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怎麼樣子過(不惑之年怎麼講)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關于40不惑的詩句
  2. “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對人生新的看法精選
  3. 什麼是四十不惑

關于40不惑的詩句

1.關于40歲的古詩

1、無題·韶華

唐代:李商隐

八歲偷照鏡,長眉已能畫。

十歲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二十學彈筝,銀甲不曾卸。

三十藏六親,懸知猶未嫁。

四十泣春風,背面秋千下。

譯文:

八歲小姑娘喜歡偷偷地照鏡子,已能把自己的眉毛畫成長眉了。十歲到野外踏青,想象着荷花做自己的衣裙。二十歲開始學彈筝,套在手指上的銀甲一直沒脫下來。

三十歲時,要避免見到男性,連最親的人也不能見,這時她可能在猜想何時出嫁吧。四十歲時,她背對着秋千,在春風中哭泣,怕春天的消逝。

2、千秋歲·數聲鶗鴂

宋代:張先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把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凝殘月。(凝殘月一作:孤燈滅)

譯文:

數聲杜鵑的鳴啼,又報告爛漫春光将要凋謝。惜春人更想将那殘花折。怎奈何雨雖輕柔風卻猛烈,正趕上這梅子發青的暮春時節。看那永豐坊的柳樹,在無人的園中整日撒飛絮如飄雪。

切莫把琵琶的細弦撥動,我深深的哀怨細弦也難傾瀉。天如有情不會老,真情永不會滅絕。多情的心就像那雙絲網,中間有千千萬萬個結。中夜已經過去了,東方未白,尚留一彎殘月。

3、除夜作

唐代:高适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鬓明朝又一年。(霜鬓一作:愁鬓)

譯文:住在客棧裡,獨對殘燈,睡不着覺。不知什麼緣故,詩人的心情變得十分凄涼悲傷。在這除夕之夜,想象故鄉人思念千裡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而明天又要增加一歲,新添不少白發啊。

4、蒹葭

唐代:杜甫

摧折不自守,秋風吹若何。

暫時花戴雪,幾處葉沉波。

體弱春風早,叢長夜露多。

江湖後搖落,亦恐歲蹉跎。

譯文:蒹葭面對摧殘不能夠保全自我,又被瑟瑟秋風吹着該怎麼辦。隻是在極短的時間裡盛開花朵,很快葉子就會沉入水中。在形體柔弱的時候春風拂過都嫌來得早,在生長成密叢時夜裡的寒露又多了。即使衰敗後花葉搖落,還擔心歲月虛度。

5、一剪梅·堆枕烏雲堕翠翹

宋代:蔡伸

堆枕烏雲堕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一袅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镳。斷腸風月可憐宵。忍使恹恹,兩處無聊。

譯文:

烏黑的長發像烏雲堆砌在枕上,發間的翠翹也已經歪落。午睡間突然被驚醒,望着滿眼卻隻是春色的溫紅軟綠。輕柔優美的人兒,哪經得起又一春的歲月煎熬。

隻怕,人老珠黃玉減香消。柳樹下的紅門伴着小橋。多少次等到天黑點上蠟燭映紅了窗子,多少次誤以為是他打馬經過。斷腸呀,風花雪月可憐無盡長宵。忍着萎靡的樣子,卻又,十分無聊。

2.四十不惑的全句是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歲就能夠自謀生路,有自己的生活見解,能夠獨自生活了。

四十不惑,指人在四十水就能夠對生活中的所有事情有一個客觀準确的認識,不會在因為一些無能為力的事情而苦惱。

五十知天命指人在五十歲的時候已經知道生命的意義,知道這個世界的意義,知道這個宇宙的意義,此時,也了解了生命從無到有,從有到無的循環。這個層次不在恐懼死亡。

3.古代人生四十歲的感悟詩句

1.行行向不惑,淹留遂無成。——《飲酒·十六》魏晉·陶淵明

翻譯:行年漸至四十歲,長久隐居無所成。

2.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短歌行》魏晉·曹操

翻譯: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郁長久填滿心窩。

3.歲月忽如流,行年向不惑。——《和陶淵明飲酒詩》宋·滕岑

翻譯:歲月消逝,如流水一般,我的年紀也接近四十。

4.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論詩五首·其二》清·趙翼

翻譯:國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他們的詩篇文章以及人氣都會流芳百世。

5.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宋·晏殊

翻譯:作一首詞曲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樣的季節還是這種樓台和亭子。

4.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我們現在常說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則來自于《論語·為政篇》的記載:“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從心所欲不距。”

漢人戴聖所輯《禮記·曲記篇》中說:“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壯,四十曰強,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還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說法。但後人卻常把“幼學”、“弱冠”等作為年齡稱謂,這恐怕是後代詞彙由單音節向雙音節發展的原因吧

我國還有幹支紀年的傳統,六十年為一輪,故又有六十歲為“花甲之年”的說法。杜甫有詩句曰:“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二十古來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稱。

當然,古代年齡稱謂并不止這些,還有許多散見于各類古書中,因較少使用而未被流傳下來。上面所述這些因使用頻率高,生命力強而被後人沿用了下來。有些還已經進入了我們的日常交際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從“嬰兒”和“兒童”兩個詞中,我們已看不出曆史和今天的區别了。

