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平遙漆器是什麼意思啊
平遙漆器是指産自山西省平遙縣的漆藝工藝品。平遙漆器産于明朝中葉,經過40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藝術的瑰寶之一。平遙漆器的主要材料是榆木、泥、漆以及金、銀、貝殼等裝飾材料。平遙漆器别名“黑漆器”,因其造型端莊典雅、色澤鮮豔而備受推崇。
平遙漆器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其特點是耐用、防水、耐磨、防火、防腐和美觀等,所以廣泛用于文化禮品、工藝品、家居裝飾和民俗用具等方面。平遙漆器不僅能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珍品和傳承人文曆史的代表。
平遙漆器是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重要代表,也是山西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平遙漆器制作曆史悠久,工藝精湛,深受人們的喜愛。現今,平遙漆器已經發展成為一個集制作、展覽和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藝術産業。平遙漆器的獨特風格和魅力,吸引了衆多國際間的朋友。
平遙漆器不僅僅是一種民間工藝品,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和延續。平遙漆器的制作過程非常繁瑣,需要認真嚴謹的态度,最重要的是需要對每一個細節都加以精雕細琢。這種專注和堅守的精神,已經成為了平遙人民秉承的優秀傳統。因此,平遙漆器不僅僅代表了一種文化、一種民族的精神,更是中華民族的一張名片。
漆器的解釋漆器的解釋是什麼
漆器的詞語解釋是:漆器qīqì。(1)一種木制裝飾品,塗以油漆并常鑲嵌以象牙或金屬;統指此類工藝品。
漆器的詞語解釋是:漆器qīqì。(1)一種木制裝飾品,塗以油漆并常鑲嵌以象牙或金屬;統指此類工藝品。注音是:ㄑ一ㄑ一_。結構是:漆(左右結構)器(上中下結構)。拼音是:qīqì。
漆器的具體解釋是什麼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一、國語詞典【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内容】
一種表面塗漆的手工藝品。漆上常以繪畫、雕刻、鑲嵌加以美化,色彩絢麗,紋飾優美動人。如:「漆器未幹」。詞語翻譯英語lacquerware德語Lack(Kunst)_法語laque,objetlaqué
二、網絡解釋
漆器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一般稱為“漆器”。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國,從新石器時代起就認識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曆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炝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關于漆器的詩句
有虞作漆器玉杯漆器非儀型何人丹漆器
關于漆器的單詞
JapanJapan.
關于漆器的成語
如膠似漆大器晚成吞炭漆身黑漆一團
關于漆器的詞語
吞炭漆身烏漆墨黑黑漆一團金漆飯桶丹漆随夢大器晚成一團漆黑漆黑一團如膠似漆兩眼漆黑
關于漆器的造句
1、他玩的東西五花八門,粗算就有蟋蟀、鴿子、大鷹、獾狗、掼交、烹饪、火繪、漆器、竹刻、明式家具等。
2、所以隻半天功夫,李旭所帶幾十斤粗茶,和徐大眼用來虛應故事的一百多件漆器就脫了手。
3、我的老家在揚州,它曆史悠久、景色優美,既有大名寺等千年古迹,又有瘦西湖的旖旎風光。那裡的特産也特别多,如聞名遐迩的玉石漆器但我最喜歡的是揚州小吃——富春包。
4、衆人賭興大發,遂暗約鄉民數十人于夜間發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磚室大墓,墓壁彩繪死者生前生活圖景,墓内有寶劍、寶鼎、玉璧、漆器、金餅、硯、竹筒等物。
5、他特别專注于木器制作,手造漆器、床櫃、梳匣等精巧絕倫,以至于專權的宦官将文件送他批閱時,他連看都不看,就讓宦官自行處理了。
點此查看更多關于漆器的詳細信息
漆器是什麼 什麼是漆器
