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哈利波特阿不思鄧布利多怎麼樣-阿不思鄧布利多角色介紹
哈利波特阿不思鄧布利多怎麼樣
【角色介紹】
沒有比“偉大”一詞更适合去形容鄧布利多的一生。他目睹過妹妹的死亡、蒙受過世人的誤解、遭遇過朋友的背叛、承受過伏地魔的詛咒……
然而,這一切并未能摧毀這位巫師的心靈,反成就了一段魔法史上的傳奇。
鄧布利多的陰謀和謊言
在承認以下三個前提:
1、鄧布利多是個絕頂聰明的巫師。
2、斯内普深愛着莉莉。
3、因為前提 2,斯内普絕對忠于鄧布利多,鄧布利多也絕對信任斯内普。
的基礎上,我們來思考以下四個問題:
1、為什麼《鳳凰社》的老鄧在魔法部面前顯得無能為力、節節敗退?
2、為什麼神秘事物司要保存一個記憶球?
3、為什麼哈利的大腦封閉術課是一場“徹底失敗”?
4、為什麼六個未成年巫師能順利地闖進魔法部?
關于鄧布利多和魔法部
《鳳凰社》裡鄧布利多組織的鳳凰社主要在做以下幾件事:
1、吸收新人加入鳳凰社——可知的新成員隻有金斯萊和唐克斯
2、擴大“反伏地魔統一戰線”——試圖拉攏巨人、狼人和妖精,都沒成功
3、為預言球放哨——這個最後再說
鳳凰社似乎沒做成什麼大事的樣子。鄧布利多本人面對魔法部的步步緊逼也顯得節節敗退。鄧布利多丢掉了國際魔法師聯合會主席和威森加摩首席魔法師的職位、任由魔法部派烏姆裡奇幹涉霍格沃茲的教學。他謹慎地在魔法部(還沒來得及修改)的法律範圍内行事——包括幫助哈利獲得無罪審判、讓特裡勞妮留在霍格沃茲、找了馬人費倫澤上占蔔課等等。在魔法部拿到确鑿證據之前,甚至一直在有理有據地為哈利組織D.A.的行為辯護。
為什麼鄧布利多顯得這麼——沒有别的詞可以形容——無能呢?我不認為憑老鄧的聲望和能力,福吉能鬥得過他。别的不說,福吉并不是一個衆望所歸的部長,要不是老巴蒂·克勞奇突然出事,這個職位輪不到他來坐。他肯定有不少像斯克林傑這樣的政敵虎視眈眈等着抓住他的小辮子。換句話說,玩點政治手段,改變魔法部的官方宣傳口徑對老鄧來說并不是難事。
鄧布利多為什麼要在神秘事物司存放一個“重重保護起來,隻有預言涉及到的人才可以把它們從架子上取下來,而不會受到痛苦的折磨的”預言球?既然他已經完全知道預言的内容。這個預言球是為誰準備的?為什麼在事态不可收拾之前,鳳凰社的援軍就到了?為什麼伏地魔剛一出現,一堆魔法部的官員都及時趕到了?
