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仿寫句子。例如:原來
1、原來雪花都像精靈一樣跳舞。
2、原來寒風都像刀子一樣鋒利。
3、原來星星都像寶石一樣閃亮。
4、原來春風都像慈母一樣溫柔。
5、原來春風都像彩筆一樣絢麗。
6、原來雲朵都像棉花一樣柔軟。
7、原來太陽都像火球一樣炙熱。
8、原來月亮都像愛情一樣多變。
9、原來春天都像樂曲一樣激昂。
10、原來晚霞都像煙火一樣燦爛。
11、原來楓葉都像火焰一樣熱情。
12、原來河流都像頑童一樣靈動。
13、原來彩虹都像絲帶一樣飄逸。
14、原來水滴都像空氣一樣透明。
15、原來蓮花都像天鵝一樣優美。
擴展資料:
仿寫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題幹所提供的句式,另選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内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
1、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辭手法、對偶、排比等。
2、詞性要相當。
仿寫一個拟人句寫什麼什麼變得
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很讨人喜歡.它四肢靈活,行動敏捷.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對閃閃發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過油.一條毛茸茸的大尾巴總是向上翹着,顯得格外漂亮.
松鼠喜歡在樹枝上跳來跳去,十分機靈.隻要有人觸動一下樹幹,它們就躲在數枝底下,或連蹦帶跳地逃到别的樹上去.晴朗的夏夜,松鼠在樹上高興的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嬉戲.它們好像怕強烈的日光,白天常常躲在窩裡歇涼;隻在樹枝被風刮得亂搖晃的時候,它們才到地面上來.但是從來不接近人的住宅.
松鼠喜歡住在高大的老樹上,常常把窩搭在樹叉中間.它們搭窩的時候,先搬來一些小數枝,交錯着放在一起,再找一些幹苔藓鋪在上面,然後把苔藓壓緊,踏平.窩搭好了,還在上面加一個蓋,把整個窩遮蔽起來,這樣就不怕風吹雨打了.她們帶着兒女住在裡邊,又暖和又安全.
松鼠常吃的食物是松子,榛子和橡栗,有時候也吃鳥蛋.它們吃東西的時候,常常直着身子做在樹枝上,用前爪捧着往嘴裡送.秋天,松鼠就儲藏過冬的食物,把它塞到老樹的縫隙裡,塞得滿滿的.冬天,它們有時候也用爪子扒開厚厚的積雪尋找雪底下的食物.
類似句子仿寫
類似句子仿寫:
1、湖面變成了一面鏡子,一面很平很平的鏡子。
2、冬天的太陽變成了火球,很暖很暖的火球。
3、高樓下的汽車變成了甲殼蟲,很小很小的甲殼蟲。
4、這片沙漠變成了綠洲,很大很大的綠洲。
5、冰公主變成了一灘水,一灘很輕很輕的水。
6、醜小鴨變成了一隻白天鵝,一隻漂亮的白天鵝。
7、毛毛蟲變成了一隻蝴蝶,一隻美麗的蝴蝶。
8、白雲變成了一頭大狗熊,一隻強壯的大狗熊。
9、潔白的雲朵變成了一隻隻可愛溫順的綿羊
10、小河變成了一條冰,一條亮晶晶的冰。
11、小蝌蚪變成了一隻青蛙,一隻可愛的青蛙。
我變的書上句子仿寫
我變的書上長滿了各種形狀的樹句子仿寫:我變的草地上開滿了五顔六色的鮮花。
仿寫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根據語言表達的需要,參照題幹所提供的句式,另選一個或多個句式相同、内容與上下文銜接的句子。注意文章的手法,像修辭手法、對偶、排比等。詞性要相當。
話題,一指題目中規定的陳述對象,在仿寫時必須以給定的陳述對象為主語,否則便會不合要求,失之一詞,謬以千裡。話題還指文段所給定的中心主旨,仿寫時應在弄懂文意的基礎上把握主旨,循旨聯想,遵旨選材,按旨索句。
仿寫句子比較重要的一點是形式上的約束性,這就要求我們弄清例句的句式、句型甚至語氣,仿寫時要注意句子結構形式的高度一緻。或常式或變式,或陳述或疑問,或祈使或感歎;還要弄清楚句子内部的語意關系,或轉折或遞進,或因果或假設。或總分或并列等,都必須合規格。
修辭作為一種表達手段,僅僅限于能夠識别某些修辭格,顯然是不夠的,而仿寫句子着重在運用上考查修辭格,也正符合《考試說明》中提出的正确運用常見的修辭方法的内容,對促進學生語言表達水平的提高,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仿寫主要類型:
1、指定格式和話題
這類仿句題指定的格式即句式或修辭,指定的話題可以是一個詞,也可以是分句。這類仿句題格式一緻,話題明确。解答時,首先應明确話題,在仿寫時保持話題的統一。
2、指定格式,不指定話題
這類仿句題主要是仿照句式與修辭方法,自選話題造句。這類仿寫句的要求比第一類要寬松,即格式上保持一緻,話題不加限制。
用‘變成了’寫一個比喻句
用‘變成了’寫比喻句如下:
1、蒲公英的種子随着風吹起來,變成了一把把小傘。
2、到了秋天,田野變成了金色的地毯。
3、到專了秋天,田野變成屬了金色的地毯
4、飛機起飛了,高高地向天空飛去,變成了一隻展翅翺翔的大鳥。
比喻句是一種常用修辭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
擴展資料:
比喻句作用:
(1)比喻說理淺顯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能把一些不好想象的東西具體地說出,借其他類似事物加以說明,令人更加清楚明白。
(3)比喻狀物能使概括的東西形象化,給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飾文章的作用。
(5)使事物形象,生動,突出特點,渲染氛圍,側面烘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