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崖柏長的是什麼樣子通常長得在哪裡
崖柏(學名:Thuja sutchuenensis)為柏科崖柏屬的植物。生長于海拔1,500米以上的地區,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上世紀90年代曾因數量稀少未被發現宣布為滅絕物種,21世紀初在重慶大巴山地區發現少量植株,屬于瀕危物種,禁止采伐。
崖柏高5-6(10)米,樹皮灰褐或褐色,長條薄片狀開裂。枝密集、開展,小枝扁平、多排列成平面。葉除幼苗期針形、刺形外,全為鱗形,長1.5-3.0毫米,交互對生。雌雄同株,花單性,單生小枝頂端。球果橢圓形至卵圓形,長6.0-6.5毫米,當年成熟。種子扁平,兩側具薄翅。
灌木或喬木;枝條密,開展,生鱗葉的小枝扁。葉鱗形,生于小枝中央之葉斜方狀倒卵形,有隆起的縱脊,有的縱脊有條形凹槽,長1.5-3毫米,寬1.2-1.5毫米,先端鈍,下方無腺點,側面之葉船形,寬披針形,較中央之葉稍短,寬0.8-1毫米,先端鈍,尖頭内彎,兩面均為綠色,無白粉。雄球花近橢圓形,長約2.5毫米,雄蕊約8對,交叉對生,藥隔寬卵形,先端鈍。
幼小球果長約5.5毫米,橢圓形,種鱗8片,交叉對生,最外面的種鱗倒卵狀橢圓形,頂部下方有一鱗狀尖頭。未見成熟球果。本種與朝鮮崖柏的區别在于鱗葉枝的下面無白粉,中央的鱗葉無腺點。
崖柏是陽性樹,稍耐陰,耐瘠薄幹燥土壤,忌積水,喜空氣濕潤和鈣質土壤,不耐酸性土和鹽土;要求氣溫适中,超過32度生長停滞,在-10度低溫下持續10天即受凍害。生長于海拔1400米左右土層淺薄、岩石中。
什麼是崖柏真正的崖柏
看根系
崖柏根是扁的,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其他柏樹的根是圓的,崖柏的根是長在岩石的縫隙中的。崖柏是世界“活化石”物種之一,生長速度極慢,隻在四川、太行山脈的個别山區才生長,這兩年才被開發出來,但也越來越稀少。因為生長在懸崖峭壁間,故稱“崖柏”,其形态各異,比如有的夾在石縫裡,就身材扁平,有的橫斜溢出,有的仰天長嘯,其天賦的藝術形态,使它成為根雕的最佳原材料。
看枝幹
崖柏的樹和枝或彎曲旋轉,或瘤,或枝杈很多,顯得蒼勁有力,氣勢雄渾,這是在崖壁上長期受風吹所緻,且風方向不同,崖柏的扭曲方向也不同,而其他柏木不具備。
看皮色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有些崖柏老料表面灰白色,沒有白皮,裡面全是紅料,開料前香味不大,開料後香味細柔綿長,令人回味無窮。
崖柏開料後,裡面黃紅色,紋理細膩,百轉千回,非常美觀!崖柏密度比平常木材高,沉水,即使小料拿在手裡也非常壓手。
聞香味
從崖柏的香味上來判斷崖柏的真假,從醫學角度來說,崖柏裡面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揮發油、黃酮類化合物、萜烯類和酚類化合物、有機酸、多糖、木脂素、鞣質、樹脂、無機元素等。
故而真正崖柏的味道是一種渾厚的甜香味或者奶香味,不刺鼻。而其他柏類的味道則有一種酸酸的刺鼻的味道,真正的崖柏是沒有酸味的。
看油性及年輪
看油性油性越大越好,注意不要買到濕料,看它的油分是否充分并有浸潤感,色澤明亮的油分是最好的。
看密度
崖柏的比重和形态越重越好。極品陳化崖柏會沉水,放入水中會“咚”的一下沉到底,比重與花崗岩有一拼,硬度也相當大,當然,不沉水的崖柏也并不是不好,隻是相對沉水的要差一點。
年輪越細密,證明崖柏生長時間長,材質較好。
崖柏是什麼樹 長什麼樣子
崖柏是什麼樹長什麼樣子
崖柏屬于柏科植物,它是一種灌木或者喬木,因為過度的開采,所以被列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現在存有的崖柏,基本上都是大量的野生崖柏,它的觀賞性是比較高的,所以可以為作為觀賞性植物,或者是作為綠籬。
崖柏是什麼樹崖柏屬于柏科植物,它是一種灌木或者喬木,因為過度的開采,所以被列為我國的一級保護植物,現在存有的崖柏,基本上都是大量的野生崖柏,它的觀賞性是比較高的,所以可以為作為觀賞性植物,或者是作為綠籬。