當哈利指責斯内普并沒有好好上課,反而使自己的“腦洞”開得更大。鄧布利多給出的解釋很不令人信服:
拜托,斯内普對待“波特的兒子”的主要手段是冷嘲熱諷+找茬扣分,對待“莉莉的兒子”就自動切換成出生入死+默默守護模式了。如果大腦封閉術真的那麼重要,我不認為斯内普會模式切換失敗。
很難相信,堂堂英國魔法部的夜間安全措施如此糟糕,沒有夜間巡邏,沒有魔法機關,沒有密碼口令,沒有身份識别,什麼都沒有。六個未成年巫師如此順利地進入神秘事物司。如果說是提前埋伏好的食死徒盧修斯等提前解除了安保措施,那麼鳳凰社在神秘事物司門口的崗哨在哪裡?後文也沒有提到哪位鳳凰社成員放哨時被幹掉了。
我們來從頭開始捋一捋這些問題。伏地魔重生了,但是重生晚會的特邀嘉賓哈利逃走了,鄧布利多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在向福吉施壓失敗之後,鄧布利多說了這樣一句話:
鄧布利多的計劃由此開始。
與此同時,伏地魔在做什麼呢?召集食死徒,擴大黑勢力盟友——巨人、狼人、攝魂怪。所有這些都在秘密地進行。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鄧布利多沒有證據。隻有一個可信度不高的證人哈利。孤證、單一口供不足以服人。改變魔法部的态度不難,難的是說服普通群衆。
赫敏請(qiang)求(po)麗塔·斯特基發表在《唱唱反調》上的文章是聰明的一招,但隻能在人們心中散布一些懷疑的種子,不足以使人完全信服。要想把更多的力量納入到“反伏地魔統一戰線”中,老鄧需要向沉浸在安逸和平中失去警惕的世人展示更有力的證據。
為什麼《鳳凰社》的老鄧在魔法部面前顯得無能為力、節節敗退?為了迷惑伏地魔,使其相信老鄧被豬隊友牽制住了,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取得完整預言。
為什麼神秘事物司要保存一個記憶球?為了引誘伏地魔現身——特裡勞妮是在無意識狀态下做出的預言,預言内容并不存在她的記憶裡,所以對她使用吐真劑或是攝神取念沒有意義。要想知道完整的預言,記憶球成了伏地魔唯一的選擇。所謂的鳳凰社崗哨都是煙霧彈。
為什麼哈利的大腦封閉術課是一場“徹底失敗”?因為伏地魔很謹慎地決定不親自出現在魔法部。克利切的背叛是鄧布利多的又一個謊言。伏地魔根本不需要從克利切那裡知道關于小天狼星和哈利關系的情報。伏地魔怎麼可能不問斯内普“擁有征服黑魔頭能量的”、“大難不死的”男孩的事?引誘哈利去魔法部取預言球的計劃,從一開始就是斯内普(在鄧布利多的授意下)替伏地魔制定的。
為什麼六個未成年巫師能順利地闖進魔法部?魔法部的安保被鄧布利多或是食死徒解除了。鳳凰社的崗哨被鄧布利多撤了。斯内普及時通知鳳凰社總部。總部成員趕來救援,另一部分成員将大量魔法部官員帶往現場。老鄧随後控制住食死徒逼迫伏地魔獻身。
鄧布利多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除了斯内普,其他棋子都被蒙在鼓裡。隻有霍格沃茲的百年棋王、吐槽小王子羅恩隐約有所感覺,雖然立即被赫敏強勢鎮壓了。
隻要哈利本人暫時沒有危險,鄧布利多認為一些附帶犧牲是可以接受的。《混血王子》裡有這麼一段:
所以鄧布利多可以放心地用哈利做誘餌。
鄧布利多向來擅長用部分的真相掩蓋全部的真相。一年又一年的學年末,他一次又一次用部分的真相掩蓋全部的真相。實誠的孩子哈利還就年年都對鄧布利多的話照單全收了。我認為,這一次,雖然鄧布利多向哈利透露了那個關鍵了預言,仍然掩蓋了他用哈利作為誘餌并置哈利的小夥伴的生命危險于不顧的事實。
“為了更偉大的利益”,從這個角度來說,鄧布利多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這裡還要吐槽一個無法解釋的bug,其實赫敏的假加隆比雙面鏡這種不需要wifi、不限距離、随時視頻通話的上古神器好用多了。哈利完全可以在出門前用假加隆像發微信一樣給小天狼星留言“Are you OK?”霍格沃茲決戰的時候,D.A.的成員是通過假加隆收到通知的,這裡變化咒的作用範圍顯然超出了常規的魔法作用距離。赫敏的假加隆比食死徒的标記高級多了——納威甚至要在小小的金币上說明如何通過豬頭酒吧進入霍格沃茲。
稍稍修正設定一下比較合理,赫敏用在假加隆上的變化咒同其他咒語一樣是受到施法者的魔法水平高低和魔法作用距離限制的,因此隻能在霍格沃茲的範圍内建立一個小型局域網即時通信。而伏地魔在食死徒身上留下的标記不受空間限制,但是隻能發出灼燒、疼痛這一簡單信息。
由于麻瓜母親節,波特瞭望站麻瓜分站暫停播出一段時間,我台将播音室借給了《唱唱反調》的謝諾菲留斯·洛夫古德先生。在此期間,謝諾菲留斯一切不靠譜不着調的言論與本台關。特此聲明。
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是什麼關系
不論是《哈利·波特》小說,還是電影,都沒有明确地提到過
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之間的特殊關系
。
甚至小說在改編成電影時,編劇史蒂夫·克洛夫斯也不知道J.K.羅琳有這樣的設定。他在寫第六部電影的劇本時,還曾為鄧布利多寫過一句年少時愛慕某個女孩的台詞。
後來被羅琳看到後,她才向史蒂夫·克洛夫斯道明了這兩人物之間的愛慕關系。
那麼,J.K.羅琳後來又是如何一步步将GGAD公開的呢?
