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的感情用哪些詞(對物的感情用哪些詞表達)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形容感情描寫的詞語有哪些
  2. 形容對感情的詞語有哪些
  3. 古詩文中的物都有哪些意象

形容感情描寫的詞語有哪些

1.描寫感情深厚的詞語有哪些

情深骨肉:骨肉:比喻至親。情誼比親人還要深厚。亦作“情逾骨肉”。

情深似海:情愛像海一樣深。亦作“情深如海”。

情同手足:手足:比喻兄弟。彼此感情深厚,好像親兄弟一樣。

情投意合:投:合得來。形容雙方思想感情和心意都很融洽。

情意綿綿:感情心意很深長(綿綿:連續不斷的樣子)。

情逾骨肉:情誼深厚超過親人(骨肉:比喻至親)。

手足之情:兄弟的情義(手足:喻指兄弟)。

含情脈脈:深沉的溫情從眼神中流露出來。多形容女子微含嬌羞而又無限關切的情态。

語重心長:話語懇恩重如山:恩情像山一樣深重。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長。

2.關于情感或感情的詞語

把描寫離别用的詞語:再見

描寫開心的詞語也:高興

描寫痛苦的詞語:傷心

描寫與一戀人在一起的詞語:纏綿

描寫思念的詞語:懷念

描寫勇敢面對的詞語:大膽

描寫心裡惆怅的詞語:哀愁

描寫為一個人傷心的詞語:陪淚

表示走的詞語:散步

表示聽的詞語:聆聽

表示說的詞語:講述

表示看的詞語:凝視

表示高興的詞語:喜悅

表示憤怒的詞語:發怒

表示悲哀的詞語:悲痛

表示誠實的詞語:誠信

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不安

描寫離别用的詞語:分離

描寫開心的詞語也:愉快

描寫痛苦的詞語:悲痛

描寫與一戀人在一起的詞語:幸福

描寫思念的詞語:想念

描寫勇敢面對的詞語:無畏

描寫心裡惆怅的詞語:歎息

描寫為一個人傷心的詞語:惋惜

表示走的詞語:離開

表示聽的詞語:傾聽

表示說的詞語:喊叫

表示看的詞語:眺望

表示高興的詞語:愉悅

表示憤怒的詞語:怒吼

表示悲哀的詞語:悲傷

表示誠實的詞語:老實含情脈脈

纏綿悱恻

欲說還休魂不守舍情真意切情深意重兩情相悅

如膠似漆柔情似水情意綿綿一往情深愛恨交加

寸步不離詞不逮理辭不達意詞不達意詞不逮意

愁紅慘綠愁紅怨綠觸景生情慘綠愁紅纏綿悱恻

癡男怨女多愁善感打成一片跌腳捶胸跌腳捶胸

跌腳槌胸多情多感多情善感睹物興情動之以情

思斷義絕恩斷義絕兒女心腸法不徇情撫景傷情

鳳協鸾和飛眼傳情古井不波感情用事歡欣鼓舞

花殘月缺好惡不同忽冷忽熱含情脈脈豪情逸緻

歡忻鼓舞恨相見晚恨相知晚借景生情禁情割欲

伉俪情深口是心苗臉紅耳赤臉紅耳熱冷酷無情

冷若冰霜凜若冰霜凜若秋霜凜如霜雪冷血動物

冷心冷面樂新厭舊麻痹不仁貌合情離脈脈含情

莫逆之交滿腔熱枕滿腔熱忱難分難舍難舍難分

弄性尚氣婆婆媽媽平心而論秋波盈盈情不自禁

情不自已情孚意合契合金蘭情景交融情人眼裡出西施

情随事遷情深一往秋水盈盈琴瑟之好情投契合

情投意合情投誼合情投意和情投意洽情投意忺

情文并茂情逾骨肉情意綿綿情逐事遷人非草木

人非木石人非土木如膠如漆如膠似漆如膠投漆

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思考

3.描寫感情深厚的詞語有哪些

情深潭水:比喻友情深厚。

八拜之交:舊時朋友結為兄弟的關系。

相知恨晚: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莫逆之交: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深情厚誼:深厚的感情和友誼。

叨在知己:有愧于作為您的知己朋友。

萬古長青: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誼永遠不會消失。

刎頸之交:比喻可以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相視莫逆:形容彼此間友誼深厚,無所違逆于心。

心照神交:心意投合,相知有素的友誼。

白首相知:意謂老年知己。

杵臼之交:比喻交朋友不計較貧富和身分。

稱兄道弟:朋友間以兄弟相稱。形容關系親密。

泛泛之交:交情不深的朋友。

範張雞黍: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管鮑之交:後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一起經曆過艱難困苦的朋友。

