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蘭的偏旁怎麼讀
蘭的偏旁是:丷,讀音:八字頭
蘭拼音:lán
釋義:
1、指“蘭草”和“蘭花”:蘭艾(“蘭花”和“艾草”,喻君子和小人)。蘭譜(結拜盟兄弟時互相交換的帖子,上寫各自家族的譜系。蘭有香味,喻情投意合)。蘭摧玉折(喻賢人夭折,後多用來哀悼人不幸早死)。
2、古書上指“木蘭”。
3、古同“欄”,家畜圈(juàn)。
4、古同“斓”,斑斓。
5、姓。
擴展資料漢字筆畫:
相關組詞:
1、芝蘭[zhī lán]
芝和蘭是兩種香草,古時比喻高尚的德行或美好的友情、環境等室。
2、澤蘭[zé lán]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圓形,邊緣有鋸齒,花白色或帶紫色,有香氣。莖葉可提制芳香油。
3、蕙蘭[huì lán]
蘭花的一種,初夏開花,黃綠色,有香氣。
4、蘭若[lán ruò]
〈名〉蘭草和杜若(杜若,草名,也叫竹葉蓮)。
[lán rě]
〈名〉梵語音譯詞。指林中寂靜處;佛寺。
5、蘭章[lán zhāng]
美好的文辭(多用于稱頌)。
扌怎麼讀
想必大家對“扌”這個字應該十分眼熟,他作為一個偏旁可以說是十分常見,比如打,把,抗等等,但是作為一個單獨的漢字它的讀音又是什麼呢?它的讀音為“shǒu”,他是漢字手的一個變形,然後作為偏旁來使用,俗稱“提手旁”。
像這類作為偏旁大家都十分眼熟,但是單獨拎出來作為一個漢字來使用就不知道讀啥的字還有很多,比如“钅”,讀作“jīn”,是金的一個作為偏旁的變形,還有”饣“讀“shí”等等,大家如果對這些感興趣的話還可以自行查閱資料來完善。
陷換偏旁加組詞
掐、餡、焰
1、掐訣
[ qiā jué ]
和尚、道士念咒時用拇指掐其他指頭的關節:~念咒。
掐訣又稱握訣、撚訣、捏訣、法訣、手訣、神訣,有時稱鬥訣,簡稱為訣:它是道法的基本方法之一。指在手掌、手指上掐某些部位或者手指間結成某個固定的姿勢,起到感召鬼神、摧伏邪精的作用。它和步罡一起,是道法和行持時的基本的形體動作。
2、肉餡
[ ròu xiàn ]
包餃子用的碎肉末。
肉餡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營養美味,老少皆宜,肉餡通常指整塊肉經過加工後所成肉末。肉餡最常見的用途是用來做餃子或包子。餃子或包子好不好吃全看肉餡怎麼樣。
3、火焰
[ huǒ yàn ]
燃燒着的可燃氣體,發光,發熱,閃爍而向上升。其他可燃體如石油、蠟燭、木材等,燃燒時先産生可燃氣體,所以也有火焰。通稱火苗。
火焰的溫度很高散發出光和熱。火焰是燃料和空氣混合後迅速轉變為燃燒産物的化學過程中出現的可見光或其他的物理表現形式,燃燒是化學現象,同時也是一種物理現象。火焰可以給人帶來許多益處,但使用不慎卻亦可以害人至深。
提手旁筆順怎麼寫
橫、豎鈎、提,這是提手旁的正确筆順。扌是提手旁的變形,常用于表示與手相關的動作。作為偏旁部首,提手旁出現在很多漢字中。它的部首代碼是扌,部外筆畫為0,總筆畫數為3,而在繁體字中,部首代碼為手,部外筆畫為0,總筆畫數為4。
以下是一些帶有提手旁的字:打、挂、找、把、撲、拖、擦、擺、掃、捏、提、披、擡、拉、挑、招、摔、擔、搬、擠、拾、撿、撥、挖、捕、推、投、換、抄、摸、掉、摘、搖、扶、捧、攔、漏、森、摧、措、抱、技、拴、折、拍、拯、搓、拔、拼、紮、指、接、揚、扔、擒、捉、揮、抽、搽、抓、擁、控、攬、操、握、護等。
其他偏旁部首的讀法和寫法如下:
1.亻(單人旁):仁、位、你。
2.勹(包字頭):勺、勾、旬。
3.厶(私字):允、去、矣。
4.廴(建之旁):廷、延、建。
5.卩(單耳刀):衛、印、卻。
6.阝(左耳旁):防、阻、院。
7.阝(右耳旁):邦、那、郊。
8.氵(三點水):江、汪、活。
9.丬(将字旁):壯、狀、将。
10.忄(豎心旁):懷、快、性。
摧換偏旁組成新字,并分别組詞
1.撓-鳥,曉虛搭雀-拂曉
2.澆-澆花,差早花-差遲早花
3.繞-環繞,纏繞-纏綿
4.娆-妖娆-妖豔
5.饒-富饒,饒人-讓人
6.歉-道歉,謙虛-謙遜
7.傔-傔從-侍從
8.慊-慊如-滿足
9.賺-賺錢-獲利
10.駿-駿馬,俊俏-英俊
11.梭-穿梭-穿行
12.唆-唆使-挑撥
13.淩-淩風-翺翔
14.俠-俠客,三峽-峽谷
15.頰-臉頰-面頰
16.莢-豆莢-豆科植物
17.狹-狹窄-狹小
18.挽-晚飯-晚餐,挽手-拉手
19.娩-分娩-生産
20.勉-勉勵-鼓勵
21.竭-竭力-盡力,竭力枝拿-竭盡全力
22.渴-口渴-渴望
23.喝-喝水-喝水
24.枝拿-枝拿-樹枝拿取
25.揭開-揭開-揭開
26.蠟-臘月-臘月
27.惜-珍惜-愛惜
28.搏-博士-學者,膊-胳膊-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