其實,早在《死亡聖器》小說出版之前,聰明的哈迷們就已經有了這方面的猜測,畢竟,優秀如鄧布利多,怎麼可以沒有感情線呢?
于是,在《死亡聖器》上架後的幾個星期,也就是2007年10月份,羅琳在參加紐約卡内基音樂廳的新書宣傳活動時,一位粉絲就問了羅琳有關鄧布利多愛情生活的問題。
羅琳在猶豫之後,終于給出了肯定的答案,“鄧布利多确實愛過格林德沃……但不要忘了,墜入愛河會使人盲目。他曾非常迷戀聰明的格林德沃。而這也成為了鄧布利多的悲劇。”
對于這樣的回答,當時有兩種反應。
一部分人贊揚這樣的設定,尤其是在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兒童系列書籍中有鄧布利多這樣一個角色。
但還有一部分人覺得,為什麼羅琳沒有在小說正文中明确提出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的關系,而是要等這系列小說徹底完結出版後,才公開呢?
不論粉絲們對GGAD有什麼樣的反應,都是可以理解。但令人驚訝的是,如今已經過去了十幾年,大家仍舊對GGAD的熱度不減。而羅琳似乎也發現了這一點,于是,她還在不斷地挖潛着GGAD背後更多的故事。
2011年,《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完結後,雖然哈利·波特的故事已經結束,但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随着《神奇動物》系列的上映,尤其是第二部《格林德沃之罪》,讓我們看到了渴望權力的格林德沃與理想主義的鄧布利多有了第一次隔空碰撞。
在《格林德沃之罪》DVD中有一段羅琳的幕後采訪,她形容GGAD是“激情的戀愛關系”(It was passionate, and it was a love relationship)。
而且,羅琳對GGAD的設定并不是“臨時起意”,她從一開始就認為鄧布利多是gay,他們的感情産生于格林德沃決定尋求黑魔法之前。
其實,别看《神奇動物在哪裡》的主角是紐特·斯卡曼德,這一系列的重頭戲實際還是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
因為早在《神奇動物1》上映之前,也就是2016年,羅琳在參加宣傳時,就明确提到,這一系列計劃是5部,将會進一步探索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之間的關系。
雖然到了這一系列的第2部,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還沒有直接碰面,但導演大衛·葉茨,包括鄧布利多的扮演者裘·德洛,都非常清楚羅琳的叙事風格,那就是,像剝洋蔥一樣,一點點地露出來。
這樣的好處,就是讓角色塑造得更加飽滿,同時,讓粉絲們對GGAD的關系充滿更多期待。
所以,當第三部《神奇動物》的片名《鄧布利多之謎》公開後,再次成為了熱門話題。在這部中,我們是否能等到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的同框呢?
這恐怕是粉絲們最期待的事情吧。
還有6個月,《鄧布利多之謎》就要上映了。GGAD又會是怎樣一個相愛相殺的故事走向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