另外還有:

襁褓:不滿周歲。孩提:兩至三歲。始龀、韶年:男孩八歲。

總角:幼年泛稱。垂髻之年:指兒童。黃口:十歲以下。

幼學:十歲。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歲志學:十五歲。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歲。弱冠:二十歲。而立之年:三十歲。

不惑之年:四十歲。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歲。耳順、花甲之年:六十歲。

古稀之年:七十歲。杖朝之年:八十歲。耄耋:八十、九十歲。

期頤:百歲之人。始龀、髫年:女孩七歲。金钗之年:女孩十二歲

豆蔻年華:女子十三歲及笄:女子十五歲。碧玉年華、破瓜之年:女子十六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标梅之年:出嫁

5.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子,七十古

這是古時候形容年齡的别稱,從小到大分别為:

人初生叫嬰兒,不滿周歲稱襁褓。

2至3歲稱孩提。

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7歲稱韶年。

10歲以下稱黃口。

13歲至15歲稱舞勺之年。

15歲至20歲稱舞象之年。

女孩12歲稱金钗之年。

女孩13歲稱豆蔻年華。

女孩15歲稱及笄之年。

16歲稱碧玉年華;

20歲稱桃李年華。

24歲稱花信年華;女子出嫁稱票?梅之年。

男子20歲稱弱冠。

30歲稱而立之年。

40歲稱不惑之年。

50歲稱知命之年。

60歲稱花甲或耳順之年。

70歲稱古稀之年。

80歲稱杖朝之年。

80至90歲稱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歲樂期頤。

耄耋(mào dié):八九十歲。耄,音“冒”,耋,音“叠”。耄耋是指年紀很大的老人

拓展資料:

耋dié

(形聲。從老、至聲。本義:年老。古指七、八十歲的年紀,泛指老年)同本義 [age over seventy or eighty]

年八十曰耊。字亦作耋。--東漢·許慎《說文》

則大耋之嗟。--《易·離》。馬注:"七十曰耋。"

使率一二耋老而綏焉。--《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耆耋好禮。--《禮記·射義》

又如:耋老(年老;老年人);耋吏(老吏);耋耄(高壽);耋壽(指高壽的人;老人);耋耄之年。

耄mào

<;形>

(形聲。從老,毛聲。本義:年老)

同本義。古稱大約七十至九十歲的年紀

匪我言耄。--《詩·大雅·闆》

亦聿既耄。--《詩·大雅·抑》

老夫耄矣,無能為也。--《左傳·隐公四年》

又如:耄兒(老人和兒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學(年耄碩學之士);耄聩e69da5e6ba90e79fa5e9819331333365656535(年老糊塗);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歲的年齡;高齡、高壽);耄儒(老儒)。

年老昏亂

耄期倦于勤。--《書·大禹谟》

又如:耄思(思緒紛亂);耄耄(紛亂貌);耄亂(謂年老昏亂的人);耄夫(年老昏庸之人);耄昏(年老昏愦);耄聩(年老糊塗);耄朽(老朽;衰老);耄衰(衰老)。

“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對人生新的看法精選

“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對人生新的看法精選(一)

歲月如梭,彈指一揮間,人生已至不惑。孔夫子曾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說是到了四十歲,做事就不遲鈍、不迷惑了,真如聖人而言該有多好,對凡夫俗子隻能是奢望。

二十歲初,風華正茂,躊躇滿志,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意得志滿。

三十歲際,見不再年輕,時上下求索,時拍遍欄杆,喜悅與憂愁同在,激情與消沉共舞。

四十歲至,始覺心态之變、責任之大、感悟之新。

心态之變,常期待閑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随天外雲卷雲舒。接受無怨,無權選擇自己的出身,輕松釋懷社會的不公,無法擺脫自我的束縛。接受無悔,不再常憶錯過的事,錯過的人,錯過的機會。

責任之大,工作責任增大自不待言,因之于社會的發展、環境變化和工作變動。家庭責任加大,真正讓“上有老、下有小”變成了現實,老人多病,需悉心以對。孩子年幼,尚要多加操心。

感悟之新。以前看到别人的不幸,多以平常心待之,認為很遙遠。自以為少年已有不幸,青年寒窗苦讀、經曆艱辛,戮力學以修身、寬以待人、抑欲常樂,中年應不再有别人之不幸。實則與現實大相徑庭,該來的依舊會來,人的生理規律、社會規律無法逾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所能做的就是竭盡全力,在父母的養生之年做自己應該做的。對手足,以最大的親情去包容和感化。對妻兒,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一個好丈夫、一個好父親。對同事、對朋友,更要珍惜緣分,以誠相待,攜手共進。

“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對人生新的看法精選(二)

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就到了不惑之年,這時的人就應該開始看明白了社會、看明白了人生、看明白了自已、看清楚了一切。

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生犯錯是正常的,不犯錯是不可能的,關鍵是犯了錯不再埋怨不再找借口,而是犯了錯就認錯、改錯,那裡跌倒了就在那裡爬起來。

