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語形容詞有哪些并造句(表語形容詞例句)

biang 中華百科 1.2K+

本文目錄

  1. 帶“動詞”的詞語有哪些
  2. 英語和中文的語法規則 有哪些不同
  3. 英語翻譯技巧有哪些

帶“動詞”的詞語有哪些

動詞(Verb)一般就是用來表示動作或狀态的詞彙。在英語中,動詞按作用和功能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謂語動詞,另一類是非謂語動詞。

人物動作動詞:

1、關于眼的動作

看望瞥視盯瞧窺瞄眺瞪瞅

俯視遙望凝視探望看護鄙視蔑視斜視歧視打量環顧

鳥瞰

察言觀色左顧右盼虎視眈眈袖手旁觀面面相觑凝神注視

不屑一顧眼珠一轉東張西望眼睛一閃明察秋毫直眉瞪眼

目睹一切目擊現場

2、關于耳的動作

探聽打聽聆聽谛聽靜聽細聽

豎耳靜聽側耳傾聽洗耳恭聽垂手恭聽耳聞目睹

3、關于嘴的動作

咬吞吐吮吸啃喝吃咀嚼

噘嘴嘟嘴努嘴撇嘴

舔舔嘴唇抿着嘴笑小嘴一翹細嚼慢咽狼吞虎咽

4、關于頭頸的動作

颔首俯首仰頭點頭搖頭低頭擡頭伸頸縮頸歪頸

伸長脖子歪着腦袋搖頭晃腦抱頭鼠竄交頭接耳垂頭喪氣

點頭贊許低頭沉吟探頭探腦昂首挺胸埋頭苦幹仰天長嘯

搖頭擺尾搖頭反對

5、關于手臂的動作

攙抱摟扶捉擒掐推拿抽撕摘揀撿打播擊捏撒按彈撞提扭捶持揍披搗搜托舉拖擦敲挖抛掘擡插扔寫抄抓捧擲撐攤倒摔劈畫搔撬揮攬擋捺撫搡拉摸拍搖剪拎拔擰撥舞握攥

6、關于腿腳的動作

退進奔跑趕趨遁逃立站跨踢跳走蹬竄

打個趔趄東倒西歪腳步不穩蹦蹦跳跳縱身一跳踮起腳尖

逃之夭夭聞風而逃原地踏步裹足不前迎頭趕上遠走高飛

拔腿就跑跛着腳走飛檐走壁屈膝下跪打個踉跄自由馳騁

碎步而行跺腳賭氣拳打腳踢直趨而過閑庭信步弓腿跨步

躊躇不前大步流星垂足而立長驅直入

7、關于腰身的動作

屈身轉體倒立貓腰蜷曲側卧俯卧仰卧躺下睡下趴下蹲下彎腰弓身挺身俯身哈腰

挺直腰闆彎腰弓背扭動腰肢身體後傾彎腰作揖一搖三擺打拱哈腰

三、動詞的分類:

動詞是表示動作、行為、心理活動或存在變化等的詞。例如:

表示動作行為:說、看、走、聽、笑、拿、飛翔、跑、吃、唱、喝、敲、坐、吆喝、盯、踢、聞、摸、批評、宣傳、保衛、學習、研究、進行、開始、停止、禁止

表示存在變化消失:在、死、有、等于、發生、演變、發展、生長、死亡、存在、消滅

表示心理活動:想、愛、恨、伯、想念、打算、喜歡、希望、害伯、擔心、讨厭、覺的、思考

表示判斷:是、為、乃

表示可能意願必要(助動詞):能、能夠、會、可以、願、願意、肯、敢、要、應當、應該、配、值得、甯可

表示趨向(趨向動詞):上、下、進、出、回、開、過、起、來、上來、下來、進來、出來、回來、開來、過來、起來、去、上去、下去、進去、出主、回去,開去、過去

表示發展動詞:如生長、枯萎、發芽、結果、産卵;

四、動詞的語法特點:

1.一部分動詞可以重疊,表示“動作短暫”或“嘗試”的意思,是時态的表示法。

單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是:AA

看——看看想——想想

試——試試講——講講

雙音節動詞重疊形式是:ABAB

學習——學習學習批評——批評批評

讨論——讨論讨論休息——休息休息

動詞比較複雜,有的需要加以說明。

1.動詞“是”

