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意思是什麼
1、意思是: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
2、原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深處一作:生處)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譯文: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豔比二月春花。
遠上寒山石徑斜什麼意思 遠上寒山石徑斜出自于哪裡
遠上寒山石徑斜什麼意思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意思:沿着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該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杜牧的《山行》,此詩描繪秋日山行所見的景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表現了作者的高懷逸興和豪蕩思緻。
《山行》原文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意思彎曲的石頭小路遠遠地伸至深秋的山巅,在白雲升騰的地方隐隐約約有幾戶人家。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後楓葉那鮮豔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
《山行》注釋1、山行:在山中行走。
2、遠上:登上遠處的。寒山:深秋季節的山。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
3、生:明萬曆趙宦光刊本《萬首唐人絕句》、明高棅編《唐詩品彙》、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禦定全唐詩》作“深”。
4、坐:因為。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5、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後變成了紅色。于:比。
《山行》賞析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色彩絢爛、風格明麗的山林秋色圖。詩裡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一起,有主有從,有的處于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于陪襯地位。
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的,起鋪墊和烘托作用。
作者以情馭景,敏捷、準确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彙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于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争勝,令人賞心悅目,精神發越。
《山行》創作背景這首詩記述了一次遠山旅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确證。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滿詩意的發現,于是創作此詩以記之。
《山行》作者介紹杜牧,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大和(827—835)年間登進士第,授宏文館校書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後曆任監察禦史,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最終官至中書舍人。
詩以七言絕句著稱,晚唐諸家讓渠獨步。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稱“小李杜”,以别于李白與杜甫。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注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注釋《孫子》。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其中詩四卷。又有宋人補編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這句詩的意思是什麼
這句詩的意思是:深秋時節,沿着遠處的石子鋪成的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雲的地方居然還有幾戶人家。
【原文】:
山行
杜牧〔唐代〕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生處一作:深處)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譯文】:
深秋時節,沿着遠處的石子鋪成的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雲的地方居然還有幾戶人家。
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經過深秋寒霜的楓葉,比二月的春花還要紅。
【注釋】:
山行:在山中行走。
遠上:登上遠處的。
寒山:深秋季節的山。
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
斜:為傾斜的意思。
深:另有版本作“生”。(“生”可理解為在形成白雲的地方;“深”可理解為在雲霧缭繞的的深處)
坐:因為。
霜葉:楓樹的葉子經深秋寒霜之後變成了紅色。
楓林晚:傍晚時的楓樹林。
紅于:比……更紅,本文指霜葉紅于二月花。
【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和贊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絕句。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由下而上,寫一條石頭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滿秋意的山巒。“寒”字點明深深秋時節;“遠”字寫出山路的綿長;“斜”字照應句首的“遠”字,寫出了高而緩的山勢。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車遊山。
“白雲生處有人家”,寫雲,寫人家。詩人的目光順着這條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雲飄浮的地方,有幾處山石砌成的石屋石牆。這裡的“人家”照應了上句的“石徑”,“石徑”就是那幾戶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這樣就把兩種景物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了。白雲仿佛從山嶺中生出,飄浮缭繞,既可見山之高,又表現雲之淡白與山之蒼翠相映襯,點染出明快色調。詩人用橫雲斷嶺的手法,讓這片片白雲遮住讀者的視線,卻給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在那白雲之上,雲外有山,一定會有另一種景色。
對這些景物,詩人隻是在作客觀的描述。雖然用了一個“寒”字,也隻是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現詩人的感情傾向。它畢竟還隻是在為後面的描寫蓄勢——勾勒楓林所在的環境。“停車坐愛楓林晚”便不同了,傾向性已經很鮮明,很強烈了。那山路、白雲、人家都沒有使詩人動心,這楓林晚景卻使得他驚喜之情難以抑制。為了要停下來領略這山林風光,竟然顧不得驅車趕路。前兩句所寫的景物已經很美,但詩人愛的卻是楓林。通過前後映襯,已經為描寫楓林鋪平墊穩,蓄勢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點明喜愛楓林的原因。
第四句:“霜葉紅于二月花”是全詩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寫都是在為這句鋪墊和烘托。詩人為什麼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豔,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這首小詩不隻是即興詠景,而且進而詠物言志,是詩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給讀者啟迪和鼓舞。
【創作背景】:
這首詩記述了一次遠山旅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确證。作者深秋時節登山賞景,沉醉于這如詩如畫的美景之中,于是創作此詩以記之。
【争議】:是“深”還是“生”?
原文第二句中,是“深”還是“生”字在學術界仍舊存在争議。清康熙陳夢雷編輯《古今圖書積塵》作“白雲深處有人家”。明萬曆趙宦光刊本,宋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作“白雲深處有人家”。清乾隆《四庫全書》收入的兩種版本都有,例如明高棅編《唐詩品彙》和《禦定全唐詩》作“白雲深處有人家”,而宋洪邁編《萬首唐人絕句》作“白雲生處有人家”。有些課本中本詩也從原來的“白雲深處有人家”修改為現在的“白雲生處有人家”,并于注釋處說明“‘生處’一作‘深處’”(考試時應以使用的課本為準)。94年版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作“白雲深處有人家”。部編版最新的教材已經選用了“白雲生處有人家”。
【作者簡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别于杜甫。與李商隐并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别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寒山是什麼意思
遠上寒山石徑斜的寒山的意思是深秋季節的山。
1、原文: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譯文:
山石小路遠上山巅彎彎又斜斜,白雲生發之處隐隐約約有幾戶人家。隻因愛那楓林晚景我把馬車停下,霜染的楓葉勝過鮮豔二月的花。
3、賞析:
此《山行》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繪秋日山行所見的景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一幅和諧統一的畫面,表現了作者的高懷逸興和豪蕩思緻。
作者以情馭景,敏捷、準确地捕捉足以體現自然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情感融彙其中,使情感美與自然美水乳交融,情景互為一體。全詩構思新穎,布局精巧,于蕭瑟秋風中攝取絢麗秋色,與春光争勝,令人賞心悅目,精神發越。
創作背景與作者簡介:
創作背景:
這首詩記述了一次遠山旅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确證。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滿詩意的發現,于是創作此詩以記之。
作者簡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歲中進士,授弘文館校書郎。後赴江西觀察使幕,轉淮南節度使幕,又入觀察使幕。
理人國史館修撰,膳部、比部、司勳員外郎,黃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職。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别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内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是什麼意思
1、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翻譯:山石小路遠上山巅彎彎又斜斜,白雲生發之處隐隐約約有幾戶人家。
2、出處:《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3、詩歌通過詩人的感情傾向,以楓林為主景,繪出了一幅色彩熱烈、豔麗的山林秋色圖。遠上秋山的石頭小路,首先給讀者一個遠視。山路的頂端是白雲缭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因此白雲缭繞而不虛無缥缈,寒山蘊含着生氣,“白雲生處有人家”一句就自然成章。然而這隻是在為後兩句蓄勢,接下來詩人明确地告訴讀者,那麼晚了,我還在山前停車,隻是因為眼前這滿山如火如荼,勝于春花的楓葉。與遠處的白雲和并不一定看得見的人家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生命的純美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