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審美特征有哪些(造型藝術的審美特征有哪些)

biang 中華百科 847

本文目錄

  1. 藝術有哪些審美特征
  2. 文學藝術的審美特征有哪些
  3. 簡述藝術的審美性特征有哪些方面

藝術有哪些審美特征

1、形象性

藝術形象是客觀與主觀的統一;藝術形象是與形式的統一;藝術形象是個性與共容性禒統一。

2、主體性

藝術創作具有主體性的特征;藝術作品具有主體性的特點;藝術欣賞具有主體性的特點。

3、審美性

藝術的審美性是人類審美意識的集中體現;藝術的審美性是真、善、美的結晶;藝術的審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

擴展資料:

藝術可以宏觀概念,也可以是個體現象。它是通過捕捉與挖掘、感受與分析、整合與應用(形式的組合過程、生物的生命過程、故事的發展過程),以感覺(看、聽、嗅、摸)的形式表現出來的階段性結果。表現形式:語言、聲音、文字、繪畫、眼睛、呼吸、身體等。

藝術體現和物化了人們一定的審美觀念、審美情趣和審美理想。無論是藝術的審美創造,還是藝術的審美接受,主體都需要通過某種感官去感受、傳達和觸發相應的審美體驗。

藝術的審美分類應主要根據主體的審美感受和感知方式進行。根據這一原則,藝術可以分為造型藝術、表演藝術、綜合藝術和語言藝術。

文學藝術的審美特征有哪些

語言藝術的特征很多:形象創造與形象感受的想象性;叙事與抒情的兼長性;語言結構與話語情景的多樣性等.

一般地說,語言藝術的審美特征有:間接性與廣闊性;情感性和思想性;結構性與語言美.

由于文學藝術以語言作為媒介和手段,使得語言藝術形成了許多自身獨具的審美特征,集中體現在間接性與廣闊性、情感性與思想性、結構性與語言美等幾個方面.

具體地說,語言藝術的審美特征可以理解為以下内容.

(1)間接性與廣闊性.文學運用語言來塑藝術形象,傳達審美情感.由于文學語言必須通過讀者的想象才能感受到藝術形象,因此,文學形象具有間接性.這種間接性既是語言藝術的局限,也是語言藝術的特長和優勢,因為它使得文學形象具有其他藝術無法相比的廣闊性.

文學形象的間接性,可以說是文學區别于其他一切藝術的重要特征之一.無論是建築、實用工藝藝術,還是繪畫、雕塑等造型藝術,以及音樂、舞蹈等表情藝術和戲劇等綜合藝術,都通過塑造藝術形象來直接作用于人們的感官,這些藝術形象不僅可以看到或聽到,甚至有些還可以觸摸到.唯有文學這門語言藝術所描繪的形象例外.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通過積極活躍的聯想和想象,在自己的頭腦中呈現出活生生的形象畫面來,這就構成了語言藝術形象的間接性,因而人們把文學又稱“想象的藝術”.文學形象雖然不能通過讀者的感受器官來直接把握,但它通過語言的中介,激發讀者的想象,同樣可以使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産生如臨其境的審美效果,使文學形象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地呈現于讀者的心靈.

文學天地的廣闊性,同樣來自語言媒介的特性.用語言來表現現實生活,具有廣泛而深入的表現能力,幾乎很少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着最大的自由,具有極大的容量,真可以說是“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陸機《文賦》),能夠突破客觀時間,實現時間和空間的自由延伸,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廣闊而複雜的社會生活.

其次,文學的廣闊性更表現在它不僅能描繪外部世界,而且能夠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直接揭示各種人物複雜的、豐富的精神世界.向人的内心世界的深處發展,無疑使文學的天地變得更加廣闊,而這一點,恰恰是其他藝術種類難以達到的.文學作品不僅可以通過描繪人物的音容笑貌、服飾風度、言行舉止等來展現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可能通過直接抒情或叙述的方法深入展示人物細膩複雜的感情.

(2)情感性和思想性.“任何文學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的主觀情感.文學的情感性越濃烈,越能感染讀者,就越富有藝術魅力.”(《藝術學概論》第九章

語言藝術)抒情詩、抒情散文等情感類文學自然離不開情感性,小說、報告文學、叙事詩等叙事類文學同樣離不開情感性.作為叙事類文學的小說和報告文學等,同樣蘊藏着作家熾熱的感情,隻不過在這類作品中一般不常由作者出面來直接抒情,而是往往将作者的主觀情感深深蘊藏的文學形象之中,通過形象描繪來傳達情感.文學由于采用語言作為媒介,在表現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正是由于文學作品能夠深入到人的精神世界,直接披露出人物最複雜、最豐富、最隐秘的情感,使得語言藝術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真實、更加深刻.