I.“是”用在名詞前邊是動詞,這種“是”常常表示主語“等于什麼”或“屬于什麼”。例如“魯迅就是周樹人”、“牛是反刍動物”、“他是個開車的”、“是他救了我”;此外,“這一年,人家都是豐年,我是歉年,收完秋就沒吃的了”等裡面的“是”仍是動詞,作謂語。

II.“是”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表示肯定,含有“的确”、“實在”的意思,可以看作語氣副詞,作狀語,例如“我〔是〕懂了”、“他〔是〕勇敢”、“這樣做〔是〕好”。

2.動詞“有”

“有”隻當動詞用,不能當副詞用。例如:

請問,這裡有賣鋼筆嗎?(錯)請問,這裡有鋼筆賣嗎?(對)

李光有在嗎?(錯)李光在嗎?/李光在不在?(對)

李老師有教過你嗎?(錯)李老師教過你嗎?/李老師曾經教過你嗎?(對)

有受傷嗎?(錯)受傷沒有?(對)

3.助動詞

助動詞是指動詞中能放在“不X不”(不敢不)格式裡的詞。助動詞可以作謂語,如“這樣做可以不可以”、“完全可以”。但它們經常用在動詞、形容詞前邊作狀語,表示動作者的主觀意願和表示可能性、必要性等。例如“我們一定[要]堅持原則”、“春天到了,天氣[應該]暖和了”。

4.趨向動詞

趨向動詞可以單獨作謂語,如“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來”。還經常用在别的動詞或形容詞後邊表示趨向。作趨向補語,如“拿<出>一本書”、“拿<出來>一本書”、“拿<出>一本書<來>”。

英語和中文的語法規則 有哪些不同

漢語和英語作為兩種高度發達的語言就其思維本質而言大同小異,僅僅在思維的角度上稍有區别。

比如漢語英語都有兩種基本的句型:

1.主系表;即什麼是什麼

2.主謂賓。即什麼做了什麼

例如:

主系表示例:

漢語:我是一個學生。

英語: I am a student.

主謂賓示例:

漢語:我愛你。

英語:I love you.

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從大的方面而言,從主謂賓等主幹輸出順序而言,中英的表達順序是一緻的。隻是對于一些附屬成分,如修成主語、賓語等主幹的定語而言,中英文采取的不同的方式,即中文采取了前置的方式,而英語采取了後置的方式。

中英文定語示例:

中文:這就是我想要的那本書。定語前置

英語:This is the bookthat I wanted.定語後置

之所以很多人覺得英語語法和中文語法會有很大的不同,其本質是沒有真正的理解英語語法,同時作為兩種高度成熟的語言,英文能表達什麼意思内涵,中文就一定也能表達同樣的意思内涵,所以英語有這樣的語法,中文也相應的有對應的語法。就好比很多人說英語有時态,中文怎麼沒有時态呀?此話大錯特錯!中文同樣有時态,比如中文同樣有:

一般現在時态、一般過去時态、一般将來時态、一般過去将來時态;

現在不定時态、過去不定時她、将來不定時她、過去将來不定時态;

現在進行時态、過去進行時态、将來進行時态、過去将來進行時态;

現在完成時态、過去完成時态、将來完成時态、過去将來完成時态;

現在完成進行時态、過去完成進行時态、将來完成進行時态、過去将來完成進行時态;

中英文時态是嚴格的一一對應的,中國學生之所不知道中文存在這樣的時态,是應為當局者迷,就好像魚兒不知道自己在水中一個道理。

示例:

一般現在時态:

中文:我天天去學校。(常态,長期不變的動作狀态)

英文: I go to school every day.(常态,長期不變的動作狀态)

現在進行時态:

中文:我在吃飯。(非常态,又叫進行态,可以感知動作的延續)

英文:I am eating.(非常态,又叫進行态,可以感知動作的延續)

從以上示例你可以看出,中英文時态是嚴格的一一對應的。隻是英語語言要求更加嚴格,“時“和”态”必須要嚴格的形式進行區分,如:

中文:我不是天天去學校。(“時”的概念沒有明确的形式表達,而是通過對話的語境進行表達,天天并沒有說是現在天天,還是過去天天,還是将來天天)

英文: I don't go to school every day.(do表達“時”; go表達“态”)

現在進行時态:

中文:我在吃飯。(“時”的概念沒有明确的形式表達,而是通過對話的語境進行表達)

英文:I am(時) eating(态).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英語語法和中文語法沒有多少區别,隻不過在學習語言的時候,我們對母語的語法視而不見,對英語的語法又沒有學透,直接導緻中英理解的時候不能達到思維的同頻共振,因此而誤以為中英語法和思維有很大區别。

關于英語語法,依舊有太多的同學會有太多的疑問和困惑,可以參考如下帖子,看完基本就明朗了。

很多同學經常問一些英語該如何學的問題,如單詞該如何學、語法該如何學、口語聽力該如何學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現在針對這些問題逐一列出并給予解答如下:

1.什麼是英語思維?