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生的責任。為社會盡到該盡的義務,要讓養育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要給自己伴侶一個溫暖安穩的承諾、要培養孩子成家立業。

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不要怪怨老天對自己的不公,不要抱怨自己的路途坎坷,要學會安于現狀,學會腳踏實地,隻要肯付出必定有回報。

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應該有一個寬廣的胸懷,艱難困苦、酸甜苦辣本是人生常态,學會坦然、學會淡定。

人到了不惑之年,不是過去了大半人生,而是沉澱了些沉穩、沉澱了些清醒。

“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對人生新的看法精選(三)

感受四十歲人生四個季節的交換,春夏秋冬的短暫,那一刻的永恒,精彩瞬間都被凍結了。

自然和諧、和諧延伸,都是永不褪色的意象。啊!生命就像自然界的四個季節。一旦步入四十歲的門檻,你就踏入了人生的秋天。是啊,落葉之時,天下已秋。四十歲的人生是理所當然的。金秋涼爽宜人,深沉甯靜,寓意綿長。仰望湛藍晴朗的夜空,才明白何為廣闊高遠;望着一望無際的秋田,你明白什麼是深邃和美麗啊!這是生活中秋天的味道。

看着時光的流逝,我度過了四十個春夏秋冬。四十歲的我,心中泛起一絲惆怅。面對我的年齡會帶來恐懼、悲觀和失望。走過了人生的大部分路程,見證了四十年的滄桑,四十年的征程。這40年,我做了什麼?我承認我沒有成功,沒有事業,沒有成就,也沒有光彩。唯一能給我帶來的就是踏實和滿足。我不奢望太多,我隻是一個安于現狀的人,不想去想象。雖然想象很美,但一旦真正的诠釋大相徑庭,我隻想順其自然,任其發展。我從不考慮年齡。年齡不是問題,但我不會忽略它的存在。它前行一秒,伴花開落,随時間飄浮。

“四十而不惑”不惑之年對人生新的看法精選(四)

到了這個年齡段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的感慨!這就是曆經人生風雨後的成敗得失!細細思量也許都應該盡釋于一杯濁酒、一杯清茶或者一支香煙的缭繞煙霧中随風化去。此時,對社會、對人生、對價值、對理念都有了更深刻的領悟和理解,這些都是說教式的課本上無法看到和學到的。

在這個物是人非的年代,用實力說話的年代才能更會讓人得到曆練!書本上的很多東西無非是為了統治階級的需要而編排的,有着一定的水分!真正的生活還是靠時間和實踐得來真理。

一個人過了四十歲,就到了不惑之年,這時的人就應該開始看明白了社會、看明白了人生、看明白了自已、看清楚了一切。

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生的責任。為社會盡到該盡的義務,要讓養育自己的父母安度晚年,要給自己伴侶一個溫暖安穩的家、要培養孩子成家立業。

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不要埋怨老天對自己的不公,不要抱怨自己的路途坎坷,要學會安于現狀,學會腳踏實地,隻要肯付出;努力了;就一切順其自然吧!

不惑之年的人明白了,人應該有一個寬廣的胸懷,艱難困苦、酸甜苦辣本是人生常态,學會坦然、學會淡定。

人到了不惑之年,不是過去了大半人生,而是沉澱了些沉穩、沉澱了些清醒。

在這不惑之年經常有必要的酒局要參加,我們更要權衡聽從内心,酒量一定要控制好,這個年紀不是靠犧牲健康換取感情的階段,過于魯莽的舉動不會給感情,友情,親情加分,相反自己受罪還會株連他(她)人;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在這不惑之年,我們要談笑風生,世上有一種不會凋謝的"花朵",那是微笑。它不分四季,不論南北,也不分男女老少,隻要有人群的地方都會開放。越是高潔的心靈,微笑越美……

我們已到或者已過不惑之年的人,更多的時候,不再去計較什麼得失了,也不像20多歲的時候滿腔熱血和旺盛的鬥志了!更多的時候,“靜看庭前花開花落,冷眼看世間風雲變幻”。有的時候也暗自勸自己不必去看得太透!“太透”生活就會失去一些色彩和意義,正所謂人生難得糊塗”也就是說人生不要;也不必活得太明白!應該以“靜、雅、淡、定、穩、”為準則,以一顆淡定安然的心面對人生風雨,世事浮沉!……

對人生的感悟

1、我想終有一天,我會去一個你最想去的地方,做我最想做的事情。

2、如果你找不到一個堅持的理由,你就必須找到一個重新開始的理由。

3、隻有真切的哭過,絕望的累過,鑽心的痛過,無言的悔過,此生方算完整。

4、記住四句話:再難也要堅持,再好也要淡泊,再差也要自信,再多也要節省。

5、明天再美好,也要等過了今天才會來。昨天再輝煌,也不能拿來與今天做交換。

6、你隻要對兩種人好就行了。一種是願意對你好的人,另一種是珍惜你的好的人。

7、人生就是一條坎坷曲折的路,即使不斷的跌倒,也一定要爬起來,堅持自己的夢想。

8、男人要有山一樣的脊梁,經得起磨難,受得了打擊,隻要生命還在,一切還能再來。

9、無論過去發生什麼,人在旅途,愛在心中,用微笑去面對生活,用真情去書寫人生。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隻有一個,那就是在本該拼命去努力的年紀,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人生四大悲劇:窮得沒錢做壞事,熟得沒法做情侶,餓得不知吃什麼,困得就是睡不着!