崖柏生長地方崖柏的經濟價值是比較高的,因為它的觀賞性比較不錯,所以可以作為盆景養護,也可以将枯死的樹根作為根雕,還可以作為飾品,經濟效益是比較不錯的,它的适應性是極強的,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也可以進行生長。
崖柏一般會生長在懸崖峭壁的崖縫中,在我國的四川大巴山、華北地區的太行山脈比較常見,它屬于陽性樹種,稍微耐陰,比較耐貧瘠,但是怕積水,一般會生長在濕潤的鈣質土壤中,不耐酸性土以及鹽土。
崖柏長什麼樣子崖柏屬于灌木或者喬木,它的枝條比較密集,雄球花為橢圓形,長2.5毫米,雄蕊有8對左右,通常是交叉對生,幼小的球果長為5.5毫米,為橢圓形,種鱗為8片,交叉對生,崖柏在養護的時候,需要充足的光照環境,以及水分。
崖柏樹葉長什麼樣
崖柏樹葉的外形特征
崖柏樹葉為獨特的形狀,輪廓特征明顯。它們通常是細長的,具有典型的羽狀脈絡,整體呈現出一種優雅而精緻的形态。葉子的邊緣可能有一些微小的鋸齒,但并不尖銳。葉子表面通常呈現出深淺不一的綠色,有時帶有黃色或紅色的斑紋。此外,崖柏樹葉的質地較為厚實,具有一定的光澤感。其具體的形态和顔色可能會因地域和品種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崖柏樹葉是一種常綠植物的葉子,它們具有獨特的生長習性和形态特征。在植物學中,崖柏屬于柏科,是一種生長在岩石峭壁上的特殊樹種。由于其獨特的生長環境,崖柏樹葉具有獨特的适應性特征。它們的葉子為了适應幹旱和貧瘠的環境,通常呈現出較小的葉片面積和較厚的葉片質地。此外,崖柏樹葉的脈絡結構也非常獨特,具有典型的羽狀脈絡結構,使得葉子整體看起來更加精緻美觀。
從更細緻的角度來看,崖柏樹葉的顔色和紋理也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葉子的顔色可能随着季節的變化而有所變化,通常呈現深淺不一的綠色。而在一些特定的環境下,如秋季或受到特殊的氣候條件影響時,葉子的顔色可能會呈現出黃色或紅色的斑紋。這些顔色的變化使得崖柏樹葉在自然界中更加引人注目。此外,葉子的質地厚實而有光澤,給人一種沉穩而優雅的感覺。
綜上所述,崖柏樹葉具有細長的形狀、典型的羽狀脈絡、邊緣微小的鋸齒以及豐富的綠色調等特點。這些特征使得崖柏樹葉在自然界中獨樹一幟,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
崖柏樹長什麼樣子
崖柏是灌木或喬木;枝條密,開展,生鱗葉的小枝扁。葉鱗形,生于小枝中央之葉斜方狀倒卵形,有隆起的縱脊,有的縱脊有條形凹槽,長1.5-3毫米,寬1.2-1.5毫米,先端鈍,下方無腺點,側面之葉船形,寬披針形,較中央之葉稍短,寬0.8-1毫米,先端鈍,尖頭内彎,兩面均為綠色,無白粉。
雄球花近橢圓形,長約2.5毫米,雄蕊約8對,交叉對生,藥隔寬卵形,先端鈍。幼小球果長約5.5毫米,橢圓形,種鱗8片,交叉對生,最外面的種鱗倒卵狀橢圓形,頂部下方有一鱗狀尖頭。未見成熟球果。
擴展資料
崖柏屬于松杉目。
松杉目植物的雌球花由多枚珠鱗組成。雌球花發育成球果,珠鱗發育成種鱗。胚珠受精後,珠鱗緊閉,借以保護胚珠發育成種子,種子成熟後種鱗張開,種子脫落和散布。精細胞無鞭毛,可借助水受精。
松杉目分布于南一北兩半球,以北半球溫帶、寒帶的、高山地帶最為普遍。我國産3科23屬125種34變種,為國産裸子植物中種類最多、經濟價值較大的一目,分布幾遍全國,許多樹種在東北、華北、西北、西南地區及台灣的高山地帶組成大面積的森林,亦是森林更新、荒山造林以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及居民區綠化的優良樹種。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崖柏樹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松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