金蘭之契:比喻朋友交情深厚。

舊雨重逢:指老朋友又相遇了。

落月屋梁:比喻對朋友的懷念。

貧賤之交:貧困時結交的知心朋友。

親如手足:形容朋友的情誼深厚。

聲氣相投:指朋友間思想一緻,性情投合。

心腹之交:指知己可靠的朋友。

相知有素:指一向互相了解的好朋友。

誼切苔岑: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4.描寫感情有關的成語

有哪些成語形容感情?很高興為您解答。

[抓破面皮]比喻感情破裂,公開争吵。[打成一片]形容感情融洽,成為一體。

[如膠投漆]好象膠和漆那樣,粘住就分不開。形容感情深厚,親密得難舍難分。

[水***融]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

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結合十分緊密。[如膠似漆]象膠和漆那樣黏結。

形容感情熾烈,難舍難分。多指夫妻恩愛。

[如膠如漆]象膠和漆那樣黏結。形容感情熾烈,難舍難分。

多指夫妻恩愛。[臉紅耳熱]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

同“臉紅耳赤”。[難分難舍]分:分離;舍:放下。

形容感情很好,不願分開。亦作“難舍難分。”

[難舍難分]舍:放下。

形容感情很好,不願分離。亦作“難分難舍。”

[臉紅耳赤]形容感情激動或害羞的樣子。

亦作“臉紅耳熱”。[情逾骨肉]逾:超過;骨肉:比喻至親。

形容感情極其深厚。[花殘月缺]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

也比喻感情破裂,兩相離異。[月缺花殘]形容衰敗零落的景象。

也比喻感情破裂,兩相離異。[張敞畫眉]張敞:漢時平陽人,宣帝時為京兆尹。

張敞替妻子畫眉毛。舊時比喻夫妻感情好。

[瑟弄琴調]比喻夫婦感情融洽。[瑟調琴弄]比喻夫婦感情融洽。

[如兄如弟]情如兄弟。比喻彼此感情好,關系密切。

[冷血動物]體溫随環境溫度的改變而變化的動物。比喻缺乏感情、對人對事冷漠的人。

[一唱一和]一個先唱,一個随聲應和。原形容兩人感情相通。

現也比喻二人互相配合,互相呼應。[一倡一和]①指一個先唱,一個和聲,形容兩人感情相通。

後多比喻兩人相互配合,彼此呼應。倡,亦作“唱”。

②指鳴聲相呼應。[情投意和]投:契合。

形容雙方感情融洽,心意完全一緻。亦作“情孚意合”、“意同情合”、“情投意洽”、“情親意合”、“意合情投”、“情投氣合”。

[琴瑟之好]比喻夫妻間感情和諧。[涕零如雨]涕零:流淚。

眼淚象雨水一樣往下淌。形容思念的感情極深。

[水性楊花]象流水那樣易變,象楊花那樣輕飄。比喻婦女在感情上不專一。

[秋波盈盈]形容眼神飽含感情。[恨相知晚]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

後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形容新結交而感情深厚。

[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說出,就可以互相了解。

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緻。[情投意合]投:相合。

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秋水盈盈]形容眼神飽含感情。

同“秋波盈盈”。[恨相見晚]後悔彼此建立友誼太遲了。

形容新結交而感情深厚。同“恨相知晚”。

[情投契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同“情投意合”。

[情孚意合]形容雙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來。同“情投意合”。

[誼切苔岑]切:親近;苔岑:志同道合的朋友。形容志同道合,感情深厚。

[鳳協鸾和]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相親相愛]形容關系密切,感情深厚。

[歡忻鼓舞]形容歡樂振奮,感情激動。[唾壺擊缺]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

[鐵腸石心]比喻剛強而不為感情所動的秉性。[溫情脈脈]脈脈: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表達情意。

