《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子夜冬歌》——唐·薛曜朔風扣群木,嚴霜凋百草。

借問月中人,安得長不老。

6.關于春夏秋冬的詩各一首

春夜即事

霞绡雲幄任鋪陳,隔巷蟆更聽未真。

枕上輕寒窗外雨,眼前春色夢中人。

盈盈燭淚因誰泣,點點花愁為我嗔。

自是小鬟嬌懶慣,擁衾不耐笑言頻。

夏夜即事

倦繡佳人幽夢長,金籠鹦鹉喚茶湯。

窗明麝月開宮鏡,室霭檀雲品禦香。

琥珀杯傾荷露滑,玻璃檻納柳風涼。

水亭處處齊纨動,簾卷朱樓罷晚妝。

秋夜即事

绛芸軒裡絕喧嘩,桂魄流光浸茜紗。

苔鎖石紋容睡鶴,井飄桐露濕栖鴉。

抱衾婢至舒金鳳,倚檻人歸落翠花。

靜夜不眠因酒渴,沉煙重撥索烹茶。

冬夜即事

梅魂竹夢已三更,錦罽鹴衾睡未成。

松影一庭惟見鶴,梨花滿地不聞莺。

女兒翠袖詩懷冷,公子金貂酒力輕。

卻喜侍兒知試茗,掃将新雪及時烹。

7.關于春夏秋冬的古詩(各一首)

一、春季:孟浩然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

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隻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緻。

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從那“夜來風雨聲”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

譯文春意綿綿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猛然一覺驚醒來,到處是鳥兒啼叫。夜裡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風雨聲;呵風雨風雨,花兒不知吹落了多少?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縧。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譯文:如玉雕一樣的新柳碧玉婆娑,無數柔嫩的柳條挂下來象絲帶一樣。

細長的柳葉是誰剪出來的呢?原來二月的春風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點評:作者觀察細緻,比喻新穎,想象别緻,語言淺近流暢,字裡行間溢出濃郁的春意。

二、夏季江南漢樂府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蓮的季節了,葉子浮出水面緊密相連。魚兒在蓮葉間嬉戲,魚兒在蓮葉東面嬉戲,魚兒在蓮葉西面嬉戲,魚兒在蓮葉南面嬉戲,魚兒在蓮葉北面嬉戲。

(注:後五句意義相同,都是說魚兒在蓮葉間嬉戲的意思。東、西、南、北并列,鋪陳其事,這是詩經中的“賦”的手法,)【釋】:本篇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

詩歌采用民間情歌常用的比興、雙關手法,以“蓮”諧“憐”,象征愛情,以魚兒戲水于蓮葉問來暗喻青年男女在勞動中相互愛戀的歡樂情景。格調清新健康。

詩歌的開頭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江南景緻。後四句以東、西、南、北并列,方位的變化以魚兒的遊動為依據,顯得活潑、自然、有趣。

句式複沓而略有變化,是《詩經》的傳統手法,用在這裡,更令人聯想到采蓮人在湖中泛舟來往、歌聲相和相應的情景。詩中沒有一字直接寫人,但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卻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氣,領略到采蓮人内心的歡樂。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年代:【宋】作者:【楊萬裡】體裁:【七絕】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

注釋 [注釋](1)淨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畢竟:終究,到底。

(3)四時:四季。 [譯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風光就是與别時不同。

蓮葉滿湖,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荷花帖水映日,顯出與衆不同的豔紅。三、秋季山行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的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豔比二月春花。

全詩通過楓葉,寫出了晚秋的熱烈氣氛。 [賞析]此詩寫山中所見秋景,這最後兩句尤為優美。

所以黃生《唐詩摘鈔》說“詩中有畫”,是一幅《秋山旅行圖》。詩中“坐”字作因為解,并非坐下之意。

“霜葉紅于二月花”,前人贊為“真名句”,因為它申足前意,将一片楓林秋景展現在我們面前。你看,在秋陽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盡染,燦若朝霞,豔如去錦,豈不比二月春花還要美麗!透過這片紅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親的魅力,能不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天淨沙秋思馬緻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小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譯文枯藤纏繞着老樹,樹枝上栖息着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着我蹒跚前行。

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悲傷斷腸的人還漂泊在天涯。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着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秃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飒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凄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

我們可以想象,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着,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袅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閑緻。

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在這裡,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凄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内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裡,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着一匹延滞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鳥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凄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羁旅。

8.描寫春夏秋冬的詩各一首

《春》詩: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詩:香蓮碧水動風涼夏日長。

香蓮碧水動風涼,水動風涼夏日長;

長日夏涼風動水,涼風動水碧蓮香。

《秋》詩:秋江楚雁宿沙洲淺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雁宿沙洲淺水流。

流水淺洲沙宿雁,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詩:紅爐透炭炙寒風禦隆冬。

紅爐透炭炙寒風,炭炙寒風禦隆冬;

冬隆禦風寒炙炭,風寒炙炭透爐紅。

仿寫中秋節的詩句四句詩

1、《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2、《嫦娥》(唐)李商隐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3、《中秋登樓望月》(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4、《霜月》(唐)李商隐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婵娟。

5、《月夜》(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6、《中秋月》(宋)蘇轼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7、《中秋登樓望月》(宋)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8、《靜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9、《霜月》(唐)李商隐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裡鬥婵娟。

10、《中秋月》(宋)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羁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仿寫例句,前半句自己寫,後半句用詩句

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古墓花影白楊樹,盡是生死離别處

清明節: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清明節:三月裡來是清明,桃紅柳綠百草青;别家墳上飄白紙,我家墳上冷清清

端午節: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端午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端午節: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端午節:鼓聲漸急标将近,兩龍望标目如瞬

植樹節:一分山地萬回栽,笑有年年捷報來!歸鳥猶栖荒野裡,敢期綠樹蔭陽台?

植樹節:植樹造林,千秋萬代

五四青年節:我要用呐喊,抖掉那附着在大好河山上的污泥腐瓦;我要用熱血,融化那将要凝凍的江河湖川.

五四青年節:因為那束精神的火炬穿雲破霧,燃盡蒼茫;因為那面思想的旗幟摧枯拉朽,迎風飄揚

五四青年節:用堅強與自信去駕馭驚濤駭浪;用勤勞與智慧去開創美好航程

五四青年節:在構建和諧韶冶的征途上,我們快馬加鞭,無私奉獻,讓人生的價值在崗位上升華

五四青年節:我們用熱情去驅逐陰翳,我們用雙手去開創未來,沐浴着新世紀的陽光雨露,奔馳在建設小康社會的大道上

中秋節: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中秋節:星稀月冷逸銀河,萬籁無聲自嘯歌

中秋節:何處關山家萬裡,夜來枨觸客愁多

中秋節:明月高挂天正中.團團圓圓把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