12、噴泉的高度不會超過它的源頭;一個人的事業也是這樣,他的成就決不會超過自己的信念。

13、沒有人會一直順利。願你更加強大,然後有一天,你可以笑着講述那些曾讓你哭的瞬間。

14、有些人,無論你怎麼對他好,他也不會留意,因為在他的生命裡,你顯得是多麼的微不足道。

15、不如就承認一下,我們沒有想象的那麼堅強,也不想那樣刀槍不入,我們隻是想被溫暖地抱一下。

16、要懂得收斂,要懂得沉澱,懂得真正能陪伴很久的人真的少的可憐,更要懂得柴米油鹽重過風花雪月。

17、人有時候會突然變得脆弱突然地就不快樂突然地被回憶裡的某個細節揪住突然地陷入深深的沉默不想說話。

18、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眼睛看不見了,而是心失去了方向。幸福就是隻要牽對了手,就算失去了方向,你也不會再害怕。

19、女人一定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不管你外表條件如何,不管你家境如何,都要牢牢的記住,必須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和經濟來源。

20、時間在走,年齡在長。懂得的多了,看透的多了,快樂越來越少了。我懷念,那些年,未來遙遠的沒有形狀,我們單純得沒有煩惱。

21、不論你在什麼時候結束,重要的是結束之後就不要悔恨。你把思考交給了電視,把聯系交給了手機,把雙腿交給了汽車,把健康交給了藥丸。

22、一樣的眼睛,不一樣的看法;一樣的耳朵,不一樣的聽法;一樣的嘴巴,不一樣的說法;一樣的心,不一樣的想法;一樣的錢,不一樣的花法;一樣的人們,不一樣的活法。

23、對人表示善意。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為别人有戒心。如果在适當的時候表示自己的善意,誠摯地談談友情,伸出友誼之手,自然就會朋友多,隔閡少,心境自然會變得平靜。

24、很久很久以前,謊言和真實在河邊洗澡。謊言先洗好,穿了真實的衣服離開,真實卻不肯穿謊言的衣服。後來,在人們的眼裡,隻有穿着真實衣服的謊言,卻很難接受赤裸裸的真實。

25、人生如水,水有逆流,也有順流,所以人生也有歡樂與痛苦。心累是指人的心理負荷重,精神壓力大,心事繁雜無序。心累是心靈的疲憊和倦怠,會使人内心遭受痛苦,使身心健康受到傷害。

26、經曆的事,遇見的人,不管于我們有恩抑或有仇,不管于我們是傷抑或是痛,都會在記憶裡留下永遠也抹不去影子。當容顔變得越來越滄桑,那所有的恩怨情仇,都會化作一抹塵煙,随着風飄忽遠逝了。

27、人到了某一個階段,生活就會開始給你做減法。拿走你的一些朋友,讓你知道誰才是真正的朋友。拿走你的一些夢想,讓你認清現實是什麼。當你能看着自己忙裡忙外,成為自己生活的旁觀者,你才能找到自己的節奏。

28、生命中有太多的遇見,不過是過客,而非歸人。路過,那是緣分,留下,便是宿緣。遵從内心的召喚,認認真真地活着,讓每一個日子都看見歡喜。許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隻有一個,即使一切都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我們依舊在前行。

29、其實,青春就是這樣,不聽勸,瞎折騰,享過福,吃過苦,玩過票,碰過壁,使勁折騰,折騰累了,才發現自己轉了一個大圈兒,卻又回到了原地。可是,卻從不後悔,也并不埋怨,因為不轉這個圈兒,我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原地在哪裡。

30、人生是一場修行,修行實則是修心。心小,小事則大;心大,大事則小。大其心,容天下之事;虛其心,賞天下之美;潛其心,究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得失看淡方能容物,心境空靈美自意會,靜氣平心智慧漸生,定性收心以不變應萬變。

31、人生的最高境界,不過是陪着一個舊人,守着一屋的舊物,悠悠地數着一段舊歲月。我要躲避的事物太多了,我不知道是否有一種魚,一生都想躲開水,是否有一種樹,一生都想躲開陽光。似水年華,輕輕地從我身邊流逝,望着紅塵的是是非非,總是容易動情。

32、情商,不是八面玲珑的圓滑,而是德行具足後的虛心、包容、自信和格局。成熟,不是由單純到複雜的世故,而是由複雜回歸簡單的超然。覺悟,不是對所有世事的無所謂,而是對無能為力之事的坦然接受。成功,不是追求别人眼中的最好,而是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得最好。

33、從今天起,要做一個簡單的人,踏實而務實。不沉溺幻想,不庸人自擾。要快樂,要開朗,要堅韌,要溫暖,對人要真誠。要誠懇,要坦然,要慷慨,要寬容,要有平常心。永遠對生活充滿希望,對于困境與磨難,微笑面對。多看書,看好書。少吃點,吃好的。要有夢想,即使遙遠。

