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形容老人的詞語。
一、容光煥發
白話釋義:臉上的光彩四射。形身體健康、精神飽滿。
出處:清·蒲松齡蒲松齡《聊齋志異》:“妝畢;容光煥發。”
譯文:打扮化妝完,臉上的光彩四射
二、老骥伏枥
白話釋義:比喻人雖年老,仍有雄心壯志,也形容人雖然年老,但身體依舊健康
出處: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詩:“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譯文:年老的千裡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裡。
三、老當益壯
讀音:[ lǎo dāng yì zhuàng ]
釋義:年紀雖老而鬥志更堅,幹勁更大。當:應該。益:更加。
出處:《後漢書·馬援傳》:“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四、白發朱顔
讀音:[ bái fà zhū yán ]
釋義:顔:臉色。頭發斑白,臉色通紅。形容老人容光煥發。
出處: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1章:“顧老和大部分中醫一樣,白發朱顔,戴一幅老花鏡,認真地給田福堂号脈。”
五、鶴發童顔
白話釋義:白白的頭發,紅紅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氣色好,有精神。也說童顔鶴發。
出處:唐·田穎《玉山堂詩文集·夢遊羅浮》:“自言非神亦非仙;鶴發童顔古無比。”
翻譯:說他自己不是神也不是仙,鶴發童顔自古以來無人能比。
【近義詞】紅顔白發、童顔鶴發、老當益壯、鶴發松姿、返老還童
【反義詞】未老先衰、鶴發雞皮、明眸皓齒、老氣橫秋、老态龍鐘
古代形容70歲老人怎麼稱呼
古稀:在古代,能夠活到70歲的人被視為不易。杜甫曾在詩中寫道:“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因此,後人常用這首詩來稱呼70歲為“古稀之年”。
古稀壽:這個詞彙專指70歲的壽辰,其來源正是杜甫那句“人生七十古來稀”的名句。
古稀之年、懸車之年、杖圍之年:這些詞彙都用來指代70歲。
耋[dié]:這個詞彙指的是七八十歲的年紀,通常用來泛指老年。例如,我們常用“耄[mào]耋[dié]之年”來形容一個人的高齡。
杖圍之年:這個詞彙特指70歲。
中喚做壽:在古代,人們認為70歲為中壽。
懸車之年:這個詞彙同樣用來指代70歲。
喜壽:這個詞彙指的是77歲,因為草書中的“喜”字看起來像“七十七”,所以用來代表77歲。
古人對八十高齡是怎樣稱呼的
杖朝之年,意思是年過八十就可以允許撐着拐杖入朝。
杖家之年:五十;杖鄉之年:六十;杖國之年:七十。
花甲:天幹地支配合用來紀年,從甲起,六十年成一周,因此稱六十歲為花甲。花甲:我國古代用幹支記時間。所謂幹支,是天幹地支的簡稱。天幹有十,地支十二,十天幹和十二地支按照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通常就叫作“六十花甲子”,也稱“花甲”。
把這種記時間的詞語移用到記人的年齡上,就以“年屆花甲”或“花甲之年”來指人到60歲了。
擴展資料:
古人對年齡的稱呼,都與頭發有關。除了垂髫外,還有總角、束發、弱冠、及笄、黃發等。
古時孩童,把頭發中分,在頭的兩側束成兩結。因為形狀像牛角,所以叫總角,指的是八九歲到十三四歲。後來人們也用“總角之交”來形容幼年時代就交好的朋友。束發是把總角解散,束成以髫。這時已是成童。開始束發的年齡大約為十五歲,在古代是入大學之年。
弱冠指的是古時男子年二十行成人禮,結發戴冠。因此時身體還不夠強壯,故稱弱冠。及笄是女孩子的成年禮,大約到了十五歲,女孩子就會把頭發束起來,佩戴上笄(也就是發簪),表示自己已經成年,可以許配人家。黃發則是用來形容長壽的老人。
古人認為老人發白,白久則黃,因此黃發是長壽的标志。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年齡稱謂
70古來稀後面80是什麼
80是耄耋之年。
耄耋之年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ào dié zhī nián,形容年紀十分大的時候。出自曹操《對酒歌》:“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釋義】:老人都能夠隻因為壽命到頭而終結(不因疾病、孤獨、貧苦而亡),遍施恩澤連草木蟲魚都能得到好處。
耄,年紀約八、九十歲。耋,年紀為七十歲。耄耋指年紀很大的人。古時男女稱呼年齡是有區别的,一般來講,男性稱“壽”,而女性是不稱壽的,一般稱“福”。
又如:耄兒(老人和兒童);耄年(老年);耄老(老年、老年人);耄荒(年老);耄學(年耄碩學之士);耄聩(年老糊塗);耄勤(年老倦勤);耄期(高年);耄耋(八十歲的年齡;高齡、高壽);耄儒(老儒)。
擴展資料
一、年歲别稱:
1、嬰兒:人初生;
2、襁褓:周歲以下;
3、孩提:2至3歲;
4、垂髫:童年;
5、髫年:女孩7歲;
6、龆年:男孩8歲;
7、黃口:10歲以下;
8、舞勺:13歲至15歲;
9、舞象:15歲至20歲;
10、豆蔻:女子13歲;
11、及笄:女子15歲;
12、弱冠:男子20歲;
13、而立:男子30歲;
14、不惑:男子40歲;
15、知天命:50歲;
16、花甲,耳順:60歲;
17、古稀:70歲;
18、仗朝:80歲;
19、耄耋:80-90歲;
20、鲐背:90歲;
21、期頤:100歲。
二、壽稱:
1、襁褓:初生;
2、孩提、總角、垂髫:童年;
3、金钗之年:女子12歲;
4、豆蔻之年:女子13歲;
5、及笄之年:女子15歲;
6、碧玉年華:女子16歲;
7、桃李年華:女子20歲;
8、花信年華:女子24歲;
9、弱冠之年:男子20歲;
10、而立之年:男子30歲;
11、不惑之年:男子40歲;
12、知命之年:男子50歲;
13、花甲之年:男子60歲;
14、古稀之年:男子70歲;
15、喜壽:男子77歲;
16、杖朝:80歲;
17、耄耋之年:80~90歲;
18、米壽:男子88歲;
19、鲐背之年:90歲;
20、白壽:男子99歲;
21、期頤之年:男子100歲;
22、茶壽:男子108歲。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耄耋
九十歲老人怎麼稱呼
90歲的時候被稱作高齡老人,超過一百歲有被稱作百歲老人。古時候分的更為細緻,花甲之年、古稀之年下面是老人60歲到108歲老人的稱。
到了老年時光一到要注意身體老人跳舞不宜太早但可以貪黑。早上7點前,連太陽都沒有升起黑蒙蒙,空氣質量差,濁氣未散,不主張這麼早鍛煉。可以等天放亮,空氣稍好才開始晨煉。選擇晚上跳舞也不錯,空氣質量也比沒出太陽前好很多。
一支舞蹈一跳1~2個小時不太好,當心過于長時間運動加重心髒負擔,特别是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建議老年朋友選擇半小時以内的舞蹈,或者每十幾分鐘休息一下,喝點水,消除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