答:英語思維從字面上理解有兩種意思,一種是用英語進行思維,一種是英語所蘊含的思維。後者即英語的思維方式、思維角度,也就是指蘊含在英語語法規則中的思維及其原理。所以要正确地使用英語進行思維的前提是我們必須首先要掌握英語語法中的思維及其原理。

2.什麼是英語語感?

答:語感是對語言的感覺,是指在學習和使用英語的過程中所獲得的感性經驗。語感并不能等同于語言規律,隻是對語言規律的一種朦胧的感性認知,所以很多時候你的語感并不靠譜。很多人想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來建立和強化語感,并寄希望于能最終獲得英語思維的方法是行不通的,或者說是事倍功半的。

3.什麼是語法?

答:語法是語言的法則,是語言規律的高度凝練。語法和語言是共生共存關系,有了語言也就有了語法。

4.為什麼母語不用學語法,而英語卻要學習語法?

答:之所以母語不用學習語法是因為我們生活在母語環境中,每日耳濡目染,同時自出生時起伴随着成長,父母逐字逐句地教,逐字逐句地糾正,從而在無數次的重複中不知不覺内生了母語的語法規則。而英語作為一門外語,我們僅僅在英語課堂上才能獲得一點有限的練習,幾十個學生面對一位老師,不能象學習母語一樣得到大量有效的練習和矯正,所以無法像母語一樣内生正确的英語語法規則。因為無法自然地内生,但是又需要這套語法規則來約束和保障我們正确地使用英語,那麼隻有去學習語法規則。

5.語法為什麼那麼難?

答:難者不會,會者不難。傳統的英語教學并沒有真正地理解英語語法,并沒有建立起完整、系統的英語語法體系,也沒有真正認識到英語語法規則所蘊含的思維本質,因此導緻在英語教學中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造成大量語法概念的理解混亂模糊、語法結構撕裂散亂、緻使原本簡單系統的語法體系支離破碎,漏洞百出。

語法之所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書店大部頭的語法書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動辄上千頁,厚厚一大本,更有甚者分成數冊,試想有幾人能耐心看完?無形中給讀者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形成了英語語法非常複雜難學的印象。

英語語法很簡單,初中以上基礎的學習者數十課就可以理解學透、系統掌握,而無需耗費數十年時間學習。

6.學了多年英語,為什麼還是看不懂、寫不出、說不了?

答:除了上述原因之外,還是因語法和單詞基礎不夠紮實造成的。英語文章由句子組成,句子由主、謂、賓、定、狀、補語組成,謂語是句子的核心,有各種時态和語态的變化,所以如果語法紮實,那麼謂語部分無論如何變化,都可以正确地寫出。謂語之外的其它部分由單詞、短語、從句進行相應的語态和時态變化作為上述句子的成分。語法和單詞不紮實就會直接導緻聽說讀寫的障礙。

7.英語學習有捷徑嗎?

答:俗語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做任何事情都有其捷徑,都要有一個科學的規劃和安排,而不可貿然開始。比如有的同學以單詞入手,手捧詞典從第一頁開始背起,沒有多久就放棄,然後再次開始,再次放棄,直到最後徹底放棄;有的同學以語法入手,面對衆多語法圖書茫然無措,随機選擇一本厚的開始學起,看不到一半也放棄了;還有很多同學以大量的泛聽、泛看、泛讀、泛背入手,以為量變終能導緻質變…結果苦不堪言,收效甚微。

英語學習是有捷徑的,這條捷徑就是借鑒和學習别人已有的經驗和積累,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而不是盲目地重走前人已走過的漫長探索之路。英語學習可以是快樂的,正确高效的英語學習應該按照如下順序:

1.首先學透語法,建立起完整系統的英語語法體系,即建立起英語語法的全局視野。這時在你的頭腦中已經建立起一台強悍的英語語法處理器,英語閱讀和寫作的語法障礙已經消除,你就真正進入了英語學習的高速公路。那麼如何快速高效地學透語法,參見《英語思維:10節課建立完美的英語框架體系》視頻課程和同名圖書《英語思維:解密英語語法的原理》。

2.語法障礙消除後,剩下的就是聽說讀寫以及單詞的學習了,這時最佳的英語學習方法就是通過大量精看、精學每一集原聲影視劇來全面提升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

語法和思維可以很快建立,詞彙和聽說讀寫則需要終生學習。

8.學英語沒有語言環境怎麼辦?