34、别太善良了,别太大方了,也别太能幹了,時間久了人家會覺得,你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即使有一天你撐不住,哭了累了,也沒人心疼你。因為在他們眼裡這都是你願意的。有時候心眼也别太好了不要什麼事都為别人着想!别人不會想你的感受和種種不易。他們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

35、我們很多時候是活給别人看的,也在盯着别人是怎麼活的。于是,我們給自己戴上了面具,哪怕心裡很苦很累,面具上鑲嵌的依舊是永恒的笑容;我們看到别人臉上的笑意,總是懷疑他們也戴上了面具。其實,幸福是自己的,永遠不要拿别人來做參照,别人做不了你,他怎麼知道你走過的路,你心中的樂與苦。

36、淡淡的日子淡然地過。生活如水,人生似茶,再好的茶放到水中一泡,時間久了,也就淡了。也許是棱角平了,或許是成熟穩重了,腳步越來越踏實,日子越來越平淡。人生步入另外一種境界,淡然。得與失,成和敗,聚或散,雖然一樣渴望一切都好,但也能安然地接受一切不好。淡然,是人生的一種成長。

37、生活總和我們開着玩笑,你期待什麼,什麼就會離你越遠;你執着誰,就會被誰傷害得最深。做事不必太期待,堅持不必太執着;學會放下,放下不切實際的期待,放下沒有結果的執着;凡事要看淡、看開、看透一些,什麼都在失去,上一秒已經過去;什麼都留不住,過去的就别再翻回去,唯有當下的快樂與幸福。

38、【為人之道】1、有人緣則有福,結好人緣就是最大修行。2、君子為目标,小人為目的。3、得理應饒人,理直應氣和。4、欣賞别人,就是莊嚴自已。原諒别人就是善待自已。5、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6、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7、改變自已是自救,影響别人是救人。

39、生命都是在疲憊中跋涉,生活都是在矛盾中掙紮。憂傷時,尋一隅靜谧,将一顆疲憊的心靈做須臾停留,将心輕輕靠岸,給自己放個假;開心時,展開燦爛的笑臉,揚起生活的風帆,真實的行路,讓所有沐浴在生命最深處。懷一份坦然,給心一些釋然,向前走,雖然不知道前面是否有花開和月圓,但心若在,夢亦在!

40、正确的觀察力從内心深處來觀察生活,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生命是不能收集的。幸福也不能單單從經驗中獲得。甚至不能擁有、賺取、穿用或消費。幸福是一種精神經驗:每一分鐘都存在于愛、感恩與滿足中。你不能去尋找成功。這個寶藏就在你内心,隻須發覺并挖掘就行了。其秘訣就是把收集式的生活改成慶祝式的生活。

對人生感悟的句子

1、生活中要學會享受:享受工作的歡快,享受朋友的笑聲,享受家人的溫馨,享受創造的快慰,享受果實的甜美

2、我不知道我現在做的哪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而當我終于老死的時候我才知道這些。所以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盡力做好每一件事,然後等待着老死。

3、人生難免經受挫折,風雨過後就是彩虹;生活難免遭受苦難,雨過天晴終有陽光

4、想知道一個人愛不愛你,就看他和你在一起有沒有活力,開不開心,有就是愛,沒有就是不愛。

5、“吃虧是福”不但是一種人生策略,更是一種生活智慧。吃小虧不但可以赢得人們的景仰,還可學到人生大智慧。

6、人生充滿着辯證法:工作忙說明你還沒有失業,競争失敗說明你雄心猶存,戀愛失意說明你還在追求,誤入歧途說明你還在奔走。

7、要看一個人有沒有内涵,内看談吐,外看着裝。還可以看寫字。談吐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着裝可以看出一個人的品位,寫字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

8、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須先腳踏現實;如果你希望輝煌,那麼你須腳不停步。

9、生命中,不斷地有人離開或進入。于是,看見的,看不見的;記住的,遺忘了。生命中,不斷地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見的,看見了;遺忘的,記住了。然而,看不見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記住的,是不是永遠不會消失?

10、人生道路雖很曲折,卻很美麗。隻要你細心觀看,就能飽嘗沿途美景。

11、嘴的功能如果超過了耳朵的功能,那是你不知好歹的結果;不要用假話延誤了自己的一生,也不要用真話毀了自己的一世。

12、人生想想美事,生活的煩惱就易離去;想想成功,生活的挫折就不在話下;思思親朋,心底裡的力量就會湧起;思思理想,前進的腳步就會更加堅定;憶憶英雄,克服困難的勇氣就會激增;憶憶祖國,工作的熱情就會倍增。

13、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麼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

14、魅力是什麼?魅力不是漂亮,漂亮的女人不一定能吸引我,端莊幽雅的女人我才喜歡。所以你不用擔心自己不夠漂亮。

15、男人有錢就變壞,是的,很多男人這樣,不過,一有錢就變壞的男人就算沒錢,也好不到哪裡去。

16、人生短短幾十年,不要給自己留下了什麼遺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該愛的時候就去愛,無謂壓抑自己

17、你愛他嗎?愛就告訴他,何必把思念之苦藏在心底深處。怕樣子,地位,身份不相配?别怕,愛一個人是美好的。

18、隻有使自己自卑的心靈自信起來,彎曲的身軀才能挺直;隻有使自己懦弱的體魄健壯起來,束縛的腳步才能邁開;隻有使自己狹隘的心胸開闊起來,短視的眼光才能放遠;隻有使自己愚昧的頭腦聰明起來,愚昧的幻想才能抛棄!

