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兒童哪些描寫人物神态的書籍
選自高爾基的《童年》(李輝凡譯)
描寫他外祖母的一段:當她微笑的時候,【她那烏黑的像櫻桃一樣的眼珠子睜得很大,閃現出一種難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微笑時則歡快地露出雪白的、堅實的牙齒;盡管她兩頰黑黑的皮膚有很多皺紋,真個面容卻顯得年輕、亮麗;】隻是那松軟的鼻子極其膨脹的鼻孔和紅鼻尖把這張臉破壞了。
童趣中有哪些神态的句子表現出兒時的作者怎樣的心理變化
神态描寫表現兒童的心理變化。
用“昂首觀之,項為之強”表現專注之情。
“徐噴以煙”寫貪歡淘氣(若“速噴”,則煙濃蚊落,難作“青雲白鶴觀”)。
“蹲其身,使與台齊”寫考慮到觀察的方便,表現身心的投入。先用“方出神”“觀之正濃”寫好奇而被吸引,用“呀然驚恐”表現内心的難以置信、受驚而漾起不平;用“神定”寫看清了造成嚴酷現實的原因,思謀辦法。
文章還借對“外敵”入侵以及自己如何處置的描寫,表現心理變化。癞蝦蟆的兇殘用“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一”表現癞蝦蟆氣焰嚣張,一“盡”一“吞”表現它的貪婪兇殘,也是作者“呀然驚恐”心理變化的外因。這先“拔”後“倒”再“一”的殘暴之狀,造成童稚作者的驚心動魄,才有以下“捉”“鞭”“驅”的舉
動。三個動詞連用,可見當時決心大,措施狠。讀至此處,讀者可見作者舉起正義大旗主持公道時的除惡的決心、莊嚴的神态,而大快人心。
有不明白的地方再問喲,祝你學習進步,更上一層樓!(*^__^*)
描寫“兒童動作和神态”的詩句有哪些
1、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卧剝蓮蓬。——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譯文:大兒子在溪東田間鋤草,二兒子在院裡編織雞籠;最有趣的是小兒子頑皮、淘氣,趴卧在溪邊正剝蓮蓬。
2、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揚柳醉青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高鼎《村居》
譯文:綠草茂盛,黃莺飛舞,正是二月早春,輕拂堤岸的楊柳沉醉在煙霧之中。鄉間的孩子們放學回來得很早,一個個借着東風愉快地放起了風筝。
3、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楊萬裡《宿新市徐公店》
譯文:兒童快跑着追趕黃蝴蝶,蝴蝶卻飛進了一片金黃的菜花之中與菜花混在一起,再也找不到了。
4、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胡令能《小兒垂釣》
譯文:一個頭發蓬亂的小孩子正在學垂釣,側身坐在青苔上綠草映襯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問路他老遠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魚兒被吓跑他不敢大聲應答。
5、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迹,浮萍一道開。——白居易《池上》
譯文:一個小孩撐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蓮回來。他不知道怎麼掩藏蹤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條船兒劃過的痕迹。
描寫兒童的古詩有哪些
描寫兒童的古詩如下。
1、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
2、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3、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4、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5、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6、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7、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8、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
9、十年種木,一年種谷,都付兒童。
10、一葉漁船兩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11、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12、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13、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卧月明。
14、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15、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16、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描寫“兒童神态”的句子有哪些
1、她的臉好象綻開的白蘭花,笑意寫在她的臉上,溢着滿足的愉悅。
2、她夾上書本,朝我莞爾一笑,腳步匆匆地走了。
3、她聽到這兒,噗哧一聲笑了,就像石子投進池水裡,臉上漾着歡樂的波紋。
4、他愉快的笑了,臉上的皺紋宛如一朵盛開的金菊。
5、樹叢被撥一開了,一個小孩的腦袋鑽了進來,這是個男孩子,又黑又瘦的小一臉上,滿是灰塵,頭發約有二寸多長,亂蓬蓬的,活像個喜鵲窩。
6、中午由于下雪,我不能回家吃飯了。正當我要寫作業的時候,突然一個香噴噴的包子塞到了我的嘴裡,我回頭一看是小明正調皮地眨着眼看着我。
7、隻見他的臉憋得通紅,雙眉擰成疙瘩,就連胳膊上的青筋都看得清清楚楚。
8、一群傣族少女姗姗走來,肩上扛着小紡車,手裡提着小燈籠,緊身拖曳的筒裙在随風搖擺。她們的身材是那樣苗條,步履是那樣輕盈,儀态大方,好像一群美麗的仙子從天而降。
9、他又生氣了,平時那充滿笑意的大眼睛,此刻射出兩道寒光,咄咄逼人,牙齒咬得吱吱響,鼻子裡喘着粗氣,好像缺氧似的。
10、他習慣地用雙手捶着朐,像人猿泰山似的嗷嗷叫幾聲,才出去玩兒。
11、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這聲音像沉雷一樣滾動着,傳得很遠很遠。
12、牙齒咬得“格格”作響,眼裡閃着一股無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頭被激怒的獅子。
13、甯佳音跑到跳高架的橫杆前,又腳踏地,雙臂猛擺,身體就像小燕子一樣飛過了橫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