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東漢董承是怎麼死的董承為什麼叫國舅
董承是被曹操處死的,之所以被稱國舅可能與漢靈帝的母親董太後有關,因為董承是她的侄兒子,其實史料上關于董承這種三國小人物的記載并不是太多,所以關于他為什麼是國舅大多都是推測出來的。但是關于他的死史料記載很明确,那就是他死于曹操之手,不僅如此,和他有關的人都被曹操斬草除根了。
董承最初隻是一名小兵,後來因為某種原因進去官場,為漢獻帝立下了不少的功勞,因此,漢獻帝很信任他,并對他予以重任,當然董承也不辜負漢獻帝的信任,一心一意的為漢獻帝賣命,後來漢獻帝還娶了董承的女兒,這讓董承更加的忠誠了,所以自始至終漢獻帝和董承都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這也是為什麼曹操非得要殺了董承洩憤的原因。
還有一點就是漢獻帝一直想殺了曹操,但是一直找不到信任的人,董承的出現,讓他覺得董承就是這個殺曹操的人,因此他也就重點培養董承,後來時機成熟,他下密令要董承策劃除掉曹操,董承接到殺曹操的任務後,就開始一心一意的策劃怎樣除掉曹操,于是他找到了劉備等人,但是董承這個人太過于心急,而且做事不太謹慎,因此沒有和劉備等人協商好,從而這個計劃也就落了空,如果單憑他的勢力是肯定不足以殺掉曹操的,畢竟曹操當時已經是很了不起的人物,所以最後他也被曹操給反殺了。
在上面的文字裡,我們有提到董承的女兒是漢獻帝的妻子,那麼董承也就是漢獻帝的老丈人,所以按理說董承應該是被稱為國丈才對,但作為漢獻帝的老丈人這個身份隻是他其中一個,他其實還有一個身份,就是漢靈帝母親的侄子,所以他也就比漢獻帝高一輩,按輩分喊的話,漢獻帝就應該叫他舅舅,因此喊他國舅也不足為奇,但具體是不是這麼回事兒,我們也不得而知,不過也隻有這個理由可以說明為什麼把他叫做國舅。
董承怎麼被發現的(董承怎麼死的)
揭秘曆史,探究董承的生死之謎:在那個烽火連天的東漢末年,董承,一個名字承載着一段不為人知的英雄傳奇。他是漢武帝劉協妃子董貴人的驕傲,也是那個時代動蕩的見證者。
董承的背景:作為漢室貴胄,董承的家族與權力有着深厚的聯系。他的女兒,董貴人,曾是漢獻帝身邊的紅人,然而,這樣的地位并未使他免于亂世的漩渦。
命運轉折點:當董卓的女婿牛輔與劉勰從長安東歸洛陽,董承的命運也随之發生了微妙的轉變。這位昔日的将軍,憑借其忠誠和勇猛,赢得了魏國将軍的敬意,被授予了軍銜,晉升為騎将軍。
密謀與危機:公元199年,曆史的車輪轉到了建安四年。在這個關鍵的年份,董承接到了一份神秘的聖旨,這份旨意,實則是他與劉備、鐘繇、吳以及太子傅等重臣的共同約定,他們策劃了一場針對曹操的秘密行動,試圖挽救漢室的尊嚴。
悲劇的落幕:然而,曆史的殘酷在于,密謀并未如他們所願。次年,曹操以其智謀和鐵腕,揭露了董承等人的企圖,董承、源氏、吳以及太子傅,包括董貴仁,無一幸免,他們的英勇與理想,最終化為曆史的塵埃。
董承的死亡,不僅是他個人命運的終結,也是那個動蕩時代的縮影,他的故事提醒我們,有時候,英雄的抗争雖壯烈,卻難以抵擋時代的洪流。
三國董承怎麼死的
初從西涼軍,為董卓女婿牛輔部曲。護衛漢獻帝劉協從長安東歸洛陽,拜為衛将軍,受封列侯。建安四年(199年),拜車騎将軍。
自稱領受漢獻帝衣帶诏,聯合劉備、種輯、吳子蘭、王子服、吳碩等人密謀誅殺曹操。五年正月,圖謀洩露,董承諸人及董貴人全部遇害。
衣帶诏:
東漢末年漢獻帝的嶽父,董貴人的父親,官拜車騎将軍。當時曹操總攬權政,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形同傀儡皇帝。董承秘密接受漢獻帝的衣帶中的密诏,要誅殺曹操。
可是,劉備一開始并沒有發動。這時候,剛好曹操跟劉備一起吃飯,曹操從容的對劉備說:“現今天下的英雄,隻有閣下你劉備跟我曹操而已。像袁紹那一類的,根本不夠資格可以算英雄。”