19、人生受傷害能磨練你的心志,受欺騙能增長你的見識,受遺棄會教你自立的本領,受批評能助長你的智慧。

20、平平淡淡才是真,沒錯,可那應該是激情過後的平淡,然後再起激情,再有平淡。激情平淡應呈波浪形交替出現。光有平淡無激情的生活有什麼意思?()隻要你真心愛他,到死你也會有激情的。

21、失敗并不意味你無能,有時挫折反而會引導你走向成功;勝利并不意味你超能,有時順利反而會誘導你滑入深淵。

22、邁開腳步,再長的路也不在話下;停滞不前,再短的路也難以到達。

23、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隻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

24、也許有些人很可惡,有些人很卑鄙。而當我設身為他想象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比我還可憐。所以請原諒所有你見過的人,好人或者壞人。

25、人生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無恥;你可以不偉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聰明,但不能糊塗;你可以不博學,但不能無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樂觀,但不能厭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損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進取,但不能倒退。

26、人生無坦途,世間無平路,路總是不平的,所以不要抱怨,覺得路不平是因為心不平,心平才能一切皆平。隻有保持一顆自由自在的心,才能輕輕松松跟着因緣走。

27、無私心雜念,隻知道傾己所有去愛對方。而以後的愛情都沒有這麼純潔無瑕了。純真是人世間最為可貴的東西。我們渴求的就是她。

28、在這浮躁的世界上,我沒辦法對全社會的浮躁作些什麼,隻能盡量使自己不浮躁。

29、路要靠自己的雙腿去走,借用别人當拐杖來代替雙腿肯定是走不了多遠的。

30、在人生征途中有許多彎路、小路、險路、暗路,隻有意志堅定且永不停步的人,才有希望到達勝利的遠方。

對人生感悟的名言

1、不要說喜歡我,如果你還喜歡着很多人。不要說愛我,如果你同時愛着别人。不要和我說白頭到老,如果你已經承諾别人。我隻喜歡專一的,隻愛懂得珍惜的,隻固守真正值得堅持的誓言。見了誰都喜歡的喜歡,不是浪漫,是浪子。同時愛幾個人愛的愛,不是愛,是發情。對很多人表白真心的人,不是多情,是花癡。

2、不奮苦而求速效,隻落得少日浮誇,老來窘隘而已。——鄭闆橋

3、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以及整個命運的,隻是一瞬之間。——歌德

4、有人愛你的身體,有人愛你的思想,有人愛你的靈魂。你像顆閃耀的鑽石,人們愛你的不同面,其實都是愛。所以别人愛你什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願付出什麼代價。有些人願付出金錢,有些願付出浪漫,而有些願付出一生。愛是種選擇,不選最貴重,而選你最想要的。

5、我從來沒有招惹你,你為什麼要來招惹我?既然招惹了,為什麼半途而廢?

6、你微笑地看着我,不說一句話。而我知道,為了這個,我已經等了很久了。

7、為了你,很多事我不一定會,但我在努力學。

8、生氣的時候,開口前先數到十,如果非常憤怒,先數到一百。——傑弗遜

9、任何事物,隻要讓你心情沉重,讓你對自己有不好的感覺,阻礙你前行的,把它丢掉。任何事物,如果隻是占有空間,對你的人生毫無正面貢獻,把它丢掉。任何事物,要丢還是要留,你得花很長的時間權衡利弊,或是煩惱不知所錯的,那把它丢掉。

10、不要認為後面還有更好的,因為現在擁有的就是最好的;不要因為距離太遠而放棄,愛情可以和你一起遠行;不要因為對方不富裕而放棄,勤勞可以讓你們富裕;不要因為父母反對而放棄,你會發現因為這個原因而放棄的愛情,将是你一生的悔恨。其實對于愛情,越單純越幸福。

11、有時候,不是對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對方看得太重。

12、牽你的手,靜靜的教你一支舞。

13、天下最悲哀的人莫過于,本身沒有足以炫耀的優點,卻又将其可憐的自卑感,以令人生厭的自大、自誇來掩飾。

14、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15、當我對你越來越禮貌時,我們或許就越來越陌生了。

16、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羅曼·羅蘭

17、在行進時,也時時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頹唐,有人叛變,然而隻要無礙于進行,則越到後來,這隊伍也就越成為純粹、精銳的隊伍了。——魯迅

18、感情久了,就不是愛了、而是依賴;失去那陣,那不是痛、而是不舍。

19、認清這個世界,然後愛它。

20、人應該掌控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被欲望所掌控。追求舒适、追求享受是人的本能,但也要有所節制。欲望就像水一樣,适當就好,多了就會泛濫成災。我們之所以活得累,往往就是因為把欲望誤認為需要,使自己疲于奔命,越陷越深。

