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書信又稱什麼
尺牍,信禮。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牍”或曰“信劄”,是一種應用性文體。但是,中國的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漢魏六朝的尺牍重在實用,文人多無意把其寫為審美的作品。唐宋以後,在一些文人的筆下,尺牍的實用功能明顯淡化,審美性能日益強化,有些尺牍刻意寫成純粹的文學作品(參考《中國尺牍文學史》序,詹福瑞)。
尺牍文學功能多種多樣,可以抒情,比如司馬遷的《報任安書》、林覺民的《與妻書》;也可以寫景,比如吳均的《與宋元思書》;可以寫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如嵇康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也可以談論文學,如曹丕的《與吳質書》,談論政治,如歐陽修《上杜中丞論舉官書》,還可以進谒顯貴,勉勵後學,如此等等,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書牍文傳統。尺牍和其他文體一樣,也講究謀篇布局、文質俱佳。
那個古人對于書信的雅稱是什麼
古人書信雅稱有:鴻雁、手劄、尺牍、尺素。
書信,是人們交流感情、傳遞消息的工具,有關它的雅稱,細說如下。古時候,在紙發明前,常見的“書信”是「木牍」,又稱「尺牍」。後來「尺牍」也就成了書信的通稱。
古人還把寫在綢子上,然後夾在一物中間寄出,叫做「尺素」的來指書信。「鯉魚」也可代指書信。典出于漢《樂府》詩:「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鴻雁傳書,則典出《漢書。蘇武傳》載: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書,言武等在某澤中。此後,也常用「鴻雁」來代書信。
古代書信的六種别稱
1,尺牍:指古人用于書寫的長一尺的木簡,或是信劄,書信。在紙張發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長的版面,用以書寫記事,傳遞消息。
2,鸾箋:古紙名,指彩箋,出自宋代蘇易簡《文房四譜·紙譜》。宋時蜀地善制十色彩箋,箋上隐然有花木麟鸾圖案。
3,雁帛:《漢書》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後來漢朝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于,漢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着帛書,說蘇武等在某澤中,單于隻得放蘇武歸漢。
4,書簡:指盛書信的郵筒,古代書信寫好後常找一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後來書筒也成了書信的代稱。
5,鯉魚: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以鯉魚代稱書信有幾種說法,有“雙魚”“雙鯉”“魚書”等。而且古代人還常常把書信結成鯉魚形狀。
6,八行書:舊時信紙大多用紅線直分為八行,因此稱書信為八行書,簡稱八行。
7,尺素:小幅的絲織物,如絹、帛等。漢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有: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擴展資料:
《漢書》記載蘇武故事,言蘇武被拘匈奴,牧羊于北海,後來漢朝廷要求匈奴放歸蘇武,匈奴謊稱武已死。漢使則謂單于,漢皇在上林苑中,得北宋雁,雁足上系着帛書,說蘇武等在某澤中,單于隻得放蘇武歸漢。
于是,書信又有了雁足、雁帛、雁書等代名詞。再如,宋時蜀地善制十色彩箋,箋上隐然有花木麟彎圖案,這樣,書信又多了一個别稱:鸾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尺素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鸾箋
古人對信件的雅稱是什麼
古代對信件的雅稱有簡、牍、柬、尺素、箋、函、劄、等;
在漫長的曆史進程中,由于書寫材料的演變,以及各種表達的需要,書信也因此有了很多的别稱。
1、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此句中的汗青即為竹簡。青竹在微火上烤時會滲出水珠,類似“出汗”,故稱為汗青。在人類紙張出現之前,用削成的狹長的竹片作為的書寫材料。這種竹片稱為“簡”。用于寫信的稱為“書簡”,指信件。在造紙術發明之前,我們的老祖宗拿竹子當紙往上面寫字,稱之為“竹簡”。
2、牍古時書寫用的薄而小的木片叫作“牍”。漢代對“簡”和“牍”串起來寫文章,有明确規定:政府寫诏書律令不得寬于三尺,民間寫書信不得寬過一尺。故書信又名“尺牍”。
3、柬與“簡”通用。是書信、名片、帖子之類的通稱。如“請柬”“賀柬”“書柬”等。
4、素古人有“魚傳尺素”之說,古代稱白絹為“素”。用一尺見方的白絹(或白綢)寫成的書信,稱為“尺素”,後為書信代稱。
5、箋“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箋原指供題詩作畫用的精美小竹片。一般信紙也稱為“箋”。後引申為書信的代稱。(也指寫信或題詞用的紙,如“便箋”“信箋”等
)6、函原指封套。古代寄信用魚形木匣遞送,這種木匣稱為“函”。後稱信件為“函”,如“函件”“信函”“來函”“公函”等。
7、劄原指古代書寫用的小而薄的木片,後指書信,如“信劄”“書劄”“手劄”等。
古代書信叫什麼
中國古代書信叫尺牍,信禮。書即書信,古人的書信又叫“尺牍”或曰“信劄”,是一種應用性文體。
但是,中國的應用性文體從來不排斥審美的文學屬性,尤其是書信一體,多記事陳情,中國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書信,書信的實用性和審美性的結合十分完美。
擴展資料:
尺牍解析:
尺牍是一個詞語,讀音為chǐ dú,指古人用于書寫的長一尺的木簡;信劄,書信;文辭或者墨迹,字迹。木牍的規格據記載有幾種,但多長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稱,多用于書法、繪畫。
在紙張發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長的版面,用以書寫記事,叙情表意,傳遞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鯉、尺箋、尺翰、尺書等多種稱謂,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為信件的代稱。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尺牍