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書法(什麼叫書法簡單介紹)

biang 中華百科 1.1K+

本文目錄

  1. 書法四體是指什麼
  2. 什麼叫隸書書法
  3. 書法的分類是什麼
  4. 什麼叫軟筆書法
  5. 什麼叫做書法

書法四體是指什麼

1、正、草、隸、篆

中國書法習慣上分為正草隸篆四體。正書不僅指楷書,還指魏碑;草書指狂草、小草、章草;隸書産生于秦末漢初,開始主要用于抄寫公文,以求簡便;篆書則是甲骨、鐘鼎、石鼓及小篆的總稱。

中國書法習慣上分為正草隸篆四體。正書不僅指楷書,還指魏碑。草書則指以張旭、懷素等為代表的狂草,也指大草;還指比狂草規範一些的草書,稱小草,以唐代孫過庭的《書譜》為之代表。另外,還有一種隸書的急寫,稱為章草。介于草正之間的則是行書。隸書産生于秦末漢初,開始主要用于抄寫公文,以求簡便,後來也用于書寫碑刻與摩崖石刻。篆書則是甲骨、鐘鼎、石鼓及小篆的總稱。

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這種漢字字體,就是現在通行的漢字手寫正體字。行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産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書

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隸書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觑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篆書

篆書是甲骨文、大篆、小篆的統稱。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年曆史,是傳世最早的可識文字,主要用于占蔔。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

什麼叫隸書書法

隸書,又稱漢隸,是中國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字體。它的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現出長方形狀,這種書寫方式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的美學原則。

隸書起源于秦朝,最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隸書達到了它的巅峰狀态,成為當時書法藝術的主流。在書法界,隸書和楷書并稱“漢隸唐楷”,彰顯了其在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地位。

隸書的特點在于其筆畫的起筆、行筆和收筆,每一個環節都充滿着獨特的藝術魅力。起筆時,通常以圓轉或方折的方式開始,行筆過程中,筆畫的粗細變化豐富,收筆時則常常有回鋒或挑鋒的技巧,使得整個字顯得更加生動有趣。

隸書的結構也十分講究,它追求平穩、均衡,字形方正,字距均勻。在書寫時,每一筆每一劃都需精心安排,以确保整體布局的和諧美感。

隸書不僅是一種書寫方式,更是一種文化符号,它承載着豐富的曆史信息和美學價值。在今天,雖然楷書和行書更為常見,但隸書仍然作為一種重要的書法藝術形式,受到衆多書法愛好者的青睐。

書法的分類是什麼

中國書法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種書體。

1、篆書

(1)大篆

大篆是西周晚期普遍采用的字體。相傳為夏朝伯益所創。廣義的大篆指小篆之前的文字,包括金文(即鐘鼎文)與籀文,而當代漢字學家推算秦朝應尚有甲骨文,所以現在也包括其中。

(2)小篆

小篆字的結構成縱勢,布白對稱勻稱,用筆中鋒圓轉,線條粗細變化不大,具有遒勁、圓潤的美,被稱為玉箸篆,象玉質的筷子。

2、隸書

隸書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3、草書

草書分為章草、今草、狂草。草書是早于楷書的書體,章草始于篆書向隸書演化的過程中,隸書對章草的影響大些,所以又把章草稱為草寫的隸書。

4、行書

(1)行楷。行楷,介于楷書與行書之間的字體,也稱“漢字行楷手寫體字形”,是偏重于楷書書寫筆法,比楷書行筆自由,又比行草規正的行書字體。

(2)行草,介于行書、草書之間的一種書體和書法風格,可以說是行書的草化或草書的行化。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刻闆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産生的。

5、楷書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由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楷書是最晚形成的字體,始于漢末,是我國封建社會南北魏到晉唐最為流行的一種書體。

什麼叫軟筆書法

一種表達意思的藝術形式。

軟筆書法是一種藝術形式,通過将筆畫組合在一起來表達某種意思。也被稱為“軟筆書寫”或者“舒緩書寫”,有些人也将其稱為“柔情字”。軟筆書法的理論範圍應該包括毛筆和軟筆兩者,但實際上,傳統上隻有硬筆書法和毛筆書法之分。

什麼叫做書法

書法

是世界上少數幾種文字所有的藝術形式,包括漢字書法、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文書法等。其中“中國書法”,是中國漢字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号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漢字書法為漢族獨創的表現藝術,被譽為:無言的詩,無行的舞;無圖的畫,無聲的樂。

從狹義講,書法是指用毛筆書寫漢字的方法和規律。包括執筆、運筆、點畫、結構、布局(分布、行次、章法)等内容。例如,執筆指實掌虛,五指齊力;運筆中鋒鋪毫;點畫意到筆随,潤峭相同;結構以字立形,相安呼應;分布錯綜複雜,疏密得宜,虛實相生,全章貫氣;款識字古款今,字大款小,甯高勿低等。

從廣義講,書法是指語言符号的書寫法則。換言之,書法是指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以其書體筆法、結構和章法寫字,使之成為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随着文化事業的發展,書法己不僅僅限于使用毛筆和書寫漢字,其内涵己大大增加。如從使用工具上講,僅筆這一項就五花八門,毛筆、硬筆、電腦儀器、噴槍烙具、雕刻刀、雕刻機、日常工具(主要是指質地比較堅硬的,能用來書寫的五金、生活工具)等。顔料也不單是使用黑墨塊,墨汁、粘合劑、化學劑、噴漆釉彩等五彩缤紛,無奇不有;品種之多,不勝枚舉。從執筆方式上看,有的用手執筆,有的用腳執筆,就是用其他器官執筆的也不乏其人,甚至有的人寫字根本就不用筆,如“指書”“擠漏書”等;從書寫文種上說,并非漢字一種,有的少數民族文字也登上了書法藝壇,蒙文就是一例;從書體和章法上看,除了正宗的傳統書派以外,在我國又出現了曲直(線)相同、動靜結合的“意向”派,即所謂現代書法。它是在傳統書法基礎上,加以創新,突出"變"字,融詩書畫為一體,力求形式和内容統一,使作品成為“意美、音美、形美”的三美佳作。在日本不少書家摒棄文字的語言性,樹立文字的“形象性”,出現了“墨象”派,以用筆的輕重和徐疾、筆鋒的開合及落筆位置的變化等,寫出各種形象的文字。所有這些(當然不僅是這些),可以看出書法和其他事物一樣,也是在不斷地發展和變化着,這一點必須引起書法界人士的高度重視。中國書法有五種主要書體,即楷書體(包含魏碑、正楷),草書體(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準草書),隸書體(包含古隸、今隸),篆書體(包含大篆、小篆),行書體(包含行楷、行草)。另外蒙古文書法、阿拉伯文書法,見蒙古文、阿拉伯文(或阿拉伯書法)。日本書道與漢字書法大同小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