21、愛一個人和被一個人愛都是很幸福的事,可世間的事就是這樣公平,有得必有失。正如你愛一個人,得到了他,卻失去了那神秘向往的感覺,得不到他,卻得到了任心靈想象的自由。所以,當你愛上一個人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你要怎麼做才是最完美也最不讓你後悔的。

22、相逢的故事多似流星,唯你與我,以眼認眼,以身還身。

23、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沉浸下來,慢慢降低對事物的欲望。把自我經常歸零,每天都是新的起點,沒有年齡的限制,隻要你對事物的欲望适當的降低,會赢得更多的求勝機會。每件事最後都會是好事。如果不是好事,說明還沒到最後。

24、巨大的建築,總是由一木一石疊起來的,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魯迅

什麼是四十不惑

什麼是四十不惑

四十不惑的意思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曆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了,不被表象所迷惑,能夠明白事物的本質與道理,能夠了解自己的優點與缺點,主要指價值判斷即判斷是非、善惡、好壞、美醜。出處:《論語·為政》。

《論語·為政》篇有孔子的一段人生為學進德的自述:“吾十有五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确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擴展資料:

三十而立的意思:

三十而立,漢語成語,拼音是sānshíérlì,原意是指人在三十歲前後建立自己人生穩定的價值觀,做事做人的原則,如孔子三十立于禮。現代則多指有所成就。

這是《論語·為政》中孔子對于自己在30歲時所達到人生狀态的自我評價。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雖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聖人,但後人往往把孔子的這些自我評語作為人生不同階段所應達到的理想生活狀态。

二十不惑

二十不惑的意思是人生有許許多多的節點,而20歲就是第一個需要直面迷茫,不再困惑的節點。

在這個階段裡會認識到更多的事和物,很多人會重新認識自我,找到清晰明确的人生方向,保持着無所畏懼、有韌性、更堅定的自我态度。

絕大多數人,都會有那麼一刻,感到迷茫,不知道未來應該做什麼才能夠讓自己生活得更好。

在迷茫這個問題上,不管你是智者,學生、大學教授還是上班族,都一定會或多或少感到迷茫。

在二十歲的年紀中,經曆挫折、迷茫和狼狽。不惑隻是一個形容!和二十的搭配,為的是想傳達出這一代人的青春煩惱和成長困惑。

二十不惑,三十而已,四十小歡喜,五十不認命,六十悅己,七十鍛煉身體,八十不止活着而已,九十有沒有人演看運氣。

十五歲開始立志學習,三十歲能自立于世,四十歲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能達到随心所欲,想怎麼做便怎麼做,也不會超出規矩。

這是孔子的自我報告,為什麼孔子在談到為政,要作自我報告呢?孔子是七十二歲死的。他用簡單幾句話,報告了自己一生的經曆,艱苦奮鬥的精神。

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意思是:30歲可以自立于世,即做事合于禮,言行都很得當。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三十歲就能有所成就,四十歲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歲就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樂知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各種不同的意見,七十歲可以随心所欲卻又不超出規矩。”

擴展資料:

其他的年齡稱謂:

1、湯餅:出生三天,邀親友吃湯餅。

2、初度:周歲。後稱生日為初度。

3、生小:幼年。

4、總角:總,聚束;角,小髻,意為收發結之,即兒童的發髻向上分開的樣子,俗稱小丫角,因此稱童年時代為總角。

5、垂髫:指童年。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6、始龀:龀,兒童換牙,即脫去乳牙長出恒牙。按生理常規,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龀便成了童年的代稱。

7、教數:9歲。

8、外傅:10歲,出外就學。

9、束發:束,捆,結之意。古代男孩成童時束發為髻,因以「束發」為成童的代稱,通常年十五歲始稱成童。

10、舞勺:13歲。

四十什麼

正确的應該是二十弱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二十弱冠:男子20歲稱弱冠。這時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還比較年少,故稱“弱”。

三十而立:指人在三十歲時就應該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與發展方向。

四十不惑:指人到了四十歲就沒有什麼可以顧慮、疑惑的了。

感悟

人到了四十歲,咀嚼了事态的冷暖,感懷了歲月的無情,往事悠悠,四十年彈指一揮間,在經曆了許多疑惑、彷徨、振奮、欣喜之後,是沉思,是恍然大悟。

少了激情,多了沉穩;少了沖動,多了冷靜;少了煩惱,多了理智;少了放任,多了責任;少了盲從,多了自我。

四十歲的人是十分理智和清醒的,對外,他明白了社會;對内,他明白了自己;對自己,他明白了責任。

40的人明白:人和社會的關系就是個體和群體的關系,個體是群體中的一分子,個體左右不了群體,那就必須正視它,個人的理想和願望必須建立在現實社會的基礎之上,否則就是空想。他内心會有一種淡定的力量去應對外界。

三十而立

意思是到了三十就而立,到了回十就不感,到了五十就知天命,到了六十就花甲。

而立之年指30歲,不惑之年指40歲,天命之年指50歲,花甲之年指60歲,古稀之年指70歲。

三十而立,而立之年的意思是一個人到了三十歲應該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的年齡。而立之年指的就是三十歲。