答:有了語言環境也不一定能夠說好,大量的海外華人不能夠流利地使用英語,有很多身在國外卻報名國内的在線視頻課程來補習英語,甚至有把小孩送出國的父母又把小孩領回國學習英語的例子。原因很簡單,因為英語基礎太弱,交流了幾次,自己聽不懂,老外也不明白,導緻彼此都不願意再進行交流。有大量沒有出過國沒有英語環境的人英語卻掌握得非常好,所以沒有英語環境并不是最重要的。

但是英語環境确實非常重要,沒有英語環境,就好比學習遊泳卻沒有遊泳池。這時就需要我們自己創造英語環境了。那麼如何創造英語環境呢?答案就是看原聲影視劇。原聲影視劇擁有最原生态的英語環境,口語純正、發音标準、詞彙量巨大、都是日常工作生活中最實用的單詞、口語,拿來就用。而且可以快進,可以快退、有聲音、有畫面、有情節,不認識的單詞可以暫停查詞典。還有什麼樣的語言環境能夠比原聲影視劇更好呢?看一遍不夠,看兩遍、三遍、十遍、二十遍,直至看到你脫口而出。還有什麼對白會不理解,什麼單詞會不認識呢?

9.學英語找外教好嗎?

答:在教大家開口說英語和練習一些簡單的對話方面,外教有其優勢,但是在教單詞和語法方面,外教和中教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如果讓外教來教語法,那麼僅僅就語法中的一些常見術語學生都難以理解,更不用說去全面理解系統的語法講述和解釋了。讓外教教我們英語語法就好比讓我們教老外中文語法,我們大多數人對中文語法都是視而不見、習以為常的,大多數的外教對英語語法也是如此,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對自己在熟悉不過的母語語言的語法反而稀裡糊塗。所以我們無需盲目的迷信外教,同時英美人也并沒有真正地理解英語語法的内在本質和彼此關聯,并沒有建立起完整、系統的英語語法體系,所以不要神化外國人對英語的理解,正是因為英美人混亂的語法認知才導緻我們中國人學習英語如此艱難。

在看原聲影視劇學習口語和找外教學習口語之間,無疑看原聲影視劇的效果要好得多,性價比也更高。當然如果要口語實練,還是找外教練習最好。

10.如何看原聲影視劇學習英語?

答:前面已經講過如何利用原聲影視劇給自己營造語言環境,那麼如何看原聲影視劇呢?

首先是原聲影視劇的選擇,對于基礎薄弱的同學可以選擇一些内容簡單,有雙語字幕的原聲影視劇,比如兒童題材的影片如《奇幻精靈》《小鬼當家》等,對白較少,情節較容易理解。也可以選擇一些經典影片如《羅馬假日》《阿甘正傳》等,多看幾遍可以提高對原聲影視劇的興趣。基礎較好的同學就可以選擇時間稍短、難度較大的原聲影視劇如《生活大爆炸》《人質》等,内容豐滿、情節有趣、對白量多,詞彙豐富。 20分鐘的原聲影視劇認真地精看往往需要60分鐘的時間,所以時長盡量選擇在30分鐘左右的,不然完整地看下來會比較疲倦。

第一遍泛看,以輕松的心情享受原聲影視劇,熟悉劇情,這樣才能寓學于樂。

第二遍精看,看懂每一句台詞,查閱每一個生詞,不放過每一句俚語。

第三遍精看,在第二遍的基礎上已經輕松了很多,繼續鞏固第二遍的成果,熟悉有用的口語和重要的生詞。

第四遍泛看…

......

