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文化詳解:五子登科是什麼意思
每年中秋的時候最開心的無疑就是博餅能夠博得一個好彩頭,一般能夠得到狀元的人都是十分幸運的了,但是卻還有着五子登科更是一級棒,你知道五子登科是什麼意思嗎?本期民族文化一起了解吧!
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于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窦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窦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
當朝太師馮道為他賦詩雲:“燕山窦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三字經》有:“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來歌頌他,教導兒童要好好念書,父親也要教子有方。“五子登科”後來成為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宋史·窦儀傳》記載:宋代窦禹鈞的五個兒子儀、俨、侃、偁、僖相繼及第,故稱“五子登科”。
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今北京一帶)有個叫窦禹鈞的人,記取祖訓,教導兒子們仰慕聖賢,刻苦學習,為人處世,不愧不怍。結果,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窦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還特地寫了首詩:“燕山窦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技芳。”
《三字經》也以“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又逐漸演化為“五子登科”的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樣連袂獲取功名。
五子登科又象征及第封侯,時下新版“五子登科”中“五子”則指代“妻子、兒子、房子、票子、車子”的理想生活。
十年寒窗,正是為了“一舉成名天下知”,出将如相,平步青雲。金玉滿堂中,五個嬉戲的天真幼童,或跨坐巨鯉、或執箫弄曲、或手擎荷葉……儀态各異,栩栩如生。
中國有句俗語:莫欺少年郎,五子登科之相恰如其分地喻示出收藏者大富大貴的燦爛前程。
風水學說所說的五子登科什麼意思
五子登科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故事情節非常離奇,說朱元璋當皇帝之前,在某個地方當過和尚,後來參加起義,做了皇帝。某日他微服私訪,來到一個窮苦人家,看到一個窮人正準備用糠喂孩子,就問:“你為什麼用糠喂孩子?”
窮人說:“我家裡沒有米,隻有糠,不喂孩子不行啊!”朱元璋聽後,從口袋裡掏出一錠銀子,遞給窮人,說:“快給孩子吃吧,不用糠了。”窮人一看是一錠銀子,非常高興,連聲說:“謝謝萬歲,謝謝萬歲!”
朱元璋繼續前行,來到一個富人家,看到一個富人正在訓斥孩子,就問:“你為什麼訓斥孩子?”富人說:“我讓孩子學堂念書,他不肯去,所以我才訓斥他。”朱元璋聽後,從口袋裡掏出一本書,遞給富人,說:“快讓孩子去念書吧,将來會有出息的。”富人非常高興,連聲說:“謝謝萬歲,謝謝萬歲!”
後來,朱元璋的兒子朱标長大成人,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即明太祖朱元璋。朱标非常關心民間疾苦,經常微服私訪,了解民情。他看到民間百姓生活艱苦,就下令減免賦稅,減輕勞役,改善民生。
朱标還下令修建了許多公共設施,如學校、寺廟、橋梁、道路等,為百姓提供了便利。他的做法得到了百姓的稱贊和擁護,被稱為“五子登科”。
五子登科是什麼意思有什麼曆史典故
我國古代曆史悠久,也因此誕生了很多的寓意豐富的詞語,今天我們要來說一說五子登科。這個詞語是一個祝福語,其中的寓意自然是非常好的寓意了,很多時候是用在别人結婚的時候,用來祝福新婚夫婦的。那麼,究竟五子登科這個詞語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又是如何成為一個祝福語的呢?五子登科背後又有什麼曆史典故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五子登科意思
五子登科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是wǔ zǐ dēng kē。解釋:用作結婚的祝福詞或吉祥語;也比喻世俗追求物質滿足。出自《宋史·窦儀傳》。
一、五子登科本為中國民間諺語,最初來源于民間故事,話說五代後周時期,燕山府有個叫窦禹鈞的人,他的五個兒子都品學兼優,先後登科及第,故稱五子登科。窦禹鈞本人也享受八十二歲高壽,無疾而終。當朝太師馮道為他賦詩雲:燕山窦十郎,教子有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經》有: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來歌頌他,教導兒童要好好念書,父親也要教子有方。
五子登科後來成為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禹鈞五子一樣獲得科考成功。
二、史稱黃平科名輩出、在黔為文物聲名之地,至清末黃平有進士29名,舉人251名。康熙三十五年(1696),黃平人王耘中進士,其子侄五人,中舉三人,中進士兩人,後人贊譽為五子登科。(貴州黃平縣舊州古鎮)
