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石的特征有哪些(原石的特征有哪些呢)

biang 中華百科 1.0K+

本文目錄

  1. 鑽石原石有哪些特征
  2. 紅寶石原石有哪些特征
  3. 來自緬甸大馬坎場口的翡翠原石有哪些特點呢
  4. 翡翠原石的特點有哪些
  5. 锎原石有什麼特征

鑽石原石有哪些特征

金剛石是鑽石的原石。

1、金剛石表面摩氏硬度為10,顯微硬度比石英高1000倍;

2、有極高的抗磨能力;

3、金剛石表面有标準的金剛光澤;

4、金剛石表面具有非磁性、不良導電性(電阻率:5×104Ω.cm)和摩擦生電性;

5、金剛石表面親油疏水,對油脂及污垢有較強的親和力,油污很容易被金剛石吸附;

6、人造金剛石常為淺黃色、淺黃褐色、淺黃綠色、褐色等,無色人造金剛石很少;天然金剛石98%都是無色至淺黃色,白色金剛石很少,玫瑰色、粉紅色、藍色、綠色、黑色、茶色十分稀少。

擴展資料:

鑽石原石鑒别幾種方法:

1、鑽石的晶體形态

鑽石是一種經過底層高溫、擠壓千萬年的變化而成的礦物結晶體,鑽石原石的晶體形态呈現出來的是八面體還有菱形狀的十二面體,它的硬度非常,用寶石也不能出現劃痕。

2、呵氣的方法

真正鑽石的導熱、傳熱性能非常好,你可以将鑽石放置于嘴邊,哈上幾口熱氣,如果是真鑽石的話,熱氣很快速地就會消失不見,隻要仔細觀察觀察就能鑒别了。

3、光線測定法

真鑽石的單折光性好,在光線下會發現光芒四射的迷人色彩,将鑽石置于手心,真鑽石是不能透過看到掌紋的

4、滴水法

鑽石具有排水性,如同荷葉一樣,水滴落偶在鑽石表面的話就會立馬掉落,不留下一絲水痕。

參考資料:金剛石百度百科

紅寶石原石有哪些特征

紅寶石原石的特征有:獨特的晶體形狀、鮮豔的紅色、内含物與氣泡、光澤和質地。

獨特的晶體形狀

紅寶石原石通常呈現出特定的晶體形狀,如柱狀或闆狀。其形态各異,有的呈現出明顯的棱角,有的則較為圓滑。這種獨特的晶體形狀是紅寶石原石最直觀的特征之一。

鮮豔的紅色

紅寶石以其鮮豔的紅色而著稱。其顔色從深紅到淺紅不等,有的還帶有微量的其他色調如紫色或橙色。這種鮮豔的紅色使得紅寶石深受人們的喜愛,尤其是那些顔色純正、飽滿的紅寶石原石。

内含物與氣泡

紅寶石原石内部常常含有一些微小的内含物,這些内含物可能是礦物包裹體、晶體結構的特點或者是微小的氣泡。這些内含物的存在對于紅寶石的鑒别和區分十分重要,它們往往是天然紅寶石的标志。通過觀察這些内含物的特征和分布,可以對紅寶石進行更準确的鑒定。

光澤和質地

紅寶石原石具有獨特的光澤和質地。其光澤通常呈現出明亮的玻璃光澤,給人一種晶瑩剔透的感覺。此外,紅寶石的質地通常比較堅硬,具有相對較高的硬度,這也是其珍貴的因素之一。優質的紅寶石原石在觸摸時會有一種潤滑的感覺,這是其獨特質地的表現。