第十遍泛看…基本可以脫離屏幕。

十遍看下來,劇中的生詞基本消滅了,劇中對白基本掌握了。當所看的劇集越多、遍數越多,遇到的生詞反而會越來越少,口語聽力卻會越來越好,每一集所需看的次數也會越來越少。如能邊看影視劇,邊記筆記,反複鞏固,則效果更好,效率更高。

口語訓練除了在看劇時同步練習,還可以在休息時、散步時,邊走路邊回憶、邊練習,效果更佳。

小說、文章、隻有文字,沒有聲音、沒有畫面、看一遍都不易,很少有人能堅持看兩遍、三遍、十遍,但是看原聲影視劇可以。

最後,看原聲影視劇學習英語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你已經消除了語法障礙,不然還是需要先學透語法。

歡迎添加訂閱号:生活大爆炸精學筆記(thebigbang01)和老師一起精學每一集生活大爆炸。

11.英語單詞需要死記硬背嗎?

答:英語單詞不需要死記硬背,死記硬背讓人痛苦,學習一樣東西,一旦讓人痛苦,那麼一定就有問題。英語單詞的學習和記憶隻有像母語詞彙學習一樣,自然而然、循序漸進,才能真正掌握。凡是死記硬背、急功近利地學習,遲早都會忘記。說到這點很多人會想到有這樣的一些課程,一個月記住5000單詞,一個月記住10000單詞這樣的速成班,其都是急功近利,淺嘗辄止的表現,往往是蜻蜓點水,混個眼熟,應付考試,考試結束了,所學也就還掉了。記憶詞根詞綴的方法不可取,大量的詞根詞綴記憶和理解已不容易,更何談大量的單詞記憶,每個單詞都有衆多用法、意義、詞性、詞組搭配,如何能在短短一月内記憶掌握。想想我們學漢字的時候有大量去記憶偏旁部首嗎?有對偏旁部首追根溯源,一探究竟嗎?當然如果喜歡并且時間充沛則另當别論。

單詞不用死記硬背,那麼怎麼學習呢?

如上所述,在影視劇中學習,在不斷的重複中記憶。不要放過每一個生詞,與每一個生詞親密接觸、全面了解,這好比進入一個新學校,面對新同學,隻有彼此親密接觸一番、觀察一番,他們的音容笑貌、性格特點、姓甚名誰、在多次的相見中,便如春風化雨般逐漸印在心裡。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單詞,這才算真正的掌握單詞。

當然如果為了應付考試,想短期混個眼熟的也可以考慮速成班。

12.我們學英語能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嗎?

答:我們可以無限接近,但是很難達到,想想老外能像我們一樣欣賞《紅樓》《三國》《唐詩》《宋詞》嗎?很難!我們學習英語也是一樣很難達到英語母語者的水平,單單從詞彙上我們就很難達到他們的水平。

上圖為英語母語者年齡詞彙量分布圖,由上圖我們就可以看出,英語母語者3-8歲已經擁有了10000左右的詞彙量,8-18歲擁有20000左右的詞彙量,18-38歲擁有了近30000的詞彙量,一些專家學者的詞彙量更是達到了50000-100000的數量。

而我們的5000詞彙量、10000詞彙量怎麼能和英語母語者的5000、10000詞彙量相提并論呢?

經常有人問能否聽懂原版影視劇這個問題,原版影視劇的聽力難度比英語新聞的聽力難度要高的多。英語新聞的播報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詞彙,發音清晰,語速一緻,幹擾較少;而原版影視劇就不同了,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背景音樂、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語速、不同的題材、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曆史、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俚語,抑揚頓挫、大小高低……,想想我們看國産片,有時都需要看看字幕,何況是英語呢?

但是不要因為難以企及就放棄,至少我們可以交流,可以閱讀、可以欣賞,可以娛樂、可以工作、可以環遊世界。所以無需給自己太大壓力,無需制定一個難以企及的目标,學習英語為我所用,為我所樂。

13.英語學習遭遇瓶頸期,該如何自我提升呢?

答:英語學習遭遇瓶頸期的同學大多已經學習了多年英語,對英語的使用和理解已經有了相當的積累。但是在繼續學習英語的道路上,卻發現無論自身如何努力,他們的英語能力都很難再提升了,他們找不出問題所在,仿佛遭遇了一堵透明的牆,無法逾越、無從下手。

具體體現在如下兩個方面:

1.詞彙:他們發現縱然自己記憶了大量單詞,也許5000左右、也許10000左右,但是使用時總發覺自己的詞彙量捉襟見肘,明明都認識使用時卻想不到或者不能夠靈活應用。