擴展資料

這句話的啟示:

如果我們生命的每一秒鐘都有無數次的重複,我們就會象耶稣釘于十字架,被釘死在永恒上。這個前景是可怕的。在那永劫回歸的世界裡,無法承受的責任重荷,沉沉壓着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這就是尼采說永劫回歸觀是最沉重的負擔的原因吧。

如果永劫回歸是最沉重的負擔,那麼我們的生活就能以其全部輝煌的輕松,來與之抗衡。

最沉重的負擔壓得我們崩塌了,沉沒了,将我們釘在地上。可是在每一個時代的愛情詩篇裡,女人總渴望壓在男人的身軀之下。也許最沉重的負擔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最為充實的象征,負擔越沉,我們的生活也就越貼近大地,越趨近真切和實在。

四十不惑

四十不惑:并非指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就什麼也不迷惑了。四十不惑的真正意思應該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經曆了許多,已經有自己的判斷力了。

出處: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孔子說:“我十五歲有志于學術體系的建立,三十能夠建立自己學術體系的初步雛形,四十能夠把自己的學術體系拾遺補缺較為完善,五十知道自己的學術體系天性如此;

六十知道自己的學術體系不過如此;七十宣傳自己的學術體系本應如此,面對質疑、求教,能夠從心所欲解釋自己的學術體系。”

擴展資料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大同”社會的基本特點是:大道暢行,“天下為公”,因而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在大同的世界裡,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為親,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兒女為愛,而是相互敬愛,愛天下所有的人。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孩子們都能獲得溫暖與關懷,孤獨的人與殘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滿意的歸宿。陰謀欺詐不興,盜竊禍亂不起,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講信修睦,選賢舉能。這是一幅理想化的傳說中的堯舜時代的原始社會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會。

五十知天命

意思是:五十歲以後能知道并順應天命。

《論語·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學習;三十歲能夠自立;四十歲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命;六十歲能正确對待各種言論,不覺得不順;七十歲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規矩。”

擴展資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漢族,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先祖為宋國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

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铎”,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萬世師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儒家文化圈及世界有深遠的影響。全中國各地也有是孔廟祭祀孔子。《論語》涉及哲學、政治、經濟,教育、文藝等諸多方面,内容非常豐富,是儒學最主要的經典。

在表達上,《論語》語言精煉而形象生動,是語錄體散文的典範。在編排上,《論語》沒有嚴格的編纂體例,每一條就是一章,集章為篇,篇、章之間并無緊密聯系,隻是大緻歸類,并有重複章節出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五十而後知天命

六十

六十而耳順。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

孔子說:“我十五歲立志于大學之道;三十歲能夠自立于道;四十歲能無所迷惑;五十歲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規律;六十歲所聞皆通;七十歲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出處:《論語·為政》

擴展資料

孔子自述了他學習和修養的過程。這一過程,是一個随着年齡的增長,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過程。就思想境界來講,整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十五歲到四十歲是學習領會的階段;五十、六十歲是安心立命的階段,也就是不受環境左右的階段;七十歲是主觀意識和做人的規則融合為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道德修養達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養過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養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擊,要經過長時間的學習和鍛煉,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覺地遵守道德規範,而不是勉強去做。這兩點對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論語·為政

四十不惑精美勵志句子

形容四十不惑的朋友圈精辟句子有:

1、就算全世界都否定你,你也要相信你自己,不要去想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話不過是陽光裡的塵埃,下一秒就被風吹走。

2、所謂的人生大赢家,并不在于你在哪裡,做什麼,而在于你在自己選擇的路上,是否擁有強大的内心,來支持你想要的生活。

3、你再優秀也會有人對你不屑一顧,你再不堪也會有人把你視若生命。所以,牛的時候時不要得瑟,落魄時不要堕落。

4、你夢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你今時今日所處的位置都是基于你所信賴和夢想的一切!

5、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于有眼睛卻發現不了美,有耳朵卻不會欣賞音樂,有心靈卻無法理解什麼是真。

6、有時候努力,不是為了去換取成功,不是為了去超越别人,而是一種想去體驗一個更大的世界的欲望。

30不惑40而立50歲60耳順

三十而立:三十歲,知道規矩,能在社會上站得住腳;

四十不惑:四十歲,知識較豐富,聽各種不同議論,不緻迷惑;

五十知天命:五十歲,知道大自然賦予人們的命運;

六十耳順:六十歲,一聽别人言語,便能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不滿周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龆年;?

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

12歲——金钗之年;?

13歲——豆蔻年華,?

15歲——及笄之年;?

16歲——破瓜年華、碧玉年華;?

20歲——桃李年華;?

24歲花信年華;?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歲——半老徐娘;

20歲——弱冠;?

30歲——而立之年;?

40歲——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緻事之年、緻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

90歲鲐背之年;?

100歲——期頤。

擴展資料:

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束發是男子十五歲。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而立是男子三十歲。不惑是男子四十歲。知命是男子五十歲。花甲是六十歲。古稀是七十歲。耄耋指八十歲。鲐背之年指九十歲。期頤指一百歲。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年齡稱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