形容飽含溫和的感情,很想表露出來的樣子。[歡忭鼓舞]形容歡樂振奮,感情激動。

同“歡忻鼓舞”。[唾壺敲缺]形容心情憂憤或感情激昂。

同“唾壺擊缺”。[多愁善感]善:容易。

經常發愁和傷感。形容人思想空虛,感情脆弱。

[無根而固]固:牢固。沒有根柢卻能牢固。

比喻有共同的思想感情作基礎。[肅然起敬]肅然:恭敬的樣子;起敬:産生敬佩的心情。

形容産生嚴肅敬仰的感情。[鐵石心腸]心腸硬得象鐵和石頭一樣。

形容心腸很硬,不為感情所動。[肅然生敬]形容産生嚴肅敬仰的感情。

同“肅然起敬”。[手足之情]手足:比喻兄弟。

比喻兄弟的感情。[如手如足]手足:比喻兄弟。

比喻兄弟的感情。[契合金蘭]契合:投合。

金蘭:指朋友間相處信誠。形容朋友間意氣相投,感情深厚。

亦作“契若金蘭”。[樂新厭舊]喜新厭舊。

指感情不專一。[兒女心腸]年輕男女的柔情。

亦指感情豐富、助人為樂的心性。[弄性尚氣]指憑感情辦事,好耍脾氣。

[血氣之勇]指憑一時感情沖動産生的勇氣。[人心如面]心:指思想、感情等。

指每個人的思想也象每個人的面貌一樣,各不相同。[情投意洽]情感融洽,心意相通。

亦作情投意合。指雙方思想感情很融洽。

[人非土木]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癡男怨女]舊指愛戀極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滿足的男女。

[情文并茂]指文章的思想感情豐富,文辭也很美盛。[豪情逸緻]豪情:指興奮豪放的感情;逸緻:悠閑脫俗的情趣。

興奮豪放的情感和灑脫的情趣。[按納不住]按納:克制。

指激動、憤怒等感情無法抑制[喜怒哀樂]喜歡、惱怒、悲哀、快樂。泛指人的各種不同的感情。

[忽冷忽熱]指時而冷靜,時而感情沖動,情緒不穩定。[字裡行間]指文章的某種思想感情沒有直接說出而是通過全篇或全段文字透露出來。

[法不徇情]法:法律;徇:偏私;情:人情,私情。法律不徇私情。

指執法公正,不講私人感情。[滿腔熱忱]形容心裡充滿着熱烈誠摯的感情。

[情深一往]指對人或事物具有深厚的感情。[好惡不同]愛好和憎惡各不相同。

形容人的志趣、志向和思想感情各異。[哀感中年]形容人到中年對親友離别的傷感情緒。

[貌合情離]指兩個人表面合得來,實際上感情不合。

5.描寫感情的詞彙

把描寫離别用的詞語:再見

描寫開心的詞語也:高興

描寫痛苦的詞語:傷心

描寫與一戀人在一起的詞語:纏綿

描寫思念的詞語:懷念

描寫勇敢面對的詞語:大膽

描寫心裡惆怅的詞語:哀愁

描寫為一個人傷心的詞語:陪淚

表示走的詞語:散步

表示聽的詞語:聆聽

表示說的詞語:講述

表示看的詞語:凝視

表示高興的詞語:喜悅

表示憤怒的詞語:發怒

表示悲哀的詞語:悲痛

表示誠實的詞語:誠信

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不安

描寫離别用的詞語:分離

描寫開心的詞語也:愉快

描寫痛苦的詞語:悲痛

描寫與一戀人在一起的詞語:幸福

描寫思念的詞語:想念

描寫勇敢面對的詞語:無畏

描寫心裡惆怅的詞語:歎息

描寫為一個人傷心的詞語:惋惜

表示走的詞語:離開

表示聽的詞語:傾聽

表示說的詞語:喊叫

表示看的詞語:眺望

表示高興的詞語:愉悅

表示憤怒的詞語:怒吼

表示悲哀的詞語:悲傷

表示誠實的詞語:老實含情脈脈

纏綿悱恻

欲說還休魂不守舍情真意切情深意重兩情相悅

如膠似漆柔情似水情意綿綿一往情深愛恨交加

寸步不離詞不逮理辭不達意詞不達意詞不逮意

愁紅慘綠愁紅怨綠觸景生情慘綠愁紅纏綿悱恻

癡男怨女多愁善感打成一片跌腳捶胸跌腳捶胸

跌腳槌胸多情多感多情善感睹物興情動之以情

思斷義絕恩斷義絕兒女心腸法不徇情撫景傷情

鳳協鸾和飛眼傳情古井不波感情用事歡欣鼓舞

花殘月缺好惡不同忽冷忽熱含情脈脈豪情逸緻

歡忻鼓舞恨相見晚恨相知晚借景生情禁情割欲

伉俪情深口是心苗臉紅耳赤臉紅耳熱冷酷無情

冷若冰霜凜若冰霜凜若秋霜凜如霜雪冷血動物

冷心冷面樂新厭舊麻痹不仁貌合情離脈脈含情

莫逆之交滿腔熱枕滿腔熱忱難分難舍難舍難分

弄性尚氣婆婆媽媽平心而論秋波盈盈情不自禁

情不自已情孚意合契合金蘭情景交融情人眼裡出西施

情随事遷情深一往秋水盈盈琴瑟之好情投契合

情投意合情投誼合情投意和情投意洽情投意忺

情文并茂情逾骨肉情意綿綿情逐事遷人非草木

人非木石人非土木如膠如漆如膠似漆如膠投漆

表示心理活動的詞語:思考

形容對感情的詞語有哪些

1、專一 [zhuān yī]