2.語法:他們發現縱然自己谙熟了語法規則,但無論是口語還是聽力、閱讀還是寫作,使用時總覺得不能得心應手,表達和理解時總覺得意猶未盡、很多時候甚至猶豫不決。

通過以上兩方面我們可以看出,其根本原因還是英語的單詞和語法沒有真正掌握所造成的。所謂的單詞量大其實是一種假象,大量的單詞僅僅限于認識的層面,其衆多詞性和詞義根本沒有掌握。所謂的谙熟語法其實也是一種假象,對衆多語法規則的理解不過是浮光掠影、淺嘗辄止,其實并沒有真正地理解其本質,因此在運用的時候就會僵硬機械,而不能靈活運用。所以還是要從根本出發,打牢單詞和語法基礎,做到真正地掌握每一個所學單詞的詞性和詞義,真正地理解和吃透每一條語法規則的本質。當你真正掌握龐大的詞彙量、真正建立起英語語法的框架和體系之後,在配合大量原版影視的學習和訓練,最終量變導緻質變,讓你的英語學習浴火重生。

14.兒童是學習語言的天才嗎?

答:兒童學習一門語言需要漫長的時間,需要父母師長無數次的重複和矯正才能慢慢掌握,其過程往往需要十數年之久。而成人因母語能力的建立以及已有大量事物的認知,通過采取科學的方法,卻可以快速的學習和掌握一門外語。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成人的語言學習能力要遠勝過兒童。可以用學習編程來類比學習語言,在你初次學習C++語言的時候,你會學習的較慢(好比兒童),而當你掌握了C++之後,再去學習Java時就會覺得非常的容易了(好比成人)。成人學習語言的時候往往被工作、生活等所幹擾,也沒有兒童學習語言時的環境和父母師長無微不至的指導矯正,所以無法做到像兒童學習語言時的專注和自然,因此給大家造成了兒童是學習語言天才的假象。

15.如何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答:英語不可當成學業和任務來學,而是因為喜歡或真的為己所用而學,這樣就有了學習英語的動力。那麼如何才能獲得這種動力呢?喜歡周遊世界嗎?不懂英語似乎寸步難行;喜看英美大片嗎?能看懂原版字幕那豈不是很酷;喜歡國外遊戲嗎?不理解英文說明讓人抓狂;想做編程高手嗎?英文太差也會困難重重……,讓你想學習英語的理由還有很多很多……,但是對大多數人來說,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莫過于看原版影視更好,随手可得的片源,廣泛的題材選擇(愛情、戰争、警匪、傳記、記錄等等)、精彩的劇情、異域風光,在給你帶來歡樂的同時,潛移默化的提升了你學習英語的興趣。所以當你對學習英語的興趣還不是那麼濃情蜜意的時候,那麼就多看原版影視吧。

英語翻譯技巧有哪些

英語翻譯技巧:

一、增譯法

指根據英漢兩種語言不同的思維方式、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在翻譯時增添一些詞、短句或句子,以便更準确地表達出原文所包含的意義。這種方式多半用在漢譯英裡。漢語無主句較多,而英語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語,所以在翻譯漢語無主句的時候,除了少數可用英語無主句、被動語态或“There be…”結構來翻譯以外,一般都要根據語境補出主語,使句子完整。英漢兩種語言在名詞、代詞、連詞、介詞和冠詞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語中代詞使用頻率較高,凡說到人的器官和歸某人所有的或與某人有關的事物時,必須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詞。因此,在漢譯英時需要增補物主代詞,而在英譯漢時又需要根據情況适當地删減。英語詞與詞、詞組與詞組以及句子與句子的邏輯關系一般用連詞來表示,而漢語則往往通過上下文和語序來表示這種關系。因此,在漢譯英時常常需要增補連詞。英語句子離不開介詞和冠詞。另外,在漢譯英時還要注意增補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沒有明言的詞語和一些概括性、注釋性的詞語,以确保譯文意思的完整。總之,通過增譯,一是保證譯文語法結構的完整,二是保證譯文意思的明确。如:

①、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馬上給他打個電話,你覺得如何?(增譯主語和謂語)

②、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個現代化實現該有多好啊!(增譯主句)

③、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實際情況恰好相反。(增譯名詞)

④、就是法西斯國家本國的人民也被剝奪了人權。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增譯物主代詞)

⑤、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增譯連詞)

⑥、這是我們兩國人民的又一個共同點。

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增譯介詞)

⑦、在人權領域,中國反對以大欺小、以強淩弱。

In the field of human rights, China opposes the practice of the big oppressing the small and the strong bullying the weak.(增譯暗含詞語)

⑧、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ge Liang the mastermind.(增譯注釋性詞語)

二、省譯法

這是與增譯法相對應的一種翻譯方法,即删去不符合目标語思維習慣、語言習慣和表達方式的詞,以避免譯文累贅。增譯法的例句反之即可。又如:

①、You will be staying in this hotel during your visit in Beijing.