2.曆史典故
窦燕山,原名窦禹鈞,五代後周時人,家住燕山一帶,故人稱窦燕山。經等多方認定,西龍虎峪鎮龍前村(現屬天津市薊州區),被窦燕山文化研究會最終确認為窦燕山的故鄉。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為人心術不正,專用大鬥進,小稱賣,費盡心機坑蒙拐騙,以勢壓人。貧民百姓痛恨他的為富不仁,卻沒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燕山昧良心、滅天理的行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歲了還膝下無子。
在一個夜晚,他做夢。夢到他去世的父親對他說:你心術不好。品行不端,惡名已經被天帝知道。以後你命中無子,并且短壽。你要趕快悔過從善,大積陰德,廣行方便于勞苦大衆,才能挽回天意、改過呈祥。窦燕山醒來,曆曆在目,于是決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鈞到延慶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寶殿的拜墊旁,拾到了白銀二百兩,黃金三十兩,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遺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個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語的人,窦禹鈞問他何故哭泣,那人說:我父親給綁匪擄去,将被處死,我好不容易向親友們東借西湊,得到白銀二百兩,黃金三十兩,預備把這筆金銀贖回我父親的死。哪知我一摸錢袋,黃金白銀都沒有了,這樣我的父親就難免一死,剛才我到這裡來進香拜佛,不知是否遺失在寺中。禹鈞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誤,就将黃金白銀如數歸還,并且還贈給他一筆路費,失主歡天喜地的道謝而去。
有個仆人偷了他很多錢,就自己寫了賣女契約,系在幼女背上,說:永賣此女,以償還所偷的錢。然後就逃跑了。窦公可憐他,燒了契約,養育這個女孩,養大後還為她擇婿出嫁。
他家鄉有不少窮人,娶不起媳婦,女兒因為沒有錢買嫁妝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銀兩送給他們幫助他們。親戚當中有不能辦喪事的,他就出錢幫助辦喪事;有無錢嫁女兒的,他就出錢幫助嫁女兒。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開支,全部用來救濟别人。
同時,窦燕山還在家鄉設立學堂,收集上千卷書,請有學問的老師來教課。把附近因貧窮而不能上學的孩子招來免費上學。自己家裡則節儉樸素,沒有金玉飾品,也沒有華麗衣服。窦燕山如此周濟貧寒,克己禮人,因此随之積了大陰德。
此後一個晚上,窦燕山又夢見自己的父親。老人告訴他:你現在陰功浩大,美名遠揚,天帝已經知道了。以後你會有五個兒子,個個能金榜題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歲。當他醒來,發現也是一個夢。但從此更加修身養性,廣做善事,毫不怠慢。
後來,他果然有五個兒子。由于自己重禮儀、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終于發達了。他的長子名儀,在後晉時中進士,入宋官至禮部尚書、翰林學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後太祖趙匡胤曾悲傷地感歎:天何奪我窦儀之速耶!次子名俨,也是後晉進士,曆仕漢、周,宋初任禮部侍郎。三子名侃,為後漢進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為後漢進士,入宋任左谏議大夫。窦僖是後周進士,曾任宋左補阙。當時人們美稱他們為窦氏五龍。當五個兒子均金榜題名時,侍郎馮道贈他一首詩:窦燕山十郎,教子以義方。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鈞還有八個孫子,也都很貴顯。最後,窦禹鈞做到谏議大夫的官職,享壽八十二歲,臨終前談笑風生,向親友告别,沐浴更衣,無病而卒。
《三字經》中以窦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的句子,歌頌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語,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樣,聯袂獲取功名、擁有大富大貴錦繡前程的理想。
3.五子登科寓意
登科的意思就是指考上了進士,所以古代人說的五子登科,是指一家裡面有五個兒子中了進士。而這裡的一家人指的是窦禹鈞,所以五子是他的五個兒子窦儀、窦俨、窦侃、窦偁、窦僖。
他的五個兒子在考取了進士以後,窦儀當了禮部尚書、窦俨做了禮部侍郎、窦侃做了左補阙、窦偁更是左谏議大夫參和政事、窦僖是起居郎。五個兒子在官場還是挺一帆風順的,而且都比較出色。
其實五子登科的來源民間故事。說的是窦禹鈞十分會教育孩子,将他的五個孩子都培養得很優秀,并且前後都考上了進士。這在古代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所以五子登科是很好的一種寓意,同時這也被大家當作了吉祥圖案,保佑家裡的考生也像他們一樣争氣。
一開始古代故事還是另外一個意思,因為窦禹鈞一開始雖然很有錢,但是為人不怎麼樣,也一直沒有孩子。當他爹給他托夢以後,他開始日日行善,最終培養出這樣五個優秀的孩子。所以大家也用他的故事告訴大家要多做善事才會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