語言藝術的思想性在深度和廣度上也遠遠超過了其它藝術形式.雖然所有文藝作品總會在不同程度上表現作家、藝術家的審美意識和對生活的認識,從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但在各類藝術中,還是語言藝術的形象最富有深刻和思想性.語言藝術之所以具有這種優勢和特長,同樣是與它采用語言作為媒介分不開的,因為隻有語言才能直接表達人的思想,在直接披露人的思想認識、評價判斷方面具有最強的藝術表現力.

在文學作品中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的關系極為密切.從一定意義上講,文學作品的思想性總是被情感所包裹并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隻有将情感滲透在思想裡的作品才能具有震撼心靈的藝術魅力,使讀者在激動不已的同時去深入領會作品蘊藏的思想内涵.②另一方面,文學作品的情感性也離不開思想性,因為這種情感往往是在理性思想指導下成為具有特定愛憎情感的傾向性.所謂傾向性,其實就是作家的愛憎褒貶體現在文學作品中的思想藝術屬性.顯然,文學作品中的思想性和情感性二者相互滲透、相互融會,成為一切文學作品所不可缺少的要素.

(3)結構性與語言美.文學作品的結構與語言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們不僅是構成文學作品的重要藝術手段,而且本身也具有審美價值.文學作品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就必須需要利用結構這個重要手段來完成.對于文學作品來講,結構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關系到整個作品的成敗得失.

依據語言藝術的含義,其代表性種類主要有:詩歌、小說、散文、戲劇文學四種樣式.

1.詩歌.按照性質和塑造形象的方式不同,可分為抒情詩和叙事詩;按照詩歌的曆史發展和語言有無格律,又可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詩歌藝術具有自己鮮明的審美特點.首先,詩歌在反映生活、表達思想感情方面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概括性.其次,詩歌往往包含着強烈的感情和豐富的想象.再次,詩歌語言洗練,韻律和諧,節奏鮮明,具有音樂美,甚至具有建築的結構形式美.

2.散文.散文的種類豐富多樣,一般将其分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和議論散文三大類.散文的重要特征是形散而神不散.也就是說,散文的審美特征就在于:主題、題材豐富多樣,表現手法豐富多彩,篇章結構靈活自由.散文是以自由靈活的形式,達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審美特色.

3.小說.小說是一種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形象為主的文學體裁,特點是在生活素材的基礎上用虛構的方式來再現生活.人物、情節和環境是小說的三要素.文學即人學.

小說由于運用語言作為媒介,較之其他藝術種類有着更大的自由,它可以吸收各種藝術的表現手法來全方位地刻畫人物.小說可以詳細描繪人物的外貌、舉止,也可以表現人物的對話、行動,還可以通過不同的視角,從其它人物的眼中來觀察和表現這個人物,并且可以把筆觸伸入人的内心世界,通過深層心理描寫來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細膩深刻的心理描繪,是小說獨具的藝術特色,也是其他藝術門類難以企及的境界.特别是小說還可以把人物放在錯綜複雜的社會生活中來描寫,從而塑造出具有較高審美價值的、複雜豐滿的圓形人物或典型人物.創造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曆來是小說的首要任務.

小說藝術的審美特征主要表現在:突出的虛構性;多方面多視角地刻畫人物;表現較完整複雜的故事情節;細緻入微的描寫,人物性格與環境的完整呈現等.

總之,文學采用語言作為媒介和手段,從而與其他藝術在性質上産生了重大的區别.由于文學以語言作為媒介和手段,使得語言藝術形成了許多自身獨具的審美特征,集中體現在情感性與思想性、間接性與廣闊性、結構性與語言美等幾個方面.

簡述藝術的審美性特征有哪些方面

造型藝術的審美特征包括造型性與直觀性、瞬間性與永固性、再現性與表現性。造型藝術是一種再現空間藝術,也是一種靜态視覺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藝術、書法藝術、版畫、工藝美術、篆刻、藝術設計等。

造型性是造型藝術最為基本的特征,是指藝術家使用一定的手段和物質材料,在一定的空間中塑造出藝術形象。造型藝術的物質媒介決定了其作品的靜态的永久性,總是以無聲示有聲、以靜示動、寓靜于動,在一種永久的物質形态中表達深刻的曆史和審美蘊涵。直觀性是指造型藝術都是直接訴諸欣賞者的眼睛,憑借視覺感來感受的。

擴展資料:

注意事項:

藝術對于社會、曆史、人生具有審美認識功能。由于藝術活動具有反應與創造統一、再現與表現同一、主體和客體統一等特點,往往能夠更加深刻地揭示社會、曆史、人生的真谛和内涵,更能反映社會生活的深度和廣度。藝術的這種審美認知作用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真正做到了觀古今于須臾,攬四海于一瞬。

對于大緻天體,小至細胞的自然現象,藝術也同樣具有審美認知作用。在認識自然現象方面,藝術畢竟比不上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在認識社會、曆史方面,藝術也不可能像社會學、曆史學那樣完備詳實地占有資料。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藝術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