你在北京訪問期間就住在這家飯店裡。(省譯物主代詞)

②、I hope you will enjoy your stay here.

希望您在這兒過得愉快。(省譯物主代詞)

③、中國政府曆來重視環境保護工作。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lway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省譯名詞)

三、轉換法

指翻譯過程中為了使譯文符合目标語的表述方式、方法和習慣而對原句中的詞類、句型和語态等進行轉換。具體的說,就是在詞性方面,把名詞轉換為代詞、形容詞、動詞;把動詞轉換成名詞、形容詞、副詞、介詞;把形容詞轉換成副詞和短語。在句子成分方面,把主語變成狀語、定語、賓語、表語;把謂語變成主語、定語、表語;把定語變成狀語、主語;把賓語變成主語。在句型方面,把并列句變成複合句,把複合句變成并列句,把狀語從句變成定語從句。在語态方面,可以把主動語态變為被動語态。如:

①、我們學院受教委和市政府的雙重領導。

Our instituteis co-administrated by the States Education Commission and the municipal government.(名詞轉動詞)

②、Too much exposure to TV programs will do great harm to the eyesight of children.

孩子們看電視過多會大大地損壞視力。(名詞轉動詞)

③、由于我們實行了改革開放政策,我國的綜合國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Thanks to the introduction of our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our comprehensivenational strength has greatly improved.(動詞轉名詞)

④、I’m all for you opinion.

我完全贊成你的意見。(介詞轉動詞)

⑤、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 is supported by the whole Chinese people.

改革開放政策受到了全中國人民的擁護。(動詞轉名詞)

⑥、In his article the author is critical of man’s negligence toward his environment.

作者在文章中,對人類疏忽自身環境作了批評。(形容詞轉名詞)

⑦、In some of the European countries, the people are given the biggest social benefits such as medical insurance.

在有些歐洲國家裡,人民享受最廣泛的社會福利,如醫療保險等。(被動語态轉主動語态)

⑧、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去吧!

We don’t have much time left. Let’s go back.(句型轉換)

⑨、學生們都應該德、智、體全面發展。

All the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morally, intellectually and physically.(名詞轉副詞)

四、拆句法和合并法

這是兩種相對應的翻譯方法。拆句法是把一個長而複雜的句子拆譯成若幹個較短、較簡單的句子,通常用于英譯漢;合并法是把若幹個短句合并成一個長句,一般用于漢譯英。漢語強調意合,結構較松散,因此簡單句較多;英語強調形合,結構較嚴密,因此長句較多。所以漢譯英時要根據需要注意利用連詞、分詞、介詞、不定式、定語從句、獨立結構等把漢語短句連成長句;而英譯漢時又常常要在原句的關系代詞、關系副詞、主謂連接處、并列或轉折連接處、後續成分與主體的連接處,以及意群結束處将長句切斷,譯成漢語分句。這樣就可以基本保留英語語序,順譯全句,順應現代漢語長短句相替、單複句相間的句法修辭原則。如:

①、Increased cooperation with China i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同中國加強合作,符合美國的利益。(在主謂連接處拆譯)

②、I wish to thank you for the incomparable hospitalityfor which the Chinese people are justly famous throughout the world.

我要感謝你們無與倫比的盛情款待。中國人民正是以這種熱情好客而聞明世界的。(在定語從句前拆譯)

③、This is particularly true of the countries of the commonwealth, who see Britain’s membership of the Community a guarantee that the policies of the community will take their interests into account.

