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元青花如何鑒定真假
元青花的鑒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型。
窯工們在器物工藝把握上非常熟練,分段接胎塑造器形是基本工藝,器形樸實優美,手藝潇灑自如,淳樸的窯工在被壓迫、管制的環境下,靠着祖輩傳下來的高超娴熟手藝,創造出的每一件藝術品,看上去都會有時代印痕,我們理解的神韻就要從器形上找到,看型是第一關。
二、看青。
元青花的青花色彩是多種多樣千姿百态的,這種青花色調,是根據器物的質量來使用的,各地區的元青花色彩不是統一的,并不都是鐵鏽斑明顯深入胎骨,也不都是有夕光和觸摸有凹凸感覺。
有時候一件器物會出現幾種青花色調,這樣的裝飾手法,既能節省優質青料,又能突出主題,還能感覺出青花色澤所表現出的層次感。
三、看花。
繪畫是元青花的一大特色,畫面不斷創新,流暢随意、豪放粗犷、精美粗細結合,筆功有速度、筆法有氣度,不遲鈍而有氣勢。
一些人物故事場面的繪畫,應該是已經在社會上有了一定影響力的畫家參與其中,甚至幾件著名的人物罐有可能出自一人之手。這種超級水平的發揮,帶動了整個元青花的水平提升。
四、看釉。
真正上乘質量好的元青花,釉色很有特點,能感覺出幽蘭綻放、靓麗堅硬,胎釉結合平滑細膩。普通元青花的釉同樣有着一種氣質,簡單說可以用一個“潤”字來形容,仿品元青花的釉則可以用一個“嫩”字來表達,這需要一定條件、一定時間去觀察培養鍛煉。
五、看胎。
元青花的胎土是多種多樣的,表現在每一件器物之上差别很大,越是高檔産品,胎土越是淘練精細,總體越是堅硬勻稱有空氣,斷茬處有凹凸面。有些胎土還能呈現出我們所說的“糯米胎”,這種胎質潔白細膩,使用在薄裝、模印、器物上成型非常好。
元青花大器看上去顯厚重,但實際手頭非常适中,不壓手,給人一種穩重感。而胎土,是仿品的緻命弱點,即便能夠仿制出胎内的小氣孔,仔細對比就會看出這些氣孔沒有自然活力,尤其表現在底足上。曆史滄桑和自然痕迹是漫長歲月造成的,仿品是無法超越的。
六、綜合看。
元青花從制作到分配有很多等級,會有千變萬化的情況,仔細觀察,元青花都會多少帶有一些缺陷,器形不夠規正,生燒、過燒造成發色不夠豔麗,有的還有少量窯沾窯裂等,窯工們會根據手裡現有的泥料,随意制作出胎質薄厚不一的産品,要注意每一件器物胎釉的結合部位,區分淡淡的“窯紅一線”的變化.。
如何鑒定元青花
鑒定元青花的方法:底足、看顯色與氣泡、用料、斑迹、元青花呈色中的點暈現象、旋痕紋。
元青花的底足有粘砂現象,有殘餘沒有擦拭幹淨的釉斑,然後底部比較幹淨,露胎之處顯得細膩如粉比較油潤。元青花的底足有粘砂現象,有殘餘沒有擦拭幹淨的釉斑,然後底部比較幹淨,露胎之處顯得細膩如粉比較油潤。元青花用的蘇勃泥青也是發色藍灰的。
過于鮮豔藍中帶紫的反而不是真正的蘇麻離青。有凝聚斑、斑迹鑽胎,重時顯褐色,輕時稱錫斑。這種斑,有的叫吃胎、鑽胎,是一個意思。這種斑常表現在色料重的地方。元代青花瓷瓶、罐類器的底部多呈内凹圈足狀,足底寬厚,少量足底呈外側斜削狀,挖足有淺有深,多為挖淺足。
元青花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産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産于唐代,興盛于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最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内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将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确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
怎樣鑒定元青花
這一件麻倉土胎體器體頸部、腹部接胎,青花滿工畫人物故事紋:周亞夫的細柳營,青花鐵鏽斑凹沉胎骨下陷厲害,聚焦畫線青花刻得一般凹下非常明顯,釉面木納已脫玻,無開片手感溫潤,釉面上手柔且穩重,底部深挖足露胎面上有一褐色斑塊,底部縮釉斑邊沿線狀火石紅,處露胎有黑芝麻點,看似粗糙手摸順滑,800倍電子顯微鏡拍圖,有零星霧狀褐色老化小氣泡。
怎樣鑒定元青花瓷器
元青花可以分為三個時期:青花加彩期、青花青白釉時期、至正型青花時期。
1、元代青花瓷的胎質重而堅,器壁較厚,大器較多。由于含雜質多,胎裡大多有鐵褐色小點。胎是用高嶺麻蒼土做的。
2、老的元青花,都是用柴木窯燒的,而現在大多仿品都是用氣窯燒的,這兩種工藝不同,釉質的化學變化物理變化也有所不同。特别是釉中氣泡的形成過程上,它是不一樣的,古代柴木窯燒的氣泡要顯得大小不一疏朗,氣泡明亮。
3、青花發色有濃豔、淡雅、青灰三種。濃豔是用進口蘇泥勃青料,淡雅是進口料與國産料混合使用。相當部分的青花燒成後有黑色斑點、且較深。至正型的元青花用的都是進口的蘇麻離青料,而蘇麻離青料有一個特點,就是高鐵低錳,青花深沉藍中帶點紫色,青中微微地泛綠。而現代絕大多數仿品,都隻是在國産青花産中簡單地加入氧化鐵粉,在高溫的作用下,這些氧化鐵會迅速浮到釉子表面形成結晶。在顯微鏡下觀察多呈礦渣狀斑點。
如何鑒定元青花怎樣鑒定元青花
1.看瓷底。一般元青花瓷的底部是沒有釉的。如果被鑒定的瓷器底部有釉,則可判定為假。因為元青花底部沒有釉,所以可以看出瓷胎的顔色。在元青花瓷胎的制作過程中加入了高嶺土。在燒制過程中加入高嶺土,大塊瓷器不會變形。如果鑒賞的瓷器底部沒有上釉,就不能确定是元青花。如果底色和胎體顔色又細又白,多半是假的。2.元青花瓷的琺琅彩和釉色。元青花覆蓋的透明釉是一種高溫鈣堿釉,繼承了宋代景德鎮的影青釉,并加以改進。因含鐵量高,釉色白中帶青,釉面不像明代永宣青花那樣肥,積釉呈湖藍色。3.觀察瓷器上的圖案。青花瓷中常見的圖案有山水、人物、動物等。元代青花瓷中,人物最為珍貴。4.元青花瓷的琺琅彩和釉色。元青花覆蓋的透明釉是一種高溫鈣堿釉,繼承了宋代景德鎮的影青釉,并加以改進。因含鐵量高,釉色白中帶青,釉面不像明代永宣青花那樣肥,積釉呈湖藍色。5.看這釉面真正高品質的元青花,釉色鮮明,能感覺到蘭花盛開,美麗而堅硬,胎釉光滑細膩。普通的元青花釉也有一種氣質。簡單來說,可以用“潤”來形容,而仿元青花釉可以用“嫩”來表達,需要一定的條件和時間去觀察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