以上就是對紅寶石原石特征的詳細解釋。

來自緬甸大馬坎場口的翡翠原石有哪些特點呢

來自緬甸大馬坎場口的翡翠原石特點是純色多,雜色少。

1、大馬坎場口的翡翠賭石皮殼較厚,呈灰色,且皮肉相雜。

2、大馬坎場口的翡翠原石皮殼下必有霧,霧色呈紅、黃、黑、白多種。其中呈紅、黑霧的玉石地子灰;黃、白霧的石頭質地好;一般是“十霧九有水”。

3、凡是皮殼與黃色(玉)相雜難分的,其玉色偏藍,并多顯現蜂窩狀,大馬坎翡翠賭石顔色有褐色,紅黃色,灰色,少見臘殼。大馬坎賭石幾乎都有霧層,多見紅霧,黑霧,黃霧。

4、一般情況大馬坎翡翠賭石出紅黃翡比較多,偶爾會出現油青和黃加綠,都是很不錯的,當然如果切出來雞油黃那就有很大收藏價值了。

5、大馬坎翡翠的色級一般比較高,但色彩偏藍。主要特征為色串皮、霧串皮,霧裹色、霧吃色,皮肉難分。

擴展資料

大馬坎是典型格的殘坡積,地段上的沖擊礦床,主要為坡積及山下河床水石,所産出的塊體有自身的特點,主要有黃砂皮和黃紅砂皮兩種翡翠礫石。大馬坎翡翠原石以半山半水聞名,其次是水石。塊體皮殼一般比較薄,該廠口的水石較多,個頭一般不大,多在1~2kg之間,但抛光起“鋼色”受光,油性很大,溫潤細膩,色級一般比較高,色味偏藍。

翡翠原石的特點有哪些

翡翠原石特點有以下五個:

一是皮殼:大多數翡翠原石有風化殼,稱為“皮殼”。皮殼較粗糙、有沙粒感的翡翠原石,稱為砂皮石。砂皮顔色可分為:白砂皮、黃砂皮、鐵砂皮、黑烏砂皮。可根據翡翠皮殼的顔色、緻密程度、光潤程度、厚薄等,推斷翡翠内部顔色、透明度、淨度、結構等優劣程度。

二、松花:

“松花”是翡翠皮殼上綠色的表現,也是翡翠内部或淺層綠色在皮殼表面的一種表現。根據松花顔色濃淡、數量多少、形态的變化,可推斷翡翠内部顔色的變化和分布。

三是蟒:

“蟒”是描述翡翠原料的術語,指翡翠中的綠色條帶在風化殼的表現形态。呈凸起的曲折細脈狀分布在風化殼表面,猶如一條蟒蛇盤卷,這是判斷有無顔色及顔色分布狀态的依據。蟒帶的形态、顔色、走向、傾向是判斷翡翠綠色變化的重要标志。

四、癬:

“癬”:在翡翠原料皮殼表面上出現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呈黑色、深綠色或灰色的印記叫做癬。它是一種與翡翠綠色有關聯的表現特征,是鉻離子的提供者,俗稱“癬吃綠”,或“綠随黑走”。癬的主要礦物成分是堿性角閃石,一般呈柱狀、纖維狀集合體,呈靛藍色、藍黑色,往往圍繞輝石,與皮殼周圍物質有明顯的顔色變化。

第五、霧

霧”是指存在于外層風化殼與内部翡翠之間的一層霧狀不透明物質,實際上是一種硬玉礦物退變質作用的結果。由于溫度的降低及壓力的增加,原生礦物硬玉發生退變質,形成新的次生礦物包裹在硬玉岩外部,形成了中心部分是硬玉岩,外面是次生礦物層,最外層是風化殼的格局。這些次生礦物主要是鈉長石和霞石。霧有厚有薄,顔色有白霧、黃霧、黑霧和紅霧。霧的有無及霧的顔色反映的是原岩的信息,霧的出現是有翠色的一種預兆,不同顔色的霧具有不同的指示作用,—般紅霧和黃霧是由于含鐵量高而引起的,而高鐵又使得翡翠綠色發暗;白霧表明含鐵不高,是較純的硬玉岩,可能出正綠色高翠。

锎原石有什麼特征

1.锎(Californium)是一種放射性金屬元素,其原子序為98,符迅亮号為Cf。

2.锎是銀白色的锕系金屬,具有延展性,熔點約為900°C,估計的沸點為1745°C。

3.在真空狀态下,純锎金屬在300°C以上會開始氣化,且能被刀片輕易切開。

4.锎是锕系元素之一,是第六個被人工合成超鈾元素,自然界中産生的元素中,其質量最高,比锎更重的元素均需通過人工合成。

由于累積在骨骼組織中的锎會釋放輻射,破壞身體制造紅血細胞的能力,因此在生物體中沒有任何自然用途。吸入或攝入含有锎的物質後,锎會進入人體并在骨骼和肝髒中積累,分别可能在50年和20年後消失。锎-249和锎-251能釋放伽馬射線,可能對組織造成傷害,并可能導緻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