英聯邦各國尤其如此,它們認為英國加入歐共體,将能保證歐共體的政策照顧到它們的利益。(在定語從句前拆譯)

④、中國是個大國,百分之八十的人口從事農業,但耕地隻占土地面積的十分之一,其餘為山脈、森林、城鎮和其他用地。

China is a large country with four-fifths of the population engaged in agriculture, but only one tenth of the land is farmland, the rest being mountains, forests and places for urban and other uses.(合譯)

五、正譯法和反譯法

這兩種方法通常用于漢譯英,偶爾也用于英譯漢。所謂正譯,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同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所謂反譯則是指把句子按照與漢語相反的語序或表達方式譯成英語。正譯與反譯常常具有同義的效果,但反譯往往更符合英語的思維方式和表達習慣。因此比較地道。如:

①、在美國,人人都能買到槍。

In the United States, everyone can buy a gun.(正譯)

In the United States, guns are available to everyone.(反譯)

②、你可以從因特網上獲得這一信息。

You can obtain this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正譯)

This information is accessible/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反譯)

③、他突然想到了一個新主意。

Suddenly he had a new idea.(正譯)

He suddenly thought out a new idea.(正譯)

A new idea suddenly occurred to/struck him.(反譯)

④、他仍然沒有弄懂我的意思。

He still could not understand me.(正譯)

Still he failed to understand me.(反譯)

⑤、無論如何,她算不上一位思維敏捷的學生。

She can hardly be rated as a bright student.(正譯)

She is anything but a bright student.(反譯)

⑥、Please withholdthe document for the time being.

請暫時扣下這份文件。(正譯)

請暫時不要發這份文件。(反譯)

六、倒置法

在漢語中,定語修飾語和狀語修飾語往往位于被修飾語之前;在英語中,許多修飾語常常位于被修飾語之後,因此翻譯時往往要把原文的語序颠倒過來。倒置法通常用于英譯漢,即對英語長句按照漢語的習慣表達法進行前後調換,按意群或進行全部倒置,原則是使漢語譯句安排符合現代漢語論理叙事的一般邏輯順序。有時倒置法也用于漢譯英。如:

①、At this moment, through the wonder of telecommunications, more people are seeing and hearing what we say than on any other occasions in the whole history of the world.

此時此刻,通過現代通信手段的奇迹,看到和聽到我們講話的人比整個世界曆史上任何其他這樣的場合都要多。(部分倒置)

②、I believe strongly that it is in the interest of my countrymen that Britain should remain an active and energetic member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y.

我堅信,英國依然應該是歐共體中的一個積極的和充滿活力的成員,這是符合我國人民利益的。(部分倒置)

③、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Great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policy.(全部倒置)

七、包孕法

這種方法多用于英譯漢。所謂包孕是指在把英語長句譯成漢語時,把英語後置成分按照漢語的正常語序放在中心詞之前,使修飾成分在漢語句中形成前置包孕。但修飾成分不宜過長,否則會形成拖沓或造成漢語句子成分在連接上的糾葛。如:

①、You are the representative of a country and of a continent to which China feels particularly close.

您是一位來自于使中國倍感親切的國家和大洲的代表。

②、What brings us together is that we have common interests which transcend those differences.

使我們走到一起的,是我們有超越這些分歧的共同利。

八、插入法

指把難以處理的句子成分用破折号、括号或前後逗号插入譯句中。這種方法主要用于筆譯中。偶爾也用于口譯中,即用同位語、插入語或定語從句來處理一些解釋性成分。

如:如果說宣布收回香港就會像夫人說的"帶來災難性的影響",那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個災難,做出決策。

If the announcement of the recovery of Hong Kong would bring about, as Madam put it,"disastrous effects," we will face that disaster squarelyand make a new policy decision.

九、重組法

指在進行英譯漢時,為了使譯文流暢和更符合漢語叙事論理的習慣,在捋清英語長句的結構、弄懂英語原意的基礎上,徹底擺脫原文語序和句子形式,對句子進行重新組合。

如:Decision must be made very rapidly; physical enduranceis tested as much as perception, because an enormous amount of time must be spent making certain that the key figures act on the basis of the same information and purpose.

必須把大量時間花在确保關鍵人物均根據同一情報和目的行事,而這一切對身體的耐力和思維能力都是一大考驗。因此,一旦考慮成熟,決策者就應迅速做出決策。

十、綜合法

是指單用某種翻譯技巧無法譯出時,着眼篇章,以邏輯分析為基礎,同時使用轉換法、倒置法、增譯法、省譯法、拆句法等多種翻譯技巧的方法。

如:How can the European Unio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European film and television program industry which is competitive in the world market, forward-looking and capable of radiatingthe influence of European culture and of creating jobs in Europe?

歐洲聯盟應該怎樣做才能對歐洲的電影電視工業有所貢獻,使它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争能力,使它有能力發揮歐洲文化的影響,并且能夠在歐洲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