漆器指用漆塗在各種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藝品、美術品等。
相關介紹:
曆經商周直至明清,中國的漆器工藝不斷發展,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中國的炝金、描金等工藝品,對日本等地都有深遠影響。漆器是中國古代在化學工藝及工藝美術方面的重要發明。
西晉以後到南北朝,由于佛教的盛行,出現利用夾纻工藝所造的大型佛像,此時的漆工藝被用來為宗教信仰服務,夾纻胎漆器也因而發展。所謂的夾纻是以漆輝和麻布造型作為漆胎,胎骨輕巧而堅牢。
擴展資料
相關背景:
中國古代漆器的工藝,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出現,夏代的木胎漆器不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來髹塗。殷商時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藝。1973年河南成蒿成台西村商代遺址中出土的漆器殘片,在木胎上雕飾饕餮紋,并塗上朱、黑兩色的漆。
生漆是從漆樹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樹膠質及水分構成。用它作塗料,有耐潮、耐高溫、耐腐蝕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
今日中國大陸和台灣,漆器仍是民間工藝的重要組成部份,著名的漆器工藝,包括福州的脫胎漆器,廈門的髹金漆絲漆器,廣東暈金漆器,稷山螺钿漆器,山西平遙推光漆器,成都銀片罩花漆器。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漆器
螺钿漆器是什麼
螺钿漆器是中國傳統漆器品種之一。用經過研磨、裁切的貝殼薄片作為鑲嵌紋飾的漆器。
薄螺钿漆器約創始于北宋。所謂薄螺钿是通過精心選用夜光螺等優質貝殼,将其剝離、裁切成纖細的點、線、片,然後一點一點地嵌貼于漆器底地上,有時還間以金、銀的條、片、屑等,再經髹飾、推光而成,作品五光十色,燦若虹霞,精緻纖巧。代表性的實物有1955年在河南洛陽唐墓中發現的人物花鳥紋鏡。
漆器曆史
北宋宣和年間(1119~1125)待诏畫家蘇漢臣在《秋庭嬰戲圖》中已描繪了薄螺钿漆木家具坐墩(原畫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此外,周密也在《癸辛雜識·别集下》中記載了賈似道家中的螺钿漆器屏風,上面鑲嵌着精細的人物故事畫面。在元大都(今北京)遺址中發現了廣寒宮圖薄螺钿黑漆盤殘片,上面的樓閣樹木等景物細緻,而且運用了分裁殼色,随彩而施的技法,發揮了不同貝殼、不同色彩的特性。
明代,薄螺钿漆器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加金箔、銀箔、金屑、銀屑等成為常見的技法,使薄螺钿漆器更加璀璨絢麗。明代最著名的螺钿漆器匠師是江蘇揚州的江千裡。他的代表作雲龍海水紋長方盒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代嘉慶、道光年間(1796~1850),江蘇揚州漆器能手盧映之及其孫盧葵生擅長多種髹飾技法,而厚螺钿技法尤為所長,所嵌細片經過雕琢,高出漆面,有浮雕效果。約在清代晚期,薄螺钿技法瀕于失傳。20世紀,先後在江蘇揚州、山西、安徽、上海等地得到恢複,并稱為點螺。
出土文物
在陝西西安鬥雞台和河南陝縣、洛陽等處的西周墓,河南縣辛村衛國墓中發現的螺钿漆器及其殘片,有的以方、三角、橢圓、圓錐等狀的貝殼片平鑲在漆器上,有的貝殼片微微凸起,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西周時期螺钿漆器的代表作是北京琉璃河燕國墓發掘出來的、豆、觚、壺、杯等多件螺钿漆器,磨制和鑲嵌技法甚為精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自從西漢盛行彩繪和嵌金箔、銀箔漆器以來,促進了螺钿漆器的發展。唐代,螺钿髹飾技法有了新的發展,尤其作為銅鏡背面的裝飾,大放異彩。
代表性的實物有1955年在河南洛陽唐墓中發現的人物花鳥紋鏡。日本奈良正倉院也藏有唐代螺钿漆器五色琵琶等。蘇州瑞光寺塔發現有五代木胎螺钿漆器花鳥紋黑漆經函。這些螺钿漆器所用的貝殼片都相當厚,稱為厚螺钿漆器。薄螺钿漆器約創始于北宋。所謂薄螺钿是将貝殼研磨、裁切成薄片,鑲嵌出精細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