指一個人對事物和感情的一心一意,無論肉體還是精神都從一而終,絕不會改變。

2、唯一 [wéi yī]

隻有一個。

3、一生一世 [yī shēng yī shì]

一輩子。

4、一樣 [yí yàng]

同樣,沒有差别;表示相似;一種,一件。

5、統一 [tǒng yī]

使成一體;一緻,沒有分岐,沒有差别。

6、一見如故 [yī jiàn rú gù]

初次見面就像老朋友一樣,形容初次相見就情投意合。

7、一絲不苟 [yīsībùgǒu]

絲毫也不馬虎。形容辦事極為認真。

8、一蹴而就 [yī cùér jiù]

踏一步就可以完成。形容事情很快就能完成。

9、一念之差 [yī niàn zhī chā]

念:念頭、主意;差:錯誤。一個念頭的差錯(造成嚴重後果)。

10、不屑一顧 [bù xiè yī gù]

形容對某事物異常鄙視,認為不值得一看。

古詩文中的物都有哪些意象

意象是詩歌藝術的精靈,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曆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的意象,它們蘊含的意義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們熟悉這些意象,會給鑒賞詩歌帶來很大幫助。

一、送别類意象(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寫别後的思念)

1.楊柳。它源于《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柳”與“留”諧音,古人在送别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别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别、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

2.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别送行。如北周文學家庾信《哀江南賦》:“十裡五裡,長亭短亭。謂十裡一長亭,五裡一短亭。”“長亭”成為一個蘊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詩詞中不斷出現。如柳永《雨霖鈴》中“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

3.南浦。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詩詞中,它成為送别詩詞中的常見意象與屈原《九歌·河伯》“與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這一名句有很大關系。南朝文學家江淹作《别賦》(“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後,南浦在送别詩中明顯多了起來;到唐宋送别詩詞中出現得則更為普遍,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風袅袅秋”等。

4.酒。元代楊載說:“凡送人多托酒以将意,寫一時之景以興懷,寓相勉之詞以緻意。”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離情聯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将别,别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别離之情。

二、思鄉類意象(或表達對家鄉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挂)

1.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的代名詞。如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特别是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從良好的祝願出發,寫兄弟之情。意境豁達開朗,意味深長,用深邃無底而又美妙無空的自然境界體會人生。

2.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遊子思鄉懷親和羁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元代《西廂記》結尾崔莺莺長亭送别時唱的“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絕唱。

3.莼羹鲈脍。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莼鲈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後來文人以“莼羹鲈脍”“莼鲈秋思”借指思鄉之情。如曾任國民黨中央日報社長馬星野先生的《呈南懷瑾先生謝贈鮮味》詩:“拜賜莼鲈鄉味長,雁山瓯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使多少人灑下思鄉思親行行熱淚。

4.雙鯉。鯉魚代指書信,這個典故出自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再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花》詞:“蝶去莺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清人宋琬《喜周華岑見過》:“不見伊人久,曾贻雙鯉魚。”

此外,還有行為類意象,如“搗衣”,也表達對親人的牽挂。月下搗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最易觸動遊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主題的傳統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三、愁苦類意象(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

1.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元人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後。”都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

2.芭蕉。在詩文中常與孤獨憂愁特别是離情别緒相聯系。宋詞有李清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舍情。”把傷心、愁悶一古腦兒傾吐出來。

3.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裡和綿綿的愁絲連在一起,多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唐代李白《宣州謝■樓餞别校書叔雲》:“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劉禹錫《竹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侬愁。”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宋代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4.猿猴。古詩詞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如:北魏地理學家、散文家郦道元《水經注·江水》中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唐代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趙嘏《憶山陽》:“可憐時節堪歸去,花落猿啼又一年。”

5.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後靈魂化為杜鵑鳥,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唐代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宋代秦觀《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等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

另外,斜陽(夕陽、落日),也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隐《樂遊原》:“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宋代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

四、抒懷類意象(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或抒發感慨)