建安五年(200年),董承、劉備跟長水校尉種輯、将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除去曹操。可是,董承家奴秦慶童與董承侍妾暗處私語,被打,後秦慶童懷恨在心而向曹操密告董承謀反一事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殺害。
曹操有耳目,可難道真能神通廣大如斯?恐怕還是獻帝謀事不密要占到失敗的主要原因。董承受血衣帶诏,在曹操剿滅呂布,權勢正大的時候臨危受命,組織“七義滅曹組”,最終事情敗露,慷慨就義。但他時任車騎大将軍,理應出頭。何況他是為獻帝召喚,主動性欠佳。
擴展資料:
人物生平
1、護帝東歸
公元195年(興平二年),占據長安、把持東漢朝廷大權的涼州軍閥李傕、郭汜之間的矛盾激發,舉兵相攻累月,後經張濟調和才罷兵。此時,漢獻帝遣使向李傕提出東歸舊京洛陽的要求,艱難得到李傕允許。
七月,獻帝車駕駛出長安,曾為牛輔部曲的董承受拜安集将軍,與郭汜、楊奉、楊定随漢獻帝車駕一起東歸。
行至十月,郭汜突然反悔,想挾持獻帝至郿縣,董承、楊奉、楊定不予理會,郭汜使其下将領伍習趁夜燒毀焚燒學舍以威逼獻帝,楊奉與楊定引軍擊敗郭汜,郭汜恐怕有變,棄軍逃命。
十二月,李傕等再一次引軍前來追趕,雙方再一次大戰,董承等戰敗,百官又一次慘遭大規模的殺戮。從東澗開始四十裡當中攻殺連續不斷,獻帝的車駕好不容易才到達陝縣。
當時遭難之後,虎贲羽林衛士不滿百人,李傕、郭汜的兵士繞着獻帝的營寨大聲呼喊,衆人都有離去的心思,楊奉和董承擔心夜長夢多,護衛獻帝趁夜渡過了黃河。
經河東郡大陽縣時,河内郡太守張楊也加入了護衛車駕的行列。行至安邑縣,獻帝派遣太仆韓融至弘農郡,向李傕、郭汜等求和,局勢得以緩和。
2、諸将争權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二月,護送漢獻帝的諸位将領出現矛盾,互相争權奪利,韓暹更是領兵進攻董承,董承走歸張楊,張楊讓董承前去修繕洛陽的宮殿。
七月,獻帝的車駕終于輾轉進入洛陽,楊奉和張楊出屯護衛洛陽,董承則和韓暹留在京中守衛皇宮,并因功升任衛将軍。
此後,韓暹居功自傲、為所欲為、擾亂朝政,董承憂慮之下,秘召兖州牧曹操勤王。于是,曹操入朝進貢,趁機奏報韓暹、張楊的罪過。
韓暹驚懼,單騎投奔屯兵于梁縣的楊奉,但獻帝念及韓暹護衛的功勞,并沒有追究韓暹的過錯,并封董承等十餘人為列侯。九月,漢獻帝在曹操護衛下遷往許縣,董承随百官一并前往。
3、密謀誅操
公元199年(建安四年),董承升任車騎将軍,并得以開府。自漢獻帝定都許昌之後,朝廷實際為曹操掌控。董承于是聲稱自己領受獻帝藏在衣袋中的密诏,借以聯合劉備誅殺曹操,但劉備并無行動。
公元200年(建安五年)正月初九日,董承等密謀誅殺曹操的事情洩露,董承、種輯、吳子蘭、王子服以及董承的女兒董貴人皆為曹操所殺。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董承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衣帶诏
董承和劉備刺殺曹操的計劃怎麼被洩密的
太醫吉平曾經與董承密謀,趁着給曹操治頭風,用毒藥了結他生命。但不幸的是,董承的家奴秦慶童告了密。起因在于,秦慶童和董的侍妾私通,董承杖其脊四十,鎖于冷房。家奴懷恨在心,找機會逃跑向曹操告密。董承每天與人商議那些殺頭的勾當,為何不避開家奴?在政治鬥争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多一個局外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險。而秦慶童逃跑之後,“董承将謂逃亡他方去了。”這麼天真的想法,竟然出自董承的腦殼,這樣的人怎能與曹操匹敵?至于劉備的加盟,隻能算是湊個數,騎牆觀望而已。想當年,十八路諸侯共讨董卓都沒結果,更何況曹操比董卓高明百倍。不過董承連做夢都想着把曹操殺了,可能是因為王允曾經用計殺掉董卓,給了董承很大的鼓舞吧!所以,錯誤的榜樣,有時候會害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