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詩人以飲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潔冰清、超凡脫俗的品質。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了很多詠菊詩,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聯系在一起,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宋人鄭思肖《寒菊》中“甯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風中”,宋人範成大《重陽後菊花二首》中“寂寞東籬濕露華,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詩句,都借菊花來寄寓詩人的精神品質。毛澤東《采桑子·重陽》裡有“戰地黃花分外香”句,把菊花置于一個戰争環境,“分外香”三個字凸現了毛澤東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2.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後引出爛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詩人抓住梅花最先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不怕打擊挫折、敢為天下先的品質,既是詠梅,也是詠自己。王安石《梅花》:“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句既寫出了梅花的因風布遠,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淨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遊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願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顔色好,隻留清氣滿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來寫自己不願同流合污的品質,言淺而意深。

3.松柏。《論語·子罕》中說:“歲寒,然後知松柏後凋也。”作者贊揚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高遠,啟迪了後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三國人劉桢《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詩人以此句勉勵堂弟要像松柏那樣堅貞,在任何情況下保持高潔的品質。唐人李白《贈書侍禦黃裳》:“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韋黃裳一向谄媚權貴,李白寫詩規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唐人劉禹錫《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詩中的“後來富貴已凋落,歲寒松柏猶依然”,也以松柏來象征孤直堅強的品格。

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曆四時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白居易《養竹記》中,以竹喻人生,曉以樹德修身處世之道:“竹似賢,何哉?竹本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體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用虛者。竹節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則思砥砺名行,夷險一緻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為庭實焉。”張九齡的《和黃門盧侍禦詠竹》詩言簡意赅地贊美道:“高節人相重,虛心世所知。”蘇轼的《於潛僧綠筠軒》有詠竹名句:“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将竹視為名士風度的最高标識。鄭闆橋一生詠竹畫竹,留下了很多詠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贊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5.黍離。“黍離”常用來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之情。典出《詩經·王風·黍離》。舊說周平王東遷以後,周大夫經過西周古都,悲歎宮廷宗廟毀壞,長滿禾黍,就作了《黍離》這首詩寄托悲思。後世遂以“黍離”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國之悲。如姜夔《揚州慢》中有:“予懷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

6.冰雪、草木。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以“冰心在玉壺”比喻個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張孝祥《念奴嬌》中的名句:“應念嶺海經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表明自己的襟懷坦白和光明磊落。草木類的例子更多,如:姜夔《揚州慢》:“過春風十裡,盡荠麥青青。”春風十裡,十分繁華的揚州路,如今長滿了青青荠麥,一片荒涼了。杜甫《蜀相》:“階前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鹂空好音。”一代賢相及其業績都已消失,如今隻有映綠石階的青草,年年自生春色(春光枉自明媚),黃鹂白白發出這婉轉美妙的叫聲,詩人慨歎往事空茫,深表惋惜。

五、愛情類意象(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

1.紅豆。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而死,化為紅豆,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詩人借生于南國的紅豆,抒發了對友人的眷念之情。

2.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青如水。”采用諧音雙關的修辭,表達了一個女子對所愛的男子的深長思念和愛情的純潔。

3.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裡用作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六、戰争類意象(或表達對戰争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

1.投筆。《後漢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歎,要效法傅介子、張骞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後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裡,憔悴老邊州。”

2.長城。《南史·檀道濟傳》記載,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将,權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後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裡長城!”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将領,瓦解自己的軍隊。後來就用“萬裡長城”指守邊的将領。如陸遊的《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鬓已先斑。”

3.樓蘭。《漢書》載,樓蘭國王貪财,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以後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疆域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4.柳營。指軍營。《史記·绛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時,漢軍分紮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将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帝及随從也得經周亞夫許可,才可入營,文帝極為贊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後代多以“柳營”稱紀律嚴明的軍營。

5.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後以其喻殺敵報國。嶽飛《滿江紅·遙望中原》:“歎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6.羌笛。唐代邊塞詩中經常提到,如王之渙《涼州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軍置酒宴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範仲淹《漁家傲》:“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羌笛發出的凄切之音,常讓征夫怆然淚下。

七、閑适類意象(或表達清閑恬淡的心情,或表達對隐居生活的向往)

1.五柳。陶淵明《五柳先生傳》載:宅邊有五柳樹,因以号為焉。後來“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稱。如王維的《辋川閑居贈裴秀才迪》:“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渡頭餘落日,墟裡上孤煙。負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2.東籬。陶淵明《飲酒》:“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來多用“東籬”表現辭官歸隐後的田園生活或娴雅的情緻。如李清照《醉花陰》:“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

3.三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的句子,後來“三徑”就用來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的《欲與元八蔔鄰先有是贈》:“明月好同三徑夜,綠楊宜作兩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